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吴虞与民初四川思想界的演变 被引量:3
1
作者 黄天华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26,共9页
辛亥前后,四川的新派与旧派进行了激烈的争斗,双方的势力此消彼长,此盛彼衰,形成了拉锯战的格局。吴虞与各方新人物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反孔非儒",为此他们求同存异,同心协力,互相声援,加上青年学生的支持和一些旧派人物的逐渐... 辛亥前后,四川的新派与旧派进行了激烈的争斗,双方的势力此消彼长,此盛彼衰,形成了拉锯战的格局。吴虞与各方新人物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反孔非儒",为此他们求同存异,同心协力,互相声援,加上青年学生的支持和一些旧派人物的逐渐趋新,新文化运动才得以在四川逐渐兴起、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虞 新文化运动 民初四川思想界
下载PDF
再现民族间心灵沟通的历史长卷——评瞿林东教授主编《历史文化认同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开军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CSSCI 2015年第1期364-373,共10页
翻开一部中国史,人们会情不自禁地感慨这个民族众多、幅员辽阔的国家,历史上屡经金戈铁马的战乱,又总是会走向统一的局面。如果把这种感性的认识引向理性思考的话,那就需要探究在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中,是一种怎样的力量发挥了... 翻开一部中国史,人们会情不自禁地感慨这个民族众多、幅员辽阔的国家,历史上屡经金戈铁马的战乱,又总是会走向统一的局面。如果把这种感性的认识引向理性思考的话,那就需要探究在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中,是一种怎样的力量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凝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多民族国家 历史文化认同 中国史 心灵沟通 瞿林东 主编 教授 中华民族
下载PDF
以文化之名:民国时期政学两界对“中国式边疆”现代化的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汪洪亮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8,共9页
民国时期政学两界对“边疆”的界定除了基于政治与地理意义外,更多考察其“文化”元素,普遍认为如不从“文化”着眼,无法道尽“边疆的涵义”。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式边疆”,形成了“中国边疆”独特的“边疆性”,由此中国边政内涵也极... 民国时期政学两界对“边疆”的界定除了基于政治与地理意义外,更多考察其“文化”元素,普遍认为如不从“文化”着眼,无法道尽“边疆的涵义”。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式边疆”,形成了“中国边疆”独特的“边疆性”,由此中国边政内涵也极为丰富。“边疆性”之形成,既然主要来自“文化”因素,那么边疆现代化的实质就是要消除“边疆性”,让其失去“文化上的意义”。所谓“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消除“边疆性”并非抹杀文化,而是通过发展经济和增进认同,按李安宅的观点,就是要通过物质和精神的“区域分工”,也就是要实现边疆现代化及其与内地的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边疆 中国式边政 “边疆性”与“文化” 边疆现代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师范教育史区域研究取向的精细之作——评凌兴珍著《清末新政与教育转型——清季四川师范教育研究》
4
作者 汪洪亮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3-193,共1页
关键词 师范教育史 教育研究 清季 教育转型 清末新政 区域研究 四川 研究成果
下载PDF
李源澄先生诞辰112周年学术研讨会暨《李源澄研究与史料集》出版发行会在四川师范大学举行
5
作者 陈鹤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07-208,共2页
为了缅怀近现代著名学者李源澄先生(1909-1958),继承近现代西南区域学人的学术成就,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21年5月13日,由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政协四川省犍为县委... 为了缅怀近现代著名学者李源澄先生(1909-1958),继承近现代西南区域学人的学术成就,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21年5月13日,由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政协四川省犍为县委员会、犍为历史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的“李源澄先生诞辰112周年学术研讨会暨《李源澄研究与史料集》出版发行会”,在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举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师范大学 出版发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历史文化研究 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 学术成就 西南区域
