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曲纹紫灰蝶的危害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余志祥 邓晓燕 +6 位作者 杨永琼 潘晶 马书云 粱丽 郭晓祥 李贵能 王永刚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2期117-118,121,共3页
本文研究了在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对专一取食攀枝花苏铁叶片造成危害的曲纹紫灰蝶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结果表明,毒死蜱1 200倍液可全部杀死曲纹紫灰蝶幼虫,防效较好。
关键词 攀枝花苏铁 曲纹紫灰蝶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防治 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关于高度城市化和工业化背景下小型自然保护区建设模式的思考——以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2
作者 莫旭 《攀枝花科技与信息》 2011年第1期42-49,共8页
设立自然保护区是国际公认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途径,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设立自然保护区只是保护工作的起点,而保护成效取决于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科学合理地选择符合保护区实际的建设模式,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建设 攀枝花苏铁 工业化 城市化 保护生物多样性 四川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攀枝花苏铁自然保护区夏季PM_(2.5)中二次有机物的研究
3
作者 赖玮 杨永琼 +5 位作者 李黎 代东决 余志祥 莫恒勤 蒲金国 邓仕槐 《地球化学》 CAS CSCD 2014年第3期197-207,共11页
采用混合溶剂提取、N,O-双(三甲硅醚)-三氟乙酰胺(BSTFA)衍生化预处理和GC/MS分析技术,对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自然保护区PM2.5中的大气二次有机气溶胶进行了定量检测,探讨了研究区域内气溶胶中异戊二烯、α-/β-蒎烯光氧化产物、β-石竹... 采用混合溶剂提取、N,O-双(三甲硅醚)-三氟乙酰胺(BSTFA)衍生化预处理和GC/MS分析技术,对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自然保护区PM2.5中的大气二次有机气溶胶进行了定量检测,探讨了研究区域内气溶胶中异戊二烯、α-/β-蒎烯光氧化产物、β-石竹酸及小分子羧酸和的浓度水平与变化规律,并讨论了有机物占有机碳(OC)的比值。结果表明,24 h PM2.5中,异戊二烯光氧化产物、α-/β-蒎烯光氧化产物和β-石竹酸的平均浓度分别为51.2、16.1和1.7 ng/m3;苹果酸和2-羟基戊二酸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2.4 ng/m3和4.9 ng/m3。OC和元素碳(EC)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0.3μg/m3和5.9μg/m3。异戊二烯氧化产物、α-/β-蒎烯氧化产物及β-石竹烯氧化产物对OC的贡献率分别为1.63%、0.34%和0.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 5 二次有机物 异戊二烯光氧化产物 α- β-蒎烯光氧化产物 攀枝花苏铁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攀枝花苏铁类群的种子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郝云庆 莫旭 +1 位作者 余志祥 杨永琼 《四川林业科技》 2011年第6期28-33,共6页
苏铁是一类起源古老而孑遗的裸子植物,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所保护的攀枝花苏铁Cycas pan-zhihuaensis,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纬度最高,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野生苏铁种群。攀枝花苏铁群落共有物种82科253属318种;珍稀濒危植物... 苏铁是一类起源古老而孑遗的裸子植物,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所保护的攀枝花苏铁Cycas pan-zhihuaensis,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纬度最高,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野生苏铁种群。