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3篇文章
< 1 2 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南充“蛴蟆节”仪式与功能研究
1
作者 张艺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30-140,共11页
蛴蟆节沿着西河(今西充河)流域进入到南充的各乡镇,是一个与农耕文明紧密相关的传统节日。仪式过程因社会变迁,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经历四百余年的蛴蟆节已成为当地人们生活、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深入了解蛴蟆节的民俗文化,梳理蛴... 蛴蟆节沿着西河(今西充河)流域进入到南充的各乡镇,是一个与农耕文明紧密相关的传统节日。仪式过程因社会变迁,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经历四百余年的蛴蟆节已成为当地人们生活、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深入了解蛴蟆节的民俗文化,梳理蛴蟆节的仪式流程,探讨蛴蟆节形成的原因,了解节日活动背后的社会功能,将有效地推动蛴蟆节转化、创造性发展,更有力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蛴蟆节 仪式 成因 功能
下载PDF
四川当代散文的版图与美学磁场建构——评《四川当代散文史论》
2
作者 白浩 范佳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50-156,共7页
孔明玉、冯源新著《四川当代散文史论》,从“传统、变动、现代”三个维度探寻四川散文作家作品创作的历史继承和时代特征,是区域性文学发展史中重要的学术尝试,对“四川当代散文”整体把握和审美评价具有原创建构之功,在“史”与“论”... 孔明玉、冯源新著《四川当代散文史论》,从“传统、变动、现代”三个维度探寻四川散文作家作品创作的历史继承和时代特征,是区域性文学发展史中重要的学术尝试,对“四川当代散文”整体把握和审美评价具有原创建构之功,在“史”与“论”上均有学术研究的独创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文学 《四川当代散文史论》 空间理论
下载PDF
寓乐于戏:清末一个典型四川文士的戏剧生活
3
作者 李国太 徐艳君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3年第6期72-79,共8页
日记是一种进入微观历史的重要史料,在日常生活研究中具有突出地位。丁治棠作为清末一位典型的文士,留下了三部日记和一部纪行诗集,其中有大量他在光绪年间于上海、北京和成都观剧的记载。丁治棠不但痴迷于戏剧,而且往往对演出效果和演... 日记是一种进入微观历史的重要史料,在日常生活研究中具有突出地位。丁治棠作为清末一位典型的文士,留下了三部日记和一部纪行诗集,其中有大量他在光绪年间于上海、北京和成都观剧的记载。丁治棠不但痴迷于戏剧,而且往往对演出效果和演员技艺作印象式评点。他在京、沪观剧主要在营业性的戏院、茶园,在成都观剧则多在已发展为公共性娱乐场所的神庙和会馆。随着年龄增长和心态的变化,丁治棠观剧的功能指向逐渐从社会交际变为消遣娱乐。丁治棠个案的意义在于,启发我们利用私家档案、个人日记等史料来研究戏剧,在日常生活的语境中,关注戏剧活态的“演”与“观”,最终促进戏剧史的多维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治棠 观剧活动 演剧场域 印象式戏评
下载PDF
民国时期四川省立图书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4
作者 罗雯文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3年第2期77-82,共6页
图书馆是重要的文化机构,在文化传承中有着独特的作用。民国时期,四川省立图书馆多管齐下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一是通过收藏古籍,使得一批珍贵古籍免遭损毁,流传至今,借以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二是通过群体和个体相结合的学术活动研究中国传... 图书馆是重要的文化机构,在文化传承中有着独特的作用。民国时期,四川省立图书馆多管齐下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一是通过收藏古籍,使得一批珍贵古籍免遭损毁,流传至今,借以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二是通过群体和个体相结合的学术活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条件;三是通过创办刊物、举办展览等方式传播传统文化,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这显示了四川省立图书馆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是我们观察民国时期公共图书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四川省立图书馆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
下载PDF
现代师承与文学社团的“合作”与“抵牾”——以“后五四”时期鲁迅与青年的关系为中心
5
作者 高晓瑞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1-148,共8页
