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用于催经的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肖碧莲 赵珩 +14 位作者 吴尚纯 Helena von Hertzen Gilda Piaggio 翁梨驹 经小平 程利南 任芳明 贺昌海 桂幼伦 雷贞武 朱明辉 曹小明 汪蓉芬 丁婉华 梅庆明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37-145,共9页
目的 评估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催经的效果及副反应。 方法 在全国 8个研究中心共接收了 72 0名妇女 ,平均预期月经延迟 ( 4.9± 1 .7) d。接纳当天给予 1 50 mg米非司酮 ,3 6~ 48h后门诊阴道放置 40 0μg米索前列醇 ,并... 目的 评估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催经的效果及副反应。 方法 在全国 8个研究中心共接收了 72 0名妇女 ,平均预期月经延迟 ( 4.9± 1 .7) d。接纳当天给予 1 50 mg米非司酮 ,3 6~ 48h后门诊阴道放置 40 0μg米索前列醇 ,并留院观察 1 h。嘱服药后 1 0 d内随诊。观察指标主要为妊娠、月经来潮。测定血清雌二醇 ( E2 )及孕酮 ( P) ,以分析月经延迟时的周期时相。 结果 在 72 0名妇女中失访 1人。在 71 9名妇女中 ,就诊时已经妊娠 492人 ,其中完全和不完全流产 46 7例 ( 95.0 % ) ;妊娠继续 2 4例 ( 4.9% ) ;异位妊娠 1例 ,作进一步处理。月经延迟 2 2 7名妇女 ,其中月经来潮 2 2 2例 ( 97.8% ) ;月经延迟>45d或停经者 5例 ( 2 .2 % )。服药后副反应中有恶心 9%、呕吐 3 .1 %。血清 E2 与 P显示 ,月经延迟者有 6 0 %仍处于卵泡期水平 ,仅 3 0 %处于黄体期 ;在妊娠组 ,6 0 %血清 P和E2 的水平相当于黄体期水平 ,说明已有极早期妊娠。 结论 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是有效和安全的催经止孕方法 ,对解决妇女担忧非意愿妊娠有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经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雌二醇 孕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