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4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四川理工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袁先铃 张薇 +1 位作者 叶阳 王凌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5期252-253,256,共3页
结合实践经验,以培养复合型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从人才目标的确定、培养计划的修订、课程体系的建设、教学内容的优化、培养过程的实施等方面,就如何完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地方本科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结合实践经验,以培养复合型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从人才目标的确定、培养计划的修订、课程体系的建设、教学内容的优化、培养过程的实施等方面,就如何完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地方本科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复合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质量与安全 培养方案 培养模式
下载PDF
酿酒工程专业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3
2
作者 邹伟 张楷正 +1 位作者 边名鸿 罗惠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4期257-258,共2页
针对目前该课程教学内容过于宽泛,不能体现酿酒工程的专业特色等问题,通过调整教学重点,增加专业特色的教学内容,引入文献案例教学和网络资源教学等一系列教学改革研究,加深了学生对酿酒工程相关工艺原理、工艺过程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 酿酒工程 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生物工程类专业分子生物学教学模式改革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川 黄丹 +1 位作者 魏丕伟 赵兴秀 《农业工程》 2019年第4期97-99,共3页
分子生物学因为其重要的基础理论和广泛的应用已成为生物类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针对当前生物工程专业的特点和分子生物学教学的现状,该文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进行优化和改革,将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理论、试验技术以... 分子生物学因为其重要的基础理论和广泛的应用已成为生物类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针对当前生物工程专业的特点和分子生物学教学的现状,该文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进行优化和改革,将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理论、试验技术以及科学思维能力传授给学生,以培养合格的生物工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生物工程 课程改革 教学模式
下载PDF
提高生物工程专业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探索及实践 被引量:3
4
作者 邓静 张静 +1 位作者 赵兴秀 吴华昌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93-96,共4页
对地方高校生物工程专业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介绍了四川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针对新进教师没有或缺乏工程实践能力的现状,采取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方法措施,为培养卓越工程师提供了... 对地方高校生物工程专业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介绍了四川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针对新进教师没有或缺乏工程实践能力的现状,采取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方法措施,为培养卓越工程师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工程专业 青年教师 工程实践能力
下载PDF
提高生物工程专业毕业实习质量的探索 被引量:4
5
作者 潘训海 左勇 《广州化工》 CAS 2013年第16期219-220,225,共3页
毕业实习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生物工程专业毕业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注重实习动员、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实习教学设计及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对提高生物工程专... 毕业实习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生物工程专业毕业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注重实习动员、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实习教学设计及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对提高生物工程专业毕业实习质量的方法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工程 毕业实习 实践教学
