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性化抑或理性压抑的历史?——重审阿多诺对韦伯音乐社会学思想的批判 被引量:1
1
作者 赵良杰 李竹梅 《文化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69-88,共20页
韦伯将西方音乐史视为不断理性化的历史,并通过音乐视角对西方文明及其现代性转型进行诊断;阿多诺则力图揭示西方音乐理性化历程中的裂隙及其所具有的压抑功能。基于此,阿多诺对韦伯音乐社会学新康德主义立场展开批判,认定其从合理... 韦伯将西方音乐史视为不断理性化的历史,并通过音乐视角对西方文明及其现代性转型进行诊断;阿多诺则力图揭示西方音乐理性化历程中的裂隙及其所具有的压抑功能。基于此,阿多诺对韦伯音乐社会学新康德主义立场展开批判,认定其从合理化角度对西方音乐发展历程的勾勒是“非历史”的,其音乐理想和标准是将现代才产生的标准永恒化和超验化的结果。但是,阿多诺对韦伯批判的实质,却是对整个现代性规范价值的拒绝,对作为现代性分化基础之经济原则的片面理解,也将现代审美的感性解放潜能曲解为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化 否定辩证法 具体普遍性 审美救赎论 感性 解放
下载PDF
古琴——心与乐的和谐篇章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竹梅 《知识经济》 2009年第11期158-158,共1页
古琴被列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西汉琴学家桓谭在他的琴论《新论.琴道》中说到"八音广博,琴德最优,古者圣贤玩琴以养心。"由此可见,古琴在古代文人的心目中已经超越了普通乐器的意义,而是古代每个文人修身... 古琴被列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西汉琴学家桓谭在他的琴论《新论.琴道》中说到"八音广博,琴德最优,古者圣贤玩琴以养心。"由此可见,古琴在古代文人的心目中已经超越了普通乐器的意义,而是古代每个文人修身养性的必修之器,亦是华夏千年文明的精神载体和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与乐 天人合一
下载PDF
从哲学的观点谈贝多芬--论阿多诺对贝多芬音乐之哲学意义的阐释 被引量:1
3
作者 赵良杰 李竹梅 《文化研究》 2019年第3期327-343,共17页
阿多诺从其独特视角(即哲学的观点)对贝多芬音乐之哲学意义做出了全面研究。其核心观点是,贝多芬的音乐观念及其处理方式,是西方同一性观念与资本主义现实之间的矛盾关系的隐喻。阿多诺认为,贝多芬前期音乐是黑格尔精神哲学的对应物,他... 阿多诺从其独特视角(即哲学的观点)对贝多芬音乐之哲学意义做出了全面研究。其核心观点是,贝多芬的音乐观念及其处理方式,是西方同一性观念与资本主义现实之间的矛盾关系的隐喻。阿多诺认为,贝多芬前期音乐是黑格尔精神哲学的对应物,他们是西方启蒙理性精神在哲学与音乐中的最高表现,对音乐结构、旋律完整性的追求是早期贝多芬音乐理性主义诉求的集中体现。阿多诺强烈批判了贝多芬这种将音乐主体化和结构化的处理方式,认为其音乐虚构了一个虚假的没有内在矛盾的“和谐”音乐秩序,音高、旋律和节奏缺乏异质性和内在独立性,正如个体在“全面控制”的资本主义体系中缺乏独立性一样。阿多诺还注意到,贝多芬晚期音乐对此做出了反思,在音乐处理手法上为独立的不协和音保留了地位,从而开启了勋伯格“无调性”音乐探索的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一性 观念哲学 异化 无调性
下载PDF
晚期风格:永不和解的另类美感
4
作者 李竹梅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36,共5页
音乐被认为是与时间相关的艺术,它转瞬即逝,通过意象承载了对死亡之思的追问。在萨义德对格伦·古尔德等艺术名家及其艺术作品的考察中,可以看到音乐、戏剧、小说等文艺作品所展现出来的一种不合时宜的、在时间概念之外的晚期风格... 音乐被认为是与时间相关的艺术,它转瞬即逝,通过意象承载了对死亡之思的追问。在萨义德对格伦·古尔德等艺术名家及其艺术作品的考察中,可以看到音乐、戏剧、小说等文艺作品所展现出来的一种不合时宜的、在时间概念之外的晚期风格。它表达了抗争、疏离和隔绝,将艺术与文学作品中关于死亡的探索从意象的表达延伸至本体论层面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 死亡 时间 晚期风格
下载PDF
论阿多诺对黑格尔主体性美学的批判——以“自然美”为核心 被引量:2
5
作者 赵良杰 李竹梅 《中外文化与文论》 CSSCI 2018年第2期12-21,共10页
面对黑格尔对自然美的批判和贬低,阿多诺进行了再批判,并力图恢复自然美所具有的独立价值。阿多诺之所以要从自然美的角度来切入对黑格尔的批判,是因为在阿多诺的思想中,自然美是一个被概念性的同一化思维所遗忘的领域,是一个象征着不... 面对黑格尔对自然美的批判和贬低,阿多诺进行了再批判,并力图恢复自然美所具有的独立价值。阿多诺之所以要从自然美的角度来切入对黑格尔的批判,是因为在阿多诺的思想中,自然美是一个被概念性的同一化思维所遗忘的领域,是一个象征着不能被主体性所完全征服的领域,因此,对自然被压制的'遗迹'的追寻,对自然无意识的反抗诉求的追踪,铭刻在现代艺术和艺术理论之中。对自然美这一众说纷纭话题所作的重新阐释,体现了阿多诺美学反形而上学同一性美学的核心主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美学 自然美 反同一性 理念
原文传递
从立体走向偶然:空间理论下的后现代音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竹梅 《中外文化与文论》 CSSCI 2016年第3期308-316,共9页
19世纪末到20世纪,由科学认知带来的时空感受变化和城市改造带来的公共空间的变化,触动了一系列文化思潮和艺术流派的新旧更替。从斯特拉文斯基的立体主义到约翰·凯奇的偶然音乐,音乐作品在和声、织体与调性、节奏等方面的改变,一... 19世纪末到20世纪,由科学认知带来的时空感受变化和城市改造带来的公共空间的变化,触动了一系列文化思潮和艺术流派的新旧更替。从斯特拉文斯基的立体主义到约翰·凯奇的偶然音乐,音乐作品在和声、织体与调性、节奏等方面的改变,一方面作为对现代社会时空压缩体验在艺术创作方面的呼应;另一方面也体现出音乐范式在后现代社会语境中,对自身传统体系的无序化解构与多元化拼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后现代主义 立体主义 偶然性 不确定性
原文传递
老庄“声之有无”与阿多尔诺“新音乐”的音乐本体论之辨
7
作者 李竹梅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16,共6页
《庄子·齐物论》上承老子"大音希声"的音乐哲学思想,下启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在音声关系的论述中启发对"物"即存在事物的认识。道家哲学在音乐本体论层面的论述,与德国哲学家特奥多尔·阿多尔诺(Theodor... 《庄子·齐物论》上承老子"大音希声"的音乐哲学思想,下启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在音声关系的论述中启发对"物"即存在事物的认识。道家哲学在音乐本体论层面的论述,与德国哲学家特奥多尔·阿多尔诺(Theodor W·Adorno)在"新音乐"哲学理论中所涉及的音、声概念以及相应的否定性理论遥相呼应。论辩音与声、音与言、言与意的辩证关系,是两者把握其音乐本体论思想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音声 语言 “新音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