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上游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若尔盖段水生生物资源现状研究
1
作者 梅燕 陈登 +6 位作者 胡杰 金利 李宇浩 赵甜梦 樊海灵 宗浩 付长坤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507-516,共10页
2021年8—9月对黄河上游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若尔盖段(核心区)的水生生物资源及其分布实地调查的结果表明,调查河段浮游植物5门29科51属68种,硅藻门(Bacillariophyta)最多,有12科19属32种,占种类总数的47.06%;浮游动物共计... 2021年8—9月对黄河上游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若尔盖段(核心区)的水生生物资源及其分布实地调查的结果表明,调查河段浮游植物5门29科51属68种,硅藻门(Bacillariophyta)最多,有12科19属32种,占种类总数的47.06%;浮游动物共计2类16种,原生动物和轮虫各占50%;底栖动物共有3门12种,其中节肢动物门种类数最多,占种类总数83.3%;鱼类共计11种,隶属于1目2科6属,其中鳅科(Cobitidae)有1属6种,占总种数的54.55%,鲤科(Cyprinidae)5属5种,占总种数的45.45%.鱼类生态类型以流水底层生态类群为主,按鱼类繁殖习性,鱼类产卵类型主要是产沉性卵和黏性卵;按食性划分,以水生无脊椎动物和藻类为食的鱼类最多;按区系划分,调查河段鱼类区系组成为中亚高山复合体,具有黄河上游区系组成特点.从渔获物组成上分析,占据数量优势有花斑裸鲤(Gymnocypris eckloni)、斯氏高原鳅(Triplophysa stoliczkai)和拟硬刺高原鳅(Triplophysa pseudoscleroptera)占优势,数量占比分别23.08%、21.15%和19.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上游 水产种质保护区 水生生物 鱼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法的昆明市2010—2021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2
作者 何亚玲 赵景峰 苏华丽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4年第6期51-58,共8页
为更好地了解昆明市水资源生态安全状况,本文选取2010—2021年昆明市水资源的相关数据,运用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对昆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昆明市水资源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幅较小,... 为更好地了解昆明市水资源生态安全状况,本文选取2010—2021年昆明市水资源的相关数据,运用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对昆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昆明市水资源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幅较小,人均水资源承载力的起伏变化较为明显,且随降水量变化而变化,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明显降低,水资源生态压力大,呈不可持续状态,开发潜力很小。研究结果可以为昆明市水资源可持续性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市 水资源 生态足迹 可持续利用 形势分析
下载PDF
乡村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四川省冉义镇为例
3
作者 杨咏秋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6-82,106,共8页
以四川省邛崃市冉义镇为研究对象,以2012、2015、2018年3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图为基础数据,运用目视解译法结合ArcGIS软件绘制冉义镇3期土地利用类型现状图并建立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运用Fragstats景观指数计算软件得出冉义镇景观格局指数... 以四川省邛崃市冉义镇为研究对象,以2012、2015、2018年3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图为基础数据,运用目视解译法结合ArcGIS软件绘制冉义镇3期土地利用类型现状图并建立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运用Fragstats景观指数计算软件得出冉义镇景观格局指数变化。结果表明:(1)冉义镇耕地面积增加并且聚集程度提高,耕地景观更加紧凑与规模化;(2)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优势度不断上升,宅基地优势度及破碎化程度均降低;(3)2012-2018年冉义镇景观格局的丰富度和均衡度均在降低;(4)产业结构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土地综合整治是冉义镇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影响因素分析 冉义镇
下载PDF
基于GIS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以四川省马尔康县为例 被引量:36
4
作者 陈颖 吴柏清 +1 位作者 邹卓阳 王广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0-103,共4页
以四川省马尔康县为研究区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将遥感技术和GIS技术相结合。阐述了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概念和内涵,依据土地适宜性的评价原则和主要影响因素选取评价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并采用DTM模... 以四川省马尔康县为研究区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将遥感技术和GIS技术相结合。阐述了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概念和内涵,依据土地适宜性的评价原则和主要影响因素选取评价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并采用DTM模型分析确定耕地、林地和草地的坡度值,依此建立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进行叠加分析,得出耕地、林地和草地适宜性等级图,进而为确定最佳的土地利用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土地适宜性评价 DTM模型分析 马尔康县
下载PDF
农村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及空间配置模式探讨——基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视角 被引量:18
5
作者 任平 周介铭 杨存建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5-58,共4页
