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音乐教育的哲学思辨——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读后 被引量:3
1
作者 周冰琦 《音乐探索》 CSSCI 2009年第1期80-82,共3页
针对美国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的专著《音乐教育的哲学》,结合中国的音乐教育现状,本文对书中的主要内容、观点以及音乐教育的思辨进行了系统的述评,特别针对该书所引发的音乐教育的功能及其与相关人文学科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认为借鉴... 针对美国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的专著《音乐教育的哲学》,结合中国的音乐教育现状,本文对书中的主要内容、观点以及音乐教育的思辨进行了系统的述评,特别针对该书所引发的音乐教育的功能及其与相关人文学科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认为借鉴、吸收以及争辩雷默先生的音乐教育理论与思想,将提升我国的音乐教育理论水平,并推进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内特·雷默 《音乐教育的哲学》 音乐教育
下载PDF
在“聆听”中感受音乐之美
2
作者 杜林峰 《甘肃教育》 2010年第2期51-,共1页
音乐是一种表现和激发情感的艺术,可以说,欣赏音乐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所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那么,怎样在中学音乐欣赏课中唤醒学生... 音乐是一种表现和激发情感的艺术,可以说,欣赏音乐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所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那么,怎样在中学音乐欣赏课中唤醒学生的音乐感觉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教学 主题音乐 音乐作品 背景 探究 教学方式
下载PDF
普契尼歌剧《托斯卡》选段《为艺术,为爱情》的演唱处理 被引量:1
3
作者 姚燕玲 《歌海》 2009年第6期61-62,共2页
歌剧选段《为艺术,为爱情》的演出处理,应掌握歌词大意以及歌曲的整体框架结构,最后结合歌者的二度创作,达到正确的诠释歌曲,让演唱者能够准确的把握住歌曲的演唱处理。
关键词 普契尼 歌剧 演唱处理
下载PDF
浅析基础音乐教育在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4
作者 赵怡 《黄河之声》 2010年第10期57-57,共1页
在我们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基础音乐教育是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提高人的素养、音乐欣赏及审美水平;又能提高形象思维能力,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教育是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思想的重要途径,是构建... 在我们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基础音乐教育是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提高人的素养、音乐欣赏及审美水平;又能提高形象思维能力,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教育是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思想的重要途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教育 爱国教育 形象思维 国民素质 和谐社会
下载PDF
唱片里的《美丽的磨坊女》
5
作者 黄英 《黄河之声》 2008年第2期70-72,共3页
舒伯特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的唱片录音极早,歌唱家们以不同的音色.不同的见解和审美趣昧.演绎出各具特色的《美丽的磨坊女》。本文以德国男中音歌唱家菲舍尔-迪斯考和英国男高音艾恩?波斯特里奇的录音版本进行比较。探讨了他们... 舒伯特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的唱片录音极早,歌唱家们以不同的音色.不同的见解和审美趣昧.演绎出各具特色的《美丽的磨坊女》。本文以德国男中音歌唱家菲舍尔-迪斯考和英国男高音艾恩?波斯特里奇的录音版本进行比较。探讨了他们所塑造的不同的磨工形象和各具特色的演唱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伯特 声乐套曲 《美丽的磨坊女》 演唱版本比较
下载PDF
浅谈声乐基础训练
6
作者 魏褐夫 《大舞台》 2011年第8期51-52,共2页
音乐院校声乐学生,大都从高中选拔,高中因高考应试科目较多,文化课程学习压力大,故而很少有时间进行声乐学习训练,一些学生喜欢模仿某歌星哼哼唱唱,带着歌星们的那些发声"技巧"进入大学,声乐教师面对这些学生,教学难度可想而知,声乐... 音乐院校声乐学生,大都从高中选拔,高中因高考应试科目较多,文化课程学习压力大,故而很少有时间进行声乐学习训练,一些学生喜欢模仿某歌星哼哼唱唱,带着歌星们的那些发声"技巧"进入大学,声乐教师面对这些学生,教学难度可想而知,声乐教师用什么样的方法,使学生能听懂并能对自己的声音有所改善。下面就声乐教学基础训练浅谈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教师 基础训练 音乐院校 学习压力 文化课程 学习训练 教学难度 声乐教学
