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5+3”教学模式下的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改革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建平 陈达丽 +3 位作者 田玉 王雅静 廖琳 陈静先 《基础医学教育》 2013年第3期216-218,共3页
为应对"5+3"为主的医学教学人才培养要求,开展"5+3"为主的医学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寄生虫学教学改革。分析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师资及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按照"5+3"... 为应对"5+3"为主的医学教学人才培养要求,开展"5+3"为主的医学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寄生虫学教学改革。分析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师资及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按照"5+3"为主的医学教学人才培养要求,提出应根据我国寄生虫病疾病谱的变化来调整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内容: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重点讲授与致病、诊断及防治有关的寄生虫形态特征、生活史要点、致病机制、诊断与防治等内容;开展小班化教学,实施病例引导式教学法和病例讨论式教学法;要求任课教师提高临床与预防医学知识等改革措施,从而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的需要,培养出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适应面广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寄生虫学 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
下载PDF
法医物证学中DNA数据库在法医学及其社会实践中的运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黄靖锐 陈肖潇 +4 位作者 陈思 黄邦亮 李丹 李羚 陈建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3年第3期126-128,共3页
近年来,法医物证学中DNA数据库的发展非常迅速,在其社会实践(包括公安机关等)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多,本文初步分析统计了其中的部分运用情况(主要是在公安机关中的运用),并总结如下,希望对以后法医物证学中DNA数据库的建设、发展及运用有... 近年来,法医物证学中DNA数据库的发展非常迅速,在其社会实践(包括公安机关等)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多,本文初步分析统计了其中的部分运用情况(主要是在公安机关中的运用),并总结如下,希望对以后法医物证学中DNA数据库的建设、发展及运用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数据库 法医学 运用
下载PDF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的定位与教材建设 被引量:6
3
作者 陈建平 张建国 +1 位作者 陈达丽 廖琳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CAS 2008年第4期229-230,共2页
根据综合性大学医学课程体系改革及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的变化,调整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内容和编写教材,以适应新的寄生虫病防治实践的需要,保持人体寄生虫学在医学课程体系中的学科特点和定位,调整教学内容和重点,并探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 根据综合性大学医学课程体系改革及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的变化,调整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内容和编写教材,以适应新的寄生虫病防治实践的需要,保持人体寄生虫学在医学课程体系中的学科特点和定位,调整教学内容和重点,并探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的定位与教材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寄生虫学 定位 教材建设
下载PDF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5
4
作者 陈达丽 陈建平 《基础医学教育》 2013年第3期213-215,共3页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实践中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出发,从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安排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尝试。强调提升教学的易懂性、趣味性、前沿性、实用性、感染性、多样性以及用心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期使...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实践中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出发,从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安排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尝试。强调提升教学的易懂性、趣味性、前沿性、实用性、感染性、多样性以及用心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期使课堂教学更加活跃,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寄生虫学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教学效果
下载PDF
双语教学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被引量:3
5
作者 马莹 王涛 刘佩娜 《医学教育探索》 2005年第6期417-418,共2页
