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3例胆总管结石的微创外科治疗效果分析
1
作者 李飞 付敏 《四川医学》 CAS 2012年第8期1366-1368,共3页
目的分析胆总管结石的微创外科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诊断为胆总管结石的患者123例,随机平均分为3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组(LC+EST组)、LC+腹腔镜联合纤维胆管镜胆总管切开... 目的分析胆总管结石的微创外科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诊断为胆总管结石的患者123例,随机平均分为3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组(LC+EST组)、LC+腹腔镜联合纤维胆管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组(LC+LCBDE组)和LC+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气囊状扩张术(EPBD)组(LC+EPBD组),比较3种微创方法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结果 3组患者手术的成功率、结石残留、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LCBDE组的手术时间最短,和LC+ES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C+EPBD组的住院时间最短,LC+EPBD组和LC+LCBDE组、LC+EPBD组和LC+ES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C+EST组结石复发率最高,与LC+LCBDE组和LC+EPB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3种微创方法均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成熟方法,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微创手术的适应证,选择合适的微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微创外科 疗效
下载PDF
miR-634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李飞 李德新 周广朋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60-1164,共5页
目的:检测microRNA-634(miR-634)在肝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肝癌细胞常见生物学行为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法检测肝癌细胞系(Hep G2、SMMC7721、Bel7402、Bel7404、SNU739)、69例肝癌组织及匹配癌旁组... 目的:检测microRNA-634(miR-634)在肝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肝癌细胞常见生物学行为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法检测肝癌细胞系(Hep G2、SMMC7721、Bel7402、Bel7404、SNU739)、69例肝癌组织及匹配癌旁组织中miR-634的相对定量,分析miR-634表达与肝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分化程度、Child-Pugh分级、BCLC分期、门静脉癌栓及肝外转移的关系,同时构建miR-634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肝癌细胞系,采用活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双染法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转染miR-634对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与正常人肝细胞系L-02相比,肝癌细胞的miR-634水平均降低(P〈0.05),表达量依次为Hep G2〉SNU739〉Bel7402〉Bel7404〉SMMC7721;69例肝癌组织的miR-634水平为(0.253±0.019),低于匹配癌旁组织(P〈0.05),且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BCLC分期、门静脉癌栓及肝外转移均有关(P〈0.05)。过表达组转染24~96 h后的miR-634水平持续升高,与对照组和空转染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和空转染组相比,转染组的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均升高,但穿膜细胞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634在肝癌组织和细胞中均为低表达,且与临床病理参数有关,上调其水平可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及侵袭并诱导凋亡,对于肝癌防治有重要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miR-634 增殖 侵袭 凋亡
下载PDF
CA19-9、CEA、CA125联合B超、增强CT、MRI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飞 付敏 《四川医学》 CAS 2013年第7期926-928,共3页
目的探讨CA199、CEA、CA125联合B超、增强CT、MRI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2例确诊的胰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检测血清CA19-9、CEA、CA125值,行B超、增强CT和MRI单项或多项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胰腺癌患者血清中CA1... 目的探讨CA199、CEA、CA125联合B超、增强CT、MRI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2例确诊的胰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检测血清CA19-9、CEA、CA125值,行B超、增强CT和MRI单项或多项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胰腺癌患者血清中CA19-9、CEA、CA125水平较正常人均有明显升高(P<0.05),三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性最高(93.9%)。增强CT和MRI对胰腺癌的确诊率显著高于B超(P<0.05),而增强CT和MRI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19-9、CEA、CA125三种肿瘤标志物同时检测联合增强CT或MRI可提高胰腺癌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诊断 CA19-9 CEA CA125 B超 增强CT MRI
下载PDF
甘露聚糖肽注射液对胆囊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及预防术后感染的价值评估 被引量:5
4
作者 李飞 高青山 冯金周 《中国医药导刊》 2012年第10期1789-1790,1792,共3页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肽注射液对胆囊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预防术后并发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144例胆囊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72例,均行外科肿瘤根治术,治疗组术前3天至术后1周应用甘露聚糖肽注射液10~20mg/d,对照组不...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肽注射液对胆囊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预防术后并发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144例胆囊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72例,均行外科肿瘤根治术,治疗组术前3天至术后1周应用甘露聚糖肽注射液10~20mg/d,对照组不予应用,术后均选用抗生素滴注,观察两组内毒素、细胞因子(IL-2,IL-6,IL-10,TNF-a)水平的变化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NK细胞百分率的变化、临床疗效及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术毕及术后4天CD3+、CD4+、CD4+/CD8+比值、NK细胞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术后7天恢复到术前水平,CD8+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术毕各项免疫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4天、7天各项免疫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间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术后体内内毒素、IL-6及TNF-α水平显著降低,IL-2、IL-10细胞水平明显升高,对照组内毒素、IL-2、IL-10无显著变化。在术后感染并发症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总感染发生率(8.3%vs 22.2%)、呼吸道感染发生率(5.6%vs 16.7%)、切口感染发生率(4.2%vs 15.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术后7天临床总有效率达90.3%,高于对照组84.7%,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聚糖肽注射能提高患者免疫机能,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加快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肽注射液 胆囊癌 术后感染 免疫
