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平凡的学术之旅——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行将走近而立跨向不惑感言
1
作者 徐其超 《中外文化与文论》 CSSCI 2017年第2期32-34,共3页
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从1989年成立迄今,走过了不平凡的学术之旅。针对中国现当代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基本是借用西方的一整套话语这种'失语症',曹顺庆先生频频推出《中西比较诗学》《中国比较文学理论的垦拓》《中外跨文学跨文化比... 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从1989年成立迄今,走过了不平凡的学术之旅。针对中国现当代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基本是借用西方的一整套话语这种'失语症',曹顺庆先生频频推出《中西比较诗学》《中国比较文学理论的垦拓》《中外跨文学跨文化比较》《迈向比较文学新阶段》《中国文化与中国文论》《比较文学教程》《比较文学学》《跨文明比较研究》《跨越异质文化》等专著和论著。这些专著和论著纵横驰骋地展开文明探源研究、异质文化对话研究、异质文化融合研究、总体文学研究,促使以'跨文明研究'为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变异学 曹顺庆 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 文学人类学
原文传递
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我成长的摇篮
2
作者 胡志红 《中外文化与文论》 CSSCI 2017年第2期13-15,共3页
恰逢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进入大发展时期,我与它相遇相知,迄今为止已15年有余。对我而言,与它结缘是我人生之大幸。它既是学术乐园,也是一个学术训练场,就像个学术大家庭,是我学术成长的摇篮。2002年9月,我再次踏进四川大学的校门,成了... 恰逢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进入大发展时期,我与它相遇相知,迄今为止已15年有余。对我而言,与它结缘是我人生之大幸。它既是学术乐园,也是一个学术训练场,就像个学术大家庭,是我学术成长的摇篮。2002年9月,我再次踏进四川大学的校门,成了文学与新闻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一名博士生,很荣幸成为学术大师曹顺庆教授门下的一名弟子,算是一位名正言顺的准比较文学学者。那时我正迈向不惑之年,说实话,我依然困惑迷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 比较文学 生态批评
原文传递
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VR/MR学会影像志
3
作者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20年第2期1-2,共2页
数字时代的文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暨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概况会议时间:2019年4月19—21日会议地点: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主办单位: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承办单位: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基地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 数字时代的文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暨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概况会议时间:2019年4月19—21日会议地点: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主办单位: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承办单位: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基地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会议主题:数字时代的文学与文化主要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 电子科技大学 文学与文化 传媒研究 数字时代 清水河 主要议题 会议主题
原文传递
以四川大学为龙头的四川省比较文学研究发展回眸
4
作者 邹涛 《中外文化与文论》 CSSCI 2017年第2期41-42,共2页
