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7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蜀道文化出版工程《蜀道方志集成·阴平道卷》甘肃首发式暨阴平道学术研讨会纪要
1
作者 李勇先 《文史杂志》 2025年第1期91-96,共6页
2024年7月12日—14日,在阴平道核心地段的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文县两地举行了《蜀道方志集成·阴平道卷》甘肃首发式和阴平道学术研讨会。研讨会通过不同线路遗产的比较,进一步认识了蜀道本身的特点和价值。部分学者提出许多深入... 2024年7月12日—14日,在阴平道核心地段的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文县两地举行了《蜀道方志集成·阴平道卷》甘肃首发式和阴平道学术研讨会。研讨会通过不同线路遗产的比较,进一步认识了蜀道本身的特点和价值。部分学者提出许多深入开展蜀道文化研究的有意义的建议。会议呼吁甘川陕渝三省一市合力将蜀道申报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名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道概念 次生系统 历史地理研究 蜀道申遗
下载PDF
历史传承与现代创新:四川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20
2
作者 董亮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5,共5页
四川是少数民族大省,民族体育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但随着竞技体育的引入和外部文化的入侵,当地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核与价值基础都受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从四川少数民族体育文化... 四川是少数民族大省,民族体育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但随着竞技体育的引入和外部文化的入侵,当地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核与价值基础都受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从四川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的特征分析入手,对其在历史上的传承脉络进行了梳理,并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般规律和原则,为四川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民族体育 文化遗产 保护 开发
下载PDF
历史名人公众关注度差异性对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启发——以首批四川十大历史名人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辉辉 王小红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5-145,160,共12页
历史名人的公众关注度差异性,是确立区域文化产业差异化定位和构建差异化竞争力的关键动力。而这种公众关注度差异,可基于多项大数据结果建立一套以公众综合关注指数为核心的历史名人公众关注度综合评价体系。据此评价体系,首批四川十... 历史名人的公众关注度差异性,是确立区域文化产业差异化定位和构建差异化竞争力的关键动力。而这种公众关注度差异,可基于多项大数据结果建立一套以公众综合关注指数为核心的历史名人公众关注度综合评价体系。据此评价体系,首批四川十大历史名人的公众关注度显著可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且在地域、年龄、性别、学术的公众关注度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有助于优化产业定位和文化内容创作生产,加速四川文化强省建设;也有助于驱动研究转化,建立产业深度创新机制,从而提高四川文化的软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名人 关注度 公众综合关注指数 文化产业 大数据
下载PDF
传统保护与现代化进程的矛盾——以四川为例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5
4
作者 王辀云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0-135,共6页
以四川为例,反思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中传统保护与现代化进程的矛盾,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历史街区难以在现代化建设中承载其重;保护意识存在误区,有缺陷的旧城被改造为整齐划一的新城;保护体制的危机,立法滞后与开发超前的矛盾;大... 以四川为例,反思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中传统保护与现代化进程的矛盾,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历史街区难以在现代化建设中承载其重;保护意识存在误区,有缺陷的旧城被改造为整齐划一的新城;保护体制的危机,立法滞后与开发超前的矛盾;大规模的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如何协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经费严重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 传统与现代化 四川
