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北朝书法的审美路径和艺术延展——以王僧虔《笔意赞》和《书赋》画论为路径
1
作者
张凯维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6-149,共4页
本文通过对王僧虔《笔意赞》和《书赋》两篇精短论文的解析,论述了我国古代自魏晋南北朝以来,书法审美从老庄哲学到与自然物形及形神、元气的几方面阐释,说明了以王僧虔为代表的书法审美的创造及具时代背景和艺术的代表性。阐明了南北...
本文通过对王僧虔《笔意赞》和《书赋》两篇精短论文的解析,论述了我国古代自魏晋南北朝以来,书法审美从老庄哲学到与自然物形及形神、元气的几方面阐释,说明了以王僧虔为代表的书法审美的创造及具时代背景和艺术的代表性。阐明了南北朝对于书法史来说是一个时代的进步,在魏晋形势的审美风格基础上又突出神、情、意的审美风尚。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重要的审美路径。文章中对于王僧虔关于心手对"忘"的创造关系和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艺术审美剖析,得出"凝神""绝欲""坐忘"是书法创造的重要途径。文章还对王僧虔书论中的笔墨形态"骨肉"审美进行了老庄之道的阐释,反映了王僧虔在其上祖卫夫人、王羲之、王献之、王洽、王珣等家族性书法审美及书体形态的影响下,所具有的超凡的艺术才能和深厚的老庄哲学审美功底,同时,也反映了南北朝的书法审美趣味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美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风格
书法艺术
书法创造
技艺表达
形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尚意与式微——颜真卿对两宋书法影响之比较
2
作者
于洁
《文史杂志》
2011年第6期42-45,共4页
颜真卿在整个宋代的影响一如王羲之在唐代的影响,正如史学家范文澜所说:“宋人之师颜真卿,如同唐人之师王羲之。”虽然北宋和南宋都取法颜真卿,但是北宋和南宋书法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局面。
关键词
颜真卿
书法
两宋
式微
尚意
王羲之
范文澜
史学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颜真卿善草书的辨析
3
作者
侯开嘉
陈庆
《大学书法》
2022年第1期70-76,共7页
颜真卿早岁得张旭传授笔法,善草书。而北宋朱长文在《续书断》中却说:“及草,盖有之矣,恨未见也。”其实颜真卿写的草书在所存诸帖中随处可见,而且艺术水平颇高。因而朱长文所说“恨未见”的草书,应指未见颜真卿的纯粹大草作品。为什么...
颜真卿早岁得张旭传授笔法,善草书。而北宋朱长文在《续书断》中却说:“及草,盖有之矣,恨未见也。”其实颜真卿写的草书在所存诸帖中随处可见,而且艺术水平颇高。因而朱长文所说“恨未见”的草书,应指未见颜真卿的纯粹大草作品。为什么颜真卿能写草书而不去创作纯粹的大草作品?探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受儒学传统影响,尊师重道,不与老师争锋;二是颜真卿性格不适合写“颠张醉素”那样的题壁狂草;三是受时代创造精神的影响,不甘屈居其后,而去另辟蹊径,走独创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真卿
草书
张旭
时代精神
独创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朝“尚法”书风 与狂草的出现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昌宇
《文史杂志》
2012年第6期62-64,共3页
唐朝是我国封建时代最强盛繁荣的朝代,唐代社会的繁荣开放为文学艺术的交流与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书法领域里,在“尚法”书风的背景下,出现了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狂草书家,开创了书法史上的另一座高峰。唐朝书法“法度”的建立与...
唐朝是我国封建时代最强盛繁荣的朝代,唐代社会的繁荣开放为文学艺术的交流与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书法领域里,在“尚法”书风的背景下,出现了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狂草书家,开创了书法史上的另一座高峰。唐朝书法“法度”的建立与完善清人梁蜮在《评书帖》中说:“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
书风
狂草
书法史
封建时代
文学艺术
繁荣
草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颜真卿对北宋和南宋书法的影响比较研究
5
作者
于洁
《书法赏评》
2011年第5期22-25,共4页
引言 颜真卿在整个宋代的影响一如王羲之在唐代的影响,正如史学家范文澜所说:"宋人之师颜真卿,一如同唐人之师王羲之。"虽然北宋和南宋都取法颜真卿,但是北宋和南宋书法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局面。清代陈奕禧在《隐绿轩题识·临...
