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薄荷酮对内毒素致炎症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凤 温桃群 +3 位作者 徐锋 桑文涛 陈仁 曾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7-234,共8页
目的观察薄荷酮对内毒素(LPS)致炎症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与NLRP3炎症小体激活相关的调控作用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按体质量分层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组(5 mg·kg^(-1))、薄荷酮0.25 g·kg^(... 目的观察薄荷酮对内毒素(LPS)致炎症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与NLRP3炎症小体激活相关的调控作用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按体质量分层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组(5 mg·kg^(-1))、薄荷酮0.25 g·kg^(-1)及0.5 g·kg^(-1)剂量组。除地塞米松组实验当日腹腔注射给药1次外,其余各组小鼠连续灌胃给药5 d,每天1次。各组小鼠末次给药30 min后,除空白组小鼠外,其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LPS(15 mg·kg^(-1),10 m L·kg^(-1))制备炎症反应模型,造模12 h后,小鼠取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及液相蛋白芯片技术测定炎症因子IL-18、IL-1β、IL-5、TNF-α、IFN-γ、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MIP-1β)的水平;取小鼠全血进行白细胞(WBC)计数;剖取肺组织计算肺脏指数,并测定肺组织中NO含量,进行肺组织病理组织学检查;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NLRP3、caspase-1及IFN-α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观察肺组织中cathepsin B、P2X7R蛋白表达。结果 0.5 g·kg^(-1)薄荷酮明显降低内毒素致炎症模型小鼠血清IL-18、IL-1β、IL-5、TNF-α、IFN-γ、G-CSF、GM-CSF、MIP-1β的水平(P<0.05或P<0.01),下调模型小鼠肺组织NLRP3、IFN-α mRNA表达及cathepsin-B、P2X7R蛋白表达(P<0.05或P<0.01),明显降低模型小鼠肺组织中NO的含量(P<0.05);0.25 g·kg^(-1)薄荷酮明显降低模型小鼠血清中IL-1β、IL-5、TNF-α、MIP-1β含量(P<0.05),下调肺组织中P2X7R蛋白表达及NO水平(P<0.05或P<0.01);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0.5、0.25 g·kg^(-1)薄荷酮能明显减少肺组织切片中嗜中性粒细胞数量(P<0.01),减轻肺泡膈的增厚;薄荷酮对模型小鼠全血白细胞计数与肺指数的升高表现出降低趋势。结论薄荷酮对内毒素致炎症模型小鼠有保护作用,能抑制血清多种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而减轻肺部炎性损伤,该作用可能与干扰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酮 内毒素 炎症因子 NLRP3炎症小体 CATHEPSIN-B P2X7R
下载PDF
广藿香酮衍生物的合成以及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黄维 朱红萍 +3 位作者 王彪 冷海军 韩波 彭成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53-359,共7页
目的通过简单快速的有机催化,在温和反应条件下,合成一系列新型的广藿香酮衍生物3a^3m,并考察其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基于具有抗菌活性的广藿香酮,在课题组前期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基础上,利用绿色高效的有机催化策略,设计并合成一系列具... 目的通过简单快速的有机催化,在温和反应条件下,合成一系列新型的广藿香酮衍生物3a^3m,并考察其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基于具有抗菌活性的广藿香酮,在课题组前期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基础上,利用绿色高效的有机催化策略,设计并合成一系列具有共轭结构侧链的广藿香酮衍生物。经过条件筛选,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通过柱层析能够快速分离得到目标产物,并通过核磁共振、高分辨质谱和单晶衍射等分析方法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在筛选的最优条件下,在广藿香酮侧链进行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电子效应和位阻效应的结构修饰,目标产物分离收率最高可达91%。最后,考察了该系列衍生的抗菌活性,得到一个有应用前景的先导化合物。结论广藿香酮是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中药药效物质,其在医药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该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和结构修饰研究是中药化学的热点方向之一。通过本研究,可以高效地制备一系列广藿香酮衍生物,对开发新的抗菌药物具有启示作用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酮 衍生物 抗菌药物
下载PDF
三角叶黄连内生真菌产物红色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谭友莉 马云桐 +1 位作者 严铸云 马庆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01-1106,共6页
