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齿槽外科手术辅助正畸牙移动对骨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康娜 吕涛 +2 位作者 任嫒姝 黄兰 白丁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4-257,共4页
目的探讨齿槽外科手术对正畸牙齿移动时骨改建的影响。方法以犬为实验对象,实验侧牙列应用简单的齿槽外科手术辅助牙移动,对照侧牙列应用传统牙移动方法,通过四环素荧光标记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牙齿移动过程中张力侧的骨形成... 目的探讨齿槽外科手术对正畸牙齿移动时骨改建的影响。方法以犬为实验对象,实验侧牙列应用简单的齿槽外科手术辅助牙移动,对照侧牙列应用传统牙移动方法,通过四环素荧光标记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牙齿移动过程中张力侧的骨形成情况。结果在四周主动加力阶段,实验侧实验牙远中移动量(4.31±0.46mm)显著多于对照侧(2.16±0.42mm,P<0.01),而支抗牙近中移动量(0.44±0.07mm)与对照侧(0.46±0.09mm)无明显差异(P>0.05)。自体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实验侧移动牙张力侧新形成骨量多于对照侧,骨形成蛋白(BMP)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实验侧BMP-2表达增强现象较对照侧出现早,峰值高,而且持续的时间长。结论齿槽外科手术促进了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的骨改建,有加速正畸牙齿移动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槽外科手术 快速牙移动 荧光标记 骨形成蛋白(BMPs)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对正畸粘接剂抗菌性与拉伸粘接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振霞 薛晶 +1 位作者 陈婷婷 张强 《口腔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591-594,共4页
目的研究纳米级二氧化钛对正畸托槽粘接剂抗菌效果及拉伸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在光固化托槽粘接剂(Grengloo)中加入质量分数1%、2%、3%纳米级二氧化钛。空白对照组不加入二氧化钛。将托槽粘接于离体前磨牙上,测量拉伸粘接强度与粘接剂... 目的研究纳米级二氧化钛对正畸托槽粘接剂抗菌效果及拉伸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在光固化托槽粘接剂(Grengloo)中加入质量分数1%、2%、3%纳米级二氧化钛。空白对照组不加入二氧化钛。将托槽粘接于离体前磨牙上,测量拉伸粘接强度与粘接剂残留量。粘接剂制成树脂圆片与菌悬液共培养48 h后,进行细菌活性与代谢测定。结果 4组粘接剂的拉伸粘接强度和粘接剂残留指数无显著差异。2%、3%组的pH值明显增加、乳酸产生量明显减少,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别。加入纳米二氧化钛的三组菌落计数均明显减少,但3组间无明显差别。结论 2%纳米二氧化钛对Grengloo托槽粘接剂拉伸粘接强度无明显影响,同时提高其抗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正畸粘接剂 抗菌性 拉伸粘接强度
下载PDF
犬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张力侧牙周膜肌成纤维细胞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孟耀 白丁 +3 位作者 韩向龙 刘曼 黄兰 包丽娜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3-125,141,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膜肌成纤维细胞是否存在及其表达规律。方法B eag ls犬5只,采用自制的加力装置用镍钛螺旋拉簧加力100 g,远中移动犬第一前磨牙,主动加力4周,4周后去除加力装置,分别于加力后1、2、3、4、8周各处死1只... 目的初步探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膜肌成纤维细胞是否存在及其表达规律。方法B eag ls犬5只,采用自制的加力装置用镍钛螺旋拉簧加力100 g,远中移动犬第一前磨牙,主动加力4周,4周后去除加力装置,分别于加力后1、2、3、4、8周各处死1只。测量实验牙移动距离;取正畸牙张力侧牙周膜,采用免疫组化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 A)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αSM A染色阳性区域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实验牙移动距离第1周达到高峰,第2周开始牙齿移动速度减慢,到第3周降至最低,第4周又有所加快。免疫组化结果-αSM A的表达从加力开始至第2周达到最大值,到第4周基本恢复正常。透射电镜观察可见胞浆内有密体结构出现。结论肌成纤维细胞存在于正畸牙牙周膜中,其表达改变可能是受到正畸力的刺激。肌成纤维可能起到对抗张力限制牙齿移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肌 成纤维细胞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正畸学