下载PDF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何以建设为世界文化名城——评尹宏等著《世界文化名城评价研究》
5
作者 何一民 《学术评论》 2024年第1期48-52,共5页
恩格斯曾经说过,“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人类迈向自由的一步”。1城市是人类社会从野蛮走向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迈向自由的重要起点和支点。城市的本质在于提供“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方式。古今中外,全球瞩目的国际大都市无一不... 恩格斯曾经说过,“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人类迈向自由的一步”。1城市是人类社会从野蛮走向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迈向自由的重要起点和支点。城市的本质在于提供“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方式。古今中外,全球瞩目的国际大都市无一不是文化名城和文化圣地。进入后工业化社会,文化城市更被视为一种改变城市发展困境的范式,以文化推动城市崛起是世界城市迭代升级的主流趋势,城市竞争机制正悄然改变。中国是人类几大原生文明发源地之一,城市的历史十分悠久,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工业化社会 国际大都市 文化名城 竞争机制 主流趋势 城市的本质
下载PDF
四川省蜀道文化出版工程《蜀道方志集成·荔枝道卷》首发式暨荔枝道学术研讨会纪要
6
作者 李勇先 《文史杂志》 2024年第6期87-90,共4页
2024年6月,蜀道文化出版工程阶段性学术成果、“蜀道文库”系列出版成果《蜀道方志集成·荔枝道卷》正式出版。6月28日,《蜀道方志集成·荔枝道卷》首发式暨荔枝道学术研讨会举办,发布荔枝道文化保护最新学术成果。与会专家学... 2024年6月,蜀道文化出版工程阶段性学术成果、“蜀道文库”系列出版成果《蜀道方志集成·荔枝道卷》正式出版。6月28日,《蜀道方志集成·荔枝道卷》首发式暨荔枝道学术研讨会举办,发布荔枝道文化保护最新学术成果。与会专家学者就探寻古蜀道荔枝道历史脉络、加快蜀道合作申遗进程、挖掘发挥蜀道文化意义和多重价值、探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创新和赋能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等内容进行交流发言,为下一步工作推进奠定了重要的学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道申遗 荔枝道 文化遗产保护 文旅融合
下载PDF
书院改学堂的历史嬗变——以四川锦江书院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谢春燕 《科教文汇》 2008年第19期224-225,共2页
书院是我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形式,到清末因自身的腐败和急剧的社会变动作用下,书院由衰败转而改制为学堂,蜕变中重获新生。本文以四川典型的锦江书院为列,努力揭示这一旧貌换新颜过程中的历史嬗变。
关键词 书院 改制 学堂 嬗变
下载PDF
藏彝走廊的民族、历史与文化特点探究——评《交融与互动——藏彝走廊的民族、历史与文化》
8
作者 滕传婉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7期I0005-I0005,共1页
藏彝走廊,一个地理与文化交汇的独特区域,自古以来就是多元民族文化交融与碰撞的重要场所。它不仅是地理上的通道,更是历史上各民族迁徙、交流与融合的桥梁。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不同的民族群体带着各自的文化、习俗和信仰,通过迁徙与交... 藏彝走廊,一个地理与文化交汇的独特区域,自古以来就是多元民族文化交融与碰撞的重要场所。它不仅是地理上的通道,更是历史上各民族迁徙、交流与融合的桥梁。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不同的民族群体带着各自的文化、习俗和信仰,通过迁徙与交流,共同书写了丰富多彩的历史篇章。《交融与互动——藏彝走廊的民族、历史与文化》一书是首部立足于整体性、基础性和综合性,系统研究藏彝走廊区域的民族、历史与文化特点的学术著作。全书分为“藏彝走廊历史上的民族迁徙与互动”“藏彝走廊的文化分区研究”“田野个案研究:藏彝走廊的族群互动与文化交融”三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民族文化 藏彝走廊 文化交融 历史与文化 文化交汇 民族迁徙 交流与融合 文化分区
下载PDF
湘江流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战略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河清 苏斌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9-172,共4页
湘江作为天然的纽带,将永州、衡阳、长沙、岳阳等历史文化名城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湘江流域历史文化名城目前存在着建设性破坏、场所特性消失等问题,这些问题有着深层次的原因。而实现名城保护与开发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城市... 湘江作为天然的纽带,将永州、衡阳、长沙、岳阳等历史文化名城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湘江流域历史文化名城目前存在着建设性破坏、场所特性消失等问题,这些问题有着深层次的原因。而实现名城保护与开发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城市经营、公众参与、区域合作、差别定位、旅游兴城等为湘江流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战略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江流域 历史文化名城 保护 开发 战略
