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性化理念提升心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罗晓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20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人性化理念在提升心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心内科2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程序护理组)和观察组(人性化理念护理组)各130例,比较护理后1周及出院时2组患者对健康宣教、基础护理、护理态度及护理... 目的探讨人性化理念在提升心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心内科2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程序护理组)和观察组(人性化理念护理组)各130例,比较护理后1周及出院时2组患者对健康宣教、基础护理、护理态度及护理效率的总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1周及出院时对健康宣教、基础护理、护理态度及护理效率的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理念在提升心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较好,可显著提升患者对各个方面护理的认可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理念 心内科 护理满意度 护理效果
下载PDF
复方丹参片联合曲美他嗪片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曾晓斌 田巨龙 +3 位作者 文亚红 徐大文 钱昌明 杨晓燕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9期1261-1263,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片联合曲美他嗪片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8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复...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片联合曲美他嗪片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8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复方丹参片联合曲美他嗪片口服治疗,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均降低,治疗组患者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降低程度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片联合曲美他嗪片在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疾病方面与单纯西药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更加确切,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明显缩短,药物安全性高,是临床上值得采用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复方丹参片 曲美他嗪片
下载PDF
经桡动脉入路PCI联合双联抗血小板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冠状动脉再狭窄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25
3
作者 陈红梅 陈友琼 +4 位作者 兰建军 徐大文 杨超 刘玉勇 文鸿 《疑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联合双联抗血小板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冠状动脉再狭窄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诊治冠心病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联合双联抗血小板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冠状动脉再狭窄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诊治冠心病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在经桡动脉入路PCI术后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氯吡格雷片和阿司匹林肠溶片)。超声检查2组患者LVEF、LVEDD、LVESD指标,实验室检测血ET-1、NO、TXB2、PT、TT、APTT、VEGF、IL-6、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LVEF升高,LVEDD、LVESD降低(t/P=7.707/0.001、4.670/0.001、5.247/0.001);ET-1、TXB2水平均降低,NO水平升高(t/P=5.309/0.001、5.241/0.001、5.602/0.001);PT、TT、APTT指标均升高(t/P=7.037/0.001、7.002/0.001、18.290/0.001);VEGF水平升高,IL-6、CRP水平降低(t/P=10.160/0.001、11.230/0.001、74.180/0.001);血小板聚集率及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率均较低(χ^(2)/P=4.981/0.025、3.983/0.045)。结论经桡动脉入路PCI联合双联抗血小板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内皮损伤,降低血栓形成及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发生,同时降低炎性反应,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双联抗血小板 心功能 血管内皮功能 再狭窄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单纯压迫或合并穿刺抽积血法治疗心导管术后假性动脉瘤(附5例报告) 被引量:3
4
作者 许勇 文亚红 +4 位作者 田巨龙 钱昌明 徐大文 高红梅 唐永江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3年第4期213-214,共2页
目的 介绍超声引导下单纯压迫修复法 (UGCR)和压迫合并穿刺抽积血修复法治疗 5例心导管术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2例瘤体小于 3 0cm× 3 0cm者采用单纯压迫修复法 ,在超声引导下直接按压 2 0~ 30min ;3例... 目的 介绍超声引导下单纯压迫修复法 (UGCR)和压迫合并穿刺抽积血修复法治疗 5例心导管术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2例瘤体小于 3 0cm× 3 0cm者采用单纯压迫修复法 ,在超声引导下直接按压 2 0~ 30min ;3例瘤体大于 3 0cm× 3 0cm者采用压迫合并穿刺抽积血修复法 ,在超声监视下先将带注射器的自制去针尖斜面的 18号穿刺针沿原穿刺口刺入瘤腔 ,再按住瘤颈阻断血流继续进入瘤腔 ,用注射器抽尽瘤腔内积血 ,继续按压 2 0~ 30min后缓慢减压 ,仍有血流信号者可重复上述过程。结果  5例均成功 ,局部无大块硬结形成。其中 4例 1次修复成功 ,1例先用UGCR法失败后改用压迫合并穿刺抽积血法成功。结论 在超声引导下根据瘤体大小选择单纯压迫修复法或压迫合并穿刺抽积血修复法能有效治疗心导管术后假性动脉瘤 ,其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术后局部无大块硬结形成 ,不影响短时间内经同路径再次进行的介入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穿刺抽积血法 治疗 心导管术 术后并发症 假性动脉瘤 压迫修复法
下载PDF
先心病患儿封堵术静脉复合骶管麻醉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5
作者 赵颖 沈娟 罗晓辉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3年第3期322-323,共2页
