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峨眉山市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经验反思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尧逢品
-
机构
四川省峨眉山市教育科学研究室
-
出处
《教育科学论坛》
2006年第1期36-38,共3页
-
文摘
学校教育科研是以注重实践研究为基本的价值取向的研究活动。其目标定位是: 实际·实践·实效;基本研究模式是:“问题-对策”研究;有效的管理模式是:归口整合管理;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趋势是:转型与调整。
-
关键词
教育科研
中小学
目标定位
研究范式
管理模式
-
分类号
G472.5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峨眉山市中小学体育经费现状与对策研究
- 2
-
-
作者
罗涛
黄宇
-
机构
四川省峨眉山市第三小学校
四川省峨眉山市教育科学研究室
-
出处
《基础教育论坛(乐山)》
2016年第2期84-86,共3页
-
文摘
体育经费是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基本保障。合理的经费支出才能有效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本文针对峨眉山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经费的现状,采用问卷调查、调研访谈、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其目的是使学校在体育经费的预算和使用上有更合理的方法,以此推动有经费保障的学校体育蓬勃有效开展。
-
关键词
峨眉山市
中小学
体育经费
-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效果初探
- 3
-
-
作者
尧逢品
-
机构
四川省峨眉山市教育科学研究室
-
出处
《教育科学论坛》
2008年第2期34-36,共3页
-
文摘
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效果具有主题聚合性、客观有限性、具体可测性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问题解决的方式与状态、实践对象、研究主体的变化。对效果的检测要坚持求证性、全面性、客观性的原则,灵活运用考证与复现两类方法。对效果的表达要注意防止泛化、避免夸张、忌单一化。
-
关键词
中小学教育
科研课题
效果
维度
检测
表达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G40-03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中小学教育科研“问题-对策”模式之研究
- 4
-
-
作者
尧逢品
-
机构
四川省峨眉山市教育科学研究室
-
出处
《教育情报参考》
2007年第5期10-11,共2页
-
文摘
以课题研究的方式解决中小学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已经被普遍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思路和办法。如何提高研究的效益则是课题研究中的一个带有方法论性质的根本问题。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教育科研管理与实践中积极倡导“问题-对策”研究模式,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
关键词
中小学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管理
课题研究
方法论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中小学教育科研“问题——对策”模式之研究
- 5
-
-
作者
尧逢品
-
机构
四川省峨眉山市教育科学研究室
-
出处
《教育科学论坛》
2007年第02A期35-37,共3页
-
文摘
“问题—对策”研究是指中小学教育工作者从工作或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寻找自身存在的制约着顺利推进工作和发展的问题,运用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教育科研方式。它具有的基本特点是内容与形式的整合、思辨与实践的融合、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在实践中包括“发现问题,明确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尝试解决,验证对策”、“反思实践,调整对策”、“优化对策,解决问题”等基本环节。应用“问题—对策”这一研究模式,要注意善于发现真问题、扎实研究实践、效果评定须客观、注重成果物化。
-
关键词
中小学教育科研
问题-对策
环节
反思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类型与物化策略
被引量:1
- 6
-
-
作者
尧逢品
-
机构
四川省峨眉山市教育科学研究室
-
出处
《教师之友》
2005年第1期35-37,共3页
-
文摘
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是指研究者以所研究的问题为出发点,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对问题的基本认识与思考和成熟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术。正确地认识成果的性质,不仅能使研究与实践过程规范有序,而且有助于研究者树立必需的成果意识,提高成果的质量。
-
关键词
中小学教育
研究者
科研成果
分析问题
研究与实践
解决问题
策略
过程
认识问题
技术
-
分类号
G6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G807.04
-
-
题名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思考及教学策略探析
被引量:2
- 7
-
-
作者
徐国明
-
机构
四川省峨眉山市教育科学研究室
-
出处
《中小学教材教学》
2016年第12期40-43,共4页
-
文摘
“综合与实践”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四大内容领域之一。它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以五年级下册实践活动“打电话”为例,对“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教学价值、内涵特征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构建其课堂教学样态的基本学教结构和有效的教学策略。