下载PDF
四川甜面酱不同发酵工艺中的菌相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沈芳 吴华昌 +3 位作者 邓静 李萍萍 张静 石娇娇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1-45,54,共6页
对保温发酵和自然发酵两种甜面酱酿造工艺中的微生物进行菌相研究,并对两种甜面酱成品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自然发酵甜面酱中细菌浓度明显高于保温发酵,霉菌浓度差别不大,而酵母菌只存在于自然发酵的特定阶段,保温发酵中始终未检测。... 对保温发酵和自然发酵两种甜面酱酿造工艺中的微生物进行菌相研究,并对两种甜面酱成品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自然发酵甜面酱中细菌浓度明显高于保温发酵,霉菌浓度差别不大,而酵母菌只存在于自然发酵的特定阶段,保温发酵中始终未检测。保温发酵甜面酱细菌主要为芽孢菌,而自然发酵中除了芽孢菌还有乳杆菌及芽孢乳杆菌。自然发酵甜面酱的香气、滋味均优于保温甜面酱。两种发酵方式中微生物数量及种类的差异是甜面酱风味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造工艺 甜面酱 微生物 菌相分析 感官评价
下载PDF
3株功能菌在四川保宁醋强化发酵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李玉斌 邓静 +6 位作者 吴华昌 乔明锋 易宇文 彭毅秦 刘阳 严梦琴 唐红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5-82,共8页
以产香酵母菌、高产酸醋酸菌以及产多糖乳酸菌为研究对象,将3株功能菌应用于四川保宁醋中进行接种强化发酵。单菌强化发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强化组1(接种产香酵母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数及相对含量分别提高了17.39%、20.23%,达到2... 以产香酵母菌、高产酸醋酸菌以及产多糖乳酸菌为研究对象,将3株功能菌应用于四川保宁醋中进行接种强化发酵。单菌强化发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强化组1(接种产香酵母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数及相对含量分别提高了17.39%、20.23%,达到27种、79.65%;强化组2(接种高产酸醋酸菌)与强化组3(接种产多糖乳酸菌)酸度分别上升了82.75%、155.75%,稳定在3.18%、4.45%,其中有机酸含量增幅在23.46%~389.21%之间;强化组3多糖质量浓度提高了68.43%,高达1 143.78 mg/L。采用混菌设计确定强化发酵最佳接种比例,其结果证明在总接种量1%,接种比例为酵母菌40%、醋酸菌16%、乳酸菌44%条件下,所得食醋的效果最佳,其酸度为5.28%,挥发性物质种数为30种,感官评分85.65。研究结果为改善保宁醋风味、提高出醋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香酵母菌 高产酸醋酸菌 产多糖乳酸菌 保宁醋 强化发酵 混菌设计
下载PDF
四川传统发酵肉中乳酸菌的分离及发酵特性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黄丹 刘有晴 +4 位作者 于华 毛祥 刘达玉 程华 汪礼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9-152,159,共5页
对四川传统发酵肉中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其发酵特性进行研究。以四川腊肉为研究对象,采用平板划线法对乳酸菌进行分离纯化,利用16S r DNA的序列测定技术对其鉴定,并对分离菌株在不同温度、p H、Na Cl浓度、亚硝酸盐浓度条件下的生... 对四川传统发酵肉中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其发酵特性进行研究。以四川腊肉为研究对象,采用平板划线法对乳酸菌进行分离纯化,利用16S r DNA的序列测定技术对其鉴定,并对分离菌株在不同温度、p H、Na Cl浓度、亚硝酸盐浓度条件下的生长代谢、产酸能力进行研究,并对发酵产物中游离氨基酸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一株优势乳酸菌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分离菌株对数生长期为6~18 h;最适发酵温度30℃,发酵p H5.5;对Na Cl及Na NO2耐受能力分别高达10%和150 mg/L;其代谢产物中共测出16种游离氨基酸,共包含5种人体必需氨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肉 乳酸菌 鉴定 发酵特性 游离氨基酸
下载PDF
四川麸醋醋醅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产酸特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陈卓 毛祥 +3 位作者 于华 唐平 黄丹 赵长青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3-106,113,共5页
