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编辑科研意识对学报专栏建设的影响和促进——以《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栏目特色化建设为例 |
万东升
杨跃寰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2
|
|
2
|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论文作者群分析 |
梁雁
|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4
|
|
3
|
学术之光·学界之星·学人之友·学海之舟——《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卷首语 |
陈于后
|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1
|
|
4
|
学报人与学术人的对话--《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卷首语 |
陈于后
|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0 |
|
5
|
红雨随心翻作浪 青山着意化为桥--《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卷首语 |
陈于后
|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6
|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稿约 |
|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
7
|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稿约 |
|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
8
|
数字化出版对高校学报及编辑意识的影响 |
李仲先
梁雁
|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19
|
|
9
|
高校学报编辑的素质结构分析 |
胡虹
|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8
|
|
10
|
高校学报的作用及其办刊模式的创新 |
方月婵
胡虹
|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14
|
|
11
|
核心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比较研究——以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为例 |
梁雁
|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
2011 |
18
|
|
12
|
基于PDCA的高校学报质量管理流程分析 |
胡虹
余毅
|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5
|
|
13
|
高校学报的人本属性与组织管理 |
胡虹
余毅
|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4
|
|
14
|
论高校学报的功能属性与质量属性 |
胡虹
|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17
|
|
15
|
高校学报与高校的功能互动和信息互动 |
胡虹
雷文
杨跃寰
唐克伦
|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1
|
|
16
|
基于物联网的高校学报信息传播 |
胡虹
余毅
|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2
|
|
17
|
编辑的读书观 |
万东升
|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5
|
|
18
|
关于提升高校学报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
杨平
|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7
|
|
19
|
学术期刊规范性评价及实证——以编辑出版学期刊为例 |
胡虹
|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4
|
|
20
|
略论理工院校人文社科学报之办刊愿景 |
陈于后
|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