下载PDF
茶马古道及其历史文化价值 被引量:77
10
作者 石硕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9-57,共9页
关键词 茶马古道 历史文化价值 汉族 藏族 茶马贸易 民族关系
下载PDF
四川茶马古道路网系统及其文化与旅游价值探讨 被引量:10
11
作者 喇明英 徐学书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8-161,共4页
茶马古道是历史上我国西部连接汉藏等民族地区的综合性路网系统。川西地区是历史上茶马贸易的发祥地和茶叶主要输出地,四川境内的川甘青道、川藏道、川滇道为茶马古道路网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至今保存完整,沿线文物遗存众多,民族文化多... 茶马古道是历史上我国西部连接汉藏等民族地区的综合性路网系统。川西地区是历史上茶马贸易的发祥地和茶叶主要输出地,四川境内的川甘青道、川藏道、川滇道为茶马古道路网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至今保存完整,沿线文物遗存众多,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自然生态复杂多样,是极为珍贵的线路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文化和旅游价值。深入挖掘并利用好四川茶马古道的文化底蕴、沿线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对于促进茶马古道线路文化遗产保护,推进川西高原各民族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马古道 路网系统 线路旅游
下载PDF
学术“中心”与“边缘”互动中的典范融合:四川大学历史学科的发展(1924—1949)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东杰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16,21,共10页
近代史学如何建立“途辙”,近10年来已成为学术热点。以一学术机构为描述单位,兼顾人事、制度诸因素,或是动态把握学术史发展脉络的一条方便途径。就此而言,四川大学历史学科的发展可以算是一个极具启发性的事例。由于地处“僻远”,川... 近代史学如何建立“途辙”,近10年来已成为学术热点。以一学术机构为描述单位,兼顾人事、制度诸因素,或是动态把握学术史发展脉络的一条方便途径。就此而言,四川大学历史学科的发展可以算是一个极具启发性的事例。由于地处“僻远”,川大长期以来处在中国高等教育的边缘地带,虽早有史学系的设置,就在国内的影响看来,却无疑处在“边缘”。30年代中期起,川大史学系逐渐成为国内历史学研究的重镇。但是,这一过程并不仅是“主流”典范向学术“边缘”的扩散,更是不同学术风格的融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大学 近代史学 学术机构 学术典范 中心与边缘
下载PDF
灾后四川大禹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明波 晋超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0-134,共5页
四川是大禹的出生地,四川的大禹文化包含了大禹文化遗址遗迹和抗灾文化、羌文化、水文化、巴蜀文化等内涵。在四川旅游灾后恢复重建中,要整合多项大禹文化旅游资源,构建大禹文化旅游圈。
关键词 大禹 文化旅游 整合
下载PDF
1911年清政府处理铁路国有事件的失误与失败——以四川为中心的保路运动历史再思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廷湘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0-109,共10页
对清政府将粤汉、川汉商办铁路收归国有而引发的保路风潮最终导致了清王朝的覆灭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过去的研究皆从绅商和人民保路与革命的角度加以研究。本文从政府应对社会性危机的角度研究这一事件,着重阐释清廷在处理路事过程中在哪... 对清政府将粤汉、川汉商办铁路收归国有而引发的保路风潮最终导致了清王朝的覆灭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过去的研究皆从绅商和人民保路与革命的角度加以研究。本文从政府应对社会性危机的角度研究这一事件,着重阐释清廷在处理路事过程中在哪些关键问题上作出了错误选择,从而导致事件向最严重的方向发展,以至于造成王朝倒塌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国有 保路风潮 社会危机
下载PDF
清末四川省会书院改制前后的两难及其变通(1896—1911)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晓宇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2-75,共4页
书院改制因其对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近十年来受到专家学者的日渐重视。"知古"可以"鉴今",研究其中的得与失、是与非,旨在为现代教育改革提供借鉴与启示。鉴于此,编辑部本期特以专题形式集中刊发&qu... 书院改制因其对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近十年来受到专家学者的日渐重视。"知古"可以"鉴今",研究其中的得与失、是与非,旨在为现代教育改革提供借鉴与启示。鉴于此,编辑部本期特以专题形式集中刊发"近十年书院改制研究述评"、"书院改制对中国高等教育近现代化的影响"、"晚清书院向近代学术转型的内外条件"、"清末四川省会书院改制前后的两难及其变通"四篇文章,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院 改制 变通 两难 省会 四川 清末 中国高等教育