攀枝花苏铁群落共有物种82科253属318种;珍稀濒危植物除攀枝花苏铁外,还有云南梧桐Firmiana major、栌菊木Nouelia insignis和龙棕Trachycarpus nana。区系组成以热带性质为主,尤以泛热带为多。单种科、单种属和寡种属占绝对优势,表现出区系明显的古老性和残遗性现象。干热河谷区系特征明显,金沙江干热河谷特有种和标志种占到总种数的近1/3。一些残遗种或其后裔的起源和发生背景与古地中海有密切关系。结合当地的丰富的苏铁类植物和种子蕨化石植物群的发现,可以初步推断攀枝花苏铁群落是这些古生代类型的延续,其植物区系起源古老。该地区应是中国植物区系的分化中心,也很可能就是世界苏铁植物重要的起源与发展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枝花苏铁 植物区系 地理成分 珍稀濒危植物 干热河谷
下载PDF
伴绿随行——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发展
5
作者 莫旭 杨永琼 《生命世界》 2012年第6期8-13,91,共6页
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我国川滇交界的云贵高原西北部,位于攀枝花市西区、仁和区境内,涉及仁和区布德镇、西区格里坪两个镇,总面积1358.3公顷。保护区分为核心区(民政核心区、格里坪核心区)和实验区(科普区、苏铁人工群落... 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我国川滇交界的云贵高原西北部,位于攀枝花市西区、仁和区境内,涉及仁和区布德镇、西区格里坪两个镇,总面积1358.3公顷。保护区分为核心区(民政核心区、格里坪核心区)和实验区(科普区、苏铁人工群落区、自然植被恢复区)。核心区面积536.5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9.5%,实验区821.8公顷,占60.5%。保护区内有攀枝花苏铁38.5万株,是目前我国和亚洲苏铁类植物自然分布最北、株数最多、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天然苏铁林。除攀枝花苏铁外,区内还有维管植物527种,野生动物、鸟类87种,其中的栌菊木、龙棕、云南梧桐、穿山甲、小灵猫、金雕、四川山鹧鸪等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鉴于该保护区在自然保护中的特殊性,1994年4月中国首届苏铁植物研讨会在攀枝花市召开,1996年5月联合国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第四届国际苏铁学术会议也在攀枝花市举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攀枝花苏铁 四川 云贵高原 攀枝花市 植被恢复 西北部 实验区
原文传递
苏铁属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建议 被引量:2
6
作者 龚丽莉 杨永琼 +2 位作者 余志祥 彭泽宇 范曙义 《中国林副特产》 2022年第1期85-87,共3页
苏铁科植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遗迹植物之一,也是最早的种子植物之一。它被称为“植物王国的小熊猫”,是我国重要的一级保护植物之一。随着我国高度重视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保护区数量不断增加,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也得到加强。分析了野... 苏铁科植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遗迹植物之一,也是最早的种子植物之一。它被称为“植物王国的小熊猫”,是我国重要的一级保护植物之一。随着我国高度重视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保护区数量不断增加,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也得到加强。分析了野生苏铁资源的分布栖息地和保护状况,为保护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铁属植物 种子植物 植物保护
下载PDF
四川攀枝花发现栗背伯劳 被引量:1
7
作者 巫嘉伟 杨永琼 +5 位作者 古晓东 杨志松 李晓红 黄科 朱磊 余志祥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80-1081,共2页
2014年4月17日上午7:20时许,在攀枝花市西区格里坪镇竹林坡村(26°38′42.26″N,101°31′34.61″E,海拔1 991 m)的山坡农田边缘低矮灌丛中,观察并拍摄到一只伯劳(图1)。该鸟头顶黑灰色,到枕部转为灰色,前额、眼先、眼周... 2014年4月17日上午7:20时许,在攀枝花市西区格里坪镇竹林坡村(26°38′42.26″N,101°31′34.61″E,海拔1 991 m)的山坡农田边缘低矮灌丛中,观察并拍摄到一只伯劳(图1)。该鸟头顶黑灰色,到枕部转为灰色,前额、眼先、眼周和耳覆羽深黑色,形成粗而明显的贯眼纹。喉、胸及下体白色。肩、背为深栗色。尾羽黑色,但外侧尾羽为白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枝花市 四川 灰色 黑色 竹林 灌丛 农田