双语教学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就留学生、七年制及五年制三个不同层次医学生人体寄生虫学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 双语教学 人体寄生虫学 教学模式
下载PDF
人体寄生虫学考试试卷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马莹 廖琳 +1 位作者 田玉 陈静先 《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2005年第3期70-71,75,共3页
考试作为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不仅是对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的测量,还能检测教师的教学效果。通过对试卷考试成绩的分析,能够反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对我校01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及02级... 考试作为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不仅是对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的测量,还能检测教师的教学效果。通过对试卷考试成绩的分析,能够反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对我校01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及02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体寄生虫学期末考试试卷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教学方法改革及完善考试命题制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卷 难度 区分度
下载PDF
数码显微互动教学系统在医学实验的应用
7
作者 张建国 张俊荣 +2 位作者 何金蕾 李益明 陈建平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7年第3期114-117,共4页
为研究数码显微互动教学系统在医学实验的应用效果,在医学实验的显微镜实验教学中,引入数码显微互动教学系统,采用计算机和显微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促进医学实验教学的现代化。12年的数码显微互动教学系统应用结果证实该系统有助于开展... 为研究数码显微互动教学系统在医学实验的应用效果,在医学实验的显微镜实验教学中,引入数码显微互动教学系统,采用计算机和显微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促进医学实验教学的现代化。12年的数码显微互动教学系统应用结果证实该系统有助于开展创新性、互动式和个性化医学实验教学。该文还提出应加强实验室管理,建立开放共享平台,培养出优秀的卓越医学人才。数码显微互动教学系统在医学实验的应用可以提高医学实验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显微镜 互动教学系统 医学实验 管理
下载PDF
肝脏寄生虫感染4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黄仁刚 江南 +5 位作者 杨兴祥 林健梅 杨仁国 王蜀强 刘晓姝 陈建平 《四川医学》 CAS 2012年第4期608-611,共4页
目的分析48例肝脏寄生虫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和指导治疗。方法搜集2010年4~7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治疗的肝脏寄生虫感染患者资料,对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原学、免疫学、腹部CT影像资料以及治疗进行分析。... 目的分析48例肝脏寄生虫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和指导治疗。方法搜集2010年4~7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治疗的肝脏寄生虫感染患者资料,对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原学、免疫学、腹部CT影像资料以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均有进食生泥鳅的病史、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乏力、食欲减退、上腹不适、腹痛、腹泻、肩颈腰背部和四肢酸痛,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升高,腹部增强CT肝包膜下、肝实质内低密度片状影或结节影。泥鳅肌肉组织查见囊蚴;患者血清中囊虫、包虫、肺吸虫、肝吸虫或血吸虫抗体1项或多项阳性。3例粪便自然沉淀法查见类似姜片虫虫卵。口服吡喹酮治疗全部治愈,随访1月以上无复发。结论生食泥鳅可引起肝脏寄生虫感染,本次感染的病原学以肝片吸虫可能性大,结合流行病学、临床、实验室和CT表现可以诊断,吡喹酮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病 寄生虫性 泥鳅 肝片吸虫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四川地区阴道毛滴虫内人型支原体的PCR检测 被引量:3
9
作者 朱晓燕 王雅静 +1 位作者 毕世樑 张仁刚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74-876,共3页
从临床上分离获得20株阴道毛滴虫虫株,经纯化培养后,提取基因组DNA。以人型支原体16S r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技术检测阴道毛滴虫内的人型支原体,结果有13株为人型支原体阳性,感染率为65%,表明阴道毛滴虫与人型支原体的共生关... 从临床上分离获得20株阴道毛滴虫虫株,经纯化培养后,提取基因组DNA。以人型支原体16S r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技术检测阴道毛滴虫内的人型支原体,结果有13株为人型支原体阳性,感染率为65%,表明阴道毛滴虫与人型支原体的共生关系在中国四川具有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毛滴虫 人型支原体 PCR
下载PDF
杜氏利什曼原虫四川分离株无鞭毛体蛋白基因的克隆及真核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金福 陈建平 +3 位作者 田玉 杨志伟 马莹 胡孝素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4-128,共5页
