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上游退耕还林工程的农业生产和水环境效益评价——以四川省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乔雪 唐亚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1-169,共9页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大规模的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以四川省为例,基于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粮食产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化肥用量以及水质和水土流失状况变化的分析,讨论了退耕还林工程对环境保护的贡献和可能存在的问题。退耕还林工程导...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大规模的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以四川省为例,基于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粮食产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化肥用量以及水质和水土流失状况变化的分析,讨论了退耕还林工程对环境保护的贡献和可能存在的问题。退耕还林工程导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和化肥用量的减少,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这三者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但自工程实施后,这三者的下降幅度与退耕还林面积的增加幅度有较大的差异。几种原因可能造成这种不一致性,值得进一步研究。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河流径流量、泥沙含量以及输沙量的下降充分证实了退耕还林工程对长江上游水土保持的重要贡献,同时进一步证实长江上游的泥沙主要来源于坡耕地的耕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粮食生产 化肥用量 水土流失 水环境 长江上游.
下载PDF
突出特色 探索环境工程课程建设新路 被引量:8
2
作者 尹华强 刘勇军 +3 位作者 蒋文举 金燕 朱晓帆 苏仕军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47-48,共2页
介绍了发挥学校多学科结合优势和专业特色 。
关键词 环境工程 高等教育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四川海螺沟旅游对当地农村经济和环境效应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硕果 唐亚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0期343-348,共6页
旅游是合理开发并保护资源、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是我国西南地区山区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开发景点之一。以问卷调查为主要数据来源,参考政府部门相关资料,以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农民生活的可持续性为研究内... 旅游是合理开发并保护资源、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是我国西南地区山区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开发景点之一。以问卷调查为主要数据来源,参考政府部门相关资料,以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农民生活的可持续性为研究内容,探讨了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带来的一些正面以及负面影响,并对资源的优化管理模式和地方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结论表明,旅游开发在对地方基础建设、经济发展起到重要带动作用的同时,对于当地农民没有带来明显的经济增收;当地农民受旅游开发的影响较小,就业机会与增收渠道有限;旅游开发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和农民薄弱的环境意识,仍然是当地生态环境巨大的潜在威胁;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农民生活水平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资源管理和利益分配模式;旅游开发的可持续性需要加强管理部门与当地农民之间的信息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开发 问卷调查 经济影响 环境影响 生活可持续性
下载PDF
浅析环境规划中的干系人参与
4
作者 张宁 韩允磊 赵利坤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1年第5期445-447,共3页
干系人是指在环境规划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利益相关的公众和组织,按具体职责的不同分为规划师(专家)、政府、排污企业、社区(公众)和其他相关者五类,介绍了干系人所具有的资源,并分析了干系人组成的整体性、有序性和动态性特征。根据不同... 干系人是指在环境规划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利益相关的公众和组织,按具体职责的不同分为规划师(专家)、政府、排污企业、社区(公众)和其他相关者五类,介绍了干系人所具有的资源,并分析了干系人组成的整体性、有序性和动态性特征。根据不同的干系人种类,具体分析了他们在环境规划中的角色和职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划 干系人参与 职责分析
下载PDF
论工业生产知识在环境工程本科教学中的作用
5
作者 曾抗美 李正山 +1 位作者 魏文蕴 刘勇军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71-73,共3页
从工业生产知识对于学生掌握工业污染控制技能、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工业发展需求、以及工业生产知识在专业教学中的纽带作用等方面 ,论述了工业生产知识对于环境工程本科教学的重要性 。
关键词 本科教育 环境工程 工业生产
下载PDF
工业发展与环境影响相互关系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夔 丁桑岚 +1 位作者 姚建 郭红蓉 《四川环境》 2003年第3期53-56,共4页
工业各行业的生产活动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是不同的 ,要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建立合理的工业结构是前提。本文对工业结构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对目前已采用的线性规划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灰色系统分析、系统动力学分析、非线性... 工业各行业的生产活动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是不同的 ,要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建立合理的工业结构是前提。本文对工业结构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对目前已采用的线性规划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灰色系统分析、系统动力学分析、非线性一般均衡模型分析、GHG— 2模型分析等几种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和对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 环境 定量分析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生代古土壤发生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军 黄成敏 +1 位作者 文星跃 岳智慧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9-91,共13页