四川省比较文学以四川大学为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从1984-2002年形成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完整的比较文学人才培养体系),其影响辐射省内外、国内外学人学者,在中国和世界比较文学界发出了自己的铿锵之音。在研究特色上,比较诗学研究、比较文... 四川省比较文学以四川大学为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从1984-2002年形成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完整的比较文学人才培养体系),其影响辐射省内外、国内外学人学者,在中国和世界比较文学界发出了自己的铿锵之音。在研究特色上,比较诗学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欧美文学与中外文学关系(尤其是歌德研究和中德文学关系研究)均极具创新特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该团队的研究实力可通过创办的诸多报刊杂志窥见一斑:1989年创办全国首份《比较文学报》,1995年创办《中外文化与文论》集刊,2001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研究 学术研讨会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 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
原文传递
学术创新与话语累叠——我在四川比较文学群体的生命瞬间与学术感受
5
作者 支宇 《中外文化与文论》 CSSCI 2017年第2期39-40,共2页
与很多会员比较起来,我参加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的活动算不上早。推算起来,正式参加活动最多能够追溯到1999年8月。这个夏天,成都的天气已经开始变得相当闷热,而我已经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工作了3年多一点。此前,我已经收到录取通知... 与很多会员比较起来,我参加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的活动算不上早。推算起来,正式参加活动最多能够追溯到1999年8月。这个夏天,成都的天气已经开始变得相当闷热,而我已经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工作了3年多一点。此前,我已经收到录取通知书,即将于9月回川大文学与新闻学院报到,并在曹老师指导下攻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学位。恰巧,9月15日至18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 学术创新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
原文传递
寄语四川比较文学研究
6
作者 郑剑平 《中外文化与文论》 CSSCI 2017年第2期37-38,共2页
四川比较文学研究是中国学术界的重镇,不仅凝聚了一大批知名学者,培养了一批有影响的比较文学学者,而且产生了一系列有影响性的学术观点与成果。从川内的杨武能、曹顺庆、赵毅衡等诸先生,到'学成出川'的蒋承勇、叶舒宪、罗婷等&... 四川比较文学研究是中国学术界的重镇,不仅凝聚了一大批知名学者,培养了一批有影响的比较文学学者,而且产生了一系列有影响性的学术观点与成果。从川内的杨武能、曹顺庆、赵毅衡等诸先生,到'学成出川'的蒋承勇、叶舒宪、罗婷等'川门弟子',再到失语症、变异学、中国学派、跨文明研究等影响颇大的学术观点和《中西比较诗学史》《比较文学学科史》等蜚声海内外的学术成果,学者、学生、学术构成了四川比较文学的底色,也使四川比较文学学统始终薪火相传,走在国内学术界的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研究
原文传递
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段峰 《中外文化与文论》 CSSCI 2017年第2期9-10,共2页
经常有研究生提问,比较文学研究翻译和外语专业研究翻译有什么不一样?对我这个比较文学博士毕业,如今又在指导英语专业翻译研究博士生的人来讲,这个问题还真躲不过。首先,具有学科意义的翻译研究有两个重要的理论和方法来源:语言学和比... 经常有研究生提问,比较文学研究翻译和外语专业研究翻译有什么不一样?对我这个比较文学博士毕业,如今又在指导英语专业翻译研究博士生的人来讲,这个问题还真躲不过。首先,具有学科意义的翻译研究有两个重要的理论和方法来源:语言学和比较文学。比较文学的形象学和接受学研究的就是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接受和影响问题。翻译研究一直以来受制于这两个学科的影响,这种状况在二十世纪后期开始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 中国学派 译语文化 巴斯内特
原文传递
从“世界性”到“地方性”:比较文学的翻转
8
作者 唐小林 《中外文化与文论》 CSSCI 2017年第2期20-23,共4页
说来有趣,比较文学的世界性东移像是巧合,里面充满玄机。中国学派,再聚焦一点,川大学派就够世界刮目相看的了。去年,恰逢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一个甲子,张隆溪当选学会主席。张隆溪出生四川成都。当今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的会长曹顺庆是贵州人... 说来有趣,比较文学的世界性东移像是巧合,里面充满玄机。中国学派,再聚焦一点,川大学派就够世界刮目相看的了。去年,恰逢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一个甲子,张隆溪当选学会主席。张隆溪出生四川成都。当今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的会长曹顺庆是贵州人,却偏偏在四川大学工作。副会长赵毅衡的出生地,一说在桂林,一说在上海,很不确定,人也在欧美游走20余载,新世纪的某一天,他突然放弃英国国籍,锚定在川大,吃火锅做符号学,拓展比较文学新的一脉。'四川'偏僻一隅,在历史的此一时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 曹顺庆 平行研究 张隆溪 地方性
原文传递
我与比较文学
9
