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型医院“3+1”多维科研服务平台 被引量:7
1
作者 林玲 袁粒星 +2 位作者 马驰 贾瑞贞 陈颖姣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20年第2期136-137,161,共3页
科研服务平台是研究型医院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体系。在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某院整合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实验动物中心、生物样本库三大优势资源,并以信息化服务平台为综合载体,搭建"3+1"多维... 科研服务平台是研究型医院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体系。在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某院整合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实验动物中心、生物样本库三大优势资源,并以信息化服务平台为综合载体,搭建"3+1"多维科研服务平台,践行服务支撑与运行管理并重的理念,为研究型医院科研服务平台建设与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服务平台 开放共享 运行管理
下载PDF
儿童噬血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GDF15表达研究及高铁蛋白血症机制初探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晓丽 吴剑蓉 +3 位作者 袁粒星 张鸽 陈晓曦 高举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研究噬血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患儿外周血细胞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和细胞铁稳态调节相关分子mRNA表达情况,探讨HLH高铁蛋白血症发生机制。方法 HLH组为18例初诊HLH患儿,对照组为19例健康儿童。EvaGreen荧光定量RT-PCR检测相... 目的研究噬血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患儿外周血细胞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和细胞铁稳态调节相关分子mRNA表达情况,探讨HLH高铁蛋白血症发生机制。方法 HLH组为18例初诊HLH患儿,对照组为19例健康儿童。EvaGreen荧光定量RT-PCR检测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2-Ct方法计算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 HLH组GDF15mRNA的中位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84对1.490,P<0.05);HLH组铁转出蛋白(Fpn)、铁蛋白重链(Fn-H)和铁调节蛋白2(IRP2)mRNA的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细胞内铁感知蛋白FBXL5 mRNA中位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GDF15表达量与Fpn和Fn-H表达量呈正相关。结论 HLH患儿GDF15表达显著上调,有助于抑制巨噬细胞进一步活化。HLH患儿Fpn和Fn-H表达显著上调,并与GDF15呈正相关,提示巨噬细胞异常持续活化和细胞因子风暴,显著促进Fn-H的转录和分泌,而GDF介导的Fpn表达上调,促进细胞内铁转出,很可能为HLH高铁蛋白血症发生的2个关键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血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生长分化因子15 铁转出蛋白 高铁蛋白血症
下载PDF
增生性贫血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转铁蛋白受体2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婷婷 袁粒星 +4 位作者 潘玲丽 马志贵 顾玲 朱易萍 高举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439-443,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增生性贫血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转铁蛋白受体2(transferrin receptor 2,TfR2)表达情况,分析TfR2 mRNA表达水平与贫血程度、骨髓红系增生程度、基础疾病种类和铁状况等指标的相关关系,评价TfR2受体蛋白在红系造血方面的作... 本研究旨在探讨增生性贫血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转铁蛋白受体2(transferrin receptor 2,TfR2)表达情况,分析TfR2 mRNA表达水平与贫血程度、骨髓红系增生程度、基础疾病种类和铁状况等指标的相关关系,评价TfR2受体蛋白在红系造血方面的作用和在增生性贫血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实验分为两组:实验组系我院儿童血液肿瘤科收治的40例增生性贫血患者,对照组系经骨髓检查排除红系疾病和血液系恶性肿瘤的10例患者。收集研究对象的骨髓抗凝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增生性贫血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TfR2 mRNA表达水平,分析其与骨髓增生程度、原发疾病种类以及机体铁状况的关系。结果表明,增生性贫血组骨髓单个核细胞TfR2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增生性贫血组TfR2相对表达量与外周血Hb含量呈负相关关系(rs=-0.715),而与骨髓幼红细胞比例呈正相关关系(rs=0.533)。结论:增生性贫血患者TfR2表达水平增高,与骨髓增生程度、外周血贫血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铁蛋白受体2 增生性贫血 红系造血 骨髓单个核细胞
