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南》之“序”与《大学》之“道”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建渝 《社会科学研究》 1987年第4期128-131,共4页
《诗·周南》历来有“正风”之称,《周南》的十一篇小序也是全诗各篇小序的纲领。然而,我们对它加以考察,则不难看出,《周南》的序之所以被奉为纲领,则因为它始终贯串着一条完整的儒家政治思想的主线,这条主线便是出自《礼记·... 《诗·周南》历来有“正风”之称,《周南》的十一篇小序也是全诗各篇小序的纲领。然而,我们对它加以考察,则不难看出,《周南》的序之所以被奉为纲领,则因为它始终贯串着一条完整的儒家政治思想的主线,这条主线便是出自《礼记·大学》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义。《礼记·大学》是这样主张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入,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为汉儒所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之道 儒家政治思想 修身为本 明明德 修身齐家治国 儒家思想 礼记 文王 孔颖达 汉儒
下载PDF
从《淮南子》到《太平经》中的墨学——异端沉浮与汉代学术政治变迁 被引量:1
2
作者 秦彦士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1-6,共6页
墨学在汉代经历了一个从公开讨论到肢解吸收到再附会曲说的过程 ,在这个显———隐———变的学术命运中 ,我们不仅可以考见墨学由先秦“显学”到后世“绝学”的变化过程 ,而且可以明显看到汉代政治对学术的巨大影响。分析墨学的这一历... 墨学在汉代经历了一个从公开讨论到肢解吸收到再附会曲说的过程 ,在这个显———隐———变的学术命运中 ,我们不仅可以考见墨学由先秦“显学”到后世“绝学”的变化过程 ,而且可以明显看到汉代政治对学术的巨大影响。分析墨学的这一历史变迁能给当代学术研究提供深刻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学 汉代 学术 政治 历史变迁 淮南子 太平经
下载PDF
庄子与屈原——在文体与主体之间 被引量:3
3
作者 何炜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97-102,共6页
庄子是一个哲学家,又是一个精彩的文学家。在先秦诸子中,没有一个有他这样神秘斑斓;没有一个能如此在后人阅读时,给予如此“不断的惊喜,不断的陶醉”(闻一多语),并给予中国后世的艺术精神有如此深刻的影响。 如此神奇,如此逍遥,如此奇拔... 庄子是一个哲学家,又是一个精彩的文学家。在先秦诸子中,没有一个有他这样神秘斑斓;没有一个能如此在后人阅读时,给予如此“不断的惊喜,不断的陶醉”(闻一多语),并给予中国后世的艺术精神有如此深刻的影响。 如此神奇,如此逍遥,如此奇拔,如此精丽,在庄子语言的酒杯中,究意盛满怎样的玉液琼浆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与屈原 文体 精神主体 生与死 狂欢化 语言 蝴蝶 《离骚》 万物 人间世
下载PDF
独树一帜,自成体系
4
作者 汤炳正 《淮阴师专学报》 1993年第1期92-92,共1页
萧兵的《楚辞的文化破译》,是当代中国《楚辞》研究中的一部杰作。从本书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维有两个突出的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具有巨大的凝聚力,故对世界各民族的民俗文化,能异中求同,纽带相连;第二个特征,是具有无限的穿透力,故对《... 萧兵的《楚辞的文化破译》,是当代中国《楚辞》研究中的一部杰作。从本书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维有两个突出的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具有巨大的凝聚力,故对世界各民族的民俗文化,能异中求同,纽带相连;第二个特征,是具有无限的穿透力,故对《楚辞》的文化内蕴,能由表及里,深入堂奥。因而,不仅展示了《楚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内蕴 人类文化史 神话学
下载PDF
从包山楚简看《离骚》的艺术构思与意象表现 被引量:24
5
作者 汤炳正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4-10,共7页
1987年1月,在距战国楚都纪南城16公里的包山楚墓中发现了大量楚简。据简文考定,墓主名邵(力它),官左尹。葬于公元前316年,即楚怀王十三年。当时屈原15岁,则邵(力它)系略早于屈原的同时代人。
关键词 包山楚简 意象表现 艺术构思 《离骚》 纪南城 公元前 楚怀王 屈原
原文传递
治学曝言 被引量:1
6
作者 汤炳正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1期3-8,共6页
由于人们所研究的学科不同,所用的方法和所取得的经验体会,也往往因之而异。当然,有些原则性的问题,也可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即使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仍然有其相通之处。但是,有些治学方法,纵然是'老生常谈'... 由于人们所研究的学科不同,所用的方法和所取得的经验体会,也往往因之而异。当然,有些原则性的问题,也可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即使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仍然有其相通之处。但是,有些治学方法,纵然是'老生常谈',而由于人们的治学经历或性格爱好各异,还是会带有个人的不同特色和个人独有的甘苦。这一点,也许对人们仍有参考意义。这就是我不揣浅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揣浅陋 治学方法 语言文字 中国古代文学 先秦两汉 古代文学作品 学术研究 学术潮流 对字句 历史真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