-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综合与实践
价值
特征
策略
-
分类号
O1-4
[理学—基础数学]
-
-
题名优化练习,发展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 8
-
-
作者
徐国明
-
机构
四川峨眉山市教育科学研究室
-
出处
《小学教学研究》
2013年第3期55-56,共2页
-
文摘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笔者于近期连续听了两节数学练习课,引发了这样一些思考:作为小学数学的基本课型之一的练习课,如何更有效?怎样通过优化数学练习,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一、有的放矢,注重目的性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练习的目的性要求教师在设计、编排练习题时。
-
关键词
数学学习能力
练习课
计算错误
课堂练习
课型
变式练习
练习内容
计算技能
由简到繁
体验感悟
-
分类号
G62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教师校本发展的现实路径
- 9
-
-
作者
尧逢品
-
机构
四川省峨眉山市教育科学研究室
-
出处
《教育情报参考》
2005年第11期25-25,27,共2页
-
文摘
在新课程背景下,立足校本开展学习、研究、实践活动是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植根于学校,立足于教师的本职工作,把教师的学习、研究与实践加以整合,形成一个有机的、高效的整体,是整体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实现中小学教师校本发展的现实路径。
-
关键词
教师专业素养
校本发展
路径
研究与实践
中小学教师
课程背景
生活方式
实践活动
本职工作
学习
-
分类号
G472.3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G47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有效课堂应凸显环节优化
- 10
-
-
作者
童文才
-
机构
四川省峨眉山市教育科学研究室
-
出处
《教育科学论坛》
2007年第8期30-31,共2页
-
文摘
课堂,是广大师生教与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主要现场,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体现有效课堂.也就是要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优化课堂教学的核心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只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关键词
优化课堂教学
有效课堂
课堂教学结构
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实效
新课程理念
素质教育
教学质量
-
分类号
G40-01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读懂学生 构建数学教学的新常态
- 11
-
-
作者
徐国明
-
机构
四川省峨眉山市教育科学研究室
-
出处
《基础教育论坛(乐山)》
2017年第2期14-16,82,共4页
-
文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读懂学生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基本保证和基础。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特点、基础、需求、思路、情感等方面分析研究,真正了解和理解学生。基于读懂学生,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把握好“以学定教”“少教多学”“顺学而导”“以学论教”等关键点,构建数学教学的新常态。
-
关键词
读懂学生
数学教学
新常态
-
分类号
O1-4
[理学—基础数学]
-
-
题名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建议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尧逢品
-
机构
四川省峨眉山市教育科学研究室
-
出处
《教育科学研究》
2004年第6期36-38,共3页
-
文摘
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实践中,其基本定位要坚持就近与就远相结合、个性与共性相结合、整合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教材设计要坚持多维目标并重、以问题为中心、注重参与体验、提倡图文并茂的原则;课程实施要坚持注重校本实践、注重反应性互动、注重作品评价的原则。
-
关键词
中小学教育
校本课程开发
-
分类号
G632.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方法浅探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骆明忠
-
机构
四川峨眉山市教育科学研究室
-
出处
《小学德育》
2004年第22期46-47,共2页
-
文摘
一、生活性教学方法 课程标准要求:“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
-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
教学方法
生活性教学
课程标准
小学
课程改革
-
分类号
G623.1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用好统编本教材 快乐学拼音
- 14
-
-
作者
刘兰英
-
机构
四川峨眉山市教育科学研究室
-
出处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8年第12期14-15,共2页
-
文摘
2017年秋,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统编教科书在全国统一使用。统编本教材非常重视拼音的学习,在编排上充分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有益于学生快乐地学习拼音。首先,教材调整了汉字和拼音的编排顺序,把汉语拼音的学习从以往的第一单元调整到第二单元,使学习汉语拼音不再是学生进入小学的第一个学习内容,降低了学习难度,减少了畏难情绪,缓解了学习压力,利于幼小衔接,利于学生逐渐适应小学生活,实现“幼”“小”平稳过渡。
-
关键词
汉语拼音
教材
学习内容
尊重学生
乐学
编排顺序
小学生活
全国统一
-
分类号
G623.21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