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向应力场对HDPE1158分子取向结晶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袁毅 申开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0-92,共3页
利用自行设计制造的剪切拉伸双向复合应力场挤管装置生产出了双向自增强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大角X射线衍射法(WAXD)研究分析了该双向应力场对HDPE1158分子的结晶效果和取向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剪切... 利用自行设计制造的剪切拉伸双向复合应力场挤管装置生产出了双向自增强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大角X射线衍射法(WAXD)研究分析了该双向应力场对HDPE1158分子的结晶效果和取向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剪切拉伸双向复合应力场能改善管材的结晶度、耐热性和分子的取向效果。结晶度从68.37%提高到81.86%,比常规管材提高了13.51%;结晶熔融潜热从200.3J/g提高到239.9J/g,比常规管材提高了39.6J/g;熔融峰向高温漂移了约1.5℃;熔程变窄了1.36℃;自增强管材轴周向上的分子取向效果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应力场 挤管模 高密度聚乙烯 管材 取向 结晶
下载PDF
聚丙烯/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俊龙 黄亚江 李光宪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2,共6页
介绍了几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微机械剥离法、液相或气相直接剥离法(物理方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碳纳米管剖开法、外延生长法、还原氧化石墨法(化学方法),并阐述了这几种方法的优缺点。还总结了聚丙烯(PP)/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介绍了几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微机械剥离法、液相或气相直接剥离法(物理方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碳纳米管剖开法、外延生长法、还原氧化石墨法(化学方法),并阐述了这几种方法的优缺点。还总结了聚丙烯(PP)/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重点讨论了石墨烯对不同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电学、力学、热学、结晶及流变性能的影响,最后展望了石墨烯在PP改性中所面临的问题及PP/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聚丙烯 复合材料 制备 性能
下载PDF
CB含量对微纤化导电复合材料CB/PET/PE非等温结晶的影响
3
作者 徐玲 钟淦基 +3 位作者 代坤 许向彬 徐家壮 李忠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7-70,共4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不同CB含量的原位微纤化复合材料CB/PET/PE在不同的冷却速率(2.5℃/min,5℃/min,10℃/min,20℃/min)的非等温结晶行为,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微纤形态。结果表明,随CB含量增加,复合材料结晶起始温...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不同CB含量的原位微纤化复合材料CB/PET/PE在不同的冷却速率(2.5℃/min,5℃/min,10℃/min,20℃/min)的非等温结晶行为,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微纤形态。结果表明,随CB含量增加,复合材料结晶起始温度降低,且相对结晶速率减小。SEM观察发现,CB的加入改变了微纤形态,随CB含量增加,CB粒子逐渐占据了微纤表面且纤维形态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高密度聚乙烯 非等温结晶 原位微纤化导电复合材料
下载PDF
偶联剂处理聚磷酸铵/硬质聚氨酯泡沫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晓光 孟现燕 +2 位作者 叶玲 唐建华 李忠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07-1111,共5页
采用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热重分析(TG)与氧指数测定(LOI)等研究聚磷酸铵(APP)和表面用偶联剂处理过的聚磷酸铵(T-APP)对聚氨酯泡沫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PP与T-APP都提高了聚氨酯泡沫的燃烧氧指数,后者效果更加明显;... 采用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热重分析(TG)与氧指数测定(LOI)等研究聚磷酸铵(APP)和表面用偶联剂处理过的聚磷酸铵(T-APP)对聚氨酯泡沫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PP与T-APP都提高了聚氨酯泡沫的燃烧氧指数,后者效果更加明显;当聚磷酸铵用偶联剂处理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加入纯的聚磷酸铵对聚氨酯泡沫的压缩强度和模量的破坏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联剂 聚磷酸铵 硬质聚氨酯泡沫 阻燃
下载PDF
聚酰亚胺共混和复合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吴小军 刘西强 +2 位作者 占克军 杨伟 杨鸣波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6-79,共4页
综述了聚酰亚胺(PI)与其它高聚物的共混以及与无机物的复合改性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PI与环氧树脂、聚氨酯、聚四氟乙烯和聚醚醚酮的共混,以及PI与碳纤维、玻璃纤维、石墨、玻璃微珠、凹凸棒土、无机纳米粒子的复合改性的研究情况,并展望... 综述了聚酰亚胺(PI)与其它高聚物的共混以及与无机物的复合改性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PI与环氧树脂、聚氨酯、聚四氟乙烯和聚醚醚酮的共混,以及PI与碳纤维、玻璃纤维、石墨、玻璃微珠、凹凸棒土、无机纳米粒子的复合改性的研究情况,并展望了PI共混和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改性 共混 复合
下载PDF
SBS/PS共混物力学性能及老化行为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钰馨 李光宪 +1 位作者 杨其 莫羡忠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共3页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聚苯乙烯(PS)共混物,研究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熔体流动速率、耐热性能及耐老化性能。结果表明,随着PS质量分数由0增加到40%,SBS/PS共混物拉伸屈服强度由4.71 MPa增至12.11 MPa;SB...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聚苯乙烯(PS)共混物,研究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熔体流动速率、耐热性能及耐老化性能。结果表明,随着PS质量分数由0增加到40%,SBS/PS共混物拉伸屈服强度由4.71 MPa增至12.11 MPa;SBS/PS的冲击强度呈现下降趋势;SBS/PS共混物的熔体流动速率由0.60g/10min下降至0.14g/10min,SBS/PS共混物的维卡软化点由53.8℃升到72.1℃。热氧、光氧、人工气候老化试验发现,随着PS用量的增加,SBS/PS共混物的耐热氧、耐光氧及耐老化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聚苯乙烯 力学性能 老化 共混物
下载PDF