以成都市新都区斑竹园镇和军屯镇为增减挂钩试验区,探讨农村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及空间配置模式,并提出了增减挂钩的保障措施。结果表明,试验区农村土地通过增减挂钩空间配置,可有效增加耕地0.94 hm2,农民集中居住区集约使用9.53 hm2建设... 以成都市新都区斑竹园镇和军屯镇为增减挂钩试验区,探讨农村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及空间配置模式,并提出了增减挂钩的保障措施。结果表明,试验区农村土地通过增减挂钩空间配置,可有效增加耕地0.94 hm2,农民集中居住区集约使用9.53 hm2建设用地指标,节约建设用地指标37.03 hm2。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模式是缓解城乡建设用地矛盾、保护耕地、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建设用地 增减挂钩 集约利用 指标资本化
下载PDF
四川省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变化关系及协调性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吴涛 任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8-222,共5页
在分析1978—2011年四川省城镇化水平与耕地资源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探讨了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理论关系与定量模型,并对两者协调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耕地总面积与人均耕地面积呈整体减少趋... 在分析1978—2011年四川省城镇化水平与耕地资源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探讨了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理论关系与定量模型,并对两者协调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耕地总面积与人均耕地面积呈整体减少趋势,并具有阶段性特征;理论框架下的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协调发展难以实现,城镇化水平每增加1个单位,耕地面积相应减少5.743个单位;四川省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变化协调度表现出阶段性特征,整体呈现出"基本调和、调和——勉强调和、不协调——基本协调、较协调"的状态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耕地资源变化 协调性 四川省
下载PDF
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成都平原与龙门山脉过渡带土地资源开发利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彭文甫 周介铭 +1 位作者 徐新良 赵景峰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7年第2期65-74,F0002,共11页
[目的]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土地利用研究,为缓解人地矛盾、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成都平原与龙门山脉过渡带的四川省绵竹市为例,基于遥感和GIS技术,在提取和分析20a来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地形因子响应基础上,以生态... [目的]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土地利用研究,为缓解人地矛盾、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成都平原与龙门山脉过渡带的四川省绵竹市为例,基于遥感和GIS技术,在提取和分析20a来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地形因子响应基础上,以生态用地保护为目标,选取地形和土地覆盖类型为阻力因子,应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构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通过与土地资源现状的叠加,对不同景观安全水平的土地资源进行划分。[结果]研究区土地资源分为优先开发、适度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等4种类型,其面积分别达7 218.39,17 974.75,21 545.39,77 791.46hm2,并分析各类型土地利用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结论]基于景观生态格局理论与方法,提出的不同生态安全水平的土地用地规划,有利于区域生态安全保护和土地资源持续性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安全格局 最小阻力模型 土地资源开发 GIS
下载PDF
基于物元模型的四川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14
8
作者 吴涛 任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3-58,70,共7页
为进一步明确四川省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基于自然-经济-社会模式构建四川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物元模型对四川省2004、2006、2008、2010年的土地生态安全关联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2004-2010年四川省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好... 为进一步明确四川省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基于自然-经济-社会模式构建四川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物元模型对四川省2004、2006、2008、2010年的土地生态安全关联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2004-2010年四川省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好转。2004年和2006年均处于临界安全状态,但受干旱灾害影响,2006年土地生态安全水平较2004年有所下降;2008年和2010年处于较安全状态。综合分析发现,强化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是提高四川省土地生态安全水平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安全 物元模型 安全等级 四川省
下载PDF
耕地资源非农化及其价值损失评价研究评述与思考 被引量:4
9
作者 任平 吴涛 周介铭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3-418,共6页