原文传递
骏枣果实成熟过程中果胶和纤维素代谢及其基因表达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欢 张舒怡 +2 位作者 张钟 张春梅 李新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4-43,共10页
【目的】探究制干枣品种骏枣果实在成熟过程中细胞壁物质和相关酶类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为枣果实发育与成熟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制干枣骏枣白熟期至完熟期7个时期的果实样品,测定硬度、含水量、可溶性固... 【目的】探究制干枣品种骏枣果实在成熟过程中细胞壁物质和相关酶类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为枣果实发育与成熟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制干枣骏枣白熟期至完熟期7个时期的果实样品,测定硬度、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色差、果胶和纤维素含量及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酯酶(PE)、纤维素酶(Cx)活性;根据枣果实转录组测序的基因注释选择15个细胞壁代谢相关基因,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其在各个时期的表达量,并分析骏枣生理指标与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结果】(1)随着骏枣果实的成熟,其硬度在完熟后期显著降低,果实含水量呈下降趋势,TSS含量线性上升,色差指标在完熟期趋于稳定。(2)果胶和纤维素含量前期无显著变化,但完熟期有所增加,PG活性呈波动状态,PE和Cx活性有所增加。(3)3个PG相关基因表达量在完熟期降至较低水平,3个PE相关基因表达量在脆熟期达到峰值,纤维素及其酶类7个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在各个时期表现不同,其中β-Glu40在完熟期表达量比其他基因高。【结论】PG及其相关基因与骏枣果实成熟和软化的相关性小,PE相关基因对果实软化具有先导作用,Cx及其相关基因对果实成熟具有联合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成熟 软化 细胞壁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濒危植物凹叶木兰(Magnolia sargentiana)栖息地维管植物多样性研究
9
作者 谢大军 李绍森 +4 位作者 罗红梅 向成华 蔡小虎 雷开明 余志祥 《四川林业科技》 2014年第5期65-69,共5页
濒危植物凹叶木兰为我国特有种。2006年对四川和云南两地野生凹叶木兰栖息地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结果表明,凹叶木兰栖息地共有维管植物104科233属379种。其中,蕨类植物有17科26属39种,种子植物87科207属340种。通过对凹叶木兰栖息地种子... 濒危植物凹叶木兰为我国特有种。2006年对四川和云南两地野生凹叶木兰栖息地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结果表明,凹叶木兰栖息地共有维管植物104科233属379种。其中,蕨类植物有17科26属39种,种子植物87科207属340种。通过对凹叶木兰栖息地种子植物的调查及其科、属的分布区类型分析的结果表明:其栖息地种子植物区系成分较为复杂、种类丰富,起源古老且具温带性质,植物区系过渡性明显。凹叶木兰仅分布于四川和云南少数地区,分布区较为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植物 凹叶木兰 栖息地 植物多样性
下载PDF
元江干热河谷典型耐旱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及抗旱性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蒲文彩 许云蕾 +1 位作者 余志祥 马焕成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8-68,共11页
为了解干热河谷植物对环境适应策略的差异性,以便筛选出优良的生态恢复植物,以元江干热河谷22种典型耐旱植物叶片为试材,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光学显微技术对植物的解剖结构进行分析,并以解剖学数量性状、转换性状及多元性状为指标对供... 为了解干热河谷植物对环境适应策略的差异性,以便筛选出优良的生态恢复植物,以元江干热河谷22种典型耐旱植物叶片为试材,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光学显微技术对植物的解剖结构进行分析,并以解剖学数量性状、转换性状及多元性状为指标对供试植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叶片对干热河谷的适应性表现出多样性;供试植物的叶片均有明显的旱生植物特征;叶片依据是否有海绵组织的分化分为等面叶和异面叶,其中异面叶的植物占多数,有13种,等面叶植物占9种;供试植物叶片解剖结构差异大,反映了植物长期适应干热环境的进化结果;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主要依据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主脉直径的差异把22种植物分为5类,反映出供试植物在通气组织、输导组织以及同化组织发达程度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耐旱植物 叶片解剖结构 生态适应性 聚类分析
