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细颗粒物(PM2.5)所致大鼠心血管损伤模型的研究
1
作者 胡竟一 雷玲 +4 位作者 白筱璐 余悦 王岚 吴瑕 李东晓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0-183,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以成分可控人工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染毒的大鼠心血管损伤模型,为PM2.5所致心血管损伤研究提供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制备羟基磷灰石(HA)颗粒,检测其粒径及表面形貌;以上述HA颗粒为主要成分,混合... 目的:建立一种以成分可控人工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染毒的大鼠心血管损伤模型,为PM2.5所致心血管损伤研究提供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制备羟基磷灰石(HA)颗粒,检测其粒径及表面形貌;以上述HA颗粒为主要成分,混合苯并芘和硫酸镍,制备人工PM2.5;大鼠尾静脉注射人工PM2.5混悬液染毒,每周1次,染毒第28天、56天及84天分别取材,测定染毒及空白对照组动物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清白介素6(IL-6)、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观察心、肺组织及其血管病理改变。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染毒第28天、56天及84天动物血浆PT显著缩短, APTT无统计学差异;IL-6、ET-1、TNF-α、CRP有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染毒第28天,血管内皮即显示轻微损伤,第56天和84天能看到血管内皮缺损、脱落等严重损伤。结论:本研究制备的人工PM2.5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大气PM2.5对心血管的损伤,且其颗粒浓度、重金属,有机物种类、含量等均可根据需要进行配制,可提高相关研究的均一性和可重复性,但其对重金属和有机物的吸附-解吸附的过程、方式,以及应用中染毒方式、检测指标等,均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空气污染 心血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