下载PDF
唱片里的《美丽的磨坊女》
7
作者 黄英 《黄河之声》 2008年第23期91-92,共2页
舒伯特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的唱片录音极早,歌唱家们以不同的音色、不同的见解和审美趣味,演绎出各具特色的《美丽的磨坊女》。本文以德国男中音歌唱家菲舍尔-迪斯考和英国男高音艾恩?波斯特里奇的录音版本进行比较,探讨了他们... 舒伯特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的唱片录音极早,歌唱家们以不同的音色、不同的见解和审美趣味,演绎出各具特色的《美丽的磨坊女》。本文以德国男中音歌唱家菲舍尔-迪斯考和英国男高音艾恩?波斯特里奇的录音版本进行比较,探讨了他们所塑造的不同的磨工形象和各具特色的演唱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伯特 声乐套曲 《美丽的磨坊女》 演唱版本比较
下载PDF
中国音乐审美的价值判断
8
作者 杜林峰 《音乐大观》 2011年第9期110-110,共1页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国音乐是中华艺术宝库里的一颗夺目的璀璨明珠。中国音乐在中华五千年以来的历史、文化熏陶中的成长与发展,形成了中国音乐本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体现了其独特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本文主要通过对于中国音乐的审...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国音乐是中华艺术宝库里的一颗夺目的璀璨明珠。中国音乐在中华五千年以来的历史、文化熏陶中的成长与发展,形成了中国音乐本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体现了其独特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本文主要通过对于中国音乐的审美取向和社会功能进行探析,来对中国音乐本身的审美价值作出一个价值判断,来更进一步了解其中的审美价值的本质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音乐 审美 价值判断
原文传递
热衷短小形式浓缩艺术精华--从《纺车旁的玛格丽特》探寻舒柏特艺术歌曲之魅力 被引量:1
9
作者 马林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0-113,共4页
舒柏特一生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王"。在浪漫主义时期,歌曲的地位相对于器乐曲而言是相当卑微的,舒柏特改变了这一状况,他将歌曲的地位大大提升,使其能够与器乐曲同等重要。本文通过对《纺车旁的玛格丽特... 舒柏特一生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王"。在浪漫主义时期,歌曲的地位相对于器乐曲而言是相当卑微的,舒柏特改变了这一状况,他将歌曲的地位大大提升,使其能够与器乐曲同等重要。本文通过对《纺车旁的玛格丽特》的歌词、旋律与钢琴伴奏的一般分析来探讨舒柏特艺术歌曲之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歌曲 舒柏特 歌词 旋律 钢琴伴奏
原文传递
当代电视剧音乐作品创作研究——以电视剧《红楼梦》经典歌曲为例
10
作者 马林 宋康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7-159,共3页
三十六集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可以说是有史以来对《红楼梦》这部巨著最大的一次普及。剧中的主题歌和插曲给观众带来了难以忘怀的印象,本文对剧中的主要歌曲进行简要分析,并试图找出它们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联,以便更深层次地解读"... 三十六集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可以说是有史以来对《红楼梦》这部巨著最大的一次普及。剧中的主题歌和插曲给观众带来了难以忘怀的印象,本文对剧中的主要歌曲进行简要分析,并试图找出它们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联,以便更深层次地解读"红楼梦音乐"及其所表现出的深刻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歌 插曲 个性 共性
原文传递
越剧音乐创作机制的演变
11
作者 刘珂嘉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0-141,共2页
