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与逻各斯——东西方文学阐释学》中的矛盾
1
作者 王瑞媛 胡书志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69-71,共3页
在张隆溪《道与逻各斯——东西方文学阐释学》中,存在着哲人的矛盾、诗人的矛盾、作者自身的矛盾。前两者是由于思想和言说的矛盾造成的,后者是因为作者寻求文化的共同性与当今社会倡导的文化差异造成的。这三组矛盾的产生和解决构成了... 在张隆溪《道与逻各斯——东西方文学阐释学》中,存在着哲人的矛盾、诗人的矛盾、作者自身的矛盾。前两者是由于思想和言说的矛盾造成的,后者是因为作者寻求文化的共同性与当今社会倡导的文化差异造成的。这三组矛盾的产生和解决构成了该书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各斯 矛盾 哲人 诗人
下载PDF
时空交错的穿越——从电影《神话》说开去
2
作者 王瑞媛 胡书志 《写作》 2011年第10期31-32,共2页
曾惊叹于那只名叫精卫的小鸟竞有魄力试图填海,曾试着像夸父那样追逐“垂暮”的夕阳,儿时的天真浪漫充满幻想。渐渐长大,当被铺天盖地的琐事席卷,有时真希望可以变成无所不能的宙斯,或者干脆疯狂一把,打开潘多拉的盒子。深知这一... 曾惊叹于那只名叫精卫的小鸟竞有魄力试图填海,曾试着像夸父那样追逐“垂暮”的夕阳,儿时的天真浪漫充满幻想。渐渐长大,当被铺天盖地的琐事席卷,有时真希望可以变成无所不能的宙斯,或者干脆疯狂一把,打开潘多拉的盒子。深知这一切不过是神话,在现实社会几乎不可能实现,但这些神话却表达了人类的怀想和祈愿,象征着一种理想化的生活。在物欲横流的年代,纯真的爱情似乎成为一种奢望,于是,人们在电影《神话》中为那凄美的爱恋造就一场穿越时空的不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 电影 时空 交错 现实社会 潘多拉 理想化
下载PDF
孟子倡导的“助而不税”较贡法的合理性
3
作者 王瑞媛 胡书志 《华夏文化》 2011年第4期55-57,共3页
井田制是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至西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各级奴隶主贵族世代相承,役使“庶人力于农穑”(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6页),并要求他们缴纳沉重的贡,置百姓生活于不顾。孟子怜悯“无立... 井田制是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至西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各级奴隶主贵族世代相承,役使“庶人力于农穑”(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6页),并要求他们缴纳沉重的贡,置百姓生活于不顾。孟子怜悯“无立锥之地”的百姓,他希望“民有恒产”,试图使百姓过这样一种生活:每家农户宅边种着桑树,家里养着鸡、狗、猪等家禽,五亩之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合理性 《中国古代史》 福建人民出版社 百姓生活 奴隶制国家 经济基础 井田制
下载PDF
儒家文化道德性与人类生存自然性的纠结冲突——以白嘉轩为切入点浅析
4
作者 王瑞媛 胡书志 《华夏文化》 2011年第1期37-39,共3页
《白鹿原》在对民族历史勾画中深藏着儒家文化内蕴,其中不乏对儒家文化道德性的认同,而这种认同又不可避免地与人类生存自然性产生冲突。这种既对儒家文化道德性认同,又追求人类生存自然性的纠结在主人公白嘉轩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白鹿原》在对民族历史勾画中深藏着儒家文化内蕴,其中不乏对儒家文化道德性的认同,而这种认同又不可避免地与人类生存自然性产生冲突。这种既对儒家文化道德性认同,又追求人类生存自然性的纠结在主人公白嘉轩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本文以《白鹿原》的主要人物白嘉轩为切人点,浅析儒家文化道德性与人类生存自然性的纠结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文化 人类生存 道德性 白嘉轩 自然 冲突 《白鹿原》 文化内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