对三角叶黄连内生真菌发酵产物红色色素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不同条件下该色素物吸光值的变化,观察光、温度、金属离子、氧化剂、还原剂、酸度调节剂、维生素、及食品添加剂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色色素有较好的光热稳定性,... 对三角叶黄连内生真菌发酵产物红色色素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不同条件下该色素物吸光值的变化,观察光、温度、金属离子、氧化剂、还原剂、酸度调节剂、维生素、及食品添加剂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色色素有较好的光热稳定性,而耐氧化性和抗还原性较差;对Fe3+和Zn2+较为敏感,使色素物变成黄色;维生素具有护色素的作用;苯甲酸钠在低浓度(<0.5%)时具有保护作用,但浓度高于1%时使色素物变成粉红色,且OD值显著下降;酸度调节剂氢氧化钠、柠檬酸、苹果酸对色素影响较为显著。因此,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优化,提高该红色素稳定性,作为新型天然色素加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叶黄连 内生真菌 红色素 稳定性
下载PDF
青稞红曲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谭友莉 马云桐 +2 位作者 刘奇 王文韬 黄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3期614-619,共6页
目的:建立青稞红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薄层色谱法建立定性鉴别;参考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相关方法测定其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浸出物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酸式洛伐他汀和内酯型洛伐他汀的含量。结果:... 目的:建立青稞红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薄层色谱法建立定性鉴别;参考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相关方法测定其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浸出物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酸式洛伐他汀和内酯型洛伐他汀的含量。结果:青稞红曲的显微、薄层色谱鉴别特征明显,专属性强;青稞红曲中水分6.04%-8.78%,总灰分2.15%-2.92%,酸不溶性灰分0.23%-0.29%,水浸出物27.99%-30.17%,醇浸出物14.12%-18.51%。青稞红曲中酸式洛伐他汀含有量在0.11%-0.29%范围内,内酯型洛伐他汀在0.02%-0.08%范围内。结论:本文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重复性良好,可用于控制青稞红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红曲 质量标准 高效液相 洛伐他汀
下载PDF
川牛膝种子生物学特性及萌发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翠平 裴瑾 +4 位作者 张祎楠 马云桐 康亚兰 罗静 刘维 《中药与临床》 2014年第4期1-3,6,共4页
目的:初步研究川牛膝种子的生物学特性及萌发特性,为种子质量控制及萌发条件的选择提供有效依据。方法:研究川牛膝种子的形态、大小及吸水性等并进行川牛膝种子的发芽实验,选择适宜的萌发条件;测定种子的水分、生命活力、重量及健康度... 目的:初步研究川牛膝种子的生物学特性及萌发特性,为种子质量控制及萌发条件的选择提供有效依据。方法:研究川牛膝种子的形态、大小及吸水性等并进行川牛膝种子的发芽实验,选择适宜的萌发条件;测定种子的水分、生命活力、重量及健康度等确定种子质量。结果:川牛膝种子的最佳萌发条件为:温度25℃、水分70%、光照培养;将种子用7.5mg/L IAA处理后萌发最快,发芽率最高,发芽高峰期较为集中。结论:通过对川牛膝种子的含水量、生活力、重量及健康度等进行测定,得到相应的数据,能为川牛膝种子的质量控制及萌发条件选择提供有效地依据,可初步制定种子的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牛膝 种子 生物学特性 萌发特性
下载PDF
短柱金丝桃中多酚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小飞 李小年 +3 位作者 叶岩松 江泓 许刚 陈胡兰 《中药与临床》 2017年第3期15-18,共4页
目的:对金丝桃属(Hypericum)植物短柱金丝桃(H.hookerianum Wight et Arn)中多酚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MCI、Sephades LH-20、制备型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对其进行分离和纯化,并运用质谱和核磁共... 目的:对金丝桃属(Hypericum)植物短柱金丝桃(H.hookerianum Wight et Arn)中多酚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MCI、Sephades LH-20、制备型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对其进行分离和纯化,并运用质谱和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技术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该植物中共分离纯化得到7个多酚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原儿茶酸(2)、2-丙基苯-β-D-吡喃葡萄糖苷(3)、肉桂基-O-β-D-吡喃葡萄糖苷(4)、咖啡酸(5)、1,3,5,7-四羟基口山酮(6)、3,8''-Biapigenin(7)。结论:化合物2~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柱金丝桃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安痒颗粒挥发油提取及包合工艺研究