引言 颜真卿在整个宋代的影响一如王羲之在唐代的影响,正如史学家范文澜所说:"宋人之师颜真卿,一如同唐人之师王羲之。"虽然北宋和南宋都取法颜真卿,但是北宋和南宋书法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局面。清代陈奕禧在《隐绿轩题识·临蔡忠惠》中云:"临颜遂及宋四家,寻源而得其流也。四家皆学颜,而各成其一家。"宋四家取法颜真卿,而各具面目,并引领了北宋的"尚意"书风。清人梁巘在《评书帖》中云:"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早已被后人奉为金科玉律,使宋代在书法史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宋尚意主要指北宋而言。南宋亦十分推崇颜真卿,陆游云:"学书当学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真卿
书法史
南宋
北宋
影响比较
王羲之
范文澜
史学家
原文传递
从与吴大的交谊谈吴昌硕的大篆书法
被引量:
1
6
作者
薛垲睿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X期52-55,共4页
吴昌硕一生致力于《石鼓文》,临创作品自成面貌,其金文也成就斐然,但相较于《石鼓》却数量稀少。对比其早年与晚年的《石鼓》临作,结体和章法上除了取法金文之外,还融入篆刻造型,在笔法上变化颇丰。不可否认这与吴昌硕有意识侧重于对《...
吴昌硕一生致力于《石鼓文》,临创作品自成面貌,其金文也成就斐然,但相较于《石鼓》却数量稀少。对比其早年与晚年的《石鼓》临作,结体和章法上除了取法金文之外,还融入篆刻造型,在笔法上变化颇丰。不可否认这与吴昌硕有意识侧重于对《石鼓》的创作有关,但也与同吴大澂的交谊以及书画市场对作品风格的需求不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昌硕
吴大澂
交谊
石鼓文
金文
原文传递
文人书法传统与当代书法创作的缺失
7
作者
王雨
《书法赏评》
2014年第5期29-31,共3页
"文人书法"这一词汇的出现,与中国绘画中的"文人画"有着密切的关系。"文人书法"的提出,最早应与"文人画"理论的出现是相应而生的,两者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最早关于"文人画"(又称士人画)这一词汇的记载出现在《宋苏轼论画》中...
"文人书法"这一词汇的出现,与中国绘画中的"文人画"有着密切的关系。"文人书法"的提出,最早应与"文人画"理论的出现是相应而生的,两者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最早关于"文人画"(又称士人画)这一词汇的记载出现在《宋苏轼论画》中,其中提到:世之工人,或能曲尽其形,而至于其理,非高才选人不能辩。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书法
书法创作
书法传统
当代
文人画
中国绘画
士人画
苏轼论
原文传递
东晋南北方石刻隶书风格摭析——从《爨宝子碑》等“铭石书”说起
被引量:
1
8
作者
苏叶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61-65,共5页
晋代文字急剧演变,由于文字分工不同,东晋时期铭石书仍是隶书,刻碑多为隶书体。加之民间日常书写隶书较少,导致刻碑只能用楷书笔法写隶书,出现"半隶半楷"的风格。同时南北方隶书风格几近相似,出现的差异也只是文化传播滞缓造...
晋代文字急剧演变,由于文字分工不同,东晋时期铭石书仍是隶书,刻碑多为隶书体。加之民间日常书写隶书较少,导致刻碑只能用楷书笔法写隶书,出现"半隶半楷"的风格。同时南北方隶书风格几近相似,出现的差异也只是文化传播滞缓造成的。因此尽管东晋偏安江左,其各地书体仍按照总趋势齐头并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铭石书
爨宝子
南北方
汉文化
原文传递
秦“书同文”之新见
9
作者
王雨
《艺术教育》
2014年第2期164-165,共2页
秦"书同文"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加强政权稳定在文化方面实施的重要政策。关于秦"书同文",由于以往研究微观史料的缺失,人们的认识仅限于对小篆书体的"书同文",这难免存在其认识上的片面性。中学历史教...
秦"书同文"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加强政权稳定在文化方面实施的重要政策。关于秦"书同文",由于以往研究微观史料的缺失,人们的认识仅限于对小篆书体的"书同文",这难免存在其认识上的片面性。中学历史教材在提及秦"书同文"问题时,也存在其认识上的局限性。文章试图通过史料的分析,从推广书体及推广范围的层面上对秦"书同文"进行更加全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同文
小篆
隶书
地域
原文传递
从史料看五代杨凝式对颜真卿书风的接受
10
作者
王雨
《书法赏评》
2013年第4期27-29,共3页
清梁谳在《评书贴》中提到:“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宋代“尚意书风”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一定层面上说,颜真卿行草书对宋尚意书风的形成具有先行作用,五代的杨凝式对颜体书风的全面接受,为颜体书风在宋代地位的确立,...