下载PDF
析20世纪50年代四川院系调整
6
作者 向东 侯德础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01-107,共7页
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四川的院系调整在背景、调整前四川高校的基本状况、调整的过程、意义和局限性等都和全国的院系调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四川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四川 院系调整
下载PDF
外國人對於四川文化認識的變遷及其原因初探
7
作者 劉朋樂 《蜀学》 2020年第1期-,共13页
在中國古代社會,四川與外界始終保持着較爲密切的聯繫。在外國人的印象中,四川文化呈現出豐富多彩的特徵。但因所留存的記載較少,外國人的四川印象僅能呈現出物産豐富、歷史悠久等宏觀概念。到了近代,隨着四川經濟社會的發展,四川文化... 在中國古代社會,四川與外界始終保持着較爲密切的聯繫。在外國人的印象中,四川文化呈現出豐富多彩的特徵。但因所留存的記載較少,外國人的四川印象僅能呈現出物産豐富、歷史悠久等宏觀概念。到了近代,隨着四川經濟社會的發展,四川文化在外國人眼中經歷了由封閉落後、略顯怪異到頗具現代化氣息的轉變。經濟的發展水準、政府對文化教育的投入、中外交流的日益密切以及四川文化本身具備的獨特魅力等,是造成外國人對四川文化印象轉變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國人 四川文化 認識變化 中西交流
下载PDF
国族建构语境下国人对边疆地区多元文化及教育方略的认识——侧重20世纪30-40年代的西南地区 被引量:10
8
作者 汪洪亮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6-62,共7页
民国时期边疆危机突出,尤其是在抗战时期,亟须各族团结,国族构建成为当时急务。但因国内文化多元,族群众多,边疆教育成为构建国族的重要途径。西南地区在抗战时期成为民族复兴基地,此区域的边疆教育倍受国人关注。因此,梳理国族构建语... 民国时期边疆危机突出,尤其是在抗战时期,亟须各族团结,国族构建成为当时急务。但因国内文化多元,族群众多,边疆教育成为构建国族的重要途径。西南地区在抗战时期成为民族复兴基地,此区域的边疆教育倍受国人关注。因此,梳理国族构建语境下国人对西南民族多元文化与边疆教育方略的论述,可以了解当时国人为构建国族与发展边疆教育所作的学术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族建构 文化多元 边疆教育 西南地区 1930-40年代
下载PDF
德意志帝国时期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3
9
作者 邢来顺 周小粒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3-79,共7页
德意志帝国时期是德国社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人口形态方面,出现了非传统模式的高速人口增长和快速城市化;在生活状况方面,教育取得明显进步,收入增长,消费水平提高;在社会联系程度和福利状况方面,现代信息社会初露... 德意志帝国时期是德国社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人口形态方面,出现了非传统模式的高速人口增长和快速城市化;在生活状况方面,教育取得明显进步,收入增长,消费水平提高;在社会联系程度和福利状况方面,现代信息社会初露雏形,覆盖广泛的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初步确立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意志帝国 社会现代化 人口形态 生活质量 福利
下载PDF
论四川古镇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保护与利用 被引量:27
10
作者 王雪梅 《中华文化论坛》 2004年第3期37-41,共5页
古镇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类型。四川古镇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体现在其观赏、史学、文化、审美、科考、休闲等方面的价值上。要使四川古镇的旅游价值能充分体现出来 ,必须重视对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与利用 。
关键词 四川古镇 旅游资源 旅游价值 开发保护与利用
下载PDF
宋代孝文化述论 被引量:9
11
作者 黄修明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9-126,共8页
孝文化作为儒家政治文化的伦理根基 ,其本质核心是“孝治” ,即以孝治国安民。宋统治者推崇孝道教化 ,奉行尊老国策 ,旌表孝德孝行 ,并通过制订缜密完备的法律条文遏制、打击各种不孝犯罪以及在官场人事制度中以孝悌品行举人选官、黜陟... 孝文化作为儒家政治文化的伦理根基 ,其本质核心是“孝治” ,即以孝治国安民。宋统治者推崇孝道教化 ,奉行尊老国策 ,旌表孝德孝行 ,并通过制订缜密完备的法律条文遏制、打击各种不孝犯罪以及在官场人事制度中以孝悌品行举人选官、黜陟迁转官吏等等 ,都是“孝治”施政的具体实践内容。宋统治者大力推行“孝治”的结果 ,不仅形成了宋代民间社会讲孝行孝的浓厚气氛 ,而且把中国古代孝道文化的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孝文化 孝治
下载PDF