下载PDF
门静脉高压症门奇断流术118例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李飞 付敏 《临床外科杂志》 2012年第10期705-706,共2页
目的总结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118例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急诊或择期脾切除加门奇断流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18例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均停止。急诊、择... 目的总结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118例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急诊或择期脾切除加门奇断流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18例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均停止。急诊、择期手术组的并发症、术后再出血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个月内死亡3例,随访5年死亡8例。结论脾切除加门奇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止血效果确切,手术时机的把握和围术期处理是急诊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上消化道出血 门奇断流术 治疗
下载PDF
甘露聚糖肽注射液对肝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及并发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李飞 高青山 《中国医药导刊》 2013年第2期288-289,共2页
目的:观察甘露聚糖肽注射液对肝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预防术后并发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72例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前3天~术后7天应用甘露聚糖肽... 目的:观察甘露聚糖肽注射液对肝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预防术后并发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72例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前3天~术后7天应用甘露聚糖肽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免疫学指标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毕时组CD3+、CD4+、CD4+/CD8+、NK细胞较术前明显下降,且两组术前、术毕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4、7天试验组各项免疫学指标明显升高,且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感染率为11.11%,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42,P=0.012)。试验组术后4天、7天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52.78%、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61.11%),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67,P=0.19)。结论:甘露聚糖肽注射液能改善肝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术后并发感染,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肽注射液 肝癌 术后感染
下载PDF
CA19—9、CEA、CA125联合B超、增强CT、MRI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飞 付敏 《临床外科杂志》 2013年第7期522-524,共3页
目的探讨CA19-9、CEA、CA125联合B超、增强CT、MRI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2例确诊的胰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检测血清CA19-9、CEA、CA125值,行B超、增强CT和MRI单项或多项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胰腺癌患者血清... 目的探讨CA19-9、CEA、CA125联合B超、增强CT、MRI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2例确诊的胰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检测血清CA19-9、CEA、CA125值,行B超、增强CT和MRI单项或多项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胰腺癌患者血清中CA19-9、CEA、CA125水平较正常人均有明显升高(P〈0.05),三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性最高(93.9%)。增强CT和MRI对胰腺癌的确诊率显著高于B超(P〈0.05),而增强CT和MRI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19-9、CEA、CA125三种肿瘤标志物同时检测联合增强CT或MRI可提高胰腺癌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诊断 CA19-9 CEA CA125 B超 增强CT MRI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附220例报道) 被引量:4
8
作者 安祥 胡伟明 陆慧敏 《四川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550-555,共6页
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的部位、原因,探讨相应的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胰腺外科2015年1月到2017年6月共220例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0例患者中发生术后出血18例(8.18%),包括早期出血3... 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的部位、原因,探讨相应的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胰腺外科2015年1月到2017年6月共220例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0例患者中发生术后出血18例(8.18%),包括早期出血3例,迟发性出血15例,治愈14例,死亡4例。单因素分析表明:术前胆红素水平、术中骨骼化清扫、术后胰瘘为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确定2个独立危险因素与出血有关:术前胆红素水平(OR=8.221),术后胰瘘(OR=8.015)。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为术前胆红素≥171umol/L及术后胰瘘。因此,降低术前黄疸水平,早期发现并处理胰瘘能有效减少术后出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术后出血 预防
下载PDF
肝胆胰外科大肠埃希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兰戴天 李茂德 +2 位作者 安崇贵 赵晓晨 安详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4011-4013,共3页
