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人民医院老年科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景言 唐荣珍 +1 位作者 喻华 蔡敏泓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年第4期95-98,共4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人民医院老年科临床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四川省人民医院老年科住院患者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按CLSI 2009年版判断结果。结果 2110株细菌中革兰阴性菌占82.7%,革兰阳... 目的了解四川省人民医院老年科临床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四川省人民医院老年科住院患者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按CLSI 2009年版判断结果。结果 2110株细菌中革兰阴性菌占82.7%,革兰阳性菌占17.3%。分离前五位是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不动杆菌及肠杆菌属;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50.3%和61.5%;发现一株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VRE),同时也对替考拉宁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均高度敏感(>98%)。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39.6%,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最低的是阿米卡星为5.3%;不动杆菌属耐药率均在50.0%以上。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酰胺酶(ESBLs)菌株的阳性率分别为51.0%和34.0%。结论老年患者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耐药状况严重,但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度高。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耐药性 抗菌药 药敏试验
下载PDF
四川省人民医院老年科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奉婷 唐荣珍 +2 位作者 喻华 杜恒健 蔡敏泓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5年第6期87-89,共3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人民医院老年科临床送检标本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2年四川省人民医院老年科临床分离标本的来源、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98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株占78.91%,... 目的了解四川省人民医院老年科临床送检标本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2年四川省人民医院老年科临床分离标本的来源、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98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株占78.91%,革兰阳性菌株占21.09%。分离前五位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氏菌属、不动杆菌属和柠檬酸杆菌属。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株分别为55.86%和35.4%,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3.8%。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66.96%,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分别为4.16%和13.69%。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58.74%。革兰阳性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分别为65.82%和79.23%。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分别占16.67%和83.33%。发现2株耐万古霉素的MRCNS和2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结论我院老年科患者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肠杆菌科细菌仍有较高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菌 细菌耐药性 抗菌药 药敏试验
下载PDF
2011年四川省人民医院老年科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蔡敏泓 唐荣珍 +1 位作者 喻华 杜恒健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3年第6期133-136,共4页
目的了解2011年四川省人民医院老年科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1年1~12月我院老年科临床送检各类标本分离出的2109株病原菌,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 目的了解2011年四川省人民医院老年科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1年1~12月我院老年科临床送检各类标本分离出的2109株病原菌,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2011年版标准判断结果,应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2109株细菌中革兰阴性菌占77.3%,革兰阳性菌占22.7%。分离前五位是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克雷伯氏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不动杆菌属。②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53.4%和64.9%;共发现5株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均高度敏感(>98%)。产超广谱β-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8.5%和45.8%。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52.8%。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高达66.8%,对妥布霉素仅为4.2%。结论我院老年科患者的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耐药情况严重,肠杆菌科细菌对碳氢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度高。要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合理选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 抗菌药 药敏试验
下载PDF
2010年四川省人民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2
4
