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 被引量:4
1
作者 赵宇 罗秀海 +4 位作者 邓玥 陈旭 林强 冉晓潇 徐嘉 《四川林业科技》 2018年第1期37-43,共7页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彭州市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调查、分类、鉴定,记载了保护区大型真菌隶属2个亚门,4个纲,10个目,32科,71个属136种。同时还对保护区大型真菌的生态型多样性,经济价值多样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白水河保护区 大型真菌 种类 多样性分析
下载PDF
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外藏酋猴活动初步调查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强 兰盛军 +5 位作者 胡大明 余晓霞 顾海军 陈旭 宋志强 张轩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1-134,共4页
2006年4~12月,以白水河自然保护区的锅圈岩、回龙沟、龙漕沟、玉石沟和九峰山5个区域为野外重点观察区域,结合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的资料,对藏酋猴的活动进行了初步观察。共遇见藏酋猴29群639只,以九峰山、回龙沟等区域较多,主要在... 2006年4~12月,以白水河自然保护区的锅圈岩、回龙沟、龙漕沟、玉石沟和九峰山5个区域为野外重点观察区域,结合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的资料,对藏酋猴的活动进行了初步观察。共遇见藏酋猴29群639只,以九峰山、回龙沟等区域较多,主要在1300~2000m活动。藏酋猴喜欢选择山坡中部、均匀坡上和阳光比较好的大于40。以上凸坡上、落叶阔叶林下、郁闭度比较适中的森林中活动,主要为植物性食物,尤其喜欢取食树皮、滕本表皮、果实、嫩枝叶等,白天比较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水河保护区 藏酋猴 种群动态 栖息地观察
下载PDF
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麝资源调查 被引量:4
3
作者 胡大明 邓玥 +1 位作者 徐含锋 刘洋 《四川林业科技》 2019年第6期105-109,共5页
为查清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麝资源(Moschus berezouskii)状况,为保护区保护管理提供依据,2017年10月-2018年7月采用样线法、红外相机监测法及访问法对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麝资源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林... 为查清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麝资源(Moschus berezouskii)状况,为保护区保护管理提供依据,2017年10月-2018年7月采用样线法、红外相机监测法及访问法对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麝资源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林麝的数量约为1523头,林麝平均密度为5.05头·km^-2,保护区林麝密度属于中等,尚未达到理论承载量。在生境选择上,保护区林麝喜欢利用食物丰富、隐蔽条件好、郁闭度高、坡度较陡、干扰强度弱的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山脊及中、上坡环境。日活动节律表明,保护区林麝活动主要集中于白天,白天活动的频率是夜间活动的两倍以上。本文详细研究了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麝的生存环境、种群密度及日活动节律,为林麝的保护提供了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资源调查 种群密度 白水河
下载PDF
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羚牛适宜栖息地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胡大明 邓玥 +3 位作者 温平 梁磊 夏奎 官天培 《四川林业科技》 2018年第6期67-70,85,共5页
羚牛是青藏高原-横断山脉的特有濒危物种。其中的四川羚牛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的岷山和邛崃山系。识别栖息地适宜性是科学管理和保护栖息地的前提。为提高局域尺度羚牛种群的保护,2017年—2018年笔者在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样线调查... 羚牛是青藏高原-横断山脉的特有濒危物种。其中的四川羚牛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的岷山和邛崃山系。识别栖息地适宜性是科学管理和保护栖息地的前提。为提高局域尺度羚牛种群的保护,2017年—2018年笔者在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样线调查和红外相机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羚牛的栖息地适宜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模型可靠(AUC> 0.85)且保护区内羚牛适宜栖息地分布局限(80.4 km2)。最适宜的栖息地仅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5%,且绝大多数的适宜栖息地(包括适宜和较适宜)都分布实验区(39.1%)与核心区(40.6%)。在7个环境变量中,贡献最大的主要是地形因素(海拔和坡度)及特定的植被类型。野外调查发现,白水河羚牛集中分布区域的最低海拔2 100 m左右,最高出现在3 750 m,平均分布海拔是2 843 m,远高于其他保护区羚牛利用的海拔。低海拔区域(<1 900 m)主要分布在实验区和缓冲区,因此保护区需要加强该区域的干扰控制、管理和监测,增强羚牛对该区域利用的概率,减缓人为活动对栖息地的进一步挤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蹄类 国家公园 同域分布 大熊猫 地形
下载PDF
四川白水河自然保护区问题分析排序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胡大明 焦锋 +5 位作者 张强 李兴贵 罗秀海 陈旭 周玉平 曾彦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0-72,共3页
以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题树模型”、“对策树模型”和“距阵排序”等分析工具,对白水河自然保护区过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价,并提出了白水河自然保护区的具体保护管理对策。
关键词 白水河保护区 问题 分析 对策
下载PDF
利用红外相机对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资源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19
6
作者 杨纬和 陈月龙 +6 位作者 邓玥 王兴哲 陈立军 胡大明 罗秀海 宋大昭 肖治术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12-1015,共4页