目的探讨肝胆胰外科大肠埃希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防治大肠埃希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60例肝胆胰外科大肠埃希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大肠埃希菌感染的分布状况及其临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肝胆胰外科大肠埃希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防治大肠埃希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60例肝胆胰外科大肠埃希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大肠埃希菌感染的分布状况及其临床耐药性分析。结果 60例肝胆胰外科感染患者分离出90株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主要分布在胆汁、痰液、尿液、血液、腹腔引流液、伤口分泌物以及胸腔引流液等方面,分别占28.9%、26.7%、13.3%、8.8%、7.8%、7.8%、6.7%;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和头孢唑林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7.8%、96.7%、92.2%、91.1%;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8.9%、3.3%、2.2%。结论肝胆胰外科大肠埃希菌感染分布相对比较广泛,主要分布在胆汁、痰液、尿液、血液和腹腔引流液等部位;大肠埃希菌对临床中常见的抗菌药物均具有较高的耐药率,临床中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以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胰外科 大肠埃希菌 临床分布 耐药性
原文传递
参附青注射液联合糖皮质激素在脓毒症休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0
作者 兰戴天 李茂德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47-49,共3页
目的观察参附青注射液联合糖皮质激素在脓毒症休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四川省人民医院城东病区肝胆胰外科于2013年10月~2015年6月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共9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在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给与... 目的观察参附青注射液联合糖皮质激素在脓毒症休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四川省人民医院城东病区肝胆胰外科于2013年10月~2015年6月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共9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在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给与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给与参附青注射液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随访并记录2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评分)、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RP)、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及治疗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PACHE-II评分、PCT分别为(41.69±6.25)分、(3.01±0.73)ng/mL,均低于对照组(52.19±7.06)分、(4.52±1.04)ng/mL,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s-CRP和IL-10水平分别为(16.38±2.45)mg/L、(26.08±3.34)pg/mL,均低于对照组(21.69±3.02)mg/L、(32.18±4.17)pg/mL,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L-1和IL-6水平分别为(6.49±2.00)ng/L、(15.62±5.67)pg/mL,均低于对照组(10.45±2.26)ng/L、(26.19±7.02)pg/mL,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4.47%,明显低于对照组52.1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青注射液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脓毒症休克,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液中炎症因子水平,缓解患者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脓毒症休克 炎症因子 参附青注射液
下载PDF
不同气腹压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多系统功能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兰戴天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11期1753-1754,共2页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气腹压力水平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机体多系统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2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74例患者,根据气腹压力水平分为A组(12mmHg组)37例和B组(15mmHg组)37例,然后将两组患...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气腹压力水平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机体多系统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2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74例患者,根据气腹压力水平分为A组(12mmHg组)37例和B组(15mmHg组)37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气腹前及气腹后5min、10min、20min的肝功能、循环系统及氧代谢指标分别检测及比较。结果 A组气腹后5min、10min、20min的肝功能指标均低于B组,循环系统相关指标均高于B组,氧代谢指标也均好于B组,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2mmHg气腹压力水平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机体多系统功能的不良影响相对更小,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气腹压力水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多系统功能
下载PDF
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经T管窦道治疗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 被引量:11
12
作者 赵国刚 李德新 +2 位作者 李强 田云鸿 戴毅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22-925,共4页
目的:探讨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经T管窦道碎石治疗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1年6月经术后T管窦道置入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300例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2例经胆... 目的:探讨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经T管窦道碎石治疗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1年6月经术后T管窦道置入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300例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2例经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结石全部取净,碎石时间4-12min,碎石次数1-5次,13例经5次碎石;8例患者结石位于Ⅲ,Ⅳ级肝管碎石未成功,带管2个月后经等离子体冲击波碎石,6例患者成功取出结石,2例患者结石未取出。碎石总数568枚,结石排净率97.3%(292/300)。术中无胆道大出血、穿孔、胆管壁灼伤、胆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15例术后出现低热。268例随访6-18个月,平均10个月,未发现结石复发及残留,无胆道狭窄。结论: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碎石可显著提高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的治疗效果,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外科学 碎石术 激光 胆道镜
原文传递
肝脏良性肿瘤的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建 李敬东 +6 位作者 李强 田云鸿 李德新 莫洪伟 杨刚 尧洋 王宇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316-318,共3页