介入封堵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疾病(简称先心病)是一种成功率极高的微创手术,已在临床广泛开展。较大患儿和成人局部麻醉即可完成该手术,而较小患儿则需在复合静脉麻醉下手术。笔者分析了静脉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较小患儿先心病介入封... 介入封堵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疾病(简称先心病)是一种成功率极高的微创手术,已在临床广泛开展。较大患儿和成人局部麻醉即可完成该手术,而较小患儿则需在复合静脉麻醉下手术。笔者分析了静脉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较小患儿先心病介入封堵术中的安全性和护理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先天性心脏疾病 封堵术 骶管阻滞麻醉 护理
下载PDF
规范化出院随访对冠心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玲 何虹遐 罗晓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4期144-146,共3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是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之一。根据统计,中国每年新发冠心病患者约75万人,并且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心血管病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居民的第1位死因。冠脉支架植入术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其疗效好...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是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之一。根据统计,中国每年新发冠心病患者约75万人,并且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心血管病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居民的第1位死因。冠脉支架植入术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其疗效好、创伤小、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但患者在术后1年及以上的时间会出现冠脉支架内再狭窄和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严重的还需要再行手术治疗,甚至导致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支架术 再狭窄 出院随访
下载PDF
应用国产心血管造影机进行经桡动脉途径冠心病介入治疗81例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许勇 田巨龙 +6 位作者 文亚红 徐大文 钱昌明 罗晓辉 曾晓斌 郭健 都欧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6年第10期58-59,共2页
目的探索应用国产心血管造影机进行经桡动脉途径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应用我国万东公司生产的大型C臂心血管造影机(CGO-3000)对81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63例,其中经... 目的探索应用国产心血管造影机进行经桡动脉途径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应用我国万东公司生产的大型C臂心血管造影机(CGO-3000)对81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63例,其中经股动脉途径不成功者4例。结果81例中单支血管病变46例,多支病变35例;共对130处靶病变进行了介入治疗,置入支架151枚,无严重并发症发生。81例中成功79例,成功率为97.5%,失败2例,改经股动脉途径后成功,总成功率为100.0%,术后住院(4.1±0.5)d。结论应用国产心血管造影机进行经桡动脉途径冠心病介入治疗是安全的、可行的;经桡动脉途径是一种安全、有效、患者更容易接受的介入治疗方法,它与传统经股动脉途径互为补充。对有选择的病例桡动脉途径可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途径 经股动脉途径 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 国产心血管造影机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孙丽 高秋月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26期117-117,120,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影响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临床疗效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参照随机双盲法将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观察两组,各40例,分别接受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在治疗依从性及临床疗效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影响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临床疗效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参照随机双盲法将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观察两组,各40例,分别接受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在治疗依从性及临床疗效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与临床疗效,并提升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与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冠心病 依从性
下载PDF
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在2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塞患者中的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燕燕 吴军 +3 位作者 李春北 徐书涛 张启谊 周莉娟 《罕少疾病杂志》 2015年第3期20-21,33,共3页
目的比较三餐前短效+睡前中效胰岛素(诺和灵R+诺和灵N)和三餐前速效和中效的预混胰岛素(诺和锐30)的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在2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塞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1例入选患者随机分成2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达... 目的比较三餐前短效+睡前中效胰岛素(诺和灵R+诺和灵N)和三餐前速效和中效的预混胰岛素(诺和锐30)的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在2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塞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1例入选患者随机分成2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三餐前注射诺和锐30和三餐前注射诺和灵R+睡前注射诺和灵N这两种方案的达标时间分别为16.6±5.2天和15.4±4.1天(P>0.05),低血糖发生率为9.5%和19.04%(P<0.05),日均胰岛素使用量为50.5±6.1U和55.2±6.8U(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塞患者,三餐前速效和中效的预混胰岛素的方案相比三餐前短效+睡前中效胰岛素的方案低血糖发生率低,胰岛素总剂量相对较小,病人使用的依从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岛素强化治疗 安全性
下载PDF