清梁谳在《评书贴》中提到:“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宋代“尚意书风”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一定层面上说,颜真卿行草书对宋尚意书风的形成具有先行作用,五代的杨凝式对颜体书风的全面接受,为颜体书风在宋代地位的确立,以及宋代尚意书风的最终形成,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真卿
杨凝式
书风
史料
宋代
尚意
行草书
原文传递
题名
南北朝书法的审美路径和艺术延展——以王僧虔《笔意赞》和《书赋》画论为路径
1
作者
张凯维
机构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书法研究所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6-149,共4页
文摘
本文通过对王僧虔《笔意赞》和《书赋》两篇精短论文的解析,论述了我国古代自魏晋南北朝以来,书法审美从老庄哲学到与自然物形及形神、元气的几方面阐释,说明了以王僧虔为代表的书法审美的创造及具时代背景和艺术的代表性。阐明了南北朝对于书法史来说是一个时代的进步,在魏晋形势的审美风格基础上又突出神、情、意的审美风尚。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重要的审美路径。文章中对于王僧虔关于心手对"忘"的创造关系和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艺术审美剖析,得出"凝神""绝欲""坐忘"是书法创造的重要途径。文章还对王僧虔书论中的笔墨形态"骨肉"审美进行了老庄之道的阐释,反映了王僧虔在其上祖卫夫人、王羲之、王献之、王洽、王珣等家族性书法审美及书体形态的影响下,所具有的超凡的艺术才能和深厚的老庄哲学审美功底,同时,也反映了南北朝的书法审美趣味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美学水平。
关键词
审美风格
书法艺术
书法创造
技艺表达
形神
分类号
J01 [艺术—艺术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尚意与式微——颜真卿对两宋书法影响之比较
2
作者
于洁
机构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书法研究所
出处
《文史杂志》
2011年第6期42-45,共4页
文摘
颜真卿在整个宋代的影响一如王羲之在唐代的影响,正如史学家范文澜所说:“宋人之师颜真卿,如同唐人之师王羲之。”虽然北宋和南宋都取法颜真卿,但是北宋和南宋书法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局面。
关键词
颜真卿
书法
两宋
式微
尚意
王羲之
范文澜
史学家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颜真卿善草书的辨析
3
作者
侯开嘉
陈庆
机构
四川大学
艺术
学院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书法研究所
出处
《大学书法》
2022年第1期70-76,共7页
文摘
颜真卿早岁得张旭传授笔法,善草书。而北宋朱长文在《续书断》中却说:“及草,盖有之矣,恨未见也。”其实颜真卿写的草书在所存诸帖中随处可见,而且艺术水平颇高。因而朱长文所说“恨未见”的草书,应指未见颜真卿的纯粹大草作品。为什么颜真卿能写草书而不去创作纯粹的大草作品?探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受儒学传统影响,尊师重道,不与老师争锋;二是颜真卿性格不适合写“颠张醉素”那样的题壁狂草;三是受时代创造精神的影响,不甘屈居其后,而去另辟蹊径,走独创的道路。
关键词
颜真卿
草书
张旭
时代精神
独创性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朝“尚法”书风 与狂草的出现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昌宇
机构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书法研究所
(成都)
出处
《文史杂志》
2012年第6期62-64,共3页
文摘
唐朝是我国封建时代最强盛繁荣的朝代,唐代社会的繁荣开放为文学艺术的交流与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书法领域里,在“尚法”书风的背景下,出现了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狂草书家,开创了书法史上的另一座高峰。唐朝书法“法度”的建立与完善清人梁蜮在《评书帖》中说:“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1]
关键词
唐朝
书风
狂草
书法史
封建时代
文学艺术
繁荣
草书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颜真卿对北宋和南宋书法的影响比较研究
5
作者
于洁
机构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书法研究所
出处
《书法赏评》
2011年第5期22-25,共4页
文摘
引言 颜真卿在整个宋代的影响一如王羲之在唐代的影响,正如史学家范文澜所说:"宋人之师颜真卿,一如同唐人之师王羲之。"虽然北宋和南宋都取法颜真卿,但是北宋和南宋书法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局面。清代陈奕禧在《隐绿轩题识·临蔡忠惠》中云:"临颜遂及宋四家,寻源而得其流也。四家皆学颜,而各成其一家。"宋四家取法颜真卿,而各具面目,并引领了北宋的"尚意"书风。清人梁巘在《评书帖》中云:"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早已被后人奉为金科玉律,使宋代在书法史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宋尚意主要指北宋而言。南宋亦十分推崇颜真卿,陆游云:"学书当学颜。"
关键词
颜真卿
书法史
南宋
北宋
影响比较
王羲之
范文澜
史学家
分类号
