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开发背景下大寨的文化资本及其再生产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志亮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6-41,共6页
从20世纪60代至今,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走过了从辉煌到沉沦再到"二次创业"的过程。1993年,当地政府又开始了大规模的旅游开发。为了探究旅游开发之后,大寨文化变迁的轨迹,在经过近3个月的田野调查之后,本文作者试图以布迪厄的... 从20世纪60代至今,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走过了从辉煌到沉沦再到"二次创业"的过程。1993年,当地政府又开始了大规模的旅游开发。为了探究旅游开发之后,大寨文化变迁的轨迹,在经过近3个月的田野调查之后,本文作者试图以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为分析的框架,从大寨文化资本的形成入手,以文化资本的3种形态为基础,分别从经济结构转型、权力的干预、资本的代际传递和资本转换的策略4个维度,分析在旅游场域中,大寨文化资本的再生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寨 旅游开发 文化资本 再生产
下载PDF
关于临邛、蒲江的盐业历史——汉代蜀郡井盐开发的历史背景与工艺特点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学君 张缪斯 《盐业史研究》 2007年第3期33-40,共8页
在秦蜀守李冰成功开凿广都盐井的基础上,临邛、蒲江井盐在西汉中叶得到大规模开发。本文以历史文献记载和汉代画像砖为依据,探索了蜀郡早期井盐生产的技术特点,对引起秦汉时期井盐大开发的经济、社会背景也做了初步解析。
关键词 井盐开发 临邛 蒲江 工艺特点
下载PDF
场域理论下外国人来华旅游文化冲突与调适模式 被引量:3
3
作者 胡洁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7-100,共4页
旅游场域是基于资本在东道主、游客中分配不同而形成的具有不同位置关系的客观关系空间。入境旅游场域下,外国人来华旅游面临诸多无法有效识别的外在风险,旅游文化实践中信息不对称和语际冲突问题,制约了入境旅游资源配置功能的有效发... 旅游场域是基于资本在东道主、游客中分配不同而形成的具有不同位置关系的客观关系空间。入境旅游场域下,外国人来华旅游面临诸多无法有效识别的外在风险,旅游文化实践中信息不对称和语际冲突问题,制约了入境旅游资源配置功能的有效发挥。入境旅游场域相关者必须强化旅游体验惯习养成,完善国家形象表达方式,增加目的地文化内生动力,探索文化冲突化解与调适模式,实现我国文化调适与形象传播的正向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 旅游场域 入境旅游 文化调适
下载PDF
清代西藏阿里的域界与城邑 被引量:10
4
作者 黄博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16,共8页
阿里在自然地理上具有极难探测的地理学知识,在清代由于阿里处于西藏的西部边缘地区,相关信息相当贫乏,不过阿里地区的自然地理知识相对于某些人群来说并非空白。阿里三围在藏族历史上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政治地理单元,它的产生和变迁与西... 阿里在自然地理上具有极难探测的地理学知识,在清代由于阿里处于西藏的西部边缘地区,相关信息相当贫乏,不过阿里地区的自然地理知识相对于某些人群来说并非空白。阿里三围在藏族历史上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政治地理单元,它的产生和变迁与西藏政治的变迁有着紧密的联系,阿里三围在阿里王系诸政权崩溃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在清代中期最终定型。以四宗六本驻地为中心,清代的阿里三围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城邑,这些城邑作为政治军事堡垒的同时,一些因为自然条件上的便利逐渐发展成为季节性商业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阿里 域界 城邑
下载PDF
西藏清真寺考略 被引量:2
5
作者 次旦顿珠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96-102,共7页
西藏的清真寺在历史上共有11座,其中拉萨有6座,日喀则有2座,昌都有1座,山南泽当和阿里古格各有1座。西藏清真寺有着藏穆文化相互交流与相互融合的印记。西藏清真寺的载体表现出两种文明相互碰撞的综合体,同时也体现出伊斯兰教向西藏本... 西藏的清真寺在历史上共有11座,其中拉萨有6座,日喀则有2座,昌都有1座,山南泽当和阿里古格各有1座。西藏清真寺有着藏穆文化相互交流与相互融合的印记。西藏清真寺的载体表现出两种文明相互碰撞的综合体,同时也体现出伊斯兰教向西藏本土化的过程。西藏清真寺文化即西藏穆斯林文化已成为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清真寺 穆斯林
下载PDF
能源命运共同体:全球能源治理的中国方案 被引量:16
6
作者 朱雄关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0-148,共9页
在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中国领导人基于对世界大势的准确判断,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解决全球问题,促进人类共同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构建能源命运共同体不仅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内容,也是... 在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中国领导人基于对世界大势的准确判断,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解决全球问题,促进人类共同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构建能源命运共同体不仅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全球能源治理体系重构的重要举措。因此,通过构建能源命运共同体来建立一个安全稳定的能源供需格局、互利共赢的能源合作关系、绿色环保的能源发展方式、普适高效的能源治理体系,对深化国际能源合作,维护全球共同安全、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构建能源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树立命运与共的合作新理念,坚持低碳环保的发展新路径,构建能源开发利用的新网络,同舟共济、精诚合作,共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互利共赢、共同繁荣的全球能源治理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 能源命运共同体 能源合作 中国方案
下载PDF
论十九大报告的“两大使命”——兼论人类命运共同体
7
作者 王历荣 陈湘舸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1-5,共5页
