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迅速成長中的四川大学外文系
1
作者 汪培恩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60年第2期57-58,共2页
在整风反右斗争胜利的基础上,在教育革命中,四川大学原俄、英語两个教研組的外語教师們的思想觉悟大大提高,大多数教师决心走又紅又專的道路,要把自己的一切力量献給社会主义建設事业。一九五八年在全国各項工作飞跃发展的形势推动下,... 在整风反右斗争胜利的基础上,在教育革命中,四川大学原俄、英語两个教研組的外語教师們的思想觉悟大大提高,大多数教师决心走又紅又專的道路,要把自己的一切力量献給社会主义建設事业。一九五八年在全国各項工作飞跃发展的形势推动下,部分教师发揚敢想、敢說、敢干的共产主义风格提出在川大創立外文系的建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反右斗争 共产主义风格 思想觉悟 教师 形势 大学 外文 社会主义 教育革命
原文传递
倔强的灵魂——略论简·奥斯汀的女权主义思想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丹丹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7-59,共3页
关键词 文艺思想 简·奥斯汀 女权主义思想 《傲慢与偏见》 女作家 文坛 文学创作 倔强 历史 生活
下载PDF
析布思的小说伦理学 被引量:15
3
作者 程锡麟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4-71,共8页
《我们所交的朋友──小说伦理学》是美国当代著名批评家布思的一部重要论著。布思小说伦理学的理论基础是亚里士多德和芝加哥学派的学说。布思根据作者、读者、作品和世界四方的关系阐述了他对小说伦理学种种问题的观点,并把它们运用... 《我们所交的朋友──小说伦理学》是美国当代著名批评家布思的一部重要论著。布思小说伦理学的理论基础是亚里士多德和芝加哥学派的学说。布思根据作者、读者、作品和世界四方的关系阐述了他对小说伦理学种种问题的观点,并把它们运用到批评实践之中.从而形成了他的小说伦理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思 小说伦理学 文学批评 美国
下载PDF
美国印第安悲剧的悖论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邱惠林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122-128,共7页
迄19世纪末,美国印第安民族经历了一次没落的悲剧命运,人口锐减,文化沉沦,被称为“垮掉的民族”或”正在消失的民族”。通过对印白交往史的研究,可以总结出美国印第安悲剧的五个悖论:真实的印第安人本性与印第安人类型神话、民... 迄19世纪末,美国印第安民族经历了一次没落的悲剧命运,人口锐减,文化沉沦,被称为“垮掉的民族”或”正在消失的民族”。通过对印白交往史的研究,可以总结出美国印第安悲剧的五个悖论:真实的印第安人本性与印第安人类型神话、民主与歧视、高尚动机与机会主义功利目的、原则与实践。白人对待印第安人的双重标准。这些悖论使美国历史沾染上了洗刷不去的污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印第安人 悲剧 悖论
下载PDF
权利、荣誉和尊严——论威廉·福克纳《去吧,摩西》中混血黑人的挑战 被引量:3
5
作者 石坚 张彦炜 《重庆师专学报》 1997年第1期73-76,共4页
许多批评家在讨论美国南方的种族问题和遗产处理时常常严肃地提到《去吧,摩西》一书。在以《去吧,摩西》为总题的七篇故事中,威廉·福克纳深入地探讨了南方的种族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矛盾。在历史上这些问题一直都深刻地存在于南方... 许多批评家在讨论美国南方的种族问题和遗产处理时常常严肃地提到《去吧,摩西》一书。在以《去吧,摩西》为总题的七篇故事中,威廉·福克纳深入地探讨了南方的种族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矛盾。在历史上这些问题一直都深刻地存在于南方的社会生活中。仔细考察这些故事,我们就会发现福克纳并非仅仅是笼而统之地处理白人和黑人的问题,而是特别专注于血统混杂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福克纳 小说 《去吧.摩西》 种族问题 评论
下载PDF
论吴宓的比较文学观 被引量:4
6
作者 朱徽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2-47,共6页
吴宓(1894—1978),字雨僧,陕西泾阳人,著名学者。早年就学于清华学堂留美预备班,1917年至1921年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和哈佛大学留学,专攻欧洲文学和比较文学。回国后曾在多所大学任教,率先开设比较文学课程,主... 吴宓(1894—1978),字雨僧,陕西泾阳人,著名学者。早年就学于清华学堂留美预备班,1917年至1921年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和哈佛大学留学,专攻欧洲文学和比较文学。回国后曾在多所大学任教,率先开设比较文学课程,主编《学衡》杂志和《大公报·文学副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宓 比较文学 中西诗学
下载PDF
语言文化编码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维鼎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64-170,共7页
从文化与语言的实质关系的角度,语言对文化有两种编码方式——理据性编码和任意性编码。从拟声和语声象征主义的角度,可以认知理据性编码的原生性和文化制约性。从构形学和句法学角度,可以探索到任意性编码的特点和两种编码的辨证联系... 从文化与语言的实质关系的角度,语言对文化有两种编码方式——理据性编码和任意性编码。从拟声和语声象征主义的角度,可以认知理据性编码的原生性和文化制约性。从构形学和句法学角度,可以探索到任意性编码的特点和两种编码的辨证联系。语言对文化的两种编码使外在文化现实转化为内在心理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编码 理据性 任意性 语符 语声象征 文化