7
作者 王鑫 姜红 +1 位作者 韩丽 李江唯 《亚太传统医药》 2017年第7期20-23,共4页
目的:为提高挥发油在安痒颗粒制剂中的稳定性,比较挥发油包合与否对挥发油残留量的影响。方法:以饱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以挥发油量为评价指标进行L_9(3~4)正交试验;以包合率和包合产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优选出最佳包合工艺;以... 目的:为提高挥发油在安痒颗粒制剂中的稳定性,比较挥发油包合与否对挥发油残留量的影响。方法:以饱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以挥发油量为评价指标进行L_9(3~4)正交试验;以包合率和包合产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优选出最佳包合工艺;以挥发油残留量和乙酸龙脑酯薄层鉴别考察包合与否对制剂的影响。结果:挥发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8倍的水浸泡1h、提取8h;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6倍的β-环糊精、包合时间为2h、温度为40℃、加水量为15倍;经过包和后在常温条件下放置的产品挥发油残留量更多。结论:挥发油提取及包合工艺操作简单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痒颗粒 挥发油提取 β-CD包合工艺 正交实验
下载PDF
药物制剂口感评价方法及其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倩 范红 +3 位作者 邓雨娇 许润春 张定堃 马鸿雁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31-1534,共4页
药物制剂口感是制剂处方设计的重要考察内容之一,也是提高患者临床应用顺应性的重要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口服制剂。本文介绍了8种国内外药物制剂口感主、客观评价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矫... 药物制剂口感是制剂处方设计的重要考察内容之一,也是提高患者临床应用顺应性的重要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口服制剂。本文介绍了8种国内外药物制剂口感主、客观评价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矫味辅料的开发和口服制剂掩味技术的研究提供评价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制剂 口感评价方法 中药制剂
下载PDF
基于动物偏好指数与电子舌评价关联的中药涩味整体量化表征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韩雪 姜红 +6 位作者 林俊芝 韩丽 熊茜 焦姣姣 张莹莹 张定堃 杨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86-492,共7页
目前的涩味表征主要采用感官评价,具有高度的主观性与模糊性,缺少客观、统一、量化的评价指标,不利于涩味强度的精准表征。为此,该文建立了基于动物偏好指数与电子舌评价体内外关联的中药涩味整体量化表征方法。首先,采用涩味标准物鞣... 目前的涩味表征主要采用感官评价,具有高度的主观性与模糊性,缺少客观、统一、量化的评价指标,不利于涩味强度的精准表征。为此,该文建立了基于动物偏好指数与电子舌评价体内外关联的中药涩味整体量化表征方法。首先,采用涩味标准物鞣酸进行双瓶喜好实验的方法学优化及验证,确定标准实验动物为140~180 g的雌性大鼠,得到鞣酸浓度-动物偏好指数的函数关系Y=ln(1.682 6-0.441 66X),r=0.997 3。然后,利用优化后的方法对典型涩味中药诃子、矮地茶、青果、儿茶、大腹皮进行评价,计算其2 g·L^(-1)时的涩味强度分别相当于0.56,0.29,0.24,0.34,0.25 g·L^(-1)鞣酸的涩度。最后,采用电子舌进行验证,将其主成分分析(PCA)图中欧氏距离与样品偏好指数及换算的鞣酸浓度分别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上述体内、体外实验结果相互佐证,共同表明由动物偏好指数换算得到的结果客观、真实、可靠。该方法的建立,为中药涩味的精准量化以及掩味效果的客观评价提供了可靠的工具,也为药品、食品领域其他味觉的量化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涩味 量化表征 偏好指数 双瓶喜好 鞣酸浓度 电子舌 掩味
原文传递
以姜黄清脂分散片为模型药物研究吸水性在中药分散片崩解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再验证 被引量:7
10
作者 韩雪 李剑 +4 位作者 韩丽 张定堃 张喻娟 马悦 杨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12-1117,共6页
目的验证吸水性在中药分散片崩解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以期为中药分散片崩解迟缓的解决方法提供思路。方法以油性物料姜黄清脂分散片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原料药(姜黄清脂分散片、乳糖片)、不同辅料组成的姜黄清脂分散片以及微粉硅胶改性前后... 目的验证吸水性在中药分散片崩解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以期为中药分散片崩解迟缓的解决方法提供思路。方法以油性物料姜黄清脂分散片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原料药(姜黄清脂分散片、乳糖片)、不同辅料组成的姜黄清脂分散片以及微粉硅胶改性前后的姜黄清脂分散片的吸水性、崩解过程进行测定,对比分析研究吸水性对片剂崩解过程的影响。结果不同辅料处方[羧甲基淀粉钠(CMS-Na)、交联聚乙烯比咯烷酮(PVPP)、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微晶纤维素(MCC)]的姜黄清脂片的吸水性均弱于乳糖片,其崩解过程也较慢;调整辅料比例后不同辅料处方姜黄清脂片的吸水性能排序为CMS-Na-PVPP(1∶1)>PVPP>CMS-Na,崩解过程排序也相同;微粉硅胶对姜黄提取物进行改性后以上3种辅料处方的吸水能力均增强,崩解时间明显缩短。结论研究证明了吸水性是影响中药分散片崩解的关键因素,采用微粉硅胶与原料药共研磨,是解决中药分散片崩解迟缓问题的重要工艺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性 中药分散片 崩解 粉体改性 姜黄清脂分散片 黏性 油性 微粉硅胶