40岁以下冠心病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军 张燕燕 《罕少疾病杂志》 2019年第3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40岁以下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选取经临床或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82例为冠心病组,同期收治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非冠心病患者148例为对照组,回顾分析两组间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 目的探讨40岁以下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选取经临床或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82例为冠心病组,同期收治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非冠心病患者148例为对照组,回顾分析两组间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结果在大量吸烟、糖尿病、高胆固醇、高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及低水平的高密度脂蛋白这几个因素间,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在冠心病组,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占55%,冠脉轻度狭窄甚至完全无异常者占30%。结论对于40岁以下的冠心病患者,吸烟是首要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以单支病变最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直臂X线机下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观察
11
作者 文亚红 田巨龙 +1 位作者 钱昌明 徐大文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58-159,共2页
关键词 室上性心动过速 直臂X线机 射频消融术
下载PDF
运用护理程序对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的护理
12
作者 梁廷荣 王莉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53-354,共2页
关键词 乌头碱中毒 心律失常 护理 护理程序
下载PDF
CARTO指引下房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13
作者 徐大文 文亚红 +1 位作者 田巨龙 兰建军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8期61-61,63,共2页
目的:探讨Carto指导房性心动过速射频导管消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治房性心动过速患者10例,在Carto标测系统指引下行射频消融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9例患者未再发心动过速,1例右侧隐匿性预激综合征伴PJRT患者再次消融后未再发心... 目的:探讨Carto指导房性心动过速射频导管消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治房性心动过速患者10例,在Carto标测系统指引下行射频消融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9例患者未再发心动过速,1例右侧隐匿性预激综合征伴PJRT患者再次消融后未再发心动过速;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Carto指导房性心动过速射频导管消融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性心动过速 Carto标测系统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贝那普利对植入VVI患者血浆脑利钠肽及心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兰建军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11期13-14,共2页
目的 研究贝那普利对植入VVI患者的血浆脑利钠肽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置入VVI起搏器心功能Ⅰ~Ⅱ级(纽约心脏协会分级)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贝那普利10... 目的 研究贝那普利对植入VVI患者的血浆脑利钠肽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置入VVI起搏器心功能Ⅰ~Ⅱ级(纽约心脏协会分级)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贝那普利10mg,1次/d,术前测2组患者血浆脑利钠肽,并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2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术后随访3年,重新测定两组患者血浆脑利钠肽和左室射血分数.对2组术前、术后血浆脑利钠肽及左室射血分数状况进行自身及组间对比分析.结果 试验组及对照组术前2组LVEF、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年LVEF均较术前降低、BNP水平均较术前升高.试验组患者LVEF降低幅度显著小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BNP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那普利能降低非生理性起搏方式对心脏功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生理性起搏 脑利钠肽 贝那普利 射血分数 心功能
下载PDF
胺碘酮联合综合护理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玲 卿利 《中国药业》 CAS 2017年第15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综合护理措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84例者根据就诊编号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各42例。所有患者采用胺碘酮治...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综合护理措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84例者根据就诊编号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各42例。所有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常规护理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综合护理组则采用综合护理措施。结果综合护理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心电图监测结果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心率、血压、心功能指标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辅以综合护理措施,可确保用药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改善,明显改善预后,护理服务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护理措施
下载PDF
左室穹顶部起源室性心律失常消融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超 文颐 崔凯军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1年第2期106-110,共5页
左室穹顶部是室性心律失常重要起源部位,由于其解剖结构及毗邻关系复杂,此处起源室性心律失常治疗难度较大。近年来使用多种新型消融方法治疗左室穹顶部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现将各种标测及消融方法做一综述。
关键词 左室穹顶部 室性心律失常 消融治疗
下载PDF
用不同剂量的培哚普利叔丁胺对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5
17
作者 罗高蓉 葛尤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期110-111,共2页
