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夹层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脑血管造影结果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谭小林 杜东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9期2874-2876,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供血动脉夹层性脑梗死(IFAD)和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A)的临床特点及脑血管造影(DSA)病变血管异同。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5年9月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LAA组和IFAD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颅内供血动脉夹层性脑梗死(IFAD)和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A)的临床特点及脑血管造影(DSA)病变血管异同。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5年9月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LAA组和IFAD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临床资料、DSA血管差异和脑血管病的常见危险因素。结果两组临床表现相似,均以卒中样表现起病,但IFAD组出现头痛或颈痛比例更高,LAA组中糖尿病比例更高;LAA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IFAD组更高,尤其是LAA组中的重度狭窄者。DSA显示两组病变血管累及前循环为主,以重度狭窄多见;IFAD以颅外、单支血管受累为主,常见的血管损伤为颈内动脉、椎动脉;LAA组以颅内、多支血管受累多见,常见受累血管为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结论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LDL-C水平高的脑梗死可能提示为LAA,尤其是LAA中的重度狭窄者。IFAD多为单支重度狭窄,LAA多为多支中重度狭窄。头痛或颈痛是IFAD和LAA鉴别的重要提示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大动脉粥样硬化 脑动脉夹层 危险因素 脑血管造影
下载PDF
HIV阴性的神经梅毒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谭小林 杜东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3期375-377,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HIV阴性的33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诊治相关资料。结果 33例患者包括间质性神经梅毒19例(脑膜炎型神经梅毒9例,血管型梅毒10例),实质性梅毒14例(麻痹性痴呆型10例,脊髓痨型4例),临...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HIV阴性的33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诊治相关资料。结果 33例患者包括间质性神经梅毒19例(脑膜炎型神经梅毒9例,血管型梅毒10例),实质性梅毒14例(麻痹性痴呆型10例,脊髓痨型4例),临床表现以头痛、头晕、卒中样表现、记忆力下降、精神行为异常起病多见。神经梅毒核磁共振表现多样,间质性梅毒多表现为脑梗死、脑膜强化;麻痹性痴呆多为脑萎缩、海马区异常信号。33例患者血清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以及脑脊液TRUST和TPPA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神经梅毒脑脊液检查表现为清蛋白含量增加,白细胞增加,以单核细胞增多为主。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均缓解,随访6个月24例脑脊液蛋白和白细胞数下降,19例血清和脑脊液TRUST和TPPA转阴,脑脊液TPPA滴度明显下降,青霉素疗效明显。结论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多样,没有特异性,血清和脑脊液梅毒检查是诊断的重要依据,青霉素是首选的药物,脑脊液检查是疗效判断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梅毒 临床表现 脑脊液 血清 青霉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