作者 林健梅 杨兴祥 +3 位作者 喻华 乔宁 黄仁刚 江南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30-934,共5页
目的了解2010年我院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测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WHONET 5.4软件及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我院共分离出病原菌755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888株,占2... 目的了解2010年我院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测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WHONET 5.4软件及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我院共分离出病原菌755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888株,占24.98%,革兰阴性菌5593株,占74.01%;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占54.3%,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的耐药株。肠球菌属中,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均已出现少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ESBLs检出率分别为69%和20.9%;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的耐药率分别达43.9%和77.2%。结论细菌耐药性呈增长趋势,需加强耐药性监测,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耐药监测 耐药率
下载PDF
呼吸内科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类型及感染/定植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华 付素容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5年第6期90-92,共3页
目的调查四川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类型及定植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2四川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1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病历、影像学以及实验... 目的调查四川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类型及定植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2四川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1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病历、影像学以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 112例患者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出念珠菌106株(其中白色念珠菌67株),烟曲霉菌7株。有45株真菌引起感染(占分离总菌株39.82%),其中白色念珠菌引起感染26例,光滑念珠菌感染10例,热带念珠菌3例,克柔念珠菌2例,烟曲霉菌感染2例,白色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混合感染1例,共44例(39.28%)。68例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白色念珠菌、烟曲霉菌等真菌(68株)为定植,定植率为60.18%。结论实验室从痰液等呼吸道标本分离到的念珠菌和烟曲霉菌多为定植菌。但呼吸内科COPD、肺心病患者易发生真菌感染,感染真菌类型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临床获得微生物检验报告,需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等实验室数据,正确判断真菌感染/定植,合理使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内科 下呼吸道 真菌感染/定植
下载PDF
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继发感染患者益生菌干预前后肠道菌群及免疫状态分析 被引量:40
6
作者 杨仁国 徐开菊 +1 位作者 周巧灵 杨兴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94-798,共5页
目的分析益生菌对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继发感染患者肠道菌群及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HBV-ACLF患者101例,分为HBV-ACLF组56例和HBV-ACLF继发... 目的分析益生菌对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继发感染患者肠道菌群及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HBV-ACLF患者101例,分为HBV-ACLF组56例和HBV-ACLF继发感染组45例,另选择健康人67例为对照组。HBV-ACLF组和HBV-ACLF继发感染组均给予1个月的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组新鲜大便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葡萄球菌、类杆菌和消化链球菌,收集外周血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NK细胞活性、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结果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HBV-ACLF患者肠道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IgA、IgG、IgM、NK、CD4^+和CD4^+/CD8^+显著降低(P<0.05),大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葡萄球菌、类杆菌、消化链球菌、CRP、TNF-α、IL-6和IL-8显著升高(P<0.05)。与HBV-ACLF组比较,HBV-ACLF继发感染组患者肠道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IgA、IgG、IgM、NK、CD4^+和CD4^+/CD8^+显著降低(P<0.05),大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葡萄球菌、类杆菌、消化链球菌、CRP、TNF-α、IL-6和IL-8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HBV-ACLF患者肠道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IgA、IgG、IgM、NK、CD4^+和CD4^+/CD8^+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大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葡萄球菌、类杆菌、消化链球菌、CRP、TNF-α、IL-6和IL-8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3组受试者的CD3^+和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ACLF继发感染的肠道菌群及免疫状态存在异常,益生菌有助于改善HBV-ACLF继发感染的肠道菌群及免疫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 益生菌 感染 肠道菌群 免疫状态
