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借鉴廉政历史文化若干问题的思考
1
作者 邓群刚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17,共3页
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丰厚的廉政文化积淀。历史上的廉政文化资源对当今的反腐倡廉工作有至关重要的借鉴作用。当前,在利用和借鉴廉政历史文化资源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此,应当在廉政历史文化资源的搜集、整理、... 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丰厚的廉政文化积淀。历史上的廉政文化资源对当今的反腐倡廉工作有至关重要的借鉴作用。当前,在利用和借鉴廉政历史文化资源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此,应当在廉政历史文化资源的搜集、整理、利用与研究等方面加强工作,充分汲取历史上廉与贪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逐步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廉政文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廉政历史文化 反腐倡廉 借鉴
下载PDF
宋朝龙虎山天师府建置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盖建民 吴保春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38-43,共6页
天师府是道教建筑的典型代表,一般认为,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龙虎山天师府始建一事,值得深入辨析;依据文献史料,龙虎山嗣汉张天师住宅,宋时应位于清朝转设上清关门附近,并非建于上清观门口;琴斋、翛然堂、冲虚堂等建置形式,曾为宋朝第... 天师府是道教建筑的典型代表,一般认为,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龙虎山天师府始建一事,值得深入辨析;依据文献史料,龙虎山嗣汉张天师住宅,宋时应位于清朝转设上清关门附近,并非建于上清观门口;琴斋、翛然堂、冲虚堂等建置形式,曾为宋朝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家居住宅,也为宋代嗣汉张天师家居住宅唯一可考建置形式,至于有宋一代,其他天师住宅建置情况,因史料缺乏,失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虎山 天师府 道教 建筑
下载PDF
抗战前十年河北省地方保卫团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邓群刚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24,共2页
近代以来,社会治安恶化是我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严重问题之一。为维持社会秩序,全国各地对地方自卫组织进行了大力整顿。本文即对抗战前十年河北省整顿地方保卫团的情况作一概述,以期对当今社会治安问题的解决提供历史... 近代以来,社会治安恶化是我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严重问题之一。为维持社会秩序,全国各地对地方自卫组织进行了大力整顿。本文即对抗战前十年河北省整顿地方保卫团的情况作一概述,以期对当今社会治安问题的解决提供历史借鉴。一、近代以来河北省的地方治安状况社会安定是国家繁荣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前十年 河北省 保卫 社会治安问题 近代以来 社会转型 农业社会 社会秩序
下载PDF
抗战前十年河北省的户口统计调查活动论析
4
作者 邓群刚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8-39,共2页
抗战前十年河北省政府开展了大规模的户口统计调查活动。此次户口统计调查除了要了解河北省的人口实数外,更为重要的是推行地方自治的需要。
关键词 抗战前十年 河北省 户口统计调查
下载PDF
试论邓子恢关于水土保持工作的观点及现实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邓群刚 《福建党史月刊》 2014年第8期10-12,共3页
新中国成立后,邓子恢对事关国计民生的水土工作非常重视,先后提出了水土保持工作是江河治理的根本;水土保持工作是山区生产的生命线;水土保持工作是减免平原自然灾害的基本措施;水土保持工作是改善全国生态环境的有效方法等重要论断。... 新中国成立后,邓子恢对事关国计民生的水土工作非常重视,先后提出了水土保持工作是江河治理的根本;水土保持工作是山区生产的生命线;水土保持工作是减免平原自然灾害的基本措施;水土保持工作是改善全国生态环境的有效方法等重要论断。这些论断为新中国水土保持事业的开创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对水土保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新形势的水土保持工作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子恢 水土保持工作重要性 认识 当代启示
原文传递
清乾嘉时期《说文》学者篆书艺术之检讨
6
作者 杨帆 《西泠艺丛》 2021年第10期33-40,共8页
清乾嘉时期《说文》学者的篆书,在篆法上比较考究,也有因墨守《说文》而产生的局限。在风格上崇尚细瘦圆匀的玉箸篆,也有不能广泛涉及商周鼎彝、秦砖汉瓦的局限。某些学者将篆书作为文字使用的主要选择,是其复古的治学方针表现出的偏狭... 清乾嘉时期《说文》学者的篆书,在篆法上比较考究,也有因墨守《说文》而产生的局限。在风格上崇尚细瘦圆匀的玉箸篆,也有不能广泛涉及商周鼎彝、秦砖汉瓦的局限。某些学者将篆书作为文字使用的主要选择,是其复古的治学方针表现出的偏狭与迂僻。某些学者以隶书、楷书的笔法去写篆字,这种因好古而出新意的篆书风格,要求书写者须具备多面的技法素养,须具备较深的文字训诂功底,似易而实难。剪毫、束毫并非学者们的怪异之举,其目的在于能写出细瘦圆匀、粗细一致的笔画,不能简单以"不足见腕力"诋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学者 篆书创作 风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