目的克隆、真核表达杜氏利什曼原虫四川株的无鞭毛体蛋白(amastin)编码基因。方法PCR扩增杜氏利什曼原虫四川汶川人株L.d.SC10H2与四川南坪犬株L.d.SC7的无鞭毛体蛋白基因,将该基因导入pcDNA3.1(+),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牲,转染NIH3T... 目的克隆、真核表达杜氏利什曼原虫四川株的无鞭毛体蛋白(amastin)编码基因。方法PCR扩增杜氏利什曼原虫四川汶川人株L.d.SC10H2与四川南坪犬株L.d.SC7的无鞭毛体蛋白基因,将该基因导入pcDNA3.1(+),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牲,转染NIH3T3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法鉴定重组质粒的瞬时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稳定表达,结果2株杜氏利什曼原虫均扩增出552 bp的无鞭毛体蛋白基因。同源性为86%。转染后在NIH3T3细胞膜和细胞内观察到较强的绿色荧光,表明无鞭毛体蛋白基因在NIH3T3细胞中获得短暂表达。细胞裂解产物经Western blotting,在相对分子质量(Mr)约20000处检测到阳性杂交信号,表明无鞭毛体蛋白基因在NIH3T3细胞内获得了稳定表达。结论获得了我国杜氏利什曼原虫四川分离株L.d.SC10H2和L.d.SC7的无鞭毛体蛋白基因序列,并在NIH3T3细胞中稳定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氏利什曼原虫 无鞭毛体蛋白 基因克隆 表达
下载PDF
小组合作学习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实践初探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达丽 田玉 +2 位作者 陈琦伟 李浇 陈建平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929-931,共3页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本',以小组为任务单元,为了完成小组共同的任务采取共同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相互启发和相互帮助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多样,笔者在六年来的《人体寄生虫学》小班化教学中,针...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本',以小组为任务单元,为了完成小组共同的任务采取共同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相互启发和相互帮助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多样,笔者在六年来的《人体寄生虫学》小班化教学中,针对不同专业的医学生,以七种类型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来初探小组化合作学习的方式及作用:病例讨论、病例宣讲、课题申报、视频制作、小组表演、活动策划和检验手册制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 人体寄生虫学 教学方法 学习能力
原文传递
嗜肺军团菌flaA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融合表达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雷 陈建平 +3 位作者 张莉 王涛 刘明杰 田玉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4-197,共4页
目的构建嗜肺军团菌鞭毛亚单位蛋白基因(flaA)的融合表达载体,并在原核系统表达,为进一步研究鞭毛亚单位蛋白的致病作用和免疫保护性提供前提条件。方法以嗜肺军团菌1型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得嗜肺军团菌flaA基因,与带有硫氧还蛋白基因(T... 目的构建嗜肺军团菌鞭毛亚单位蛋白基因(flaA)的融合表达载体,并在原核系统表达,为进一步研究鞭毛亚单位蛋白的致病作用和免疫保护性提供前提条件。方法以嗜肺军团菌1型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得嗜肺军团菌flaA基因,与带有硫氧还蛋白基因(Trx)的高效原核表达质粒pET32a(+)定向重组,构建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并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鉴定、PCR和核酸序列分析后,以IPTG诱导表达Trx-flaA融合蛋白,用SDS-PAGE及Western blot进行鉴定。结果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鉴定、PCR和核酸序列分析表明,扩增出了嗜肺军团菌1435bp的flaA基因,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T-flaA,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显示重组质粒pET-flaA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高效融合表达。结论成功构建嗜肺军团菌flaA基因重组质粒,并在原核系统中得到了高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肺军团菌 鞭毛亚单位基因(flaA) 克隆 表达
下载PDF
嗜肺军团菌lvgA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明杰 陈建平 +2 位作者 廖涛 芦殿香 陈宪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05-608,共4页
本实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从嗜肺军团菌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军团菌毒力基因(L eg ionellav iru lence gene,lvg A gene),并将其定向连接入克隆载体pUC 18,构建重组质粒pU lvgA,重组子经限制性内切酶分析、聚合酶链式反应及测序鉴定后... 本实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从嗜肺军团菌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军团菌毒力基因(L eg ionellav iru lence gene,lvg A gene),并将其定向连接入克隆载体pUC 18,构建重组质粒pU lvgA,重组子经限制性内切酶分析、聚合酶链式反应及测序鉴定后,再将lvgA基因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G lvgA,转化宿主菌JM 109,IPTG诱导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电泳、免疫印记分析鉴定。