原文传递
盐附子漂洗过程中钙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红梅 王江瑞 +7 位作者 方成鑫 谢龙 门宇凤 叶强 刘芳 耿昭 彭成 郭力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15-618,共4页
对钙离子含量测定的方法进行优化,建立有效的测定盐附子漂洗液胆巴含量(以钙离子计)的方法。比较高温炽灼和微波消解2种样品前处理方法的差异,并对EDTA—滴定法进行改进,采用离子色谱法和EDTA—滴定法同时测定盐附子漂洗液中钙离子质... 对钙离子含量测定的方法进行优化,建立有效的测定盐附子漂洗液胆巴含量(以钙离子计)的方法。比较高温炽灼和微波消解2种样品前处理方法的差异,并对EDTA—滴定法进行改进,采用离子色谱法和EDTA—滴定法同时测定盐附子漂洗液中钙离子质量浓度。微波消解法在样品前处理上不仅安全而且高效、快速,能替代高温炽灼法作为滴定法样品处理的新方法;加入酒石酸作为掩蔽剂的滴定法比其他2种方法在测定钙离子质量浓度时更加精确,其测定结果为2.17-3.32g/L,离子色谱法测定结果为1.90-3.27g/L,2种方法没有明显差异,均为有效的测定方法。优化建立的方法高效、快速、准确可靠,可作为盐附子漂洗液中胆巴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建立了离子色谱法与微波消解-EDTA滴定联合测定钙离子质量浓度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分析 盐附子 胆巴 微波消解 滴定法 离子色谱法
下载PDF
不同采收季节对油橄榄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红梅 方成鑫 +3 位作者 郭力 候绍金 吴传明 叶强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7-132,共6页
以不同采收季节的油橄榄茶为试材,测定其多种化学成分并进行对比,确定油橄榄茶的最佳采收季节。结果表明,油橄榄茶中总黄酮和橄榄苦苷的含量随着季节变化呈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且总黄酮在秋茶中含量较高,橄榄苦苷在春茶中含量较高;总多... 以不同采收季节的油橄榄茶为试材,测定其多种化学成分并进行对比,确定油橄榄茶的最佳采收季节。结果表明,油橄榄茶中总黄酮和橄榄苦苷的含量随着季节变化呈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且总黄酮在秋茶中含量较高,橄榄苦苷在春茶中含量较高;总多酚含量呈下降趋势,且春茶中含量较高;VE含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夏茶中含量较高;重金属元素的变化规律不同,铅元素在秋茶中含量较低,镉元素在春茶中含量较低,铬元素在春茶和秋茶中含量均较低,总体来说,油橄榄茶的春茶和秋茶质量较好。通过探究油橄榄茶中多种成分的季节变化规律,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有效成分与有害重金属元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油橄榄茶的最佳采收季节为春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茶 橄榄苦苷 总黄酮 总多酚 VE 重金属 采收季节
下载PDF
不同类型杜仲雄花茶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3
13
作者 文欢 汪颀浩 +3 位作者 张大燕 饶朝龙 彭成 高继海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3-146,共4页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杜仲雄花茶中总黄酮、绿原酸及京尼平苷含量,探讨不同原料生产的杜仲雄花茶活性成分含量差异。结果表明,杜仲雄花茶中总黄酮、绿原酸及京尼平苷含量分别为1.89%~6.22%、0.06%~2.81%、0.06%~2....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杜仲雄花茶中总黄酮、绿原酸及京尼平苷含量,探讨不同原料生产的杜仲雄花茶活性成分含量差异。结果表明,杜仲雄花茶中总黄酮、绿原酸及京尼平苷含量分别为1.89%~6.22%、0.06%~2.81%、0.06%~2.09%;不同类型杜仲雄花茶中各类活性成分含量有所差异,以花朵为原料生产的杜仲雄花茶中总黄酮含量和绿原酸含量均为最高,以花蕊为原料生产的杜仲雄花茶中京尼平苷含量最高,发酵杜仲雄花茶中各类活性成分含量均偏低。本研究可为开发不同保健功能杜仲雄花茶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杜仲雄花资源的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雄花茶 总黄酮 绿原酸 京尼平苷
下载PDF
响应面法对青稞红曲中两种Monacolin K的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谭友莉 马云桐 +3 位作者 黄凤 文静 余志芳 欧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30-1937,共8页