下载PDF
内倾型深覆伴颞下颌关节病的正畸治疗
4
作者 付国祥 高辉 周征 《现代医药卫生》 2003年第5期533-534,共2页
目的:总结正畸治疗内倾型深覆伴颞下颌关节病的效果。方法:对10例内倾型深覆伴颞下颌关节病患者,采用平面导板、直丝弓固定矫治器矫治,并通过临床检查及头影测量分析,评判其效果。结果:10例患者治愈7例,好转3例。头影测量显示:治... 目的:总结正畸治疗内倾型深覆伴颞下颌关节病的效果。方法:对10例内倾型深覆伴颞下颌关节病患者,采用平面导板、直丝弓固定矫治器矫治,并通过临床检查及头影测量分析,评判其效果。结果:10例患者治愈7例,好转3例。头影测量显示:治疗前后代表髁突位置的值平均改变1.49mm,B点位置平均前移3.02mm,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正畸治疗内倾型深覆伴颞下颌关节病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倾型深覆He 颞下颌关节病 正畸治疗 诊断 直丝弓固定矫治器 矫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机械张应力刺激的反应及转化生长因子-β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的基因表达 被引量:9
5
作者 韩立赤 戚孟春 +3 位作者 孙红 胡静 邹淑娟 李继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1-385,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机械张应力刺激的反应及力学刺激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基因表达的规律。方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MSCs,应用四点弯曲加力系统对细胞施加单一周期的机械张应力刺激(2...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机械张应力刺激的反应及力学刺激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基因表达的规律。方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MSCs,应用四点弯曲加力系统对细胞施加单一周期的机械张应力刺激(2000με,40min)。检测MSCs细胞增殖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TGF-β和IGF-Ⅱ的基因表达。结果机械张应力刺激下,MSCs的增殖活力、ALP活性以及TGF-β和IGF-Ⅱ的基因表达均显著增高。TGF-β和IGF-Ⅱ的mRNA水平在加力后瞬时达最高水平;与对照细胞比较,分别增加了51.44和8.92倍。除加力后6h有少许增高外,TGF-β和IGF-Ⅱ的表达随时间逐步下降,并于加力后12h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结论机械张应力刺激可促进MSCs增殖,提高其ALP活性,使TGF-β和IGF-Ⅱ基因表达呈时间依赖性上调,并最终诱导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机械力学刺激是MSCs骨向分化的关键驱动因子,对牵张成骨骨痂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机械牵张 转化生长因子-Β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下载PDF
上颌尖牙远中整体移动的阶段应力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白丁 程碧焕 +1 位作者 罗颂椒 吕涛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8-360,共3页
目的 在模拟整体移动的载荷条件下 ,分析上颌尖牙远中移动不同阶段的牙周支持组织的应力衰减规律。方法 通过采用有限元法建立的骨改建力学数字模型 ,模拟整体移动的加载条件 ,分析上颌尖牙移动过程中0 d、7d、14 d和 2 1d时牙周膜和... 目的 在模拟整体移动的载荷条件下 ,分析上颌尖牙远中移动不同阶段的牙周支持组织的应力衰减规律。方法 通过采用有限元法建立的骨改建力学数字模型 ,模拟整体移动的加载条件 ,分析上颌尖牙移动过程中0 d、7d、14 d和 2 1d时牙周膜和牙槽骨的应力状况。结果  1在整个牙移动过程中 ,牙槽骨的应力均大于牙周膜的应力水平 ;2牙槽骨和牙周膜的应力水平从牙颈部至根中份和根尖区呈现递减趋势 ;3随着牙移动进程 ,不同部位牙周支持组织的应力衰减速率有差别 :越靠近牙槽嵴部位 ,其应力衰减的速率越快 ;反之越靠近根尖区 ,应力衰减越慢 ,至 2 1d时应力水平趋于接近。结论 临床治疗中在使用正畸力时 ,容易发生早期的牙槽嵴吸收、牙支持高度降低 ,应注意控制初始力值 ,保护牙周组织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应力 有限元法 整体移动
下载PDF
几种经典牙列拥挤度预测法对中国人群适用性的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羽 李宇 +1 位作者 王军 赵志河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58-660,672,共4页