目的:比较对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使用不同剂量的培哚普利叔丁胺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150例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75)和观察组(n=75)。对对照... 目的:比较对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使用不同剂量的培哚普利叔丁胺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150例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75)和观察组(n=75)。对对照组患者使用2 mg的培哚普利叔丁胺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使用8 mg的培哚普利叔丁胺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血钾的水平和血肌酐的水平相比,P>0.05;观察组患者脑钠肽的水平、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水平及心肌能量消耗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周向室壁应力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与使用2 mg的培哚普利叔丁胺相比,使用8 mg的培哚普利叔丁胺对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改善其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培哚普利叔丁胺 不同剂量
下载PDF
教师引导、分组PBL教学法在内分泌系统疾病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燕燕 周青 +2 位作者 吴军 杨清华 刘爱军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16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教师引导、分组PBL教学法在内分泌系统疾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10月我院临床医学系学生54名,按照不同教学方法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7名,试验组采用教师引导、分组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 目的探讨教师引导、分组PBL教学法在内分泌系统疾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10月我院临床医学系学生54名,按照不同教学方法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7名,试验组采用教师引导、分组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理论考试、操作考试)、教学有效性、教学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理论考试成绩[(88.25±2.43)分]和操作考试成绩[(76.45±2.11)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学生的教学有效性为(46.25±1.23)分,教学满意度评分为(48.43±1.78)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教师引导、分组PBL教学法在内分泌系统疾病教学中可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教师引导 分组 内分泌系统 教学模式 教学质量
下载PDF
血清α1-抗胰蛋白酶与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军 张燕燕 徐大文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1508-1511,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α1-抗胰蛋白酶(AAT)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在该院心内科住院的ACS患者188例为ACS组,另选188例体检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α1-抗胰蛋白酶(AAT)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在该院心内科住院的ACS患者188例为ACS组,另选188例体检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AAT水平;采用修正Gensini积分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评价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记录随访1年患者预后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血清AAT水平对ACS患者诊断及预后的评估价值;采用多因素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ACS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ACS组高血压患者所占比例和血清AA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ACS病变程度的加重,血清AAT水平逐渐升高(P<0.05);血清AAT诊断AC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灵敏度为88.8%,特异度为89.9%,截断值为1085.21 ng/mL。随访发现,21例ACS患者出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预后不良组),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AAT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AAT评估ACS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89.2%,截断值为1347.62 ng/mL;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高血压(HR=3.72,95%CI:1.97~7.04)和血清AAT水平≥1347.62 ng/mL(HR=4.13,95%CI:2.12~8.06)均是影响AC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ACS患者血清AAT水平升高,且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血清AAT水平升高为影响AC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抗胰蛋白酶 急性冠脉综合征 病变程度 预后
下载PDF
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压监测指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唐永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1期31-32,共2页
目的研究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压(CAP)监测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2012年1月的12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患者的自愿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3例,治疗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0mg,1次/d;对照组给予... 目的研究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压(CAP)监测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2012年1月的12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患者的自愿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3例,治疗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0mg,1次/d;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片150mg,1次/d。1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中心动脉压(CAP)、外周血压和踝臂脉搏波速度(baPWV)。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压、CAP及baPW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P和baPW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可以降低患者的CAP,改善动脉的僵硬度,对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起到更为有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中心动脉压 氨氯地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