现代文学社团的出现从文学制度层面宣告了“五四”新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巨大差异。文学制度从章程、刊物、出版、机构运作等几个层面保证了文学社团的现代属性,但部分文学社团的成员却由传统人际关系影响下的师徒、同门、同乡构成。从师... 现代文学社团的出现从文学制度层面宣告了“五四”新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巨大差异。文学制度从章程、刊物、出版、机构运作等几个层面保证了文学社团的现代属性,但部分文学社团的成员却由传统人际关系影响下的师徒、同门、同乡构成。从师承关系的角度切入,可以发现新文化运动之后作为“文坛大师”的鲁迅在“后五四”时期并未消极隐退,而是借助其影响力找寻“同路人”,积极培养和扶植莽原、未名等文学社团,并从批评和翻译两个方面对弟子的文学活动进行引导。但是,“五四”的反权威意识和对话语权的争夺使鲁迅很快面临弟子和追随者们的“倒戈”,这种关系的破裂体现了文人师承在面对文学制度的话语力量时的式微,这一冲突背后隐藏的是“后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在继承“五四”传统时的认知差异与代际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承关系 文学制度 文学社团 “后五四”时期 鲁迅
下载PDF
四川比较文学四十年
6
作者 张叉 谢逸雯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74-83,共10页
新时期,中国比较文学得到蓬勃发展,四川比较文学作为其生力军也焕发出了勃勃生机,成绩斐然。新时期四川比较文学的发展可分为1979—1988年、1989—1998年、1999—2008年与2009—2018年四个历史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是自我觉醒时期,第二阶... 新时期,中国比较文学得到蓬勃发展,四川比较文学作为其生力军也焕发出了勃勃生机,成绩斐然。新时期四川比较文学的发展可分为1979—1988年、1989—1998年、1999—2008年与2009—2018年四个历史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是自我觉醒时期,第二阶段是逐渐发展时期,第三阶段是放眼世界的时期,第四阶段是成熟时期。经过四十年的发展,无论从比较文学研究领军人物、比较文学研究队伍、比较文学研究著述、比较文学人才培养方面来讲,还是从比较文学学会、比较文学刊物方面来看,四川的比较文学都可谓发展的势头强劲,取得的成绩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四川 比较文学 四十年
下载PDF
司马相如赋与四川方言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启涛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3-136,共4页
汉代赋家的创作,往往会体现其不同的语言背景尤其是方言底层背景。司马相如的赋用了一些方言词,这些方言词在今天的四川尤其是川东北地区还广泛使用。如果对这些词进行溯源,有一些可能来自楚方言,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司马相如的方言源和... 汉代赋家的创作,往往会体现其不同的语言背景尤其是方言底层背景。司马相如的赋用了一些方言词,这些方言词在今天的四川尤其是川东北地区还广泛使用。如果对这些词进行溯源,有一些可能来自楚方言,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司马相如的方言源和文化源,他可能不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或许来自与楚接壤或深受楚文化影响的川东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相如 四川方言
下载PDF
四川方言中“些”的“虚词实化”现象 被引量:2
8
作者 杨锐 刘海燕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61-64,共4页
"些"目前在现代汉语共同语中正以量词的形式被广泛应用着,但"些"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量词。早期汉语中的"些"最初是作句末语气词,是一个虚词。因此,"些"从语气词到量词的演变过程,我们称之为&qu... "些"目前在现代汉语共同语中正以量词的形式被广泛应用着,但"些"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量词。早期汉语中的"些"最初是作句末语气词,是一个虚词。因此,"些"从语气词到量词的演变过程,我们称之为"虚词实化"。实化之后的"些"依然保留了作为语气词和词尾助词的功能,虽然并没有将其纳入现代汉语共同语的词典中,但"些"原本的虚词意义却在方言中存活下来,至今仍被广泛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些” “虚词实化” 语气词 助词 量词
下载PDF
四川方言亲属称谓的特点 被引量:5
9
作者 陈颖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116-120,共5页
本文在对四川及相邻地区共20个方言点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对四川方言亲属称谓进行归纳分析:一是与普通话对比,总结出语音、构词和语用等方面的特点;二是从各个方言小片之间的对比看内部差异;三是与前代文献作对比,总结出一... 本文在对四川及相邻地区共20个方言点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对四川方言亲属称谓进行归纳分析:一是与普通话对比,总结出语音、构词和语用等方面的特点;二是从各个方言小片之间的对比看内部差异;三是与前代文献作对比,总结出一个世纪以来四川方言亲属称谓整体趋简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方言 亲属称谓 地域文化 内部差异 整体趋简
