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妇产儿童专科医院儿童罕见病住院患者疾病特征与费用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马原 黄裕翔 +4 位作者 李黎 余莉 钟志刚 黄诗尧 张依彤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3-566,569,共5页
目的分析某妇产儿童专科医院2016-2020年儿童罕见病住院患者的疾病特征与费用构成,为儿童罕见病防治、减轻患者费用负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分析了解目前关于罕见病研究的前沿动态。运用描述性分析深入剖析患者的基本情况、疾病特征... 目的分析某妇产儿童专科医院2016-2020年儿童罕见病住院患者的疾病特征与费用构成,为儿童罕见病防治、减轻患者费用负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分析了解目前关于罕见病研究的前沿动态。运用描述性分析深入剖析患者的基本情况、疾病特征与医疗费用。结果2016-2020年,该院共计收治儿童罕见病患者7340人,顺位前十的疾病占95.29%,罕见病患病人数、平均住院费用在性别、年龄、民族分布中均具有显著性差异。顺位前十的疾病中,自身免疫性脑炎与莱伦氏综合征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34736.51元(最高)与2139.26元(最低),住院费用构成以诊断费为主,占比为49.33%。结论儿童罕见病防治需要因地制宜,根据患者疾病特征分类施策,重点关注高发疾病,不断完善罕见病的治疗方法,丰富药物目录,逐步健全罕见病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减轻其费用负担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罕见病 住院患者 疾病特征 住院费用
下载PDF
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复杂型医疗服务项目定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马原 杨胤清 +6 位作者 杨练 郎旭 孙群 钟志刚 张依彤 李佳 范岚铭 《中国卫生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共4页
目的:从机制设计的角度,利用博弈规则构建复杂型医疗服务项目定价模型,探索多方参与的价格形成新机制,为理顺医疗服务价格提供参考。方法:首先采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别在两家及n(n>2)家公立医院参与下,构建报价理论模型;其次利... 目的:从机制设计的角度,利用博弈规则构建复杂型医疗服务项目定价模型,探索多方参与的价格形成新机制,为理顺医疗服务价格提供参考。方法:首先采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别在两家及n(n>2)家公立医院参与下,构建报价理论模型;其次利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对模型进行求解与分析。结果:博弈结果贴合实际,机制设计较为合理,两家及n家公立医院报价模型均存在大于或等于真实成本的贝叶斯线性均衡解,该均衡报价随成本增加而增加,并随报价医院数量的增加而逐渐接近于真实成本。此外,均衡报价下确定的项目定价不一定能够弥补所有公立医院的成本,但可以确保其亏损最小化。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理论模型能够形成公立医院与政府价格规制部门的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实现预期定价目标,可为新时期医疗服务项目定价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服务价格 机制设计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定价模型
原文传递
复杂型医疗服务项目定价模型优化研究:报价奖励的设定 被引量:3
3
作者 马原 杨练 +3 位作者 杨胤清 郎旭 孙群 钟志刚 《中国卫生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公立医院报价奖励的设定,旨在优化与完善复杂型医疗服务项目定价模型,为形成价格新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对构建的医保基金支出模型进行求解与分析。结果:对于任意n(n≥2)家参与报价的公立医院,均存在唯一... 目的:探讨公立医院报价奖励的设定,旨在优化与完善复杂型医疗服务项目定价模型,为形成价格新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对构建的医保基金支出模型进行求解与分析。结果:对于任意n(n≥2)家参与报价的公立医院,均存在唯一最优的奖励系数与之对应,使得政府价格规制部门的医保基金期望支出达到最小。此外,最优的奖励系数随参与报价的公立医院数量的增加而逐步增大。结论:优化后的复杂型医疗服务项目定价模型不仅兼顾了医院、患者、医保三方利益,而且能够有效防止公立医院虚高报价,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服务价格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定价模型 报价奖励
原文传递
2004—2018年中国恶性肿瘤死亡趋势的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 被引量:26
4
作者 钟志刚 马原 +6 位作者 乔良 刘潇霞 张文彬 李丽娜 李博 马婧 许佳豪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探讨2004—2018年中国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趋势,为制定恶性肿瘤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4—2018年中国5~84岁居民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的数据,采用年龄-时期-出生队列(ageperiod-cohort,APC)模型和IE(Intri... 目的探讨2004—2018年中国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趋势,为制定恶性肿瘤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4—2018年中国5~84岁居民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的数据,采用年龄-时期-出生队列(ageperiod-cohort,APC)模型和IE(Intrinsic Estimator)算法估计恶性肿瘤死亡率的年龄效应、时期效应和出生队列效应。采用Stata 14.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分别由2004年的127.19/10万和129.25/10万上升至2018年的163.18/10万和158.61/10万。APC模型结果显示,中国居民恶性肿瘤死亡风险的年龄效应总体上随年龄增加而增大,城市80~84岁居民的死亡风险比20~24岁增加了41倍;农村80~84岁居民的死亡风险比10~14岁增加了36倍。时期效应随年代缓慢上升,城市和农村总死亡风险分别增加了1.2倍和1.1倍。出生队列效应呈下降趋势,中国1922—1926年出生的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恶性肿瘤死亡风险分别是2007—2011年出生的22倍和11倍。结论中国城乡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受年龄影响,晚出生年代人群死亡率降低,时期效应随年份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死亡率 年龄-时期-队列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