耕地资源是稀缺资源、战略资源,耕地非农化是当前耕地保护最大威胁之一.耕地资源非农化的核心问题是对耕地资源非农化价值理论认知的缺失,对耕地资源非农化微观过程和驱动机理等科学问题缺乏深入、系统研究.对耕地资源非农化过程与机理... 耕地资源是稀缺资源、战略资源,耕地非农化是当前耕地保护最大威胁之一.耕地资源非农化的核心问题是对耕地资源非农化价值理论认知的缺失,对耕地资源非农化微观过程和驱动机理等科学问题缺乏深入、系统研究.对耕地资源非农化过程与机理、耕地资源非农化价值评价及非农化价值损失补偿响应机制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并对当前研究现状进行评价与讨论,从耕地资源非农化系统性框架理论、动态价值评价、内在机制与补偿决策体系等方面对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提出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非农化 驱动机理 价值损失 补偿响应
下载PDF
基于区域视角的西南地区成熟型资源城市分类及转型障碍研究——以地级成熟型资源城市为例 被引量:9
10
作者 罗怀良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98-606,共9页
成熟型资源城市处于转型发展的最佳阶段。西南地区成熟型资源城市众多,但所处的地理环境、发展条件、产业特征及内部差异等复杂。分类探讨该区成熟型资源城市特征与转型障碍有助于其转型发展。基于区域视角,尝试选取影响城市转型的发展... 成熟型资源城市处于转型发展的最佳阶段。西南地区成熟型资源城市众多,但所处的地理环境、发展条件、产业特征及内部差异等复杂。分类探讨该区成熟型资源城市特征与转型障碍有助于其转型发展。基于区域视角,尝试选取影响城市转型的发展基础、产业特征、民生状况、生态环境等5类28个指标,采用定量聚类和综合对比分析对该区11个地级成熟型资源城市进行类型划分、特征与转型障碍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地级成熟型资源城市可划分为四类:Ⅰ类城市(雅安、自贡)主要面临创新发展不足和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等障碍。Ⅱ类城市(安顺、保山、广元、达州、广安、曲靖)数量多、人口与GDP份额大,主要面临资源产业链延伸和污染治理等障碍。Ⅲ类城市(普洱、临沧)主要面临全域发展与人文生态落后、产业转型与文化保护和绿色发展难协调、自身优势与支柱产业不匹配等障碍。Ⅳ类城市(攀枝花)比较特殊,主要面临对外协作难度大、资源产业刚性约束、固体废弃物数量巨大、区域内部差异突出等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型资源城市 聚类分析 转型 障碍 西南地区
下载PDF
四川省耕地资源功能演变与预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芳 潘洪义 +1 位作者 房力川 冯茂秋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2期292-297,共6页
以四川省为实证,采用组合赋权法构建耕地资源多功能评价体系,量化分析其时序演变特征,并对其未来5年进行预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4年四川省耕地功能综合分值整体呈下降趋势,并由国民经济贡献功能和社会就业承载功能为主导型,... 以四川省为实证,采用组合赋权法构建耕地资源多功能评价体系,量化分析其时序演变特征,并对其未来5年进行预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4年四川省耕地功能综合分值整体呈下降趋势,并由国民经济贡献功能和社会就业承载功能为主导型,向国民经济贡献功能、粮食安全保障功能、社会就业承载功能和生态安全维护功能均衡发展转型; 2000—2004年四川省耕地4项功能从分化向聚集转变,2004—2008年耕地4项功能从聚集向分化转变,2008—2014年4项功能趋于稳定,变化平缓; 2015—2020年四川省耕地4项功能预测结果显示,生态安全维护功能连续下降并处于第4位,因此强化耕地资源的生态安全维护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 功能演变 阶段特征 预测 四川省
下载PDF
岩溶山区县级成熟型资源城市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及演化——以四川省兴文县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怀良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7-226,共10页
以乡镇为基本单元,通过乡镇组别人均GDP差异、泰尔指数和分离系数探讨近10年来(2006-2015年)岩溶山区县级成熟型资源城市四川省兴文县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及演化。结果表明:近10年来该县乡镇间人均GDP的绝对与相对差异、泰尔指数(由0.1088... 以乡镇为基本单元,通过乡镇组别人均GDP差异、泰尔指数和分离系数探讨近10年来(2006-2015年)岩溶山区县级成熟型资源城市四川省兴文县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及演化。结果表明:近10年来该县乡镇间人均GDP的绝对与相对差异、泰尔指数(由0.1088上升到0.1697,上升了55.97%)和乡镇组别间分离系数(由2.4041上升到2.8414)均持续上升,经济发展差异呈增大趋势。乡镇组别内经济差异比乡镇组别间差异大(对总体差异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70.43%和29.51%),而乡镇组别间经济差异的上升幅度(76.21%)高于乡镇组别内的上升幅度(47.94%)。乡镇组别泰尔指数均值排序为:矿业组(0.2370)>工业组(0.0624)>旅游与矿业组(0.0581)>农业组(0.0108),工业、矿业和农业等乡镇组别的泰尔指数分别上升了193.13%、27.69%和20.18%,而旅游与矿业组则下降了30.95%。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资源、工业园区建设、宏观经济影响、旅游开发单一、农业整体滞后且不均衡等是该县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及演化的主要原因。今后应实施多元产业综合发展、各类乡镇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发展、注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山区 成熟型资源城市 经济发展差异 独立工矿地 区域协调发展
下载PDF
高校地理实验室开放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被引量:5
13
作者 程武学 杨宇科 +2 位作者 封玲 张伟 蒋容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95-197,221,共4页
地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地理实验室除服务于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科研之外,还应加强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其科研科普双功能的效应。通过在实验室开放过程中的具体实践,总结地理学科实验室开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3种有效的开放模式... 地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地理实验室除服务于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科研之外,还应加强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其科研科普双功能的效应。通过在实验室开放过程中的具体实践,总结地理学科实验室开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3种有效的开放模式。旨在通过有效的开放模式的实践推动实验室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模式 地理实验室 探究与实践 资源有效利用
下载PDF