下载PDF
EB病毒相关性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高举 袁粒星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193-197,共5页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为人类最常见病毒感染之一,发展中国家4岁以下儿童感染率高达90%以上,绝大部分为无症状亚临床感染,仅部分感染者临床上表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而发达...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为人类最常见病毒感染之一,发展中国家4岁以下儿童感染率高达90%以上,绝大部分为无症状亚临床感染,仅部分感染者临床上表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而发达国家IM主要见于青少年,EBV原发感染后IM发生率一般约26%~74%。EBV即人类疱疹病毒Ⅳ型(human herpesvirustype4),与Kaposi’s肉瘤相关病毒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相关性疾病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人类疱疹病毒 亚临床感染 KAPOSI 病毒感染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K562细胞分化过程中线粒体铁蛋白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孙蕾 廖玍 +3 位作者 高举 陈婷婷 潘琳丽 袁粒星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7-80,90,共5页
目的研究K562白血病细胞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过程中线粒体铁蛋白(MtF)、运铁蛋白受体1(TfR1)和铁蛋白(Fn)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探讨MtF在白血病细胞增殖和铁代谢方面的作用。方法K562细胞加入ATRA(终浓度1μmol/L)中诱导培... 目的研究K562白血病细胞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过程中线粒体铁蛋白(MtF)、运铁蛋白受体1(TfR1)和铁蛋白(Fn)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探讨MtF在白血病细胞增殖和铁代谢方面的作用。方法K562细胞加入ATRA(终浓度1μmol/L)中诱导培养,分别于第1、3、5 d收集细胞,分别进行:①瑞士染色观察各时间点的细胞形态;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3的表达;②Trizol法提取各时间点细胞的RNA,通过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各时点MtF、TfR1和Fn基因的表达水平。同时设未用ATRA诱导培养的K562细胞为对照组。结果1μmol/L的ATRA可诱导K562细胞向粒系细胞分化,诱导培养第5 d,细胞表面CD13的表达水平增加,诱导分化率为21.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分化前K562细胞即有MtFmRNA表达,但随细胞诱导时间的延长,MtF和TfR1 mRNA表达呈下降趋势,诱导分化第5 d的表达水平分别为诱导分化前的86.5%和79.2%;而FnmRNA的表达呈上调趋势,诱导分化第5 d表达水平为诱导分化前的1.21倍。结论ATRA诱导K562细胞向粒系细胞分化过程中,MtF和TfR1 mRNA表达下调,而FnmRNA表达上调,这种协调变化有助于降低细胞通过TfR1介导的铁摄取,从而抑制或影响细胞增殖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RA K562细胞 线粒体铁蛋白 运铁蛋白受体1 铁蛋白
下载PDF
肿瘤微环境与卵巢癌耐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马驰 林玲 +1 位作者 胡敏 袁粒星 《吉林医学》 CAS 2018年第8期1557-1560,共4页
卵巢癌(Ovarian Cancer,OC)是死亡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其五年生存率仅为40%左右,化疗耐药是卵巢癌术后复发和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通过各种机制参与促进卵巢癌发生、发展、免疫抑制和炎性反应,为介... 卵巢癌(Ovarian Cancer,OC)是死亡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其五年生存率仅为40%左右,化疗耐药是卵巢癌术后复发和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通过各种机制参与促进卵巢癌发生、发展、免疫抑制和炎性反应,为介导卵巢癌耐药提供有利条件。因此研究肿瘤微环境诱导卵巢癌细胞化疗耐药的相关机制有助于寻找逆转卵巢癌耐药的新靶点。本文以肿瘤微环境为主要线索,综述分析其与卵巢癌耐药的相关性,旨在总结和寻找卵巢癌治疗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微环境 卵巢癌 化疗耐药 进展
下载PDF
儿童噬血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GDF15 mRNA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剑蓉 刘晓丽 +3 位作者 袁粒星 陈晓曦 张鸽 高举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5期380-383,共4页