古土壤形成于地质历史时期的地球表面,直接记录了其形成时地球陆地表层的环境信息。以四川盆地中生代古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古土壤的形态与微形态、矿物组成、颗粒组成以及地球化学等成土特征的观察与分析,开展土壤发生学特征概述与分... 古土壤形成于地质历史时期的地球表面,直接记录了其形成时地球陆地表层的环境信息。以四川盆地中生代古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古土壤的形态与微形态、矿物组成、颗粒组成以及地球化学等成土特征的观察与分析,开展土壤发生学特征概述与分类研究并探讨古土壤指示的环境意义。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中生代古土壤具有生物遗迹、成壤碳酸盐结核、土层颜色变化、土壤发生层次等成土特征。(2)古土壤的矿物组成以石英和方解石为主,含少量长石、蒙脱石和云母类矿物,且不同古土壤类型中矿物含量有差异。(3)古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明显低于现代土壤,但变化趋势与其一致。(4)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古土壤的化学风化强弱程度不同。古土壤类似于现代的新成土、雏形土、干旱土和淋溶土,其中淋溶土的比例较少。不同类型古土壤的发育表明四川盆地中生代环境整体上在干旱-湿润之间波动变化,但以半干旱、干旱环境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中生代 古土壤 古环境
下载PDF
碳棒涂膜电极流动注射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被引量:32
8
作者 王玉杰 关胜 +1 位作者 郝电 但德忠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455-1458,共4页
采用自制碳棒PVC涂膜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电极 ,建立了测定环境水样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流动注射电位分析新方法。电极膜最佳组成 :THDA DBS 5mg ,DBS 0 .4mL,NB 0 .3mL ,PVC粉 0 .2g;电极线性响应范围 1× 1 0 - 3~ 1× 1 0 - 6... 采用自制碳棒PVC涂膜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电极 ,建立了测定环境水样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流动注射电位分析新方法。电极膜最佳组成 :THDA DBS 5mg ,DBS 0 .4mL,NB 0 .3mL ,PVC粉 0 .2g;电极线性响应范围 1× 1 0 - 3~ 1× 1 0 - 6 mol L。以 0 .0 1mol LKCl溶液作载流 ,流速 6.6mL min ,进样体积 2 0 0 μL,分散管长 2 0cm ,采样频率 5 0~ 80次样 h。测定 1 0 - 3、1 0 - 4 mol LDBS溶液 ,RSD≤ 3 .1 2 % (n=7) ,回收率 88.0 %~ 1 0 5 .0 %。电极易制作 ,成本低 ,FIA流路简单 ,操作方便 ,且克服了直接电位法电位飘移大的缺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棒涂膜电极 测定 环境水样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流动注射分析 离子选择电极 水质监测
下载PDF
我国矿山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措施 被引量:50
9
作者 杨金燕 杨锴 +1 位作者 田丽燕 黄仁豪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182-188,共7页
矿产资源是我国社会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同时也带来了侵占耕地、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地质灾害等严重问题。文章对我国矿山生态建设现状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引发的环境问题进行了概述,分析了造成矿山环境破坏的原因,及生态修复的主... 矿产资源是我国社会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同时也带来了侵占耕地、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地质灾害等严重问题。文章对我国矿山生态建设现状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引发的环境问题进行了概述,分析了造成矿山环境破坏的原因,及生态修复的主要措施,并指出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矿山 修复措施
下载PDF
羌活和宽叶羌活的环境土壤学研究 被引量:29
10
作者 蒋舜媛 孙辉 +3 位作者 黄雪菊 周毅 马小军 杨志荣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17-921,共5页
目的对羌活和宽叶羌活进行环境生态学比较,探讨环境植物学因素对野生羌活的影响,为羌活的野生抚育和引种驯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四川甘孜、阿坝、青海互助和甘肃临潭等主产区进行了长期的野生环境考察研究,并对各主产地的土壤养分状... 目的对羌活和宽叶羌活进行环境生态学比较,探讨环境植物学因素对野生羌活的影响,为羌活的野生抚育和引种驯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四川甘孜、阿坝、青海互助和甘肃临潭等主产区进行了长期的野生环境考察研究,并对各主产地的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野生羌活的生长、繁殖和分布主要受到3个方面的制约,即(1)土壤发育程度和养分状况,(2)土壤水分状况,(3)生境的植被覆盖状况。前二者受到植被覆盖状况的制约和影响,这些基础研究工作的欠缺是药用羌活植物引种长期难以取得成功的重要制约因素。结论羌活原生生境土壤有机质、氮素和有效磷与宽叶羌活有较大差异,对羌活和宽叶羌活的分布影响很大;土壤中有机质、水解性氮、有效磷对羌活和宽叶羌活的药材质量的影响极大,但其定量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活 宽叶羌活 野生资源 环境植物学 土壤环境
下载PDF
铁、锰氧化细菌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齐巍 王向东 +2 位作者 蒋文举 刘小燕 李霞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6-79,共4页
对各种铁、锰氧化细菌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讨论 ,介绍了铁锰氧化细菌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应用 。
关键词 细菌 环境污染 污染治理措施 微生物
下载PDF
中国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57
12
作者 姚建 艾南山 丁晶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7-80,共4页
对近年来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着重论述了脆弱生态环境的含义、生态脆弱性的成因及其评价方法 ,为脆弱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实践提供借鉴 .