近代民族关系史上的西康建省及其历史意义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川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36-46,共11页
在民国时期的民族关系及边疆开发史上,西康建省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文章从民族关系史的角度,勾勒了近代以来的西康省的建立历程,重新审视了西康建省的历史意义。指出,西康建省是民国时期中央政府加强康藏关系、治理康区、巩固西南边疆... 在民国时期的民族关系及边疆开发史上,西康建省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文章从民族关系史的角度,勾勒了近代以来的西康省的建立历程,重新审视了西康建省的历史意义。指出,西康建省是民国时期中央政府加强康藏关系、治理康区、巩固西南边疆与西南国防、建设抗战大后方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反对"西藏独立"的战略性部署之一;同时也是这一地区向现代社会迈进启动的重要里程碑,并对以后四川西部及周边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民族关系史 西康建省 意义
下载PDF
知人论世:李安宅人生与学术史研究的意义与路径 被引量:8
13
作者 汪洪亮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0年第3期141-150,共10页
李安宅是我国著名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边疆学者,其人生跌宕起伏,与政学两界都有密切往来,其学术与时俱变,晚年被迫离开学术而蹉跎岁月。他的人生与学术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身体史与精神史的缩影,或许更能代表那个时代较为优秀而声... 李安宅是我国著名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边疆学者,其人生跌宕起伏,与政学两界都有密切往来,其学术与时俱变,晚年被迫离开学术而蹉跎岁月。他的人生与学术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身体史与精神史的缩影,或许更能代表那个时代较为优秀而声名并不显著的学人群体。在此阐发了李安宅的人生与学术史的研究意义,对既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回溯,并从社会史视角提出知人论世、通过学人研究而明了那个时代的研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安宅 学人研究 知人论世
下载PDF
系统科学视阈中的灾后羌寨文化保护与旅游振兴 被引量:1
14
作者 汪洪亮 张金玲 《系统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2-45,共4页
羌族村寨是羌民的传统居所、羌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开展民族旅游的基础。羌寨的文化保护和旅游振兴在羌族地区灾后重建工作中至关重要。灾后重建应运用系统思维,科学统筹以人为本和以文化为本、发展经济和保存文化等要素,积极保护、传承民... 羌族村寨是羌民的传统居所、羌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开展民族旅游的基础。羌寨的文化保护和旅游振兴在羌族地区灾后重建工作中至关重要。灾后重建应运用系统思维,科学统筹以人为本和以文化为本、发展经济和保存文化等要素,积极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大力拓展、振兴民族村寨旅游,实现羌寨文化保护和旅游振兴的相得益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科学 灾后重建 羌族村寨 文化保护 旅游振兴
下载PDF
刘咸炘“察势观风”的史学内涵与思想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冯婵 刘开军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CSSCI 2013年第1期211-222,共12页
刘咸炘在史学研究上继承并发扬了中国史学的通史家风。他以杰出的思辨能力和扎实的旧学功底构建了一个以史学为中心、以"察势观风"为理论内核的学术体系。"察势观风"是一种植根于传统学术土壤、又出古入今的研究范式,是糅合了儒道... 刘咸炘在史学研究上继承并发扬了中国史学的通史家风。他以杰出的思辨能力和扎实的旧学功底构建了一个以史学为中心、以"察势观风"为理论内核的学术体系。"察势观风"是一种植根于传统学术土壤、又出古入今的研究范式,是糅合了儒道思想、注重考察纵横关系的历史观。同时,"察势观风"还是刘咸炘历史撰述的指导思想与方法。"察势观风"理论是民国史学界继承司马迁"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学传统的典范。凭借风势之论,刘咸炘开拓出了史学研究的新气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咸炘 察势观风 史学范式 历史编纂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学历史教科书改革:历程、经验与展望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天明 陈辉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2021年第3期101-113,共13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改革大致经历了奠定基础、艰难探索、混乱异化、恢复重建、多样发展、繁荣兴盛、建设新时代七个时期,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例如:坚持正确思想导向,贯彻唯物史观基本原则;坚守历史学科体系,科学选择...