下载PDF
论文学阐释的交互主体性之维 被引量:3
10
作者 庞弘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1-199,共9页
20世纪以来,交互主体性成为文学阐释中难以忽视的维度。交互主体性发轫于人文学术对主体性及其极端化倾向的反思,致力于构造主体之间彼此敞开、相得益彰的动态图景。通过巴赫金的“对话”,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以及哈贝马斯的“交往... 20世纪以来,交互主体性成为文学阐释中难以忽视的维度。交互主体性发轫于人文学术对主体性及其极端化倾向的反思,致力于构造主体之间彼此敞开、相得益彰的动态图景。通过巴赫金的“对话”,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以及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交互主体性逐渐由一种生存状态转化为一种阐释话语。在文学阐释中,交互主体性带来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如对“单因论”困境的超越,对阐释之创造性和破坏性的平衡,以及对一种以理性为内核的阐释的公共状态的建构。诚然,作为一种阐释话语的交互主体性存在着某些悖谬或症候,但它终究为人文学者对阐释、意义、文学的重新发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阐释 交互主体性 对话 视域融合 交往理性
下载PDF
谈高师“大学语文”课程的师范性
11
作者 刘敏 杨莹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2年第6期77-79,共3页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是高师大学生语文素养培育和提高的重要手段,其发展和变化是与现代中国精神文明的发展和变化相伴随的,应将师范生的职业素质养成与"大学语文"课程相结合,重视审美教育功能在社会转型期对大学语...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是高师大学生语文素养培育和提高的重要手段,其发展和变化是与现代中国精神文明的发展和变化相伴随的,应将师范生的职业素质养成与"大学语文"课程相结合,重视审美教育功能在社会转型期对大学语文的渗透作用,探讨"大学语文"课程在建构一个当代师范本科学生的人文情怀中的意义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 大学语文 师范性 审美教育
下载PDF
新世纪流行小说中四川作家笔下的两种题材
12
作者 谭光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1期100-105,共6页
新世纪流行小说以浓烈的青春气息为其显著特色,四川作家郭敬明、饶雪漫、七堇年等人是青春文学中的重要作家,不但参与当下流行文化建构,而且引领了时代文化潮流。以阿来、何马为代表的藏地作家创作的藏地题材小说是新世纪流行小说中的... 新世纪流行小说以浓烈的青春气息为其显著特色,四川作家郭敬明、饶雪漫、七堇年等人是青春文学中的重要作家,不但参与当下流行文化建构,而且引领了时代文化潮流。以阿来、何马为代表的藏地作家创作的藏地题材小说是新世纪流行小说中的另一个重要支柱。这些事实都充分说明,四川文化从古至今都没有处于中国文化的边缘地带,而是一个重要中心,并常常成为引领一个时代精神文化的先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作家 流行小说 青春小说 藏地小说 盆地意识
下载PDF
四川新都客家话音系
13
作者 黄尚军 曾为志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80-83,共4页
本文记录了四川新都客家话音系,对该音系声韵调特点及其配合规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四川新都 客家话 声韵调
下载PDF
四川人的禁忌语
14
作者 黄尚军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60-63,共4页
作为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四川人也不例外地拥有自己成系统的言语禁忌。这一言语习惯自汉代以来就已存在,发展至近代现代已非常丰富。地域、职业等因素导致了言语禁忌词之间有较大差别,然而在禁忌的种类、表达功能方面却又总是趋于... 作为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四川人也不例外地拥有自己成系统的言语禁忌。这一言语习惯自汉代以来就已存在,发展至近代现代已非常丰富。地域、职业等因素导致了言语禁忌词之间有较大差别,然而在禁忌的种类、表达功能方面却又总是趋于一致。四川人的禁忌语体现了较多的风俗、语言(包括语音、词汇等)等方面的地域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人 言语禁忌 词语差异
下载PDF
见证文学的“幸存”与“修补”——以普里莫·莱维的见证书写为例
15
作者 毛娟 刘茜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73-184,共12页