优化青稞红曲中两种Monacolin K的提取工艺,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及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优化提取工艺,结合HPLC法以ZORBAX Eclipse XDB-C18柱(4.6 mm×250 mm,5μm),乙腈-0.1%磷酸水... 优化青稞红曲中两种Monacolin K的提取工艺,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及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优化提取工艺,结合HPLC法以ZORBAX Eclipse XDB-C18柱(4.6 mm×250 mm,5μm),乙腈-0.1%磷酸水(60∶40,v/v)为流动相,1.0 m L/min为流速,在238 nm处测定两种Monacolin K含量。所建立测定两种Monacolin K含量方法,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良好,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纯甲醇,提取温度60℃,液固比20∶1 m L/g,超声提取1 h,酸型与内酯型Monacolin K得率分别为2.51 mg/g和1.65 mg/g,经验证所得模型方程能较好地预测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红曲 Monacolin K 响应面法 HPLC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川牛膝MSAP反应体系的优化及引物筛选 被引量:2
15
作者 文静 马云桐 +3 位作者 陈新 周碧乾 王文韬 黄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9期1860-1865,共6页
目的:首次对川产道地药材川牛膝表观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建立并优化川牛膝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技术(MSAP)最佳反应体系。方法:以川牛膝苗期叶片为材料,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川牛膝MSAP反应体系中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中关键影响因素进行考... 目的:首次对川产道地药材川牛膝表观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建立并优化川牛膝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技术(MSAP)最佳反应体系。方法:以川牛膝苗期叶片为材料,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川牛膝MSAP反应体系中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中关键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建立川牛膝MSAP反应最佳体系。结果:川牛膝MSAP最佳反应体系为:酶切体系(20μL),300 ng DNA、1.5μL Eco RI、1.5μL Hpa II或1.5μL Msp I(Hpa II);连接体系(25μL):15μL酶切产物、1μL Eco RI adaptor、1μL Hpa II/Msp I adaptor、0.2μL T4连接酶;预扩增体系(25μL):连接产物1μL、r Taq酶1 U、引物分别1.5μL、d NTP 2μL;选择性扩增体系(25μL):预扩产物稀释50倍、r Taq酶1 U、引物1.5μL、d NTP 3μL,并运用优化后的体系,最终从川牛膝MSAP的256对引物中筛选出有效引物6对。结论:优化后的体系保证了稳定的图谱、清晰的条带,筛选出的6对引物组合特异性好,能够用于后续川牛膝DNA甲基化相关实验研究,同时,为其他药用植物MSAP分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牛膝 MSAP 预扩增 选择性扩增 引物筛选
下载PDF
姜黄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验证及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超 韩丽 +3 位作者 欧小群 张芳 杨秀梅 郝月莆 《中药与临床》 2015年第3期10-13,共4页
目的:研究姜黄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并考察其在强光、高温、高湿环境中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法制备包合物,以挥发油包合率和包合物收得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进行加权综合评分优选包合工艺。使用薄层色谱... 目的:研究姜黄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并考察其在强光、高温、高湿环境中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法制备包合物,以挥发油包合率和包合物收得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进行加权综合评分优选包合工艺。使用薄层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包合效果进行验证。结果: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1 m L姜黄挥发油与8 gβ-环糊精进行包合,包合时间1.5 h,包合物温度50℃。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薄层色谱法鉴定结果表明姜黄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形成,并具有一定的抗光照、热、湿稳定性。结论:试验优选的包合工艺操作简便,稳定可行,且包合过程对挥发油成分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挥发油 Β-环糊精 验证 稳定性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四物汤中挥发油包合工艺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欢 何瑶 +2 位作者 刘婷婷 傅超美 周莉江 《中药与临床》 2015年第3期14-17,30,共5页