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改革大致经历了奠定基础、艰难探索、混乱异化、恢复重建、多样发展、繁荣兴盛、建设新时代七个时期,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例如:坚持正确思想导向,贯彻唯物史观基本原则;坚守历史学科体系,科学选择历史教材内容;遵循学习心理逻辑,生动呈现历史变化发展;紧跟时代步伐,引入史学与考古新成果;重视历史教材研究,以研究推动教材改革。未来,我国历史教科书建设应注重核心素养的全面渗透,重视史学方法的递进式嵌入,注意教材编写的多维度审视,加强教材改革的根基性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教科书 中学阶段 新中国七十年
下载PDF
陈垣“史源学实习”教学的魅力与启示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开军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2-105,160,共4页
"史源学实习"是陈垣在历史教学上独创的一门课程,也是近百年来中国史学理论与方法的一大创新。"史源学实习"培养了年轻学子勇于怀疑的精神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史源学实习"的特色是它不仅教授知识,更重视&... "史源学实习"是陈垣在历史教学上独创的一门课程,也是近百年来中国史学理论与方法的一大创新。"史源学实习"培养了年轻学子勇于怀疑的精神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史源学实习"的特色是它不仅教授知识,更重视"金针度人"。这门课程对于学生的训练包括如何选题、史料搜集与甄别、史料的剪裁与组织、论著的撰写和修改等,是一个系统且全面的教学过程。通过"史源学实习"的训练,陈门弟子养成了严谨的学风与凝练的文风。陈垣关于"史源学实习"的历史教育思想与教学艺术,对于高校历史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垣 史源学 历史教育 教学艺术
下载PDF
晚清新学书目的民族本位史学意识与政治诉求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开军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61,共7页
晚清出现了一股编纂新学书目的高潮。它们通过提要、类序、自注等多种形式,评论晚清新学历史书籍,体现出浓厚的民族本位史学意识。这表现在三个方面:在批判世界史编纂的语境中争取中国史家的话语权;在对外国(主要是日本)学者所撰写的中... 晚清出现了一股编纂新学书目的高潮。它们通过提要、类序、自注等多种形式,评论晚清新学历史书籍,体现出浓厚的民族本位史学意识。这表现在三个方面:在批判世界史编纂的语境中争取中国史家的话语权;在对外国(主要是日本)学者所撰写的中国史的批驳中进行国民爱国主义教育;著录、评论中国史家的新学历史撰述,反映出晚清史学的自我期许与学术自信。晚清学者身处内忧外患之中,在所撰写的新学书目中,通过对兴亡史和变法史的评论寄予了保国、强国的政治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新学书目 民族本位 政治诉求
下载PDF
李安宅: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一个独特存在 被引量:3
19
作者 汪洪亮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1-8,共8页
李安宅是处于大变动时代的近代中国一个特立独行的学者,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其人生与学术的丰富性和独特性尚未得到学界充分认识。李安宅研究近些年来得到了较快推进,逐渐走向全面深入。未来还需要从人生史、心灵史、社... 李安宅是处于大变动时代的近代中国一个特立独行的学者,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其人生与学术的丰富性和独特性尚未得到学界充分认识。李安宅研究近些年来得到了较快推进,逐渐走向全面深入。未来还需要从人生史、心灵史、社会史、学科史等角度切入,以更深刻认识李安宅所生活的时代和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安宅 中国近代学术史 大变动时代 特立独行
下载PDF
龙门山—岷山断裂带上的历史地震 被引量:3
20
作者 邓绍辉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8-22,共5页
龙门山—岷山断裂带是川西北两大断裂带体系。本文利用现有文献资料,仅就这两大断裂带体系的概况、历史地震记录、历次地震所产生的重大危害以及该断裂带的特点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论述,以期能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及城市规划建... 龙门山—岷山断裂带是川西北两大断裂带体系。本文利用现有文献资料,仅就这两大断裂带体系的概况、历史地震记录、历次地震所产生的重大危害以及该断裂带的特点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论述,以期能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及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必要的历史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带 地震 龙门山 岷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