实验结果表明,成功扩增出627 bp的lvgA基因,构建了重组质粒pU lvgA及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G lvgA,并使53.7 KD a的G ST-lvgA融合蛋白质在原核系统中得到了有效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团菌 lvgA基因 聚合酶链式反应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基于16S rRNA和rpoB基因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在铜绿假单胞菌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何艳霞 向诗非 +6 位作者 李浇 何金蕾 张俊荣 袁冬梅 秦翰霄 陈达丽 陈建平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4期27-35,共9页
为对比16S rRNA和rpo B基因分子系统发育分析与传统表型分类法对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定,评估16S rRNA和rpo B基因序列分析在铜绿假单胞菌鉴定中的应用,用表型分类方法对临床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的23株分离株进行再鉴定,PC... 为对比16S rRNA和rpo B基因分子系统发育分析与传统表型分类法对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定,评估16S rRNA和rpo B基因序列分析在铜绿假单胞菌鉴定中的应用,用表型分类方法对临床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的23株分离株进行再鉴定,PCR扩增23株分离株16S rRNA和rpo B基因片段,并测序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表型再鉴定结果与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结果一致。基于两个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均显示分离株p22与不动杆菌属序列聚为一枝,其余22株分离株与铜绿假单胞菌序列聚为一枝。因此p22应鉴定为不动杆菌,16S rRNA和rpo B基因序列分析均能准确鉴定铜绿假单胞菌并能较好建立假单胞菌属内种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16S RRNA RPOB
下载PDF
双氢青蒿素对阴道毛滴虫作用的体外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廖琳 刘佩娜 +2 位作者 陈静科 陈静先 马莹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0-141,共2页
目的 观察双氢青蒿素体外抗阴道毛滴虫作用。方法 将阴道毛滴虫与不同质量浓度的双氢青蒿素共同孵育 2 4 h、4 8h、72 h后 ,观察双氢青蒿素体外抗阴道毛滴虫作用。结果 最低杀灭剂量为 2 .5 m g/m l,最低抑制剂量为 1.2 5 m g/ml。... 目的 观察双氢青蒿素体外抗阴道毛滴虫作用。方法 将阴道毛滴虫与不同质量浓度的双氢青蒿素共同孵育 2 4 h、4 8h、72 h后 ,观察双氢青蒿素体外抗阴道毛滴虫作用。结果 最低杀灭剂量为 2 .5 m g/m l,最低抑制剂量为 1.2 5 m g/ml。结论 双氢青蒿素体外对阴道毛滴虫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氢青蒿素 阴道毛滴虫 体外试验
下载PDF
嗜肺军团菌免疫原蛋白核酸疫苗诱导的小鼠免疫应答及其保护力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志伟 陈建平 +1 位作者 王涛 田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研究嗜肺军团菌免疫原蛋白核酸疫苗诱导的小鼠免疫原性以及对LP感染小鼠的保护能力。方法:用嗜肺军团菌免疫原蛋白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ip作为DNA疫苗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免疫小鼠体内抗原特异性抗体水平、脾淋巴细胞增... 目的:研究嗜肺军团菌免疫原蛋白核酸疫苗诱导的小鼠免疫原性以及对LP感染小鼠的保护能力。方法:用嗜肺军团菌免疫原蛋白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ip作为DNA疫苗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免疫小鼠体内抗原特异性抗体水平、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IFNγ-产生水平和CTL特异杀伤活性等指标,以评价疫苗的免疫原性。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ipDNA疫苗重复免疫BALB/c小鼠2次,末次免疫2周后,用10倍LD50剂量攻击小鼠,计数小鼠的存活数及小鼠肺中的细菌数,观察感染鼠的肺部病理变化。结果:pcDNA3.1-ip免疫小鼠后诱导产生了特异的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免疫组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性均高于对照组pcDNA3.1(+)组(P<0.01)。结论:免疫原蛋白基因可作为嗜肺军团菌核酸疫苗的侯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肺军团菌 免疫原蛋白 免疫原性 DNA疫苗
下载PDF
双氢青蒿素治疗鼠内脏利什曼病疗效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马莹 陆小军 +1 位作者 陈静先 胡孝素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39-740,共2页