下载PDF
慢性HBV感染者肝脏病理及临床特征分析128例 被引量:11
7
作者 耿晓霞 林健梅 +2 位作者 杨兴祥 黄仁刚 江南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2099-2104,共6页
目的:比较慢性HBV携带者与血清ALT轻度升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学及临床改变的差异,并寻找与肝组织学改变相关的因素.方法:将128例患者按血清ALT水平分为3组:A组:ALT≤0.5×正常值上限(upper limits of normal,ULN),B组:0.5&... 目的:比较慢性HBV携带者与血清ALT轻度升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学及临床改变的差异,并寻找与肝组织学改变相关的因素.方法:将128例患者按血清ALT水平分为3组:A组:ALT≤0.5×正常值上限(upper limits of normal,ULN),B组:0.5×ULN<ALT≤1×ULN,C组:1×ULN<ALT<2×ULN.对比各组年龄、性别、血清HBV DNA定量、HBeAg阳性率、肝内HBcAg的表达、脾脏厚度、门静脉宽度及肝脏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并进一步分析不同肝脏病理变化时上述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128例患者中肝脏炎症病变达G1者44.5%,G2者55.5%,无G0期;纤维化病变达S1者56.3%,S2者23.4%,无纤维化者20.3%,C组较A组炎症病变显著加重(P<0.05);A、B、C组中患者的性别、年龄、血清HBV DNA定量、HBeAg阳性率、肝内HBcAg阳性率、门静脉宽度无明显差异(均P>0.05),C组的脾脏厚度较A组、B组显著增加(均P<0.01);随炎症分级的增加,血清ALT、脾脏厚度、门静脉宽度、肝内HBcAg阳性率显著增加(均P<0.05);脾脏厚度、门静脉宽度、血清HBeAg阴性患者比率随纤维化程度加重显著增加(均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ALT<2×ULN),肝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炎症改变,伴或不伴纤维化改变,密切随访血清ALT、脾脏厚度、门静脉宽度、肝内HBcAg的表达,对于协助了解肝脏病变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组织病理学 临床特征
下载PDF
ALT小于2倍正常上限的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肝脏病理改变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耿晓霞 林健梅 +2 位作者 杨兴祥 黄仁刚 江南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223-226,共4页
目的探讨ALT小于2倍正常值上限(upper limits of normal,ULN)的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中与肝脏病理学改变相关的临床指标。方法将60例ALT〈2×ULN的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按照不同肝脏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分组,对比各组患者... 目的探讨ALT小于2倍正常值上限(upper limits of normal,ULN)的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中与肝脏病理学改变相关的临床指标。方法将60例ALT〈2×ULN的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按照不同肝脏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分组,对比各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血清ALT、HBVDNA定量、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肝脏瞬时弹性探测仪(FibroScan)测定肝硬度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的变化情况。结果60例患者肝脏炎症改变在G1~G3级,纤维化程度在S0~S2期,其中≥G2、达S2者分别为49例(81.7%)、19例(31.7%)。60例患者中,随着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加重,男性患者比例、年龄、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LSM值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ALT水平、HBVDNA定量随肝脏炎症程度的加重亦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以上两指标随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加重无明显变化。结论对于ALT〈2×ULN的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仍然有相当部分患者的肝脏病变在G2或/和s2以上,对于这部分人群,尤其是男性患者,密切随访年龄、血清ALT、HBVDNA、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LSM值的变化对于协助了解肝脏病理变化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HBV感染者 乙型肝炎E抗原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肝脏瞬时弹性超声诊断ALT小于2倍正常上限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耿晓霞 林健梅 +2 位作者 杨兴祥 黄仁刚 江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5年第2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肝脏瞬时弹性超声(Fibroscan)对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小于2倍正常值上限(upper limits of normal,ULN)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125例ALT〈2 ULN的慢性HBV感染者,采... 目的探讨肝脏瞬时弹性超声(Fibroscan)对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小于2倍正常值上限(upper limits of normal,ULN)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125例ALT〈2 ULN的慢性HBV感染者,采用肝脏瞬时弹性超声测定不同肝脏纤维化分期组间以及不同炎症分级组间患者肝脏硬度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并进一步探讨年龄、性别、BMI、血清ALT、AST、TBIL、ALB、HBV-DNA与LSM值的相关性。结果 125例患者肝组织的纤维化分期在S0-S3期,炎症分级在G1-G3期。不同分期组间LSM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0组和S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分级组间LSM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血清ALT及AST水平与LSM值呈正相关(P〈0.05)。男性患者的LSM值明显高于女性患者。结论 Fibroscan对于ALT〈2 ULN的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同样具有较好适用性。对于这部分人群,患者的性别、年龄、肝脏炎症程度,以及血清ALT、AST水平,是可能的Fibroscan测值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HBV感染者 肝脏瞬时弹性超声 肝纤维化
