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2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较文学视野里的德语文学--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杨武能教授访谈
1
作者 杨武能 贺骥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7,共5页
创新是我的学术追求,在文学研究领域,我一贯努力求新,努力言人所未言、道人所未道。德语文学是我真正的专业。我从事这门专业的幸运在于,曾先后师从叶逢植、张威廉和冯至等学术大师。尽管如此,我却不对自己的老师亦步亦趋,而是力图有所... 创新是我的学术追求,在文学研究领域,我一贯努力求新,努力言人所未言、道人所未道。德语文学是我真正的专业。我从事这门专业的幸运在于,曾先后师从叶逢植、张威廉和冯至等学术大师。尽管如此,我却不对自己的老师亦步亦趋,而是力图有所创造、有所突破、有所前进。作为比较文学学者,我力求开研究中德文学相互关系的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语文学 比较文学 博士生导师 新闻学院 四川大学 学术追求 文学研究 学术大师
下载PDF
迈向新闻传播学发展新阶段——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科建立20周年献辞
2
作者 曹顺庆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91-106,共16页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科建设已 2 0年。这 2 0年 ,是奋斗的 2 0年 ,是发展的 2 0年 ,是辉煌的 2 0年。回首2 0年新闻学科的发展 ,令人欣慰 ,展望 2 0年后的将来 ,令人信心倍增。我们正迈向一个新闻传播学发展的新阶段。
关键词 学科建设 新闻学科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 教育改革 复合型人才
下载PDF
智能文创:城市竞争新赛道 被引量:1
3
作者 蔡尚伟 董渤 《新媒体研究》 2024年第4期1-6,共6页
人工智能技术驱动文化产业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快速迭代,实现以智能技术为内在变革动力的跃层升级,智能文创应运而生。研究基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与趋势,提出智能文创的概念,认为智能文创是文创产业发展的前沿,是城市文化软实力... 人工智能技术驱动文化产业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快速迭代,实现以智能技术为内在变革动力的跃层升级,智能文创应运而生。研究基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与趋势,提出智能文创的概念,认为智能文创是文创产业发展的前沿,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标志城市战略高度与发展前沿性,体现城市科技创新力、文化持续力与创造力、产业支撑度及综合实力,是城市竞争的新赛道。以调查报告的方式分析当前智能文创在全国的发展情况。研究发现:首先,从2017年开始,湖州、天津、成都等城市就明确举旗发展智能文创,将发展智能文创纳入城市规划中并进行系统布局;其次,在香港地区、北京、深圳等地出现了标志着国内智能文创科技前沿的技术原创和以头部创新企业为代表的产业基础;最后,成都、重庆、青岛等地在文创产业发展经验和产业基础上抢先规划、布局,建圈强链智能文创产业,初步形成了智能文创在城市发展的要素聚集,具备了构建城市智能文创生态的先期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文创 城市竞争 举旗 科技原创 产业基础
下载PDF
四川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吴玉章学院2007级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思考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红伟 刘黎 高博 《高等理科教育》 2009年第2期83-85,共3页
为适应四川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四川大学吴玉章学院特别制定了2007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从课程模块设置、公共基础平台课程教学方法、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国际化教育等多个方面推进我校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教... 为适应四川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四川大学吴玉章学院特别制定了2007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从课程模块设置、公共基础平台课程教学方法、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国际化教育等多个方面推进我校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院级素质教育课程 教学方法改革 科研能力 国际化教育
下载PDF
“表述”问题:文学人类学的理论核心--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徐新建教授访谈 被引量:15
5
作者 徐新建 唐启翠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7,共5页
表达是人类文化的普遍存在,也是人之为人的交往根基。
关键词 上海交通大学 文学人类学 人文学院 教授 人类文化 人之为人
下载PDF
地方性叙事与新的生长点——四川当代文学创作笔谈之一 被引量:3
6
作者 向荣 唐小林 +2 位作者 陈思广 段从学 白浩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4-69,共6页
作为一个置身西部的农业大省,迄今为止,乡土文学一直是四川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主流。而地方性叙事或地方色彩则是乡土文学的美学原则。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乡土文学”就直接以“地方色彩”(local colour)命名。其核心涵义是... 作为一个置身西部的农业大省,迄今为止,乡土文学一直是四川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主流。而地方性叙事或地方色彩则是乡土文学的美学原则。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乡土文学”就直接以“地方色彩”(local colour)命名。其核心涵义是“着重描绘某一地区的特色,介绍其方言土语,社会风尚,民间传说,以及该地区的独特景色”,也就是周作人所说乡土地域中的“土气息、泥滋味”。“地方色彩”具有特别重要的叙事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当代文学史 叙事功能 地方性 文学创作 四川 “乡土文学” 生长 地方色彩