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鉴于使命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因而亟有必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两大使命进行全面论述。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两大使命,十... 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鉴于使命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因而亟有必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两大使命进行全面论述。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两大使命,十九大报告提出创造性的战略构想,他们是中国方案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使命 战略构想 中国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赞助“越久越好”还是“越多越好”——长期赞助和多重赞助对品牌资产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黄子窈 杨洋 +1 位作者 陈莉 罗明志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3-91,I0016,I0017,共11页
本文通过引入感知匹配和赞助信念两个变量比较了长期赞助和多重赞助的效果,回答了企业赞助越久越好还是越多越好的难题。实验一运用Bootst rap方法验证了感知匹配在赞助策略影响品牌资产中的部分中介作用;实验二通过2(赞助长期性:长期/... 本文通过引入感知匹配和赞助信念两个变量比较了长期赞助和多重赞助的效果,回答了企业赞助越久越好还是越多越好的难题。实验一运用Bootst rap方法验证了感知匹配在赞助策略影响品牌资产中的部分中介作用;实验二通过2(赞助长期性:长期/短期)×2(赞助多重性:多重/单一)×2(赞助信念:高/低)的情境实验验证了赞助信念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当赞助信念较高时,长期赞助优于多重赞助;当赞助信念较低时,多重赞助优于长期赞助。并且赞助信念通过调节感知匹配对品牌资产的影响进而影响品牌资产,而非通过调节长期赞助和多重赞助对感知匹配的影响而产生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赞助 多重赞助 感知匹配 赞助信念 品牌资产
下载PDF
羌族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周连斌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1-186,共6页
羌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促进羌文化保护与开发、旅游产业的恢复与振兴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羌族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和现状等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以解放思想和文化旅游产品创新为前提、科技支撑和人才发展为... 羌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促进羌文化保护与开发、旅游产业的恢复与振兴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羌族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和现状等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以解放思想和文化旅游产品创新为前提、科技支撑和人才发展为核心、重点示范和产业联动为动力、机制创新和优惠政策为保障、政府主导以及宣传促销为手段的发展策略,全面促进羌族文化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族 汶川地震 羌族文化 旅游产业 跨越式发展
原文传递
西藏特色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海兵 《理论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32,共2页
本文对西藏发展特色经济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同时对西藏特色经济的支撑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继续发展西藏特色经济的对策。
关键词 西藏 特色经济 对策
原文传递
西藏世居穆斯林考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次旦顿珠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4-109,共6页
公元7世纪中叶至8世纪末,唐朝、吐蕃、阿拉伯构成了整个亚洲的政治格局。吐蕃与阿拉伯的角逐,导致了藏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接触与碰撞。之后,藏传佛教的宽容和西藏宽松的社会氛围,使西域穆斯林陆续移民西藏,最终成为"蕃克什"... 公元7世纪中叶至8世纪末,唐朝、吐蕃、阿拉伯构成了整个亚洲的政治格局。吐蕃与阿拉伯的角逐,导致了藏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接触与碰撞。之后,藏传佛教的宽容和西藏宽松的社会氛围,使西域穆斯林陆续移民西藏,最终成为"蕃克什"(藏族穆斯林);而我国历史上,尤其是清代回族的入藏和清军的入藏,逐渐形成了后来的"甲克什"(汉族穆斯林)。本文依据各种文献,以及作者的第一手调查材料,对西藏的这两种穆斯林族源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蕃克什 甲克什
原文传递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棚屋整治与思考
12
作者 陈廷湘 欧美强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13-220,共8页
"棚户"是近代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人群,他们处于城市社会中的底层,并栖息于条件恶劣的棚屋之下。出于多方面的考量,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不久,就把解决棚屋问题提上了市政建设的议事日程,并对此进行了全面的... "棚户"是近代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人群,他们处于城市社会中的底层,并栖息于条件恶劣的棚屋之下。出于多方面的考量,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不久,就把解决棚屋问题提上了市政建设的议事日程,并对此进行了全面的整治。棚屋的治理与改造,反映了市政当局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理念和思路,客观上虽解决了部分棚户住所问题,但在棚屋拆迁过程中还是引起了矛盾和冲突。棚屋整治的成败得失对于城市安居工程建设无疑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值得我们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国民政府 棚户 棚屋 拆迁
原文传递
幸福学:《资本论》研究的新视角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历荣 陈湘舸 《《资本论》研究》 2020年第1期252-264,共13页
正如人类思想史上一切进步理论都将幸福作为终极目的一样,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也合乎幸福终极目的论的要求,为构建科学的幸福理论奠定了基础。《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现实苦难"世界根源的系统分析,为建设人民... 正如人类思想史上一切进步理论都将幸福作为终极目的一样,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也合乎幸福终极目的论的要求,为构建科学的幸福理论奠定了基础。《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现实苦难"世界根源的系统分析,为建设人民幸福的新世界指明了方向。这对于正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斗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目的论 现实幸福 自由人联合体 中国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