见证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类型,以奥斯维辛书写为典型。它需要直面见证悖论与身份认同的质询,通过对书写困境的突围完成记忆主体的重建,让“缺席的证词”以一种介于言说与沉默之间的方式重新在场。这使得它成为对奥斯维辛历史裂伤进行抵抗... 见证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类型,以奥斯维辛书写为典型。它需要直面见证悖论与身份认同的质询,通过对书写困境的突围完成记忆主体的重建,让“缺席的证词”以一种介于言说与沉默之间的方式重新在场。这使得它成为对奥斯维辛历史裂伤进行抵抗与修补的范式。意大利作家普里莫·莱维兼具化学家、幸存者、作家多重身份,他的见证书写是研究见证文学何以实现思想抵抗与历史修通的重要资源。他对“被淹没者”形象的关切以及对历史修通可能性的洞见,一度成为意大利哲学家阿甘本、犹太哲学家法肯海姆等人反思奥斯维辛的线索。他更以“不可能的幸存”揭示了创伤修通的不可完成性,启发人们保持对奥斯维辛的见证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证文学 奥斯维辛书写 普里莫·莱维 不可能的幸存
下载PDF
在“审美”与“政治”之间——论文学阐释的一种当代紧张
16
作者 庞弘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9-156,F0003,共9页
阐释是人文学术中颇具奠基性的维度。作为一种复杂的精神实践,阐释在当代呈现出“政治实用论”与“审美理想论”的紧张。政治实用论以彰显研究者的文化政治诉求为宗旨,在遮蔽文本审美经验的同时,造成阐释的“强制”以及客观性的缺失。... 阐释是人文学术中颇具奠基性的维度。作为一种复杂的精神实践,阐释在当代呈现出“政治实用论”与“审美理想论”的紧张。政治实用论以彰显研究者的文化政治诉求为宗旨,在遮蔽文本审美经验的同时,造成阐释的“强制”以及客观性的缺失。作为对政治实用论的纠偏,审美理想论倡导对客观性的重构,主张回归到文本层面,通过细致的审美分析揭示文本中恒定不变的精神内涵。作为开启文本的两种阐释范式,政治实用论和审美理想论不应处于截然对立的状态,而是有必要形成彼此补充、相得益彰的交互性关系,这一点在人文学者对经典问题的文化阐释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阐释 政治实用论 审美理想论 客观性 经典
下载PDF
木偶戏的地域美学思想探究——以四川为例
17
作者 李科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29-32,共4页
木偶作为原始审美意识的传承,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体现了当地人民共同的审美意识。这也与其生活的地域环境密切相关,在地域分布上可以看出一些特点。川北大木偶集中反映了人们对原始审美意识的遗留,具有巴蜀地区所特有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 木偶 地域 审美
下载PDF
论四川南江县清代墓碑的研究与保护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杰 黄尚军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87-92,104,共7页
南江县现存清代墓碑数量众多、规模宏大、建造精美,但多散见于穷乡僻壤、深山老林之中。作为地方文化遗产,它们从不同方面反映了旧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颇具研究及保护价值。通过田野调查,获取了大量的家谱、墓碑照片、采访录音等... 南江县现存清代墓碑数量众多、规模宏大、建造精美,但多散见于穷乡僻壤、深山老林之中。作为地方文化遗产,它们从不同方面反映了旧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颇具研究及保护价值。通过田野调查,获取了大量的家谱、墓碑照片、采访录音等资料;在此基础上,对南江县清代墓碑的历史文献价值、文化价值进行探究,以期对南江县乃至川东北清墓的保护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墓碑 历史价值 文化价值
下载PDF
四川方言语气词“哦”的情态解释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雪漓 陈颖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5-7,23,共4页
四川方言语气词"哦"有其独特的情态意义,与其在汉民族共同语中的身份完全不同。我们在这里对四川方言语气词"哦"的情态功能以及其礼貌值做讨论,有利于规范"哦"在方言中的使用,也为其成为汉民族共同语的... 四川方言语气词"哦"有其独特的情态意义,与其在汉民族共同语中的身份完全不同。我们在这里对四川方言语气词"哦"的情态功能以及其礼貌值做讨论,有利于规范"哦"在方言中的使用,也为其成为汉民族共同语的语气词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词 调值 情态功能 礼貌原则
下载PDF
四川方言中“数1+打+数2+量”和“量+把+量”两种格式探析
20
作者 王倩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69-73,共5页
在四川方言中,存在着两种特殊的表量格式,分别为格式1"数1+打+数2+量"和格式2"量+把+量"。打和把本身都是动作动词,在历史流变中形成分别以两者为形式标志的表量结构,以"打"和"把"为形式标志... 在四川方言中,存在着两种特殊的表量格式,分别为格式1"数1+打+数2+量"和格式2"量+把+量"。打和把本身都是动作动词,在历史流变中形成分别以两者为形式标志的表量结构,以"打"和"把"为形式标志进行组合的表量结构对于量词和数词也有一定的选择和要求;两种形式有表量多少的语义偏向,与衍推序列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1+打+数2+量 量+把+量 表量 衍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