作者 邓经武 《中外文化与文论》 CSSCI 2017年第2期7-8,共2页
我从事的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在作家生平简况、作品的艺术分析中,自然常常会涉及一个作家所受到的外国文学的影响。鲁迅就明确说过,他自己的小说由于'内容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很是让青年人喜欢,这是因为原先所读过的一百来... 我从事的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在作家生平简况、作品的艺术分析中,自然常常会涉及一个作家所受到的外国文学的影响。鲁迅就明确说过,他自己的小说由于'内容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很是让青年人喜欢,这是因为原先所读过的一百来篇外国小说的影响。每次涉及五四开始的中国新文学性质,都常常征引胡风'现代文学是世界进步文学一支新拓的支流'。郭沫若在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崛起,自述有着歌德、泰戈尔、惠特曼的直接影响。巴金则直接说他们一代人'都是法兰西大革命的产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比较美学 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 曹先生 李劼人
原文传递
科幻成都:穿越文学的数智未来——聚焦一场落地成都的人工智能美术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新建 郭天真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23年第2期461-474,共14页
迈入数智时代,在三星堆考古与数智科技的双重助推下,有关成都的区域表述出现了诸多改变。无论是《科幻世界》的小说场景,还是麓湖美术馆的装置展览,以古今幻想为聚焦的跨时空叙事可谓层出不穷。尽管彼此相差无数光年,神话与科技却又悄... 迈入数智时代,在三星堆考古与数智科技的双重助推下,有关成都的区域表述出现了诸多改变。无论是《科幻世界》的小说场景,还是麓湖美术馆的装置展览,以古今幻想为聚焦的跨时空叙事可谓层出不穷。尽管彼此相差无数光年,神话与科技却又悄然无声地嵌合成了一体。本文以2022年在成都举办的人工智能专题科幻艺术展为例,从文学人类学的视野出发,提出如古往今来的神话一样,科幻就是赛博格的论点。器物通灵,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是凤凰也是风暴,是超越人类的编年史和本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 成都 数智未来 文学人类学
原文传递
高贵广阔的民间立场——三台当代文学创作之野川诗歌
11
作者 张德明 《剑南文学》 2021年第2期83-87,F0002,共6页
一在今天的三台,不仅留有草堂主人杜甫和历代文人墨客的辉煌足迹,更有一个年龄结构合理、文体齐全、风格鲜明各异、整体成就辉煌的当代作家群体,野川(王开金)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野川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表诗歌,算起来,应该是一... 一在今天的三台,不仅留有草堂主人杜甫和历代文人墨客的辉煌足迹,更有一个年龄结构合理、文体齐全、风格鲜明各异、整体成就辉煌的当代作家群体,野川(王开金)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野川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表诗歌,算起来,应该是一个年轻的诗坛"老人"。进入新世纪以来,诗人日益精进,以独特的生命经验和个人语型,成为四川现代汉诗写作中少数翘楚之一。他的作品入选《中国最佳诗歌》《中国诗歌精选》等三十余种权威诗歌选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创作 民间立场 现代汉诗 当代作家 诗歌选本 成就辉煌 草堂 新世纪以来
原文传递
好样的,我们的学会(学会回眸) 被引量:1
12
作者 成良臣 《中外文化与文论》 CSSCI 2017年第2期1-4,共4页
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自1989年6月成立至今,已走过了28年的历程。笔者作为最早参加学会的成员之一,也由而立之年步入花甲之年而显得老迈。但我们的学会却并没有因时光的流逝而变得老态,而是更为成熟,更加英姿勃发,步履矫健,呈现出越战越... 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自1989年6月成立至今,已走过了28年的历程。笔者作为最早参加学会的成员之一,也由而立之年步入花甲之年而显得老迈。但我们的学会却并没有因时光的流逝而变得老态,而是更为成熟,更加英姿勃发,步履矫健,呈现出越战越勇的强劲态势。何以如此,笔者不揣冒昧,体悟出以下几点。一是组织机构健全,领导有力。四川比较文学学会自成立开始,就一直受到省社科联的高度重视和具体指导,并组成了一个很具有代表性的学会理事会及学会领导班子。其中,既有省内重点高校的学术尖子,也有地方院校的学术骨干,还有行业之外的学术精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 文学学会 学术年会 学术平台 领导班子
原文传递
文学人类学:“反身转向”的新趋势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新建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20年第2期41-50,共10页