目的研究噬血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患儿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mRNA表达情况,探讨GDF15表达改变的机制和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2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科收治的初诊HLH患儿为HLH组,选取同期年龄、性别与HLH... 目的研究噬血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患儿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mRNA表达情况,探讨GDF15表达改变的机制和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2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科收治的初诊HLH患儿为HLH组,选取同期年龄、性别与HLH组匹配的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Omega Blood RNA Kit提取外周血总RNA,逆转录制备cDNA后Eva Green定量RT-PCR方法,检测HLH组和对照组的GDF15、Fn-H、HIF1α和HIF2α mRNA表达水平,△△Ct方法计算基因相对表达量。检测血生化指标。结果 HLH组18例,对照组19例。HLH组和对照组GDF15 mRNA相对中位表达量分别为4.584和1.490,HLH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9);HLH组Fn-H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对中位表达量分别为3.955和1.690(P=0.008),并与GDF15 mRNA相对表达呈正相关(r=0.573,P=0.013);HLH组和对照组HIF1α和HIF2α mRNA相对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282和0.311);GDF15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初诊时最低Hb水平呈负相关(r=-0.576,P=0.015),与血清铁蛋白、乳酸脱氢酶、网织红细胞计数、三酰甘油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HLH患儿外周血细胞GDF15 mRNA表达显著升高,但不依赖于HIF介导的缺氧感知信号路径。HLH情况下巨噬细胞异常持续活化很可能是GDF15和Fn-H mRNA表达上调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血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生长分化因子15 铁蛋白 儿童
下载PDF
和厚朴酚对哮喘小鼠气道重构及VEGF表达水平干预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滕鸿 胡敏 刘跃建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第27期85-87,共3页
目的:观察哮喘小鼠模型气道重构的病理特点,探讨VEGF与气道重构的关系及和厚朴酚干预对气道重构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哮喘模型。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厚朴酚(Honokiol)干预组,地塞米松(DXM)干预组。图像分析肺内支气管平滑肌厚度。阿... 目的:观察哮喘小鼠模型气道重构的病理特点,探讨VEGF与气道重构的关系及和厚朴酚干预对气道重构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哮喘模型。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厚朴酚(Honokiol)干预组,地塞米松(DXM)干预组。图像分析肺内支气管平滑肌厚度。阿尔新兰染色,观察粘液分泌情况。EIA法检测血清血管上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1哮喘组出现管壁增厚、平滑肌增生、粘液分泌增加等特征,血清VEGF水平明显增高;2Honokiol组、DXM组与哮喘组比较,炎症反应轻微,平滑肌增生、粘液分泌不明显,血清VEGF水平降低;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VEGF在气道重构中发挥作用,Honokiol和DXM干预可延缓气道重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气道重构 和厚朴酚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孟鲁司特对哮喘小鼠气道重构的干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滕鸿 胡敏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2期183-185,共3页
目的建立哮喘小鼠气道重构模型,观察孟鲁司特对哮喘小鼠气道重构的影响,探讨其机制。方法建模成功后,将动物分为四组:孟鲁司特(MK)干预组,激素(DXM)干预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HE染色及阿尔新兰染色,分别观察支气管上皮细胞及粘液... 目的建立哮喘小鼠气道重构模型,观察孟鲁司特对哮喘小鼠气道重构的影响,探讨其机制。方法建模成功后,将动物分为四组:孟鲁司特(MK)干预组,激素(DXM)干预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HE染色及阿尔新兰染色,分别观察支气管上皮细胞及粘液分泌情况。图像分析软件测定支气管平滑肌厚度确定不同组别气道重构程度。采用半定量PCR法检测小鼠精氨酸酶-Ⅱm RNA水平。结果 (1)阳性组出现粘液分泌增加、炎症细胞浸润、管壁增厚、平滑肌增生等,精氨酸酶-Ⅱm RNA水平增高;(2)MK组、DXM组炎症反应轻微,粘液分泌、平滑肌增生不明显。与阳性组比较,MK组、DXM组精氨酸酶-Ⅱm RNA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发生气道重构哮喘小鼠的精氨酸酶-Ⅱ表达水平升高,MK干预可降低精氨酸酶-Ⅱm RNA水平,改善哮喘小鼠气道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气道重构 孟鲁司特 精氨酸酶-Ⅱ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干预作用的研究