四川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佳俣 潘洪义 +1 位作者 淳阳 蒋贵国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2期258-265,共8页
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对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及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以社会、经济与生态三者协调发展为目标,构建人文-生产-生态三维指标体系,对2004—2014年四川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SAS 9.4的主成分分析... 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对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及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以社会、经济与生态三者协调发展为目标,构建人文-生产-生态三维指标体系,对2004—2014年四川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SAS 9.4的主成分分析法探索影响四川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2004—2014年四川省土地利用总功能值总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功能值由49.35提升到62.84;各功能间协调性逐步增强,生产功能增长最为明显,其次是人文功能,生态功能增长缓慢,其中,社会保障、农产品生产、工业产品生产、资源维持与供给及文化功能均有所提升;通过SAS的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影响四川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的主导因素分别是工农产业发展水平、收入水平、水资源条件和政策支持等。通过分析四川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多功能性 影响因素 四川省 主成分分析法
下载PDF
基于遥感和GIS的四川省姜资源适宜性分布范围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冬梅 罗艳玫 彭文甫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213-2224,共12页
姜是药食两用的常用中药,姜的药用部分为其新鲜根状茎,可用于消炎、镇痛及止呕等。本研究在充分查阅姜资源的相关数据、文献资料基础上,确定姜资源适宜性分布的生态因子,利用遥感和GIS技术提取生态因子,再应用GIS空间叠加分析技术和野... 姜是药食两用的常用中药,姜的药用部分为其新鲜根状茎,可用于消炎、镇痛及止呕等。本研究在充分查阅姜资源的相关数据、文献资料基础上,确定姜资源适宜性分布的生态因子,利用遥感和GIS技术提取生态因子,再应用GIS空间叠加分析技术和野外调查验证方法,提取和确定四川省姜资源的适宜区和最适宜区分布范围。研究表明:①姜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南充、达州、绵阳等市,最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宜宾、资阳、内江。南充市适宜区最适宜区总面积最大,雅安市最小,甘孜、阿坝没有适宜区与最适宜区的分布。适宜区与最适宜区总面积占全省7.846%;②姜资源适宜性分布范围与姜资源实际分布范围基本吻合,表明遥感与GIS技术分析用于研究姜资源适应性分布研究具有可行性、准确性;③研究结果对于姜资源、管理、规划等提供可靠科学依据,也为其他中药材资源的普查提供有效的技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因子 遥感和GIS技术 生长适宜区
下载PDF
长江上游森林生态资源格局与变化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李姝俊 苑全治 +2 位作者 董祥寿 寇耀文 任平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9,共9页
长江上游是中国关键的生态区域和长江流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长江上游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森林生态系统是长江上游生态系统的主体,充分了解和认识森林生态系统有助于长江上游森林生态资源的保护。总结近年来长江上游森林生态资源的分布... 长江上游是中国关键的生态区域和长江流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长江上游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森林生态系统是长江上游生态系统的主体,充分了解和认识森林生态系统有助于长江上游森林生态资源的保护。总结近年来长江上游森林生态资源的分布与变化情况,得出以下结论:(1)长江上游森林生态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泛。分布有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和灌木林等多种类型的森林。(2)历史时期以来,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长江上游森林生态资源不断退化,随着“退耕还林”“自然森林保护计划”“长江上游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等计划、工程的实施,长江上游森林生态资源退化的趋势得以遏制,森林面积不断扩大。(3)长江上游森林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为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没有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森林生态资源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格局变化
下载PDF
四川省乡村振兴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耦合协调研究
17
作者 涂超 牟震江 张果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11期160-165,共6页
以四川省21个地市州为研究对象,利用熵值法和变异系数构建综合指标权重,运用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再通过地理探测器找出对乡村振兴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协调发展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对2017—2020年四川省乡村振兴与土地可持续利用耦合协调情... 以四川省21个地市州为研究对象,利用熵值法和变异系数构建综合指标权重,运用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再通过地理探测器找出对乡村振兴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协调发展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对2017—2020年四川省乡村振兴与土地可持续利用耦合协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乡村振兴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在空间上呈中间高、四周低的分布态势;耦合协调性基本处于低耦合水平;对四川省乡村振兴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协调水平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是人均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和地均农业生产值;四川省乡村振兴与土地可持续利用耦合协调水平差异明显,应对川西地区加强重视,提高川西地区的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可持续利用 乡村振兴 耦合协调 地理探测器 四川省