关键词 生态脆弱性 形成因素 评价指标
下载PDF
纳米TiO2在环境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邵绍燕 楚英豪 +1 位作者 姚远 尹华强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46,共4页
纳米TiO2具有很强的光催化活性,在环境保护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综述了纳米TiO2的制备方法和纳米TiO2改性的研究进展以及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光催化 纳米TIO2 制备与改性 环境治理
下载PDF
土壤次生碳酸盐碳氧稳定同位素古环境意义及应用 被引量:18
14
作者 黄成敏 王成善 艾南山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3年第4期619-625,共7页
土壤次生碳酸盐碳氧稳定同位素特征是反映古气候与古环境的重要代用指标,其碳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分别受土壤CO2中C同位素组成和大气水的O同位素控制。在一定深度的土壤中,土壤次生碳酸盐δ13C就主要受当地植物类型(C3植物和C4植物等)控制... 土壤次生碳酸盐碳氧稳定同位素特征是反映古气候与古环境的重要代用指标,其碳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分别受土壤CO2中C同位素组成和大气水的O同位素控制。在一定深度的土壤中,土壤次生碳酸盐δ13C就主要受当地植物类型(C3植物和C4植物等)控制。土壤次生碳酸盐样预处理中剔除土壤中原生碳酸盐以及有机物污染尤为重要。土壤中次生碳酸盐C、O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在土壤发生学、古气候恢复、古生态重建以及全球变化研究中应用日益广泛,但解译时可能受应用年代范围、成岩作用、原生和次生碳酸盐混杂、土壤碳酸盐多元发生等因素影响,其应用机理和范围还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次生碳酸盐 碳氧稳定同位素 古气候学 古生态学
下载PDF
环境样品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但德忠 沈璐 祝艳涛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6-122,共27页
本文是“分析试验室”定期评述“环境样品分析”的第8篇综述。它全面评述了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我国环境样品分析各个方面的进展,主要内容包括:概述,大气、水体、土壤和沉积物、生物样品分析,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等。引用参考文献96... 本文是“分析试验室”定期评述“环境样品分析”的第8篇综述。它全面评述了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我国环境样品分析各个方面的进展,主要内容包括:概述,大气、水体、土壤和沉积物、生物样品分析,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等。引用参考文献967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样品 环境分析与监测 综述 中国
下载PDF
土壤有机碳稳定同位素的古环境指示意义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6
作者 柏松 黄成敏 唐亚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8-152,共5页
土壤有机C稳定同位素受控于生长其上的植物类型及其生物量,而后者又取决于环境条件。因此利用土壤有机质δ13C值可以反映地质历史时期C3、C4植被变化,从而进一步揭示环境变化进程。目前,土壤有机C稳定同位素特征分析已成为古生态与古环... 土壤有机C稳定同位素受控于生长其上的植物类型及其生物量,而后者又取决于环境条件。因此利用土壤有机质δ13C值可以反映地质历史时期C3、C4植被变化,从而进一步揭示环境变化进程。目前,土壤有机C稳定同位素特征分析已成为古生态与古环境恢复、古气候重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由于大气湿度、CO2分压、温度和微生物分解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土壤有机质δ13C特征、C3与C4植物组成比例、区域环境(主要是气候)三者间并不完全呈现一一对应关系,因此,其应用机理和影响因素尚需要进一步探讨。今后应着重加强现代地表植被特征与土壤有机质δ13C关系、人类活动方式对土壤有机C稳定同位素特征的影响、土壤-植物-大气系统C循环过程等方面研究,才能使土壤有机C稳定同位素特征研究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碳稳定同位素 古气候 古生态 全球变化
下载PDF
晚第三纪以前形成古土壤的鉴别、分类及其在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7
作者 黄成敏 王成善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11-917,共7页