10
作者 滕鸿 刘跃建 胡敏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3年第4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哮喘小鼠模型中气道炎症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雾化吸入卵蛋白(OVA)-氢氧化铝[Al(OH)3]建立小鼠哮喘模型,雌性SPF级BALB/c小鼠18只,分为白藜芦醇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各6只。阿尔新蓝/过碘酸雪夫染色...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哮喘小鼠模型中气道炎症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雾化吸入卵蛋白(OVA)-氢氧化铝[Al(OH)3]建立小鼠哮喘模型,雌性SPF级BALB/c小鼠18只,分为白藜芦醇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各6只。阿尔新蓝/过碘酸雪夫染色,观察黏液分泌情况,免疫组化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核因子кB(NF-кB)水平,ELISA检测血清白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和免疫球蛋白E(IgE)含量,瑞氏染色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嗜酸性粒细胞。结果阳性对照组嗜酸粒细胞升高、黏液分泌增加,MMP-9及NF-кB蛋白表达,IL-4水平及IgE含量均明显增高(P<0.05);IFN-γ水平下降(P<0.05)。白藜芦醇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嗜酸粒细胞计数稍升高,MMP-9、NF-кB蛋白表达均降低,IL-4水平和IgE含量均降低;IFN-γ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藜芦醇干预可降低气道炎症,改变哮喘相关细胞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气道炎症 白藜芦醇 多种细胞因子
下载PDF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B病毒负荷的荧光定量PCR检测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惠霞 袁粒星 高举 《西部医学》 2017年第9期1272-1276,共5页
目的研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EBV-DNA负荷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实验组为华西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IM患儿临床诊断病例,对照组为40例健康儿童,均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研究对象PBMC EBV-BALF5基... 目的研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EBV-DNA负荷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实验组为华西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IM患儿临床诊断病例,对照组为40例健康儿童,均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研究对象PBMC EBV-BALF5基因拷贝数,分析其与ALT、AST、LDH、WBC和变异淋巴细胞比例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80例患儿中73例检测出EBV-BALF5基因(91.25%),拷贝数介于10~3~10~5 copies/ml,中位数约2.4×10~4 copies/ml。对照组40例儿童中2例检出(5.00%),结果表明IM患儿EBV-BALF5拷贝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以拷贝数1×10~4copies/ml为界,又将实验组分为较高拷贝组(拷贝数≥1×10~4copies/ml)和低拷贝组(拷贝数<1×10~4copies/ml),发现较高拷贝组ALT和AST升高的概率高于低拷贝组(P<0.05)。ALT、AST、LDH与EBV-BALF5拷贝数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采用荧光定量PCR可有效检测出IM患儿PBMC EBV-BALF5,EBV-BALF5拷贝数与IM患儿肝功损害的发生相关,拷贝数越高,ALT、AST和LDH等肝功酶学指标升高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病毒 荧光定量PCR^1
下载PDF
儿童急性B前体淋巴细胞白血病CD20表达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晓曦 袁粒星 +7 位作者 张鸽 万朝敏 霍婉莹 唐雪 艾媛 万智 朱易萍 高举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58-663,共6页