下载PDF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比较文学的边界、跨界与界域融合
7
作者 赵渭绒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7,共9页
当今学界对新文科的讨论方兴未艾,目前学界的讨论大多集中在对新文科提出的背景、要义及具体展开路径等方面,总体说来略显宽泛,与具体学科的深度融合明显乏力。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当代比较文学研究出现了跨界融合的新特点,在学科内部... 当今学界对新文科的讨论方兴未艾,目前学界的讨论大多集中在对新文科提出的背景、要义及具体展开路径等方面,总体说来略显宽泛,与具体学科的深度融合明显乏力。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当代比较文学研究出现了跨界融合的新特点,在学科内部呈现出与翻译学、伦理学、地理学、生态学、法律学、植物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这无疑拓展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边界并丰富了当代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也形成了新的学术创新生长点。从新文科视域重新审视比较文学学科,发现其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和融合已经成为当代比较文学的重要特色。一些新的命题、研究领域的出现,拓展了比较文学学科原有的学科边界并形成学科内部及外部的深度融合。同时,一些新兴的研究范式开始呈现,如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促使文学与地理之间的跨学科融合,利用大型数据库对传统文论的重要概念和流传路径进行深入研究,在中外卷帙浩繁的文献中厘清术语的渊源及跨国流传与变异研究等。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比较文学的传统边界发生了变化,在研究方法、内容与范畴上形成了新的跨界研究及界域融合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比较文学 学科交叉 跨界研究 数字人文
下载PDF
谈民间文化新闻的困境及对策——从《四川日报》“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报道说起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华 董志刚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7期78-79,84,共3页
民间文化是我们的祖先五千年以来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资源与民族根基。然而,在新闻报道中,民间文化一直处于"失语"状态。该文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党报应该担负起宣传报道民间文化的职责... 民间文化是我们的祖先五千年以来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资源与民族根基。然而,在新闻报道中,民间文化一直处于"失语"状态。该文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党报应该担负起宣传报道民间文化的职责,在报道理念上重视民间文化;在操作过程中,要体现民间文化的特色,即深入民间,深入现场;讲述传承人的故事,增强可读性;以及灵活选择新闻角度,多重视角解读民间文化,从而让民间文化发出自己的声音,在文化新闻中占有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化 党报 文化新闻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四川省少数民族文字报纸的发展现状探析
9
作者 李谢莉 唐蓉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5-47,共3页
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四川省少数民族人口聚居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下文简称“三州地区”),相继创立了《阿坝日报》藏文版、《甘孜日报》藏文版和《凉山日报》彝文版三家少数民族文字报纸。作为自... 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四川省少数民族人口聚居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下文简称“三州地区”),相继创立了《阿坝日报》藏文版、《甘孜日报》藏文版和《凉山日报》彝文版三家少数民族文字报纸。作为自治州级党委机关报,它们是三州地区少数民族新闻的主要传播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字 四川省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报纸 凉山彝族自治州 《阿坝日报》 甘孜藏族自治州 现状
下载PDF
新旧文明的碰撞——读陈忠实的《康家小院》
10
作者 孙拥军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43-44,共2页
陈忠实的小说《康家小院》以玉贤的婚姻为线索,通过其"自然顺从——热切追求——希望破灭——无奈归来"的反抗历程,揭示出现代文明浸入封建宗法农村的艰难和曲折,对沿袭数千年的"国民性"进行了再度审视。
关键词 陈忠实 国民性 批判
下载PDF
论《新莱茵报》和《解放日报》的互文建构
11
作者 王薇 陈力丹 《新闻爱好者》 CSSCI 2024年第9期19-25,共7页
《新莱茵报》的创办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与确定,奠定了无产阶级办报的光荣传统。《解放日报》改版后明确了党报的“四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本研究以互文性理论为研究视野,对两份报纸展开话语分析,研究发现:立足... 《新莱茵报》的创办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与确定,奠定了无产阶级办报的光荣传统。《解放日报》改版后明确了党报的“四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本研究以互文性理论为研究视野,对两份报纸展开话语分析,研究发现:立足于不同的纲领和方针,两份报纸将具有异质性的文本重新语境化。《新莱茵报》着力对新闻报道规律的科学运用,观点与立场寓于文本连贯性之中;改版后的《解放日报》调整内容的侧重,整体报道都符合党的思想路线以及人民群众的思想关切。以文本为线索,《新莱茵报》的实践经验投射于《解放日报》的字里行间,《解放日报》在继承与发展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延安范式”,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产生了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新莱茵报》 《解放日报》 互文性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数据新闻“学”与“术”融合的教学创新实践研究