目的 观察双氢青蒿素治疗由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引起的鼠内脏利什曼病的疗效。方法 以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腹腔感染金地鼠 ,两周后分为小剂量治疗组 (n=5 )、大剂量治疗组 (n=5 )及对照组 (n=5 ) 3组开始治疗。小剂量治疗组每天每... 目的 观察双氢青蒿素治疗由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引起的鼠内脏利什曼病的疗效。方法 以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腹腔感染金地鼠 ,两周后分为小剂量治疗组 (n=5 )、大剂量治疗组 (n=5 )及对照组 (n=5 ) 3组开始治疗。小剂量治疗组每天每只给予双氢青蒿素 2 5 m g/ kg,大剂量治疗组每天每只 5 0 mg/ kg,对照组给予植物油 ,口服途径给药 ,每天一次 ,3组均持续治疗 14 d。治疗结束后 7d剖杀 3组金地鼠 ,通过有限稀释法及 L DU计数法计算各鼠肝、脾内寄生的虫数。结果 双氢青蒿素小剂量治疗组及大剂量治疗组治疗鼠内脏利什曼病的有效率均为 80 % ;有限稀释法显示 ,小剂量治疗组的脾脏抑虫率为 79.11% ,肝脏抑虫率为 86 .2 1% ;大剂量治疗组的脾脏抑虫率为 83.77% ,肝脏抑虫率为 87.13%。L DU计数法获得的结果与有限稀释法的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脾脏和肝脏的抑虫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利什曼病 双氢青蒿素 金地鼠
下载PDF
成都地区部分人群血清军团菌Lp1-Lp8型和Lm型抗体水平调查 被引量:6
18
作者 廖涛 陈建平 陆晓军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8-149,共2页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军团菌感染的种型分布特点和优势种型。方法采用微量凝集试验对272份健康人及肺部感染病人血清标本进行Lp1-Lp8型及Lm型军团菌抗体效价测定。结果所测军团菌各种型均有阳性检出,同时感染2~3种血清型者占10.82%。健...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军团菌感染的种型分布特点和优势种型。方法采用微量凝集试验对272份健康人及肺部感染病人血清标本进行Lp1-Lp8型及Lm型军团菌抗体效价测定。结果所测军团菌各种型均有阳性检出,同时感染2~3种血清型者占10.82%。健康人群军团菌抗体阳性率为31.60%(73/231),肺部感染病人为34.14%(14/41)。健康人Lp1型阳性率最高(17.31%),其次为Lp6型(11.26%),Lp8型最低(0.43%)。肺部感染病人Lm阳性率最高(9.76%),其次为Lp3(7.32%)。结论成都地区普遍存在不同种型的军团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团菌 感染 抗体效价 微量凝集试验
下载PDF
嗜肺军团菌pilE基因体外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志伟 陈建平 +2 位作者 王涛 田玉 刘德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构建嗜肺军团菌Ⅳ型菌毛pilE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pilE,研究其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方法以嗜肺军团菌1型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得嗜肺军团菌pilE基因,将其定向插入载体pcDNA3.1(+),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 目的构建嗜肺军团菌Ⅳ型菌毛pilE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pilE,研究其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方法以嗜肺军团菌1型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得嗜肺军团菌pilE基因,将其定向插入载体pcDNA3.1(+),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pilE。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鉴定、PCR和核酸序列分析后,用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pcDNA3.1-pilE转染NIH3T3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blot分别鉴定pcDNA3.1-pilE的瞬时和稳定表达产物。将pcDNA3.1-pilE作为DNA疫苗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免疫小鼠体内抗原特异性抗体水平、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IFN-γ产生水平、CTL杀伤活性等指标,评价疫苗的免疫原性。结果扩增出了429bp的PilE基因,在细胞膜与细胞内观察到较强的绿色荧光,在相对分子质量15000处检测到阳性杂交信号,表明pcDNA3.1-pilE在细胞内表达PilE蛋白。pcDNA3.1-pilE免疫组的免疫原性均高于对照组pcDNA3.1(+)组(P<0.01)。结论成功构建了嗜肺军团菌pilE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并在NIH3T3细胞中得到了表达,免疫小鼠后诱导了特异的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肺军团菌 Ⅳ型菌毛蛋白 免疫原性 体外表达
下载PDF
阴道毛滴虫铁氧还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谢辉 王雅静 +2 位作者 帖超男 毕世樑 刘佩娜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 构建阴道毛滴虫铁氧还蛋白 (ferredoxin ,Fd)基因重组质粒 ,并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 方法 根据Fd基因已知序列 ,设计合成 1对引物 ,应用螯合树脂 (Chelex 10 0 )提取基因组DNA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出Fd基因 ,克隆入pMD 18... 目的 构建阴道毛滴虫铁氧还蛋白 (ferredoxin ,Fd)基因重组质粒 ,并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 方法 根据Fd基因已知序列 ,设计合成 1对引物 ,应用螯合树脂 (Chelex 10 0 )提取基因组DNA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出Fd基因 ,克隆入pMD 18T载体 ,转化大肠埃希菌JM 10 9感受态细胞 ,经PCR及酶切鉴定、测序。 结果 Fd基因体外扩增产物长度为 3 0 6bp ,重组质粒经PCR及酶切鉴定结果表明获得正确重组子 ,测序结果表明其片段与已知序列吻合。 结论 克隆出阴道毛滴虫Fd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毛滴虫 蛋白基因 克隆 吻合 PCR 序列分析 测序 酶切 增产 引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