在比较文学及文化人类学等新老学科带动下,经过改革开放的四十年发展,文学人类学作为新兴交叉学科取得了长足进步,同时也存在许多理解、阐释和践行方面的问题。如何在多样化扩展的进程中把握学科边界、凸显自我特征,已成为这门学科从业... 在比较文学及文化人类学等新老学科带动下,经过改革开放的四十年发展,文学人类学作为新兴交叉学科取得了长足进步,同时也存在许多理解、阐释和践行方面的问题。如何在多样化扩展的进程中把握学科边界、凸显自我特征,已成为这门学科从业者们的新议题和新担当,需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既不定一尊,亦不各自为政。面对从文学到人类学都受到的科技挑战,未来的目标应是携手共建,不同而和,既五彩缤纷,又交相辉映。这一点,对文学人类学如此,其余人文学科亦不例外。作为一门力图打通中外古今,同时强调文本与田野结合的前沿学科,文学人类学需要不断确立自己的学术专长及未来走向。其中,尝试以整体论为基础,关注人类学的"反身转向",从自我民族志视角重释文学,或许便是值得探求的路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人类学 比较文学 反身转向
原文传递
学会往事
14
作者 徐行言 《中外文化与文论》 CSSCI 2017年第2期30-31,共2页
记得我是1994年下半年首次参加学会活动的。当时学会组织了一个'四川国际文化交流暨比较文学研讨会',我受邀与会并在大会发言。会后论文又收入了题为《比较文学新开拓》的论文集,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当时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记得我是1994年下半年首次参加学会活动的。当时学会组织了一个'四川国际文化交流暨比较文学研讨会',我受邀与会并在大会发言。会后论文又收入了题为《比较文学新开拓》的论文集,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当时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就是四川比较文学学会的学术氛围较我此前参加的其他学会更浓,学术活动更严谨规范。此后便持续参加学会的学术活动,再后来逐渐参与一些学会的工作。此中记忆较深的是2006年前后,曹会长提出希望我校承办学会的第七届学术年会,并要求将会议办成一次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学术活动。当时我们感到压力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
原文传递
互鉴中重写墨学史:刍议“三元组”结构的“中源西传”
15
作者 聂韬 王周璐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24年第3期297-321,共25页
作为文明互鉴的学术性产物,汉学研究在不断见证着文明之间的互动与融通,墨学的“化外之身”亦如是。在中国20世纪初的“疑古”思潮里,相较于“新史学”思潮下成为“辨伪”焦点的《墨经》各篇章,墨家十论的“三元组”结构在国内并未形成... 作为文明互鉴的学术性产物,汉学研究在不断见证着文明之间的互动与融通,墨学的“化外之身”亦如是。在中国20世纪初的“疑古”思潮里,相较于“新史学”思潮下成为“辨伪”焦点的《墨经》各篇章,墨家十论的“三元组”结构在国内并未形成论辩,即便“文本演变”的观点早已提出,也始终淹没于彼时对“三分支”无条件的“信古”旨趣中。然而在域外,汉学家们以《墨子》其书的生成史为研究核心,悉数借鉴、延伸,甚至批判既往的国学研究视角,这让墨学的“域外”之体呈现出“中源西传”的融摄、互鉴之景。本文以“三元组”结构为楔,纵深于百年墨学研究的中西考辨,以揭示这场“文明互鉴”下的汉学研究接力所彰显的反思、重审先秦诸子及其文本的新风潮,进而让汉学研究加入国学研究中,重写墨学史,思索如何促成中外研究者形成有效对话,以便在更为通畅、对等的互鉴研究环境下彰显中国古典思想的当代传播价值与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互鉴 “三元组”结构 三分支理论 演变理论 疑古 汉学
原文传递
黑色的未来图景与历史源流的榫卯——《新星》中德拉尼的非洲未来主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聂韬 左茂江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23年第2期407-425,共19页
塞缪尔·德拉尼身为美国科幻文学大师,同时也是非裔作家的一员,对非裔流散群体的历史和科幻未来有深刻的理解。“非洲未来主义”在20世纪90年代正式提出,其中美国非裔群体所参与的未来书写、关涉自身历史的理论诉求和内核,早在德拉... 塞缪尔·德拉尼身为美国科幻文学大师,同时也是非裔作家的一员,对非裔流散群体的历史和科幻未来有深刻的理解。“非洲未来主义”在20世纪90年代正式提出,其中美国非裔群体所参与的未来书写、关涉自身历史的理论诉求和内核,早在德拉尼早期的科幻作品中便可以寻得踪迹。本文以德拉尼创作的太空歌剧《新星》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先驱性的非洲未来主义式创作实验:通过塑造完整、真实且客观的未来图景,搭建现实与未来耦合的桥梁,并从中温和、隐秘地投射非裔的现实困境和黑色未来的曙光,进而以自身叙述介入西方历史源流,在神话与科幻的碰撞中构建非裔过去和未来的榫卯,恢复黑人在历史和未来中的持续存在,也为后续非裔作家以幻想隐喻现实的对抗性写作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叙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缪尔·德拉尼 《新星》 非洲未来主义 非裔科幻文学
原文传递
空间书写视角下川渝文艺历史与现状研究--以当下热播影视剧为例
17
作者 陈佑松 《现代艺术》 2022年第7期62-63,共2页