目的分析肝脏良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治疗及治疗效果。方法对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期间收治并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肝脏良性肿瘤的1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6例患者中肝血管瘤119例,肝细胞腺瘤13例... 目的分析肝脏良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治疗及治疗效果。方法对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期间收治并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肝脏良性肿瘤的1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6例患者中肝血管瘤119例,肝细胞腺瘤13例,肝内胆管囊腺瘤3例,肝局灶结节性增生9例,肝淋巴管瘤4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例,肝炎性假瘤5例。3例肝局灶结节性增生患者行保守治疗,随访1年,其肿瘤大小和肝功能均无明显变化;余153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全部切除了病灶,病灶切除率为100%,术后随访6~48个月,平均24个月,均无死亡及复发。结论肝脏良性肿瘤的症状不典型,缺乏特异性表现,易误诊,应完善超声、CT及MRI检查,并结合病史进行综合分析。对于具有临床症状、肿瘤体积较大(肿瘤直径>5 cm)的肝脏良性肿瘤患者,应积极行手术治疗,术后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良性肿瘤 手术 诊断
原文传递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三层吻合与胰腺-空肠端端套入式吻合后吻合口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安祥 胡伟明 陆慧敏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428-432,共5页
目的对比研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中采用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三层吻合(简称三层吻合)与胰腺-空肠端端套入式吻合(简称套入式吻合)后的吻合口瘘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胰腺外科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且符合纳... 目的对比研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中采用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三层吻合(简称三层吻合)与胰腺-空肠端端套入式吻合(简称套入式吻合)后的吻合口瘘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胰腺外科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47例行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采用的吻合方式分为三层吻合组和套入式吻合组,比较2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尤其是吻合口瘘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147例PD患者中三层吻合组101例,套入式吻合组46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除三层吻合组的胰肠吻合时间明显长于套入式吻合组(t=3.016,P=0.005)外,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再手术率、术后死亡率以及并发症如胰瘘、胆瘘、吻合口出血、胃排空障碍、腹腔感染及腹腔出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三层吻合与胰腺-空肠端端套入式吻合同样安全、有效,在临床工作中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肠吻合方法 术后并发症 胰瘘
原文传递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术后发生结肠瘘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兰戴天 魏瑷琳 +1 位作者 李昂 胡伟明 《现代医学》 2017年第3期390-393,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术后发生结肠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并行坏死组织清除术的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结肠瘘将患者分为肠瘘组和非肠瘘组,分析可能影响术后发生结肠瘘的危... 目的:分析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术后发生结肠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并行坏死组织清除术的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结肠瘘将患者分为肠瘘组和非肠瘘组,分析可能影响术后发生结肠瘘的危险因素。结果:237例患者分为肠瘘组27例(13%),非肠瘘组21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术后发生结肠瘘的因素为高龄、高体重指数、术前发生单器官衰竭、术前低蛋白血症和CT影像学表现气泡征(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术后发生结肠瘘的因素为术前发生单器官衰竭(OR=6.289,95%CI 1.652~12.908,P=0.007)、术前低蛋白血症(OR=1.138,95%CI 1.018~1.361,P=0.023)和CT影像学表现气泡征(OR=1.126,95%CI 1.025~1.272,P=0.044)。结论:术前CT气泡征、低蛋白血症、任一时间段的器官衰竭是术后发生结肠瘘的危险因素,及时的影像学资料预测及术前合理的内科管理可防止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术后结肠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并发症 结肠瘘
原文传递
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剂联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兰戴天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125-2128,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86例肝硬化随机分为对照组93例和试验组93例。对照组予以口服利巴韦林颗粒0.8~1.2 g qd;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第1个月予以肌内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2...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86例肝硬化随机分为对照组93例和试验组93例。对照组予以口服利巴韦林颗粒0.8~1.2 g qd;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第1个月予以肌内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2b 5×106U qd,之后予以相同剂量,qod。2组患者均治疗12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水通道蛋白8(AQP8)和AQP9指标、肠道生理功能,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04%(67/93例)和45.16%(42/9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AQP8表达量分别为(0.53±0.08),(0.39±0.13)copy·μL^(-1);AQP9表达量分别为(0.52±0.11),(0.40±0.11)copy·μL^(-1);排气体积分别为(1.52±0.05),(1.13±0.14)L;排便次数分别为(2.05±0.16),(1.46±0.05)次;粪便质量分别为(1.06±0.23),(0.50±0.08)kg;短链脂肪酸含量分别为(8.01±1.13),(7.28±1.47)mg·g-1;肠道内厌氧菌数量分别为(1.15±0.06),(3.19±0.15)lg CFU·g-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精神障碍和免疫反应,对照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精神障碍和自体性免疫肝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28%和10.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显著,能促进肝硬化患者AQP8和AQP9蛋白的表达,改善患者的肠道生理功能,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2B 利巴韦林 肝硬化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