下载PDF
金沙江干热河谷同一群落不同生活型植物叶片解剖结构差异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许云蕾 蒲文彩 +2 位作者 余志祥 杨永琼 马焕成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4-82,共9页
选取攀枝花苏铁保护区内立地条件相似的阳坡地段,采集17种植物的成熟叶片,用石蜡切片法比较叶片解剖结构,运用聚类分析对供试植物叶片解剖结构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叶片各解剖性状在物种间存在差异。上表皮细胞厚度、叶片厚度、栅... 选取攀枝花苏铁保护区内立地条件相似的阳坡地段,采集17种植物的成熟叶片,用石蜡切片法比较叶片解剖结构,运用聚类分析对供试植物叶片解剖结构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叶片各解剖性状在物种间存在差异。上表皮细胞厚度、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角质层厚度等性状变异系数均大于50%,可能属于生态适应性状;而下表皮细胞厚度、栅海比、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和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等性状变异系数较小,可能属于系统演化性状。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7种植物聚为4类,第Ⅰ类群为攀枝花苏铁,主要特征为无海绵组织分化,叶片厚度与上下表皮细胞厚度、栅栏组织厚度、角质层厚度平均值最大,第Ⅱ类群为沙针,主要特征为无海绵组织分化,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角质层厚度平均值较大,第Ⅲ类群的树种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平均值则在4个类群中最小,第Ⅳ类群各指标平均值处于居中水平。叶片解剖结构上的差异性是不同植物对环境的分异与趋同适应性的表现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干热河谷同一群落内的不同树种有可能分别处于演替的不同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解剖结构 聚类分析 演替
下载PDF
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植物叶片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鸿博 许云蕾 +3 位作者 余志祥 罗正平 董云祥 马焕成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16,共7页
选择攀枝花干热河谷区同一地块的22种植物叶片,分别对其C、N、P化学计量特征指标进行分析,以便了解其生化计量特征与抗旱性的关联性。结果表明,22种植物叶片叶C含量变化范围为365.03~476.33 g·kg^(-1),平均C含量为433.92 g·kg... 选择攀枝花干热河谷区同一地块的22种植物叶片,分别对其C、N、P化学计量特征指标进行分析,以便了解其生化计量特征与抗旱性的关联性。结果表明,22种植物叶片叶C含量变化范围为365.03~476.33 g·kg^(-1),平均C含量为433.92 g·kg^(-1);叶N含量变化范围为10.91~35.08 g·kg^(-1),平均N含量为20.51 g·kg^(-1),高于全球及全国叶N含量平均水平;叶P含量变化范围为1.94-3.10 g·kg^(-1),均值为2.56 g·kg^(-1),高于全球及全国叶P含量平均水平。聚类分析将22种植物分为4个类群,第Ⅰ类群C、N、P含量均值均较最高;第Ⅱ类群C含量较低,N含量较高,P含量较低;第Ⅲ类群C含量较高,N、P含量为4个类群中最低;第Ⅳ类群C含量最低,N含量较低,P含量较高。有11种植物叶片N∶P<10且N含量<20.0 g·kg^(-1),受到N元素限制;没有植物受到P元素限制;除白刺花、毛红椿外,其余9种植物均未受到2种元素限制。综合分析22个植物种N含量与N∶P呈显著正相关,而P含量与之相关性较弱的特征,认为N元素更可能限制干热河谷地区植物生长发育,而P含量较高表明植物体内存在主动吸收P元素来提高抗逆性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植物叶片 生化计量特征 植物聚类 限制元素
下载PDF
濒危植物云南梧桐(Firmiana major)人工繁育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余志祥 杨永琼 +6 位作者 莫旭 谢大军 郭晓祥 范曙义 龚丽莉 郝云庆 马绍东 《四川林业科技》 2013年第2期62-65,共4页