目的探讨CD20表达与儿童急性B前体淋巴细胞白血病(BCP-ALL)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271例初诊儿童BCP-ALL,统一按中国儿童白血病协作组ALL 2008方案规范化分型治疗并长期随访。统计分析CD2... 目的探讨CD20表达与儿童急性B前体淋巴细胞白血病(BCP-ALL)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271例初诊儿童BCP-ALL,统一按中国儿童白血病协作组ALL 2008方案规范化分型治疗并长期随访。统计分析CD20阳性(CD20+BCP)和CD20阴性(CD20-BCP)ALL的临床特征、早期治疗反应和预后情况。结果 CD20+BCP占本组BCP-ALL的45.76%(124例)。CD20+BCP与CD20-BCP在性别构成比、初诊中位年龄、初诊外周血白细胞中位计数、泼尼松不敏感比例和临床危险度病例分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D20+BCP和CD20-BCP组中≥10岁的病例分别占25.81%和14.29%(P=0.017),pro-B和pre-B病例比例分别为43.55%、59.86%和56.45%、40.14%(P=0.007),BCR-ABL阳性病例比例分别为12.20%和4.86%(P=0.03),TEL-AML1阳性病例比例分别为6.50%和18.06%(P=0.005)。两组患儿诱导化疗第15d和第33d骨髓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7.50%(93/120)和74.13%(106/143),95.04%(115/121)和95.83%(138/144)(P均>0.05),4年无事件生存(EFS)率分别为78.00%±4.96%和79.05%±5.40%,4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83.01%±6.13%和93.64%±2.46%(P均>0.05)。结论 CD20阳性表达与儿童BCPALL预后无明确相关性,尚不能作为判断儿童BCP-ALL不良预后的指标。CD20靶向免疫治疗在儿童BCP-ALL的应用尚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前体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D20 临床特征 预后 儿童
原文传递
白血病患儿免疫功能状况及其预防接种 被引量:8
13
作者 袁粒星 高举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09-813,共5页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儿童期所有恶性肿瘤的30%。AL为造血系恶性肿瘤,加之强烈化疗、放疗等多种因素,导致患儿非特异性屏障功能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受损,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风险显著增...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儿童期所有恶性肿瘤的30%。AL为造血系恶性肿瘤,加之强烈化疗、放疗等多种因素,导致患儿非特异性屏障功能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受损,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风险显著增高,部分患儿甚至死于严重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功能受损 白血病患儿 预防接种 功能状况 造血系恶性肿瘤 病原微生物感染 非特异性 急性白血病
原文传递
噬血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患儿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万智 袁粒星 +3 位作者 刘晓丽 张鸽 马志贵 高举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目的检测噬血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患儿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探讨GDF15与HLH高铁蛋白血症发生的关系。方法采集28例HLH患儿(诊断时)(HLH组)和20例健康对照儿童(健康对照组)血液标本,采用美国R&D公司Quantik... 目的检测噬血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患儿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探讨GDF15与HLH高铁蛋白血症发生的关系。方法采集28例HLH患儿(诊断时)(HLH组)和20例健康对照儿童(健康对照组)血液标本,采用美国R&D公司Quantikine 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GDF15水平。血常规和血清铁蛋白等血液生化指标由本院检验科按常规方法检测。比较2组研究对象血清GDF15水平,统计分析GDF15与Hb、血清铁蛋白、肝肾功能等多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HLH组血清GDF15水平(中位水平1710ng/L,范围190~2400n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中位水平260ng/L,范围104~649ng/L)(P〈0.001)。HLH组GDF15与初诊时以及化疗前最低Hb水平无相关性(P〉0.05),但与诊断时总胆红素和病程中最高三酰甘油水平呈正相关(χ2=0.475、0.465,P=0.011、0.019),与病程中最低纤维蛋白原和诊断时血清清蛋白水平呈负相关(χ2=-0.423、-0.399,P=0.031、0.039)。血清GDF15与HLH的病因和病死率无相关关系。结论GDF15为铁调节激素hepcidin上游抑制分子,巨噬细胞活化时以自分泌方式产生大量GDF15,抑制巨噬细胞进-步活化。HLH患儿血清GDF15水平显著升高,提示与HLH铁稳态调控及高铁蛋白血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血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生长分化因子15 高铁蛋白血症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