目的:优化四物汤中挥发油的提取与包合工艺。方法:以挥发油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筛选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工艺;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包合挥发油,以β-环糊精与挥发油的加入比例、包合温度及包合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以挥发... 目的:优化四物汤中挥发油的提取与包合工艺。方法:以挥发油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筛选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工艺;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包合挥发油,以β-环糊精与挥发油的加入比例、包合温度及包合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以挥发油利用率和包合物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包合的参数。结果:提取与包合最佳工艺条件分别为:取当归、川芎饮片粉碎成中粉,加入8倍量水,浸泡30 min,水蒸气蒸馏提取5 h,收集挥发油,收率为0.89%;以β-环糊精与挥发油比例为9.80:1进行包合,包合温度40℃,包合110 min,收集挥发油包合物,其挥发油利用率为81.17%,包合物收得率为87.40%。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重复性好,能较好的提取四物汤中的挥发油,并有效提高挥发油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物汤 挥发油 Β-环糊精包合 星点设计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结合正交试验优化安痒汤提取工艺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鑫 姜红 +3 位作者 张超 韩丽 许欣 李红彦 《亚太传统医药》 2016年第12期18-21,共4页
目的:使用BP神经网络结合正交试验优化安痒汤主要药效成分6-姜辣素和盐酸小檗碱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回流提取法提取,以6-姜辣素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及干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筛选提取工艺,并以正交试验层次分析法得到的... 目的:使用BP神经网络结合正交试验优化安痒汤主要药效成分6-姜辣素和盐酸小檗碱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回流提取法提取,以6-姜辣素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及干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筛选提取工艺,并以正交试验层次分析法得到的综合评分实验数据作为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输入,评价指标的综合得分作为网络的输出,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仿真优化,得到最优工艺。结果:优化得到的提取工艺条件为10.4倍量水、提取3次、1.3h/次。结论:BP神经网络结合正交试验不需要增加试验次数就能分析试验中提取因素的变化规律和寻找最佳参数,该法可用于安痒汤提取工艺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痒汤 BP神经网络 正交实验 层次分析法 6-姜辣素 盐酸小檗碱
下载PDF
新资源青稞红曲与青稞中β-葡聚糖的比较研究
19
作者 谭友莉 马云桐 +2 位作者 余志芳 文静 刘奇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47-1248,共2页
目的考察β-葡聚糖在新资源青稞红曲与青稞中含量的变化情况,以有利于青稞红曲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方法采用刚果红法测定青稞红曲与青稞中β-葡聚糖的含量。结果青稞含量为5.28%,12个不同青稞红曲批次中β-葡聚糖平均含量为3.18%。结... 目的考察β-葡聚糖在新资源青稞红曲与青稞中含量的变化情况,以有利于青稞红曲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方法采用刚果红法测定青稞红曲与青稞中β-葡聚糖的含量。结果青稞含量为5.28%,12个不同青稞红曲批次中β-葡聚糖平均含量为3.18%。结论青稞红曲在发酵过程中对β-葡聚糖的转化率为39.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红曲 青稞 β-葡萄糖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免疫亲和柱净化HPLC柱后光化学衍生化法检测中药及染菌中药制剂中间体的黄曲霉毒素 被引量:29
20
作者 胡一晨 万丽 +3 位作者 范成杰 吕维 杨芳 吉琅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6-119,共4页
目的:采用免疫亲和柱净化,结合柱后光化学衍生化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建立同步检测常用中药材及染菌中药制剂中间体中的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方法。方法:采用免疫亲和柱净化洗脱结合柱后光化学衍生手段,建立黄曲霉毒素B1,B2,G1... 目的:采用免疫亲和柱净化,结合柱后光化学衍生化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建立同步检测常用中药材及染菌中药制剂中间体中的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方法。方法:采用免疫亲和柱净化洗脱结合柱后光化学衍生手段,建立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分析方法,并分别对14种中药材及染菌中药制剂中间体进行检测。结果:黄曲霉毒素B2和G2,B1和G1分别在0.15~6.0和0.5~20.0 ng·mL-1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准确稳定。所选的14种中药中川芎和柏子仁检测出黄曲霉毒素B1,而以染菌中药川芎所制备的5种提取物中均未检出黄曲霉毒素。结论:采用此方法检测常用中药材及其制剂中间体中的黄曲霉毒素无干扰性杂峰,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物 黄曲霉毒素 免疫亲和柱 光化学衍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