通过对濒危植物云南梧桐进行人工繁育表明:云南梧桐枝条扦插,生根率可达20%,种子育苗成苗率可达31.9%。种子育苗可成为云南梧桐大量繁殖、扩大云南梧桐种质资源的可行方法。
关键词 云南梧桐 扦插育苗 种子育苗
下载PDF
元江干热河谷典型植物的叶片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耀华 蒲文彩 +3 位作者 余志祥 罗正平 董云祥 马焕成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96-805,共10页
研究元江干热河谷不同植物叶片的C、N、P化学计量特征,可为该地区植被恢复的措施制定提供理论参考.选取元江河谷的30种典型植物的叶片,分析和研究了叶片的C、N、P和化学计量特征.研究发现元江干热河谷植物叶片C、N、P元素质量比分别为40... 研究元江干热河谷不同植物叶片的C、N、P化学计量特征,可为该地区植被恢复的措施制定提供理论参考.选取元江河谷的30种典型植物的叶片,分析和研究了叶片的C、N、P和化学计量特征.研究发现元江干热河谷植物叶片C、N、P元素质量比分别为408.54±28.15、16.64±5.12、2.39±0.58 mg·g^(−1),变异系数分别为0.069、0.307和0.242.N和P极显著正相关(P<0.01);C/N(w(C)∶w(N))、C/P(w(C)∶w(P))及N/P(w(N)∶w(P))分别为26.44、178.91、6.99,N与N/P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对其他研究,元江干热河谷植物叶片C、N元素含量偏低,而P元素含量偏高,N/P小于14,均为N受限植物.30种植物聚为5类,根据聚类结果分析了氮磷利用效率和木质化程度得出,第Ⅰ类群植物,即厚皮树、滇刺枣、毛枝青冈、三叶漆、虾子花、华西小石积、心叶木、木紫珠、清香木、变叶翅子树、细基丸可能具有更高的适应元江的干热环境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叶片 化学计量特征 元江
下载PDF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原生观赏植物筛选与繁育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国先 李静 +5 位作者 叶光志 潘晶 余志祥 向睿 邓晓燕 韩海洋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1-6,共6页
通过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植物群落的深入调查,从树型、花、叶、果等多种因子进行综合评定,筛选出景观价值高的原生观赏植物30种,对筛选出的冬樱花、滇榄仁、木蝴蝶等12种原生植物进行繁殖和轻基质培育试验,找出最佳繁育方法,培育苗木10万株... 通过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植物群落的深入调查,从树型、花、叶、果等多种因子进行综合评定,筛选出景观价值高的原生观赏植物30种,对筛选出的冬樱花、滇榄仁、木蝴蝶等12种原生植物进行繁殖和轻基质培育试验,找出最佳繁育方法,培育苗木10万株,推广应用于攀枝花城市视野区的山体生态治理、植被恢复和森林质量提升等城市森林建设工程,营建了1500 hm^2生态景观林,为金沙江干热河谷类似地区山体生态治理、原生植物开发利用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干热河谷 原生植物 筛选 繁育应用
下载PDF
金沙江下游干热河谷岩柿群落特征及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永琼 潘晶 +4 位作者 余彦林 余志祥 李贵能 龚丽莉 徐登海 《陕西林业科技》 2020年第6期14-18,共5页
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乡土树种岩柿(Diospyros dumetorum)由于生境及人为破坏较严重,种群数量不断减少,为保持岩柿种群自然更新,维持分布区生态系统稳定性,本研究对岩柿进行了群落特征、种子形态特性及育苗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岩柿能适... 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乡土树种岩柿(Diospyros dumetorum)由于生境及人为破坏较严重,种群数量不断减少,为保持岩柿种群自然更新,维持分布区生态系统稳定性,本研究对岩柿进行了群落特征、种子形态特性及育苗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岩柿能适应干热河谷地区气候和环境,表现出抗逆性强、但竞争力弱,自然更新能力差等特点;岩柿开花量大,结实率高,饱满率93.3%,种子千粒重(107.6±4.9)g;种子育苗需从第一年春季随采随播培育至第二年雨季,发芽率可达81.15%,育苗成苗率为59%,种子育苗可成为岩柿扩大繁殖、保存种质资源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柿 群落特征 开花物候 种子形态 育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