晚第三纪以前形成的古土壤可以揭示地质时期的古环境。辨识古土壤的主要标志包括野外形态特征、微形态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等。当前古土壤分类一般基于现代土壤的系统分类体系,即采用诊断层和诊断特征,辅之以古土壤总体的化学性质等指标... 晚第三纪以前形成的古土壤可以揭示地质时期的古环境。辨识古土壤的主要标志包括野外形态特征、微形态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等。当前古土壤分类一般基于现代土壤的系统分类体系,即采用诊断层和诊断特征,辅之以古土壤总体的化学性质等指标划分古土壤类型。形成于晚第三纪以前的古土壤可以重建全球范围的古气候变化历史,同时揭示前寒武纪时期古大气O2分压以及后寒武纪时期古大气CO2浓度水平的演化过程;古土壤具有空间和时间等多重信息,能反映流域或区域的古景观、古地貌、古水文特征。但目前缺乏一个广为接受的古土壤分类系统,成岩作用对古土壤特征的影响以及古土壤记录的古环境信息机制与解译等方面也还需要深入探讨。今后必须加强成岩作用对古土壤特性的影响以及现代土壤与其环境的对应关系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第三纪以前 古土壤辨识 古土壤分类 古气候 古大气成分
下载PDF
岷江上游河谷土壤发生的空间分异及环境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文星跃 黄艳娟 黄成敏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6-273,共8页
分析了岷江上游河谷沿岸及九顶山西北坡表层土壤粒度、氧化铁、有机质、碳酸盐、p H、有机碳同位素、阳离子交换性、粘土矿物等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三江至映秀段土壤具有较高的粘粉比、铁游离度及粘粒和有机质含量,而碳酸盐含量、p H和... 分析了岷江上游河谷沿岸及九顶山西北坡表层土壤粒度、氧化铁、有机质、碳酸盐、p H、有机碳同位素、阳离子交换性、粘土矿物等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三江至映秀段土壤具有较高的粘粉比、铁游离度及粘粒和有机质含量,而碳酸盐含量、p H和有机质δ13C值相对偏低,说明土壤发育较好、淋溶作用较强,反映了气候湿润和植被以乔木为主的环境特征;草坡至凤仪段土壤颗粒较粗、碳酸盐含量和p H较高,而铁游度和有机质含量较低,有机质δ13C值偏重,反映出干旱的气候和以C4植被为主的环境特征。九顶山西北坡土壤随海拔的增加粘粉比、有机质含量增大,出现纤铁矿而方解石缺失,反映干旱河谷区高海拔气候湿润;而海拔低于2 000 m的土壤粘粉比和粘粒、有机质含量较低,方解石含量和p H值较高,指示了干旱的气候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发生 空间分异性 干旱河谷 岷江上游 九顶山
下载PDF
生态环境监测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被引量:67
19
作者 马天 王玉杰 +3 位作者 郝电 关胜 但德忠 王斌 《四川环境》 2003年第2期19-24,34,共7页
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中一个全新的概念 ,是环境生态建设的技术保证和支持体系。本文对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任务及特点、生态环境指标的建立、生态监测技术和方法、生态变化趋势预测预报等进行了介绍 ,并结合我国在生态环... 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中一个全新的概念 ,是环境生态建设的技术保证和支持体系。本文对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任务及特点、生态环境指标的建立、生态监测技术和方法、生态变化趋势预测预报等进行了介绍 ,并结合我国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所开展的工作提出今后工作的一些设想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 生态环境指标 生态监测技术
下载PDF
白垩纪钙质古土壤的发生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20
20
作者 黄成敏 Gregory John Retallack 王成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29-1038,共10页
古土壤形成于过去环境,是揭示环境变化历史的重要材料。新近纪(23.03 M a)以前形成的古土壤,年代久远、埋藏深、受成岩作用改造强烈,其发生学特征研究是古环境重建的基础。本文通过对白垩纪时期不同地点的钙质古土壤的发生学研究,拟恢... 古土壤形成于过去环境,是揭示环境变化历史的重要材料。新近纪(23.03 M a)以前形成的古土壤,年代久远、埋藏深、受成岩作用改造强烈,其发生学特征研究是古环境重建的基础。本文通过对白垩纪时期不同地点的钙质古土壤的发生学研究,拟恢复研究区域古环境。研究表明,古土壤剖面中的A层和B层形态分别产生变化,但层次差异依然明显,且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表下层,钙积层(Bk)普遍发生并富含碳酸盐结核。可以观察到古土壤中方解石沿根孔淀积特征以及具滑擦面。钙质古土壤质地偏粗,为壤质砂土和砂质壤土。古土壤Bk层中的Ca、Mn、Sr相对富集,其余常量元素与Ba、Sc、Nb、Th、U、Cr、V、Co、N i等元素降低;δCe和δEu负异常以及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分别按照中国土壤分类系统和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两种分类体系进行了古土壤分类。由古土壤类型和特征可以推断白垩纪不同时期,在四川盆地梓潼—巴中地区、辽宁金岭寺—羊山盆地和松辽盆地出现过半湿润至半干旱的气候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钙质古土壤 土壤发生学特征 古土壤分类 古环境重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