下载PDF
西南低山丘陵区三生用地空间冲突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罗鸿 杨存建 廖雨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6-153,共8页
为探究三生用地类型的空间冲突水平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以助力国土空间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以德阳市罗江区为例,基于2018年GF—1号遥感影像数据,从“三生”角度出发对其生态服务价值进行评估。结合土地利用不同功能特点,构建三生用地... 为探究三生用地类型的空间冲突水平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以助力国土空间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以德阳市罗江区为例,基于2018年GF—1号遥感影像数据,从“三生”角度出发对其生态服务价值进行评估。结合土地利用不同功能特点,构建三生用地分类体系,借助景观生态指数构建冲突指数模型,而后评估生态服务价值,以格网形式对三生用地类型的空间冲突水平及生态服务价值进行可视化表达,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法探究空间冲突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三生用地类型以生产生态用地为主,其次为生态生产用地及生活生产用地,生态用地仅占5%左右。2)罗江区三生用地类型的空间冲突水平处于基本可控状态,主要为较弱和中等空间冲突,强空间冲突主要存于生活生产及生产生态用地,弱空间冲突主要存在于生活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潜在冲突(弱空间冲突和较弱空间冲突)有转化为公开冲突(中等空间冲突和强空间冲突)的趋势。3)罗江区生态服务价值在布局上呈中间高四周低的特征,生产生态用地贡献最大,生活生产用地贡献为负。4)空间冲突指数与生态服务价值呈显著负相关,即空间冲突水平的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用地 空间冲突 生态服务价值 罗江区
下载PDF
2005~2014年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蒋贤栋 聂兵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9期103-105,161,共4页
[目的]研究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状况。[方法]根据2005~2014年《山东省统计年鉴》和《山东省水资源公报》等,选取总人口、城镇化率、水资源总量等14个指标,建立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主成分的特征值和贡献率,得到影... [目的]研究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状况。[方法]根据2005~2014年《山东省统计年鉴》和《山东省水资源公报》等,选取总人口、城镇化率、水资源总量等14个指标,建立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主成分的特征值和贡献率,得到影响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的两大主成分因子,并对2005~2014年的水资源承载力趋势进行评价。[结果]在水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下,2005~2014年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呈逐年上升趋势,原因可能与人口、经济发展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现状有关。[结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运用科学技术可有效缓解水资源压力,提高水资源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主成分分析 山东省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四川省碳排放与碳足迹效应及时空格局 被引量:58
20
作者 彭文甫 周介铭 +3 位作者 徐新良 罗怀良 赵景峰 杨存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7244-7259,共16页
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与碳足迹研究对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扰动程度及其机理、制定有效的碳排放政策具有重要意义。采用1990—2010年四川省能源消费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通过构建碳排放模型、碳足迹及其压力指数模型,对研究区20年来... 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与碳足迹研究对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扰动程度及其机理、制定有效的碳排放政策具有重要意义。采用1990—2010年四川省能源消费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通过构建碳排放模型、碳足迹及其压力指数模型,对研究区20年来土地利用的碳排放及碳足迹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费碳的足迹呈显著增加趋势。碳排放增加5407.839×10~4t,增长率达143%;能源消费的碳足迹增加1566.622×10~4hm^2,四川全省的生态赤字达1563.598×10~4hm^2。(2)建设用地和林地分别为四川省最大的碳源与碳汇。20年间建设用地的碳排放增加5407.072×10~4t,增长率达126.27%,占碳排放总量的88%以上;林地的碳汇减少10.351×10~4t,但仍占四川省碳汇的96%以上。(3)土地利用碳排放、碳足迹和生态赤字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成都平原区碳排放、碳足迹压力最大,生态赤字严重,西部高山高原区和盆周山区碳排放、碳足迹最小,未出现生态赤字;成都、德阳、资阳和内江等地的碳排放、碳足迹压力最大,生态赤字最严重,甘孜、阿坝等地的碳排放、碳足迹最小,未出现生态赤字。(4)土地利用结构与碳排放、碳足迹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趋高的碳源、碳汇比导致土地利用的碳源效应远大于碳汇效应。因此,四川省减排的重点应该在保持或增加现有的林地的同时,主要以降低建设用地的碳排放、碳足迹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碳排放 碳足迹 能源消费 碳足迹压力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