百年来,越剧音乐和越剧一样经历了初创期、转型完善期、繁荣发展期,并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三种音乐创作机制,即演员为主制、"三结合"制、民族声乐"歌剧化"制。这三种创作机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创作出了各具风格的越... 百年来,越剧音乐和越剧一样经历了初创期、转型完善期、繁荣发展期,并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三种音乐创作机制,即演员为主制、"三结合"制、民族声乐"歌剧化"制。这三种创作机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创作出了各具风格的越剧作品,为越剧发展作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剧 音乐创作 机制
原文传递
20世纪上半叶西方现代音乐对美国黑人音乐的借鉴
12
作者 蔡钊 郭真如 《艺术评论》 CSSCI 2020年第9期104-117,共14页
20世纪上半叶美国黑人音乐从非主流文化到主流文化的成功转型,离不开美国黑人音乐家的自身努力,同时西方音乐家借鉴了美国黑人音乐的复合节奏、摇摆节奏、切分音、布鲁斯音阶、高叠和弦与四度和弦等元素,为西方现代音乐开拓创新,塑造新... 20世纪上半叶美国黑人音乐从非主流文化到主流文化的成功转型,离不开美国黑人音乐家的自身努力,同时西方音乐家借鉴了美国黑人音乐的复合节奏、摇摆节奏、切分音、布鲁斯音阶、高叠和弦与四度和弦等元素,为西方现代音乐开拓创新,塑造新的音乐形象提供了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现代音乐 美国黑人音乐 创作技法
原文传递
青春的挽歌——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的创作特色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英 《作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27-228,共2页
舒伯特创作的《美丽的磨坊女》是声乐套曲的典范,它犹如一部独特的音乐小说,具有浪漫主义诗情画意的特点和清新纯朴的魅力。舒伯特在声乐套曲里实现了大规模的叙事,并对这一体裁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舒伯特 声乐套曲 《美丽的磨坊女》 创作特色
原文传递
论声乐演唱中的情感与技术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悦平 《大舞台》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0-91,共2页
在声乐演唱中情感表现与技术运用是最为关键的两个重要因素,一切的声乐活动都是以情感表现为首要原则,这也是我国古老朴素的音乐思想之一。只有对情感是声乐演唱的第一要素有清醒的认识才能在演唱中真正打动自己的听众。但歌唱技术是声... 在声乐演唱中情感表现与技术运用是最为关键的两个重要因素,一切的声乐活动都是以情感表现为首要原则,这也是我国古老朴素的音乐思想之一。只有对情感是声乐演唱的第一要素有清醒的认识才能在演唱中真正打动自己的听众。但歌唱技术是声乐演唱的基本前提与基础,情感是声乐演唱的第一要素这一论断并不能说明声乐演唱技术的低劣是可以容忍的。与之相反,情感的准备完美表达必须以科学、高超的声乐演唱技术为前提,否则所有的情感表现都是空中楼阁。同时,在演唱者理解了正确声乐理念与全面的演唱技术后,在应用到实践演唱的过程中仍需要高度的清醒与理智。只有使"情"与"声"完美、有机结合的声乐演唱,才能准确、完全地表达自己,才能真正打动观众,展现出声乐艺术的真正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 情感 技术 理智 结合
原文传递
太和鼓鬯 心手自知——老庄“贵和”思想对《谿山琴况》的影响
15
作者 蔡钊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2-106,共5页
老子"贵和"观是一种哲学辩证法,庄子"贵和"观是一种精神超越境界,老庄"贵和"思想奠定了《谿山琴况》论"首重者,和也"的哲学基础。受老庄"贵和"观影响,《谿山琴况》论"和"... 老子"贵和"观是一种哲学辩证法,庄子"贵和"观是一种精神超越境界,老庄"贵和"思想奠定了《谿山琴况》论"首重者,和也"的哲学基础。受老庄"贵和"观影响,《谿山琴况》论"和"形成了"道技之和"、"虚静之和"、"无声之和"三方面特色;其论"和"始终追求器乐之于演奏者的最佳和谐状态与最高人生价值,它既是一种演奏技艺的和谐之美,也是音乐审美的"神韵"境界,更是人生逍遥的最高理想,它是中国器乐艺术"中和之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庄哲学 “贵和”思想 《豁山琴况》 超越 和谐
原文传递
关于日本影视配乐机制的考察及启示
16
作者 蔡钊 郭真如 《艺术教育》 2020年第9期251-255,共5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影视相关产业产量的日益提高、人们审美需求的大幅提升,影视作品作为一种视听类的综合艺术,已不仅致力于通过尖端的影像技术带给收视群体视觉享受,配乐及音效的制作也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文章基于对日本影视配乐的相关... 近年来,随着我国影视相关产业产量的日益提高、人们审美需求的大幅提升,影视作品作为一种视听类的综合艺术,已不仅致力于通过尖端的影像技术带给收视群体视觉享受,配乐及音效的制作也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文章基于对日本影视配乐的相关考察,梳理其工作机制的形成与变革,试图通过对其优劣势的分析总结出其对予我国影视配乐的几点启示,这对我国制作更加优秀的影视作品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影视配乐 工作机制 商业化 民族特色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