退火对β-iPP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夏超 李白千 +3 位作者 杜海南 彭晓翊 王军 张杰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9-63,共5页
研究了退火温度对含β成核剂的等规聚丙烯的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它们的晶体形态和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退火对聚丙烯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有明显的影响。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试样的冲击强度... 研究了退火温度对含β成核剂的等规聚丙烯的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它们的晶体形态和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退火对聚丙烯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有明显的影响。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试样的冲击强度先增加后降低;当退火温度高于130℃时,试样的拉伸强度才开始增加。实验还发现,退火有利于晶体结构的完善和结晶度的提高,然而当退火温度为160℃时,试样中的β晶体完全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火 聚丙烯 增韧 β晶体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β相形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麦忠海 徐玉亭 +4 位作者 谢琪 梁成露 杨伟 谢邦互 杨鸣波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8-122,共5页
针对通常的熔融加工过程中聚偏氟乙烯(PVDF)结晶经常获得不具有压电性的α晶的情况,讨论了制备富含具有良好压电性能β晶的PVDF制品的方法,从纯PVDF,PVDF纳米复合材料,PVDF共混物等方面综述了制备β相PVDF的方法、影响β相含量因素及各... 针对通常的熔融加工过程中聚偏氟乙烯(PVDF)结晶经常获得不具有压电性的α晶的情况,讨论了制备富含具有良好压电性能β晶的PVDF制品的方法,从纯PVDF,PVDF纳米复合材料,PVDF共混物等方面综述了制备β相PVDF的方法、影响β相含量因素及各种制备方法的利弊,并对其制备方法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Β相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酯齐聚物改善聚合物网络液晶的电光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谌文娟 汪映寒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9-42,共4页
由可紫外光固化的超支化聚酯齐聚物、液晶以及交联剂制备了聚合物网络液晶薄膜。研究了交联剂的种类和超支化聚酯齐聚物的含量对聚合物网络的形貌以及聚合物网络液晶薄膜的电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地加入超支化聚酯齐聚物,可以加... 由可紫外光固化的超支化聚酯齐聚物、液晶以及交联剂制备了聚合物网络液晶薄膜。研究了交联剂的种类和超支化聚酯齐聚物的含量对聚合物网络的形貌以及聚合物网络液晶薄膜的电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地加入超支化聚酯齐聚物,可以加快聚合速率,得到均匀并且面积较小的液晶畴区,从而得到较低的开态透过率(13.1%)。开态透过率的大幅度下降使得聚合物网络液晶的对比度大大提高,最大可以达到5以上。此外,二乙烯基苯作为交联剂可以得到较低的阈值电压,仅为4V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网络液晶薄膜 超支化聚酯齐聚物 电光性能 聚合物诱导相分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基体的聚合物分散液晶的制备和电光性能
10
作者 潘翠红 潘希 +2 位作者 夏天 房玉庆 汪映寒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11,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及小分子液晶为原料,采用光引发聚合诱导相分离法制备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薄膜,并详细研究了影响其电光性能的因素。研究发现,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液晶微滴粒径随着液晶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引发剂含量的增加,PDLC膜的...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及小分子液晶为原料,采用光引发聚合诱导相分离法制备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薄膜,并详细研究了影响其电光性能的因素。研究发现,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液晶微滴粒径随着液晶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引发剂含量的增加,PDLC膜的阈值电压和记忆效应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预聚合的转化率对PDLC薄膜的电光性能影响不明显。实验制得的PDLC膜能实现较好的电光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分散液晶 相分离 电光性质
下载PDF
光响应智能生物粘附材料的设计与应用
11
作者 张恒杰 柳坤锐 +2 位作者 陈显春 顾志鹏 李乙文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39-1753,共15页
智能生物粘附材料是一类通过生物粘附作用粘附于组织表面,且对外界刺激具有特定响应的新型粘合剂.因其止血快、生物相容性好、生物粘附性强且具有智能响应效果而在外科临床应用领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其中,光响应生物粘附材料因具有无接... 智能生物粘附材料是一类通过生物粘附作用粘附于组织表面,且对外界刺激具有特定响应的新型粘合剂.因其止血快、生物相容性好、生物粘附性强且具有智能响应效果而在外科临床应用领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其中,光响应生物粘附材料因具有无接触、时空调节、严格剪裁和远程控制等独特优势,被广泛用于伤口止血及组织修复等领域.除了广泛应用的紫外光,可见光和近红外光因其优异的组织穿透深度、高稳定性和低能量特性而在这类光响应生物粘附材料中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总结了智能响应粘附材料的响应类型,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光响应生物粘附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分类、性能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具体应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响应 生物粘附材料 生物止血 光控设计 水凝胶
原文传递
iPP/HDPE/CB三元导电复合材料的导电与流变行为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正英 郑少笛 +2 位作者 黄世琳 冯建民 杨鸣波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71-1375,共5页
利用界面能原理使CB选择性分布于HDPE中成为复合导电相,固定CB在HDPE中的质量分数(20wt%),控制CB/HDPE导电相在iPP中的含量,制备出一系列三元(iPP/HDPE/CB)导电复合材料,并研究其导电逾渗和流变逾渗行为.结果表明,在复合导电相含量为20 ... 利用界面能原理使CB选择性分布于HDPE中成为复合导电相,固定CB在HDPE中的质量分数(20wt%),控制CB/HDPE导电相在iPP中的含量,制备出一系列三元(iPP/HDPE/CB)导电复合材料,并研究其导电逾渗和流变逾渗行为.结果表明,在复合导电相含量为20 wt%时复合材料内即形成导电网络,在复合导电相含量30 wt%时出现流变网络.只有当复合导电相在材料中形成连续相时(60 wt%),损耗因子在频率扫描中才出现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填料网络 导电 动态流变 松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