下载PDF
秦蜀守李冰考——兼谈历史名人文化价值的当代转换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钊 彭邦本 龚珍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52-62,共11页
作为世界文化、自然与灌溉工程三项遗产的获得者,都江堰水利工程虽历经两千多年却依然发挥着高效功能,这在世界水利工程中是绝无仅有的。领导设计、主持修建这一伟大水利工程的是否就是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围绕这一问题,尚有诸多问题... 作为世界文化、自然与灌溉工程三项遗产的获得者,都江堰水利工程虽历经两千多年却依然发挥着高效功能,这在世界水利工程中是绝无仅有的。领导设计、主持修建这一伟大水利工程的是否就是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围绕这一问题,尚有诸多问题需要深入考证。文章综合文献记载、考古发现与民间传说,尝试对秦国蜀守李冰的生平、籍贯及其蜀地治水史迹进行系统性的考论,并藉此探讨历史名人文化价值的内涵构成及其当代转换策略,以就教于学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冰 治水史迹 历史功绩 李冰文化价值 创新转化
下载PDF
昌都:茶马古道上的枢纽及其古代文化——兼论茶马古道的早期历史面貌 被引量:18
17
作者 石硕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2-20,共9页
昌都是茶马古道上的枢纽,是川藏道与滇藏道的交汇地。本文通过敦煌藏文写卷和考古资料对昌都的古代文化及茶马古道的早期历史面貌进行了探讨。认为,早在唐宋汉藏茶马贸易兴起前,这条以昌都为枢纽分别通往今川、滇地区的道路就已经存在... 昌都是茶马古道上的枢纽,是川藏道与滇藏道的交汇地。本文通过敦煌藏文写卷和考古资料对昌都的古代文化及茶马古道的早期历史面貌进行了探讨。认为,早在唐宋汉藏茶马贸易兴起前,这条以昌都为枢纽分别通往今川、滇地区的道路就已经存在和繁荣,它不仅是一个卫藏与川滇地区古代先民们迁移流动的通道,同时也是川、滇、藏三地间古代文明交流传播的重要孔道。从考古文化遗迹和有关史实线索看,这条道路被开通和利用的历史至少可上溯到距今约4—5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抑或更早。昌都一带则是这一文明传播孔道上最重要的枢纽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马古道 昌都 文明传播孔道 卡若文化
下载PDF
四川历史上农业土地资源利用与水土流失 被引量:7
18
作者 郭声波 《中国农史》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3-117,共5页
本文探讨了历史上四川 (含重庆 )农业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水土流失情形及农地垦殖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认为水土流失与耕作方式有关 ,水土流失程度与农地垦殖面积、垦殖指数之间存在函数变量关系。
关键词 四川 农业 土地资源利用 水土流失 农地垦殖 耕作方式 函数变量关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巴文化的探索 被引量:12
19
作者 林向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15,共7页
巴蜀文化中的巴文化,至今没有发现高级别的中心遗存和文化辐射中心。夏商周时期四川盆地及邻近地区是以“蜀”为核心的“古蜀文明”。东周时江汉平原的“巴人”进入四川盆地东部,与原是蜀地的一些土著民族结合形成“巴文化”,于是与“... 巴蜀文化中的巴文化,至今没有发现高级别的中心遗存和文化辐射中心。夏商周时期四川盆地及邻近地区是以“蜀”为核心的“古蜀文明”。东周时江汉平原的“巴人”进入四川盆地东部,与原是蜀地的一些土著民族结合形成“巴文化”,于是与“蜀文化”一起,共同形成“巴蜀文化区”。因此,这是三峡考古至今未发现夏商西周时期“巴文化”或“巴墟”的原因。寻找东周以前的“巴文化”、“早期巴文化”,应是在汉水流域和江汉平原,其中汉水流域尤其值得关注;巴文化与楚文化关系密切,它们之间的演进值得关注。而以前认为是巴文化遗址的罗家坝遗址,确切讲应属于“巴文化”中的“賨文化”,李家坝遗址也与賨、彭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巴文化 探索 三峡考古 罗家坝遗址 李家坝遗址
下载PDF
四川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优势、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
20
作者 韩英 冯兵 《文化产业研究》 CSSCI 2016年第1期218-227,共10页
四川在区域性经济竞争中具有产业发展迅速,文化资源丰富,以及投资、居住环境优越,政府重点扶持,城市需求推进等多种优势,亦存在产业结构老化、资源配置失衡、管理机制僵化等缺陷。其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应发挥政府先导作用,提供配套制度供... 四川在区域性经济竞争中具有产业发展迅速,文化资源丰富,以及投资、居住环境优越,政府重点扶持,城市需求推进等多种优势,亦存在产业结构老化、资源配置失衡、管理机制僵化等缺陷。其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应发挥政府先导作用,提供配套制度供给;创新多样化融资体制,畅通多元投资渠道,发挥市场与政府双重导作用;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多方合力发挥文化产业比较与竞争优势,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四川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