12
作者 张福银 王璨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02-105,128,共5页
数据新闻是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新闻形态,在新文科背景下,充分挖掘数据新闻信息,需做好相关数据新闻课程教学研究,加大对新闻人才的重视与培养力度,将数据新闻融入到新闻专业教学实践中,响应新时代对新闻人才需求,才能不负时代与人民... 数据新闻是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新闻形态,在新文科背景下,充分挖掘数据新闻信息,需做好相关数据新闻课程教学研究,加大对新闻人才的重视与培养力度,将数据新闻融入到新闻专业教学实践中,响应新时代对新闻人才需求,才能不负时代与人民。同时,加快数据新闻教学发展可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新闻知识创新更替。在新文科背景下对数据新闻学的发展进行分析,在大数据技术发展当下对数据新闻“学”与“术”融合的教学实践与应用展开深入研究,有助于提升我国数据新闻学的教学水平,为祖国培养更多专业的新闻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背景 数据新闻 学术融合 实践与应用
下载PDF
数字出版创新探析:数字人文视域下的古籍出版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衍伶 《采写编》 2024年第4期134-136,共3页
古籍作为中华文明的珍贵遗产,犹如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然而,古籍的出版与传播一直面临着巨大挑战,其周期长、环节多、编辑工作量大、资源共享困难。如何有效传承古籍的珍贵内容,使更多人能了解和学习,一直是众多学者和研究者思... 古籍作为中华文明的珍贵遗产,犹如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然而,古籍的出版与传播一直面临着巨大挑战,其周期长、环节多、编辑工作量大、资源共享困难。如何有效传承古籍的珍贵内容,使更多人能了解和学习,一直是众多学者和研究者思考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数字人文的兴起,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OCR技术等为古籍出版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可以实现对古籍文化资源的数字化、空间化、可视化处理,为古籍的研究、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从细化、实践、增值、深化、伦理五个部分对数字人文在古籍出版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析数字出版的创新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出版 数字人文 古籍
下载PDF
用传播维系失落的家园、民族和文化——亚美尼亚新闻传播史
14
作者 张玉川 陈力丹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87,102,共6页
亚美尼亚是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一,是外高加索南部的内陆国,地处欧亚陆路交通的结合部。该国的新闻传播业呈现典型的“小国大传播”特色。历史上,离散海外的亚美尼亚人逐渐成为东西方经济和文化的重要沟通者,他们很早便涉足出版... 亚美尼亚是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一,是外高加索南部的内陆国,地处欧亚陆路交通的结合部。该国的新闻传播业呈现典型的“小国大传播”特色。历史上,离散海外的亚美尼亚人逐渐成为东西方经济和文化的重要沟通者,他们很早便涉足出版业,与本土亚美尼亚人一道,借助新闻传播手段维系起自己的民族、国家和文化。本文论述了从1794年海外亚美尼亚传教士在印度创办第一家期刊开始到亚美尼亚苏联时期,以及独立至今的新闻传媒发展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美尼亚 亚美尼亚的新闻传播业 海外离散群体 《信使》 《苏维埃亚美尼亚》 亚美尼亚公共电视台 Armenpress
下载PDF
文明互鉴:建构中国自主文艺评论话语体系的新视野
15
作者 曹顺庆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4年第11期4-17,I0001,共15页
中国文艺评论自成体系、自成特色、自成话语,广涉诗文、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各个艺术领域。然而,近现代以来形成的“崇西”“唯西”文明观,忽视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异质性,以西方文明为标尺、以西方理论为元话语,遮蔽、歪曲、贬... 中国文艺评论自成体系、自成特色、自成话语,广涉诗文、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各个艺术领域。然而,近现代以来形成的“崇西”“唯西”文明观,忽视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异质性,以西方文明为标尺、以西方理论为元话语,遮蔽、歪曲、贬低着同为理论话语的中国文艺评论。本文指出,建构中国自主的文艺评论话语体系,首要任务在于重塑文明观,这是各学科(含文艺评论体系在内)能否挣脱既有西式框架束缚,实现自我反思与创新的根本前提。重塑文明观,秉持文明互鉴的视野重审中国的文艺评论话语体系、重现“历史中”“世界中”“文明中”的中西文艺评论话语的对话与互构,最终落实到创新走向世界的中国当代文艺评论话语,是建构中国自主的文艺评论话语体系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观 文明互鉴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文艺评论话语体系 变异学
下载PDF
《视觉转向中的文化研究》:视觉文化棱镜下文化研究的新格局
16
作者 肖伟胜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24年第1期24-31,共8页
周宪先生《视觉转向中的文化研究》一书直面中国当下不断变动、纷繁复杂的新的文化实践,采用批判文化社会学方法,将视觉文化置入到它所衍生的社会学语境中予以考察,从而形成了本书以“视觉”“空间”“文化”和“装置范式”四大转向的... 周宪先生《视觉转向中的文化研究》一书直面中国当下不断变动、纷繁复杂的新的文化实践,采用批判文化社会学方法,将视觉文化置入到它所衍生的社会学语境中予以考察,从而形成了本书以“视觉”“空间”“文化”和“装置范式”四大转向的基本构架。作者力图以多视角对当下社会和文化思潮进行整体性和综合性研究,并尝试对当下中国各种相关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视野。该论著开创了在视觉文化棱镜烛照下文化研究的新格局,成为在全球化现时代极具地方性特色,同时又有着广阔跨文化视界的典范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研究 文化社会学 新格局