对四川麸醋醋醅中产酸能力较强的乳酸菌进行筛选,并对其产酸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平皿生化反应对目的菌株进行分离,以产酸能力为指标进行复筛,通过形态特征以及16SrDNA同源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对该菌在不同pH、温度、摇床转速... 对四川麸醋醋醅中产酸能力较强的乳酸菌进行筛选,并对其产酸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平皿生化反应对目的菌株进行分离,以产酸能力为指标进行复筛,通过形态特征以及16SrDNA同源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对该菌在不同pH、温度、摇床转速条件下的产酸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的产酸能力较强的菌株为鼠李糖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其最适产酸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为5.0,温度为37℃,摇床转速为140r/min,总酸含量为1.986g/d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麸醋醋醅 乳酸菌 分离鉴定 产酸特性
下载PDF
四川麸醋醋醅中产酸细菌的分离及产酸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于华 黄丹 +2 位作者 欧俊模 陈卓 唐姣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6-41,共6页
以四川麸醋为研究对象,从醋醅中筛选出一株产酸能力强的优势菌株,并对其产酸特性进行探索。采用平板涂布划线和平皿生化反应等传统分离方法对四川麸醋醋醅中的产酸细菌进行分离,通过测定产酸能力进行复筛,运用形态学特征和遗传学特征对... 以四川麸醋为研究对象,从醋醅中筛选出一株产酸能力强的优势菌株,并对其产酸特性进行探索。采用平板涂布划线和平皿生化反应等传统分离方法对四川麸醋醋醅中的产酸细菌进行分离,通过测定产酸能力进行复筛,运用形态学特征和遗传学特征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分离菌株最适产酸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分离菌株发酵液中的有机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产酸能力较强的菌株为产酸芽孢杆菌(Bacillus acidiproducens),其最适产酸条件是在培养时间为24h,培养温度为45℃,培养基初始pH为4.5时,产酸能力达到0.6105g/dL。在发酵液中检测出3种有机酸成分,分别为酒石酸、甲酸和柠檬酸,其含量分别为0.270,1.658,2.284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麸醋 产酸细菌 分子生物学鉴定 产酸特性
下载PDF
四川晒醋烘醅工艺的改良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文优 张超 +2 位作者 魏琴 刘军 喻杜勇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2-84,91,共4页
文章以白醋醅为试验材料,热空气加热,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四川晒醋的烘醅工艺:白醋醅在密闭搅拌下,将醋醅品温控制在80℃下烘醅72h。在此条件下,能完全达到传统烘醅工艺的质量要求,保证四川晒醋的传统风格,消除了严重影响四川晒醋口感... 文章以白醋醅为试验材料,热空气加热,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四川晒醋的烘醅工艺:白醋醅在密闭搅拌下,将醋醅品温控制在80℃下烘醅72h。在此条件下,能完全达到传统烘醅工艺的质量要求,保证四川晒醋的传统风格,消除了严重影响四川晒醋口感的苦味;同时可使醋醅的醅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比重比传统烘醅工艺分别提高5.16%,4.95%和1.24%,提高了晒醋出品率和内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晒醋 烘醅工艺 热空气
下载PDF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四川泡菜感官评价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潘明 洪玉程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11-14,共4页
以甘蓝为泡菜发酵主要原料,采用直投式优质发酵复合菌种发酵方法生产泡菜,选取色泽、气味、口味、脆度指标为泡菜评价因素并确定各因素其合理权重,对不同菌种比例发酵的6种泡菜产品进行模糊综合评判。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判法减少了人为... 以甘蓝为泡菜发酵主要原料,采用直投式优质发酵复合菌种发酵方法生产泡菜,选取色泽、气味、口味、脆度指标为泡菜评价因素并确定各因素其合理权重,对不同菌种比例发酵的6种泡菜产品进行模糊综合评判。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判法减少了人为主观因素对感官评价的影响,能够客观而准确地区分出不同产品的等级,是对四川泡菜进行感官评价的较好方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四川泡菜等我国传统发酵食品的感官品质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菜 感官评价 模糊综合评判
下载PDF
四川晒醋醋醅中一株产纤维素酶的芽孢杆菌分离筛选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军 江若宇 +3 位作者 王麒麟 帖余 王鑫 李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0-144,共5页