目的找出最适合中国人群的牙列拥挤度预测法。方法使用精确度为0.01mm的标准化电子游标卡尺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40副牙颌模型进行测量,对实测值和五种预测法的预测值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五种预测法分别为"华西Moyers法"、"Ta... 目的找出最适合中国人群的牙列拥挤度预测法。方法使用精确度为0.01mm的标准化电子游标卡尺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40副牙颌模型进行测量,对实测值和五种预测法的预测值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五种预测法分别为"华西Moyers法"、"Tanaka-Johnston法"、"Bachmann法"、"Gross and Hasund法"、"Trankmann法"。结果所有预测法均存在低估倾向,其低估比例以华西Moyers法最低,Trankmann法最高;实测值与预测值之差小于1mm的以华西Moyers法所占比例最大,Trankmann法所占比例最小。结论华西Moyers法准确度最高,最适用于中国人群,Trankmann法准确度最低,对中国人群最不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列拥挤 预测 相关系数
下载PDF
拔除四个第二双尖牙正畸治疗牙移动规律及临床美学审视 被引量:8
8
作者 白丁 陈坤 +1 位作者 周佳卉 曹礼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09年第1期32-37,共6页
目的研究拔除四个第二双尖牙矫治轻度双颌前突病例后,上、下颌前牙及磨牙向拔牙间隙各自的牙移动量以及移动类型。方法收集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畸科使用HX直丝弓矫治器,因轻度双颌前突求治而拔除四个第二双尖牙病例26例,在头颅... 目的研究拔除四个第二双尖牙矫治轻度双颌前突病例后,上、下颌前牙及磨牙向拔牙间隙各自的牙移动量以及移动类型。方法收集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畸科使用HX直丝弓矫治器,因轻度双颌前突求治而拔除四个第二双尖牙病例26例,在头颅侧位片上,以治疗后猞平面、腭平面和下颌平面为参考平面,测量矫治前后上、下颌切牙和磨牙向拔牙间隙移动量和移动类型。结果上颌拔牙间隙由前牙后移占(50.4±11.5)%,磨牙前移占(49.6±11.5)%;下颌拔牙间隙由前牙后移占(46.2--+10.7)%,磨牙前移占(53.8±10.7)%;上中切牙移动的旋转中心位于上中切牙根尖点根方-4.28~11.96mm的范围内(5.00±5.27mm),下中切牙移动的旋转中心位于下中切牙根尖点根方0.85-25.25mm的范围内(14.16±9.27mm);磨牙均为整体近中移动。结论拔除四个第二双尖牙矫治轻度双颌前突,能较好地维持前牙的唇舌向倾斜度和前后向位置,并能较好地保持面部美观、微笑丰满度和后牙直立度,达到良好的美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双尖牙 拔牙 牙齿移动 美学
原文传递
突发性严重绞锁颞下颌关节的压力测量和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许跃 张志光 郑有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1-42,共2页
目的 了解突发性严重绞锁患者颞下颌关节上腔中的压力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初步探讨该类型颞下颌关 节紊乱病的治疗机理。方法 用关节内压测量仪通过穿刺针进入突发性严重绞锁患者颞下颌关节上腔,分别测量 张闭口位的关节上腔内压... 目的 了解突发性严重绞锁患者颞下颌关节上腔中的压力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初步探讨该类型颞下颌关 节紊乱病的治疗机理。方法 用关节内压测量仪通过穿刺针进入突发性严重绞锁患者颞下颌关节上腔,分别测量 张闭口位的关节上腔内压,记录其平均值和变化规律。结果 突发性严重绞锁患侧关节上腔开口位压力平均 为_9.947kPa±8.854kPa,闭口位压力平均为_6.475kPa±4.147kPa。结论 突发性严重绞锁颞下颌关节上腔开闭 口位压力明显降低,并有独特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严重绞锁 压力 颞下颌关节盘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下载PDF
安氏骨性类和类1分类女性青少年最大紧咬位咀嚼肌肌电值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雨雪 杜熹 陈扬熙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9-160,共2页