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们在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设置红外相机对地面活动鸟兽进行了初步调查。布设在24个位点的24台相机累计工作3,832天,共获得可识别物种的独立有效照片535张。经鉴定,兽类有4目10科17种,鸟类有2目4科10种... 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们在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设置红外相机对地面活动鸟兽进行了初步调查。布设在24个位点的24台相机累计工作3,832天,共获得可识别物种的独立有效照片535张。经鉴定,兽类有4目10科17种,鸟类有2目4科10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种,中国豪猪(Hystrix hodgsoni)、宝兴歌鸫(Turdus mupinensis)和黑顶噪鹛(Trochalopteron affine)为保护区新记录种,而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为汶川地震后首次拍到。兽类中,花面狸(Paguma larvata)、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和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3种动物的独立有效照片总数占全部兽类独立有效照片数的50.2%。鸟类中,血雉(Ithaginis cruentus)和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的独立有效照片总数占全部鸟类独立有效照片数的91.6%。本研究为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水河 红外相机 相对多度指数
原文传递
四川彭州市的鸟类多样性 被引量:9
7
作者 廖婷 廖静 +3 位作者 冉江洪 胡大明 罗秀海 张宣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9-114,共16页
通过2018-2019年的7次野外调查,结合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调查、历史文献和标本记录等数据,统计出四川省彭州市分布有鸟类17目62科341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26种,四川省重点保护野生鸟... 通过2018-2019年的7次野外调查,结合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调查、历史文献和标本记录等数据,统计出四川省彭州市分布有鸟类17目62科341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26种,四川省重点保护野生鸟类15种,中国特有鸟类18种。留鸟180种,夏候鸟86种,冬候鸟40种,旅鸟35种。在繁殖鸟中,东洋界种类179种,古北界种类56种,广布种31种。物种丰富度最高的为居民农田区和阔叶林;阔叶林与居民农田区、针叶林与针阔混交林、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的鸟类群落相似性最高;水域与针叶林、高山灌丛草甸的相似性最低。本研究填补了彭州市鸟类多样性调查的空缺,为彭州市及周边区域的鸟类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监测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州市 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鸟类 群落相似性 居民农田
下载PDF
人工柳杉林生物量及其土壤碳动态分析 被引量:32
8
作者 段文霞 朱波 +3 位作者 刘锐 陈实 周玉平 陈放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5-59,共5页
以四川彭州为典型案例,采用材积源生物量法和土壤剖面分析方法,对栽植5、10、17、22和26年的人工柳杉林生物量及其土壤碳动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柳杉林的生物量随着生长年限的增长而增加,但与林龄并不呈线性相关.柳杉林的... 以四川彭州为典型案例,采用材积源生物量法和土壤剖面分析方法,对栽植5、10、17、22和26年的人工柳杉林生物量及其土壤碳动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柳杉林的生物量随着生长年限的增长而增加,但与林龄并不呈线性相关.柳杉林的碳储量变化与林木生物量的增长趋势完全一致,5、10、17、22和26年柳杉林的碳储量分别为19.8、67.5、85.8、162和275t/hm^2.林下土壤剖面有机碳含量的平均值随年份的延长而逐渐上升,土壤不同层次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表现为:0~10cm〉10~30cm〉30.50cm〉50~70cm,但集中分布于50cm以内.土壤有机碳表聚系数随林龄增长而减小,从5年期到26年期依次分别为14.8.9.68、8.85、5.27和3.86,表明了林木根系对土壤深层有机碳积累的有力贡献.5、10、17、22和26年的柳杉林土壤碳储量分别为80.4、106、126、164和210t/hm^2.人工柳杉林具有庞大的地上生物量和土壤碳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柳杉林 生物量 土壤有机碳 碳汇
下载PDF
中国抑虱跳小蜂属一新种记述(膜翅目:跳小蜂科)(英文)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大明 陈旭 +2 位作者 李宏亮 秦耀光 张彦周 《Entomotaxonomia》 CSCD 2019年第3期214-219,共6页
记述抑虱跳小蜂属1新种:川抑虱跳小蜂Acerophagus chuanensis sp. nov.,提供了新种的形态特征照片,并对玉棒抑虱跳小蜂Acerophagus malinus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细腰亚目 小蜂总科 分类
下载PDF
岷山山系南端大熊猫栖息地分布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余翔 罗秀海 +7 位作者 周延山 兰官伟 陈超 侯蓉 蒋泽银 胡大明 齐敦武 张志和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7-182,共6页
基于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野外分布数据及环境变量,利用MaxEnt模型对岷山山系南端的大熊猫适宜栖息地分布进行了预测及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内有大熊猫适宜栖息地330.9 km^2,占研究区域内保护区总面积的23.2%;并且龙溪虹口-... 基于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野外分布数据及环境变量,利用MaxEnt模型对岷山山系南端的大熊猫适宜栖息地分布进行了预测及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内有大熊猫适宜栖息地330.9 km^2,占研究区域内保护区总面积的23.2%;并且龙溪虹口-白水河-九顶山一线的大熊猫的栖息地存在一定的破碎化现象。建议继续加强对大熊猫栖息地的保护,减少人为干扰,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增进各相邻保护区间的沟通交流、数据分享,更准确掌握、了解该区域大熊猫的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岷山山系南端 栖息地
下载PDF
中国艾菲跳小蜂属一新种(膜翅目:跳小蜂科)
11
作者 陈旭 何书惠 +2 位作者 宋自强 李宏亮 张彦周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53-557,共5页
本文对艾菲跳小蜂属Aphycus(膜翅目Hymenoptera:跳小蜂科Encyrtidae)的2种进行了研究,标本均采自中国四川省。发现并描述了一新种——康定艾菲跳小蜂Aphycus kangdingensis sp.nov.,另一种为札幌艾菲跳小蜂Aphycus sapporoensis(Compere... 本文对艾菲跳小蜂属Aphycus(膜翅目Hymenoptera:跳小蜂科Encyrtidae)的2种进行了研究,标本均采自中国四川省。发现并描述了一新种——康定艾菲跳小蜂Aphycus kangdingensis sp.nov.,另一种为札幌艾菲跳小蜂Aphycus sapporoensis(Compere&Annecke)。研究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蜂总科 寄生蜂 新种 分类
下载PDF
大熊猫14例产科疾病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大明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8-79,共2页
关键词 大熊猫 产科疾病 假孕 流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