下载PDF
文化哲理和语言构造
8
作者 张维鼎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8-54,共7页
语言的本质是社会性的,是人与社会、与世界的联系纽带。人按照自己的思维、意识和无意识,即文化哲理心态来影响语言构造;又按照语言构造来理解世界,从而强化自己的文化哲理。文化哲理和语言构造之间这种水乳交融的关系,在语言的不... 语言的本质是社会性的,是人与社会、与世界的联系纽带。人按照自己的思维、意识和无意识,即文化哲理心态来影响语言构造;又按照语言构造来理解世界,从而强化自己的文化哲理。文化哲理和语言构造之间这种水乳交融的关系,在语言的不同层面有不同的反映,呈现出十分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语言学 语法构造 文化哲理 具象思维 布留尔 汉英文字学
下载PDF
试论可译性及其限度 被引量:1
9
作者 彭俊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144-144,共1页
可译性是翻译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关于它的争论从未停止过,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可译性存不存在;二是可译性的限度。由于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人便认为翻译是不可能的。如果他们所谓的翻译是指绝对完整的再现原文的信息... 可译性是翻译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关于它的争论从未停止过,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可译性存不存在;二是可译性的限度。由于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人便认为翻译是不可能的。如果他们所谓的翻译是指绝对完整的再现原文的信息,那么这个结论勉强能够维持,否则,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译性 不可译现象 可译性限度 文化背景 语言能力 语言哲学 目标语 来源语 翻译理论 语言表达方式
下载PDF
习书可晓“写”字义
10
作者 周汝昌 《江苏教育》 2018年第37期79-80,共2页
习书可晓“写”字义据我所闻,若干习书之人,“写”了大半辈子的“字”,并不懂得这个“写”是什么意思。有一回,我“考试”一位喜爱书法的友人,问他说:“你天天练写字,到底怎么才是‘写’的真谛?”他听了,愣住了,半晌说:“写?不就是用笔... 习书可晓“写”字义据我所闻,若干习书之人,“写”了大半辈子的“字”,并不懂得这个“写”是什么意思。有一回,我“考试”一位喜爱书法的友人,问他说:“你天天练写字,到底怎么才是‘写’的真谛?”他听了,愣住了,半晌说:“写?不就是用笔向纸上画笔道——写成汉字吗?”我说:“老兄说了半日,把‘写’说上三遍,还是一点儿也没讲出‘写’是什么,怎么回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 字义 “字” 考试 写字
下载PDF
关于我国科研机构译名标准化的几点意见——兼评《云南科研院所名录》
11
作者 杨菡芮 《中国科技翻译》 1993年第1期27-30,共4页
本文提出了对学科专业机构名称的翻译要注意确切、简洁并具有国际通用性等方面的意见。
关键词 国际学术交流 中科院 中央研究院 几点意见 科研机构 科研院所 名录 机构名称 云南省 标准化问题
下载PDF
与时俱进 再创辉煌
12
作者 康定中 《国土绿化》 2005年第12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与时俱进 国土绿化
下载PDF
奥赛罗的文化认同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李毅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4-118,共5页
奥赛罗的文化认同李毅莎剧评论家们早已注意到威尼斯白人社会对奥赛罗的种族歧视,然而他们似乎很少从另一个角度提出进一步的问题:奥赛罗对歧视他的白人社会有没有文化认同的愿望?如果有,白人社会是怎样对待他的文化认同要求的?他... 奥赛罗的文化认同李毅莎剧评论家们早已注意到威尼斯白人社会对奥赛罗的种族歧视,然而他们似乎很少从另一个角度提出进一步的问题:奥赛罗对歧视他的白人社会有没有文化认同的愿望?如果有,白人社会是怎样对待他的文化认同要求的?他的心理状况和行为模式因此又受到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赛罗 文化认同 种族歧视 威尼斯 白人社会 《奥赛罗》 基督教信仰 自我形象 异教徒 自卑感
原文传递
天使与魔鬼——谈《阁楼上的疯女人》 被引量:36
14
作者 程锡麟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2-78,共7页
《阁楼上的疯女人》是一部有着重大影响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论著。它运用了意象研究的方法和心理分析的模式 ,对 19世纪英美几位重要女作家的作品进行了细致的剖析 ,批判了父权制文化传统对妇女和妇女文学的偏见和歧视 ,提出了女性主义... 《阁楼上的疯女人》是一部有着重大影响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论著。它运用了意象研究的方法和心理分析的模式 ,对 19世纪英美几位重要女作家的作品进行了细致的剖析 ,批判了父权制文化传统对妇女和妇女文学的偏见和歧视 ,提出了女性主义的批评理论。本文分析了《阁楼上的疯女人》的结构和批评模式 ,讨论归纳了它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指出了此书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贡献和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阁楼上的疯女人》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父权制 妇女文学传统