坐落于西部的两座城市成都与重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文艺在两城的沃土滋养下,拥有了别具一格的巴蜀风土人情及味道。而影视文化作为文艺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过文艺作品的历史空间,书写想象两座城市的人文情怀与历史风致,... 坐落于西部的两座城市成都与重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文艺在两城的沃土滋养下,拥有了别具一格的巴蜀风土人情及味道。而影视文化作为文艺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过文艺作品的历史空间,书写想象两座城市的人文情怀与历史风致,再结合运用当下新媒体的广泛传播特性,使得川渝影视得以进一步发展,以反哺文艺中的其他领域从而达到协同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创作 影视文化 文艺作品 影视剧 传播特性 历史与现状 人文情怀 结合运用
原文传递
中国文化“走出去”实践探索——曹顺庆教授访谈录
18
作者 华媛媛 贺思圆 曹顺庆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 2019年第1期65-72,共8页
嘉宾介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学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比较文学),国家级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带头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霍英东教师基金获得者,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 嘉宾介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学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比较文学),国家级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带头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霍英东教师基金获得者,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带头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论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会长;美国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台湾南华大学、佛光大学、淡江大学客座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委,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中文学科副主任委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重点学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本科教学评估 学术带头人 学科带头人 中文学科 中国比较文学 曹顺庆
原文传递
文章《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明亮的诗行》
19
作者 张德明 《现代艺术》 2018年第12期210-211,共2页
推荐理由2018年4月,文章《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明亮的诗行》发表于《光明日报》。创作感言文学阅读是生活的赐予《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明亮的诗行》一文是为杭州诗人卢文丽的诗集《礼——卢文丽诗选》写的一篇评论,发在今年4月24日的《光明日... 推荐理由2018年4月,文章《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明亮的诗行》发表于《光明日报》。创作感言文学阅读是生活的赐予《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明亮的诗行》一文是为杭州诗人卢文丽的诗集《礼——卢文丽诗选》写的一篇评论,发在今年4月24日的《光明日报》上。我喜欢读卢文丽的诗歌,因为她的作品里饱含着纯粹和气量,那种对生活、民情、社会、凡俗、草根的充满慈爱的纯粹和对张狂的物质世界超度的从容与雅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
原文传递
传播学研究的新视角:变异学的启示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梅 《中外文化与文论》 CSSCI 2017年第2期27-29,共3页
爱德华·赛义德(EdwardW.Said)在其《理论旅行》(1982)和《理论旅行再思考》(1994)两篇重要的文章中阐述了'理论的旅行',其中包含着理论的变异与传播的思想。思想的主旨是一种事物或理论,如果离开了它原本产生的空间或者情... 爱德华·赛义德(EdwardW.Said)在其《理论旅行》(1982)和《理论旅行再思考》(1994)两篇重要的文章中阐述了'理论的旅行',其中包含着理论的变异与传播的思想。思想的主旨是一种事物或理论,如果离开了它原本产生的空间或者情景,转而流向不同的意义规定空间或者语境中,会不可避免地被编码,其原本丰富的内涵将会被扭曲,甚至被解构和重组,在解构和重组的过程中,会失去在新情景中没有解释依据的含义,同时也会增加新的含义,这些新的含义一般会让理论更容易在新的情景中传播。由此可见,传播思想贯穿了变异的全过程,系统地学习和了解变异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 曹顺庆 变异学 受众研究 有限效果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