以四川晒醋醋醅为研究对象,从醋醅中筛选出1株产纤维素酶活较高的芽孢杆菌,并对其生理生化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平板划线和平皿生化反应对目的菌株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形态特征以及16S rDNA同源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筛选... 以四川晒醋醋醅为研究对象,从醋醅中筛选出1株产纤维素酶活较高的芽孢杆菌,并对其生理生化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平板划线和平皿生化反应对目的菌株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形态特征以及16S rDNA同源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出的产纤维素酶活较高的菌株为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产纤维素酶活为161.33 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晒醋 芽孢杆菌 产纤维素酶 16S RDNA
下载PDF
四川麸醋醋醅中一株乳酸菌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4
14
作者 郭明烨 刘军 +2 位作者 王洋 郇阿梅 韩志双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3-29,共7页
从四川传统固态酿造工艺麸醋的醋醅中筛选出15株疑似乳酸菌菌株。通过对其抑菌性、产双乙酰能力、产酸速率和对不同酸度、培养温度、初始酒精度的耐受性能等指标的考察,最终得到了一株产乳酸多,并且具有抑菌性的乳酸菌E9。经微生物细胞... 从四川传统固态酿造工艺麸醋的醋醅中筛选出15株疑似乳酸菌菌株。通过对其抑菌性、产双乙酰能力、产酸速率和对不同酸度、培养温度、初始酒精度的耐受性能等指标的考察,最终得到了一株产乳酸多,并且具有抑菌性的乳酸菌E9。经微生物细胞和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此株乳酸菌E9为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麸醋 乳酸菌 乳酸 双乙酰 抑菌性
下载PDF
四川麸醋中氨基酸组分分析及营养评价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有晴 黄丹 +5 位作者 倪月 欧俊模 杨杰 于华 毛祥 上官梦婷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75,共4页
以四川不同地区的12种麸醋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分别对其游离氨基酸进行测定,并以FAO/WHO氨基酸模式为评价标准,对麸醋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运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对麸醋中游离氨基酸进行测定,此方法准确性(... 以四川不同地区的12种麸醋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分别对其游离氨基酸进行测定,并以FAO/WHO氨基酸模式为评价标准,对麸醋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运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对麸醋中游离氨基酸进行测定,此方法准确性(回收率9.48%~105.26%)和重复性及稳定性(相对标准偏差0.42%~3.40%)较好。四川麸醋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1%~51%;麸醋样品中不同氨基酸偏离氨基酸模式程度大小不一,由SRC值可知麸醋营养价值较高。对四川麸醋中营养价值评价,对麸醋生产品质控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麸醋 氨基酸 营养评价
下载PDF
四川腊肉中乳酸菌的筛选、产酸特性及其氨基酸产物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有晴 黄丹 +3 位作者 于华 毛祥 刘达玉 程华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4-37,共4页
对四川腊肉中乳酸菌进行筛选,研究其产酸特性及氨基酸产物。利用可培养方法,对四川腊肉中乳酸菌进行分离筛选,利用16S rDNA的序列测定技术对其鉴定,并对分离菌株在不同温度、pH、NaCl浓度、亚硝酸浓度条件下的生长代谢、产酸能力进... 对四川腊肉中乳酸菌进行筛选,研究其产酸特性及氨基酸产物。利用可培养方法,对四川腊肉中乳酸菌进行分离筛选,利用16S rDNA的序列测定技术对其鉴定,并对分离菌株在不同温度、pH、NaCl浓度、亚硝酸浓度条件下的生长代谢、产酸能力进行研究及发酵产物中氨基酸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nplantarurn),分离菌株对数生长期为6~18h;最适产酸作用温度范围为30~40℃;最适产酸作用PH范围为5.5~6.0;对NaCl及NaN02耐受能力分别达6.0%和150mg/L;分离菌株释放游离氨基酸11种,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5.76%,可为后续该植物乳杆菌在发酵肉类中的应用提供基础研究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腊肉 植物乳杆菌 鉴定 产酸特性 游离氨基酸
下载PDF
四川晒制麸醋中醋酸菌分离鉴定及产酸特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有晴 倪月 +4 位作者 黄丹 鄢平 程华 于华 毛祥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6-169,共4页