原文传递
J.希利斯·米勒的解构主义小说批评理论 被引量:7
15
作者 程锡麟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15-123,共9页
本文对当代西方著名的文学理论家米勒后期的解构主义小说批评理论进行了分析和评述,指出米勒的观点与传统的人文主义批评观针锋相对,他否定作者的权威,认为文本的意义不确定、是自我阐释的,小说是自古以来各种题材相似的文本不断的重复... 本文对当代西方著名的文学理论家米勒后期的解构主义小说批评理论进行了分析和评述,指出米勒的观点与传统的人文主义批评观针锋相对,他否定作者的权威,认为文本的意义不确定、是自我阐释的,小说是自古以来各种题材相似的文本不断的重复,因而与后结构主义的互文性理论极为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批评 希利斯·米勒 批评观 为文 解构主义 文本 当代 重复 互文性理论 否定
原文传递
叶维廉访谈录 被引量:15
16
作者 朱徽 《中国比较文学》 1997年第4期99-107,共9页
关键词 中西比较 比较文学研究 叶维廉 文学翻译 文化传统 历史时空 中国和西方 美学思想 西方文学 东方与西方
原文传递
美国印第安人口下降原因初探 被引量:5
17
作者 邱惠林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8-51,189,共5页
众所周知 ,印第安人是美国的原住民 ,因此被称为“土著美国人”( Native Americans)。据统计 ,哥伦布涉足新大陆之前 ,在现今的美国领土上约有 5 0 0万印第安人 ;而到了 1 9世纪 90年代 ,印第安人口剧减至 2 5万。本文揭示出了印第安人... 众所周知 ,印第安人是美国的原住民 ,因此被称为“土著美国人”( Native Americans)。据统计 ,哥伦布涉足新大陆之前 ,在现今的美国领土上约有 5 0 0万印第安人 ;而到了 1 9世纪 90年代 ,印第安人口剧减至 2 5万。本文揭示出了印第安人口锐减的三个主要原因 ,即战争、欧洲疾病和酒之引入、强制性迁徙和奴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印第安人口 下降 原因 战争 欧洲疾病 迁徙 奴役
原文传递
试论战后美国非虚构小说 被引量:3
18
作者 程锡麟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62-168,共7页
在本世纪50—60年代,西方文学界不断地发出一阵阵悲叹:“小说死了。”就在这种悲叹声中,六十年代的美国文坛出现了诺曼·梅勒、杜鲁门·卡波特、汤姆·沃尔夫等人创造的“新的”一类文学作品,这一类作品形成了一股声势浩大... 在本世纪50—60年代,西方文学界不断地发出一阵阵悲叹:“小说死了。”就在这种悲叹声中,六十年代的美国文坛出现了诺曼·梅勒、杜鲁门·卡波特、汤姆·沃尔夫等人创造的“新的”一类文学作品,这一类作品形成了一股声势浩大的潮流。批评家们对此类作品有各种不同的标签:“纪实小说”、“高级新闻体”、“新新闻体”、“非虚构小说”等等。为了行文方便统一,笔者将主要采用“非虚构小说”这一术语,但在少数场合,根据需要也将用“新新闻体”这一术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虚构小说 汤姆·沃尔夫 杜鲁门·卡波特 小说家 新闻报道 诺曼·梅勒 作品 美国文学 现实主义 内心独白
原文传递
20世纪初叶英诗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徽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1-25,共5页
20世纪初叶英诗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朱徽Abstract:EnglishversewasbroughtintoChinainthewakeoftheintroductionofwesterncultureandideo... 20世纪初叶英诗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朱徽Abstract:EnglishversewasbroughtintoChinainthewakeoftheintroductionofwesterncultureandideologyintheearly20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曼殊 20世纪初叶 梁启超 诗界革命 中国古典诗歌 《哀希腊》 五言诗体 英语诗歌 鲁迅 马君武
原文传递
“文化的可译性”——记第五届斯图加特文化研讨会 被引量:2
20
作者 程锡麟 《外国文学动态》 1999年第5期42-45,共4页
斯图加特文化研讨会是一个为了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面向全世界的国际性论坛,其目的也是为了发展在文化研究领域的新理论和新思想而提供一个进行多元文化、跨学科对话的讲坛。它的发起人和组织者是海蒂·齐格勒博士,她曾任斯图加特... 斯图加特文化研讨会是一个为了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面向全世界的国际性论坛,其目的也是为了发展在文化研究领域的新理论和新思想而提供一个进行多元文化、跨学科对话的讲坛。它的发起人和组织者是海蒂·齐格勒博士,她曾任斯图加特大学校长,是德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大学校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图加特 文化差异 研讨会 可译性 多元文化 霍米·巴巴 大学校长 后现代 德国历史 奥唐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