J292.24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从与吴大的交谊谈吴昌硕的大篆书法
被引量:
1
6
作者
薛垲睿
机构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书法研究所
出处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X期52-55,共4页
文摘
吴昌硕一生致力于《石鼓文》,临创作品自成面貌,其金文也成就斐然,但相较于《石鼓》却数量稀少。对比其早年与晚年的《石鼓》临作,结体和章法上除了取法金文之外,还融入篆刻造型,在笔法上变化颇丰。不可否认这与吴昌硕有意识侧重于对《石鼓》的创作有关,但也与同吴大澂的交谊以及书画市场对作品风格的需求不无关系。
关键词
吴昌硕
吴大澂
交谊
石鼓文
金文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文人书法传统与当代书法创作的缺失
7
作者
王雨
机构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书法研究所
出处
《书法赏评》
2014年第5期29-31,共3页
文摘
"文人书法"这一词汇的出现,与中国绘画中的"文人画"有着密切的关系。"文人书法"的提出,最早应与"文人画"理论的出现是相应而生的,两者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最早关于"文人画"(又称士人画)这一词汇的记载出现在《宋苏轼论画》中,其中提到:世之工人,或能曲尽其形,而至于其理,非高才选人不能辩。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卷。"
关键词
文人书法
书法创作
书法传统
当代
文人画
中国绘画
士人画
苏轼论
分类号
J292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东晋南北方石刻隶书风格摭析——从《爨宝子碑》等“铭石书”说起
被引量:
1
8
作者
苏叶
机构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书法研究所
出处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61-65,共5页
文摘
晋代文字急剧演变,由于文字分工不同,东晋时期铭石书仍是隶书,刻碑多为隶书体。加之民间日常书写隶书较少,导致刻碑只能用楷书笔法写隶书,出现"半隶半楷"的风格。同时南北方隶书风格几近相似,出现的差异也只是文化传播滞缓造成的。因此尽管东晋偏安江左,其各地书体仍按照总趋势齐头并进。
关键词
铭石书
爨宝子
南北方
汉文化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K877.4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秦“书同文”之新见
9
作者
王雨
机构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书法研究所
(成都)
出处
《艺术教育》
2014年第2期164-165,共2页
文摘
秦"书同文"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加强政权稳定在文化方面实施的重要政策。关于秦"书同文",由于以往研究微观史料的缺失,人们的认识仅限于对小篆书体的"书同文",这难免存在其认识上的片面性。中学历史教材在提及秦"书同文"问题时,也存在其认识上的局限性。文章试图通过史料的分析,从推广书体及推广范围的层面上对秦"书同文"进行更加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
书同文
小篆
隶书
地域
分类号
D922.16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史料看五代杨凝式对颜真卿书风的接受
10
作者
王雨
机构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书法研究所
出处
《书法赏评》
2013年第4期27-29,共3页
文摘
清梁谳在《评书贴》中提到:“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宋代“尚意书风”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一定层面上说,颜真卿行草书对宋尚意书风的形成具有先行作用,五代的杨凝式对颜体书风的全面接受,为颜体书风在宋代地位的确立,以及宋代尚意书风的最终形成,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的作用。
关键词
颜真卿
杨凝式
书风
史料
宋代
尚意
行草书
分类号
J292.24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北朝书法的审美路径和艺术延展——以王僧虔《笔意赞》和《书赋》画论为路径
张凯维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尚意与式微——颜真卿对两宋书法影响之比较
于洁
《文史杂志》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颜真卿善草书的辨析
侯开嘉
陈庆
《大学书法》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唐朝“尚法”书风 与狂草的出现
王昌宇
《文史杂志》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颜真卿对北宋和南宋书法的影响比较研究
于洁
《书法赏评》
2011
0
原文传递
6
从与吴大的交谊谈吴昌硕的大篆书法
薛垲睿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
原文传递
7
文人书法传统与当代书法创作的缺失
王雨
《书法赏评》
2014
0
原文传递
8
东晋南北方石刻隶书风格摭析——从《爨宝子碑》等“铭石书”说起
苏叶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
原文传递
9
秦“书同文”之新见
王雨
《艺术教育》
2014
0
原文传递
10
从史料看五代杨凝式对颜真卿书风的接受
王雨
《书法赏评》
201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