对四川晒制麸醋醋醅中的醋酸菌采用传统可培养的分离方法进行分离鉴定,并对该菌在不同p H、发酵温度、供氧量条件下的产酸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离获得了一株产酸能力较强的菌株,经16Sr DNA鉴定为巴氏醋杆菌(Acetobacter pasteurian... 对四川晒制麸醋醋醅中的醋酸菌采用传统可培养的分离方法进行分离鉴定,并对该菌在不同p H、发酵温度、供氧量条件下的产酸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离获得了一株产酸能力较强的菌株,经16Sr DNA鉴定为巴氏醋杆菌(Acetobacter pasteurianus)。通过对其产酸特性进行研究,该菌株的最适产酸条件为:最适初始p H 5.0,最适温度为35℃,摇床转速为150 r/min,总酸含量可达2.888 4 g/100 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醅 醋酸菌 分离鉴定 产酸特性
下载PDF
四川麸醋曲药中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特性 被引量:7
18
作者 毛祥 夏玙 +4 位作者 张芸曌 朱敏 张曼 黄丹 罗惠波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27,共7页
通过平皿生化反应从四川麸醋曲药中分离出产酯能力较强的酵母菌,利用18S rDNA同源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研究其最适生长pH值、酒精耐受性、碳源和氮源同化能力,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其代谢产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产酯... 通过平皿生化反应从四川麸醋曲药中分离出产酯能力较强的酵母菌,利用18S rDNA同源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研究其最适生长pH值、酒精耐受性、碳源和氮源同化能力,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其代谢产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产酯透明圈实验分离出的产酯能力较强的酵母菌为异常威克汉姆酵母菌亚种(Wicherhamomyces sp. Lzcq 2014)。该株酵母菌的最适合生长pH值为5. 0~5. 5,在酒精度为10%的情况下几乎不生长;对不同碳源同化能力强弱顺序依次是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淀粉;对不同氮源同化能力强弱顺序依次是酵母膏、蛋白胨、硫酸铵、尿素。该酵母菌代谢产物主要成分为乙酸乙酯,其质量浓度为0. 640 79 mg/L,且乙酸乙酯浓度远高于其他代谢产物。其他代谢产物分别为甲酸异戊酯、丙酸苯乙酯、苯乙醇,质量浓度分别为0. 041 36、0. 039 43、0. 023 0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麸醋曲药 酵母菌 生长特性 发酵特性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基于免培养法研究泸州地区浓香型白酒窖泥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 被引量:54
19
作者 叶光斌 罗惠波 +3 位作者 杨晓东 李丹宇 王毅 倪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76-181,共6页
通过构建细菌和古菌的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测序及系统发育树分析,确定浓香型白酒成熟窖泥中细菌和古菌的群落组成。结果表明:窖泥中的细菌多样性丰富,多达34个OTUs。主要分布于14科以及2个科级分类地位未知的梭菌纲和拟杆菌纲类群内... 通过构建细菌和古菌的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测序及系统发育树分析,确定浓香型白酒成熟窖泥中细菌和古菌的群落组成。结果表明:窖泥中的细菌多样性丰富,多达34个OTUs。主要分布于14科以及2个科级分类地位未知的梭菌纲和拟杆菌纲类群内,且大多属于严格厌氧细菌。其中梭菌纲为窖泥内细菌群落的绝对优势种群(克隆子数比例为68.2%),除此之外还存在一定比例的芽孢杆菌纲(21.6%)、拟杆菌门(8.0%)、柔膜菌门(1.1%)和Synergistetes门(1.1%)的分布。古菌的群落组成较为简单,仅4个OTUs,主要分布于甲烷囊菌属、甲烷八叠球菌属、甲烷杆菌属和Methanomassiliicoccus内,克隆子数的比例分别为58.8%、29.4%、5.9%和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窖泥 免培养法 细菌 古菌 16S RRNA基因 克隆文库
下载PDF
生物制剂调控浓香型白酒高级醇产量 被引量:16
20
作者 宗绪岩 边名鸿 +3 位作者 李丽 卫春会 罗惠波 苟云凌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7,46,共4页
为了探讨生物制剂对于浓香型白酒高级醇产生的影响,调控高级醇的产量,采用实验室模拟固态发酵的方法,通过添加生物制剂,测定高级醇的产量,利用正交试验、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和响应面分析法,建立生物制剂添加量同白酒中高级醇生成量的关... 为了探讨生物制剂对于浓香型白酒高级醇产生的影响,调控高级醇的产量,采用实验室模拟固态发酵的方法,通过添加生物制剂,测定高级醇的产量,利用正交试验、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和响应面分析法,建立生物制剂添加量同白酒中高级醇生成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添加活性干酵母0.8%、糖化酶1 000U/g、α-淀粉酶50U/g时,高级醇总量比空白降低了21.06%。构建的数学模型,可以预测不同干酵母、α-淀粉酶、糖化酶的添加量时高级醇产量,从而达到在既满足浓香型白酒应有风味的同时,又能有效地调控高级醇产量,提高浓香型白酒的品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响应面 模拟发酵 高级醇 调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