下载PDF
伴随文本框架下新类型公共艺术的意义生成与解读
17
作者 李政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6-80,共5页
本文引入伴随文本的理论视角,探讨各类伴随文本如何参与控制新类型公共艺术文本意义的生产与解读。其中,显性伴随文本奠定新类型公共艺术作为一种非物质性的社会参与性艺术的意义基调;生成性伴随文本的介入营造新类型公共艺术连接社会... 本文引入伴随文本的理论视角,探讨各类伴随文本如何参与控制新类型公共艺术文本意义的生产与解读。其中,显性伴随文本奠定新类型公共艺术作为一种非物质性的社会参与性艺术的意义基调;生成性伴随文本的介入营造新类型公共艺术连接社会、观照现实的意义格局;解释性伴随文本则延续艺术文本的表意过程,通过评论、链接和续写使之走向更为多元、深远的意义维度。三类伴随文本与核心文本合力建构起一个充盈着公民主体意识、集体共情与反思的以问题为导向的意义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类型公共艺术 伴随文本 公众参与 对话性
下载PDF
新媒体视域下传统文化的传播路径探究
18
作者 郭子悦 《新闻传播》 2024年第9期36-38,共3页
本文深入探讨了在新媒体时代下,传统文化传播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首先,针对传统文化传播中的诸多挑战,包括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娱乐至上导向等,本文详细分析了其对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并呼吁传统文化传播者积极寻... 本文深入探讨了在新媒体时代下,传统文化传播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首先,针对传统文化传播中的诸多挑战,包括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娱乐至上导向等,本文详细分析了其对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并呼吁传统文化传播者积极寻求新的传播路径。在这个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传统文化在面对外来文化的竞争时,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国际视野,找到自身独特的传播价值和魅力点。其次,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利用明星效应、创建丰富多样的文化数据,以及融合时代元素等方面。通过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上明星的影响力,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走进年轻人的视野,并通过创意性的文化内容吸引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同时,积极构建文化数据库,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呈现给大众,不断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最后,本文总结了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性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强调了对传统文化内涵和精髓的尊重和保护的重要性。在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并不矛盾,传统文化传播者应当在创新中保留传统的独特魅力,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以此为基础不断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路径和新形式。通过本文的讨论,我们深信传统文化在新媒体时代仍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活力,只要传统文化传播者不断创新和努力,传统文化必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文化传播 传播模式 新媒体技术 文化自信
下载PDF
文化自信与新媒介现实下的中华文化传播实践
19
作者 张晟岚 《东西南北》 2024年第18期0038-0040,共3页
文化自信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深层次力量。“间在”论的理论智慧强调,坚持文化自信需要加强中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与他 者文化融通互鉴,既保持文化的独特性,又注重其动态性和开放性。在新的媒介现实下,中国积极利用各类媒介技术和传播平... 文化自信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深层次力量。“间在”论的理论智慧强调,坚持文化自信需要加强中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与他 者文化融通互鉴,既保持文化的独特性,又注重其动态性和开放性。在新的媒介现实下,中国积极利用各类媒介技术和传播平台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本文以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和“你好!中国”元宵灯会直播为传播实践案例,分析新媒介现实下文化自信 的彰显与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交往 文化自信“ 间在”论 中华文化传播
下载PDF
新时期以来四川散文研究概览
20
作者 胡余龙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6-171,共6页
进入新时期以后,四川散文创作逐渐走向繁茂,四川散文研究同样成就卓著。本文选取新时期以来四川散文研究为论题,综合论述它已经取得的成就,及其复合特征。与此同时,还指出了新时期以来四川散文研究可能存在的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从而为... 进入新时期以后,四川散文创作逐渐走向繁茂,四川散文研究同样成就卓著。本文选取新时期以来四川散文研究为论题,综合论述它已经取得的成就,及其复合特征。与此同时,还指出了新时期以来四川散文研究可能存在的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从而为今后的四川散文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以来 四川散文研究 已有成就 改进方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