目的比较安氏骨性Ⅱ类1分类与骨性Ⅰ类青少年在正中颌位的最大紧咬位时,颞肌前份及嚼肌浅层肌电值有无差异。方法选取年龄为10-15岁的女性口腔错[牙合]畸形患者,其中Ⅱ类1分类为22例,骨性Ⅰ类为30例,分别测试在正中颌位紧咬合板时... 目的比较安氏骨性Ⅱ类1分类与骨性Ⅰ类青少年在正中颌位的最大紧咬位时,颞肌前份及嚼肌浅层肌电值有无差异。方法选取年龄为10-15岁的女性口腔错[牙合]畸形患者,其中Ⅱ类1分类为22例,骨性Ⅰ类为30例,分别测试在正中颌位紧咬合板时颞肌前份及浅层嚼肌的肌电值。结果戴用咬合板时Ⅱ类1分类错[牙合]与个别正常[牙合]颞肌和嚼肌的均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尚不能通过颞肌前份和嚼肌浅层的肌电值对骨性Ⅱ类1分类错[牙合]进行诊断。对于肌功能状态与面颌形态的关系仍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骨性Ⅱ类1分类错[牙合] 肌电图 浅层嚼肌 颞肌前份 最大紧咬位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节镜检查与关节内压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跃 张志光 郑有华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131-1133,1135,共4页
目的了解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关节镜检查与关节上腔中压力变化规律的关系,初步探讨颞下颌关节上腔不同病变类型对其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收集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16例22侧,用关节内压测量仪通过穿刺针进入关节上腔,分别测量患者... 目的了解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关节镜检查与关节上腔中压力变化规律的关系,初步探讨颞下颌关节上腔不同病变类型对其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收集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16例22侧,用关节内压测量仪通过穿刺针进入关节上腔,分别测量患者张闭口位的关节上腔内压,并记录波形和平均值,测压后进行颞下颌关节镜检查。结果将患关节分为低压型、反压型和高压型。低压型关节和反压型关节的镜下表现差异有显著性(P=0.002<0.01);反压型与高压型关节的镜下表现差异有显著性(P=0.003<0.01);而低压型与高压型病例差异无显著性(P=0.045>0.01)。结论关节腔内部的粘连程度和类型的不同影响着关节腔内压的变化规律,关节内压分类法能部分体现关节腔内的病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外科学 压力 关节镜检查 颞下颌关节盘/病理生理学
下载PDF
恒河猴颞下颌关节腔穿刺定位方法的研究
12
作者 许跃 张志光 +1 位作者 郑有华 吴拓江 《广东牙病防治》 2006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恒河猴颞下颌关节上腔穿刺方法和确认方法。方法选用恒河猴颞下颌关节3例6侧,用穿刺针由不同部位进入关节上腔。用关节内压力测量和带针解剖确认穿刺成功与否,并记录恒河猴张闭口位的关节上腔内压力。结果经外耳道无法进入关节... 目的探讨恒河猴颞下颌关节上腔穿刺方法和确认方法。方法选用恒河猴颞下颌关节3例6侧,用穿刺针由不同部位进入关节上腔。用关节内压力测量和带针解剖确认穿刺成功与否,并记录恒河猴张闭口位的关节上腔内压力。结果经外耳道无法进入关节腔。正常恒河猴关节上腔内压力开口位为(-133±63)Pa,小于闭口位压力(151±54)Pa;左右侧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变化的规律与既往文献中其它动物或正常人相似。关节腔外压力在张闭口时无改变。结论本实验证明恒河猴颞下颌关节解剖与正常人相似。穿刺方法容易掌握。可以用关节内力压测量进行辅助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穿刺术 恒河猴 关节内压力 定位方法
下载PDF
拔牙区骨改建对牙齿移动影响的组织学及组织形态测量学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袁晓 曹惠菊 +2 位作者 罗颂椒 杨连山 朱庆党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4年第5期282-284,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愈合阶段的拔牙区内骨密度及骨质结构对牙齿移动的影响 ,以及邻牙向不同愈合阶段的拔牙区内移动时的组织学变化 ,确定邻牙向拔牙区移动的最佳时机。方法 :选择同源 13周龄雄性、SPF级SD大鼠 3 0只 ,分成 3个实验组。3组... 目的 :探讨不同愈合阶段的拔牙区内骨密度及骨质结构对牙齿移动的影响 ,以及邻牙向不同愈合阶段的拔牙区内移动时的组织学变化 ,确定邻牙向拔牙区移动的最佳时机。方法 :选择同源 13周龄雄性、SPF级SD大鼠 3 0只 ,分成 3个实验组。3组动物均拔除上颌第一磨牙 ,分别在拔牙后 1、7、2 1d戴用统一规格的矫治器牵第二磨牙向拔牙区移动。所有大鼠在实验结束处死后 ,将上颌骨解剖制备硬组织切片和组织学切片。通过大体标本及组织学观察、组织形态测量等手段 ,研究拔牙区骨改建对牙齿移动的影响。结果 :随着拔牙后间隔时间延长 ,拔牙区骨密度逐渐增加 ,骨结构日趋致密、牙移动逐渐减少 ;拔牙后立即移动牙齿 ,更容易引起根尖牙周组织损害及牙根吸收。结论 :拔牙后应早期移动牙齿 ,其理想的移动时机为拔牙后 1周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 骨密度 骨结构 组织形态测量 组织学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