下载PDF
ALT小于2倍正常上限的HBeAg+/-慢性HBV感染者肝脏病理及临床分析196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耿晓霞 林健梅 +2 位作者 杨兴祥 黄仁刚 江南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607-1615,共9页
目的:对比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2倍正常值上限(upper limits of normal,ULN)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中,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E antigen,HBeAg)阳性患者与HBeAg阴性患者肝组织病理学... 目的:对比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2倍正常值上限(upper limits of normal,ULN)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中,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E antigen,HBeAg)阳性患者与HBeAg阴性患者肝组织病理学及临床改变的差异,并寻找这两部分患者中与肝组织学改变相关的因素.方法:将196例患者分为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血清ALT、HBV-DNA定量、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肝脏瞬时弹性探测仪(FibroScan)测定肝硬度值(1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及病理检测肝脏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这两部分患者中,不同肝脏病理改变时上述临床资料的变化.结果:(1)HBeAg阳性患者为136例,肝脏炎症改变在G1-G2级,纤维化程度在S0-S2期,其中达G2、S2者分别为70例(51.5%)、14例(10.3%);HBeAg阴性患者为60例,肝脏炎症改变在G1-G3级,纤维化程度在S0-S2期,其中≥G2、达S2者分别为49例(81.7%)、19例(31.7%).HBeAg阴性患者的男性患者比例、年龄、血清ALT、HBV-DNA定量、LSM值及肝脏病变程度均明显高于HBeAg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在HBeAg阳性患者中,随着肝脏炎症程度的加重,血清ALT、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LSM值明显增加,而性别比例、年龄、HBV-DAN定量无明显变化;随着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LSM值明显增加,而性别比例、年龄、血清ALT、HBV-DAN定量无明显变化;(3)在HBeAg阴性患者中,随着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加重,男性患者比例、年龄、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LSM值均明显增加,且血清ALT水平、HBV-DNA定量随肝脏炎症程度的加重亦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以上两指标随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加重无明显变化.结论:对于ALT<2×ULN的慢性HBV感染者,HBeAg阴性患者的肝脏病变明显重于HBeAg阳性患者,在这两部分患者中,密切随访血清ALT、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LSM测值,对于协助了解肝脏病理变化、决定抗病毒治疗时机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对于HBeAg阴性、ALT<2×ULN的慢性HBV感染者,尤其是男性患者,同时密切随访年龄、HBV-DNA水平,更有利于及时了解肝脏病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乙型肝炎E抗原 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瞬时弹性扫描诊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纤维化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晓姝 徐开菊 +1 位作者 谢辉 杨兴祥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5年第5期95-97,共3页
目的评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轻度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瞬时弹性扫描的肝脏硬度值(Stiffness值)与肝脏病理的相关性,了解瞬时弹性扫描在该部分人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行肝穿... 目的评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轻度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瞬时弹性扫描的肝脏硬度值(Stiffness值)与肝脏病理的相关性,了解瞬时弹性扫描在该部分人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的慢性HBV感染者110例,于肝活检手术前1周内进行瞬时弹性扫描检测Stiffness值,收集患者手术后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结果本组无肝纤维化(S0期)66例,轻度肝纤维化(S1~S2期)22例,中度肝纤维化(S3期)14例,重度肝纤维化(S4期)8例,Stiffness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tiffness值与肝纤维化分期、年龄呈正相关,与PLT成负相关(P〈0.01)。肝脏彩超异常组与正常组的Stiffnes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彩超异常与肝纤维化分期无相关性(P=0.353)。结论瞬时弹性扫描在ALT轻度升高的慢性HBV感染者的肝纤维化检测相关性较好,可作为这部分人群临床诊断肝纤维化的良好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弹性扫描 慢性乙肝 肝纤维化 肝脏病理
下载PDF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肠道菌群、血浆内毒素动态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蜀强 林健梅 +2 位作者 黄仁刚 杨兴祥 江南 《四川医学》 CAS 2014年第3期285-287,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治疗过程中肠道菌群、血浆内毒素动态变化以及肠道菌群与血浆内毒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纳入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127例,A组63例,B组64例,同期纳入健康者18例作为对照。A组口服金双歧,B组采用金双歧+乳果糖,...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治疗过程中肠道菌群、血浆内毒素动态变化以及肠道菌群与血浆内毒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纳入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127例,A组63例,B组64例,同期纳入健康者18例作为对照。A组口服金双歧,B组采用金双歧+乳果糖,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治疗。治疗前和治疗第5、10、15以及20d,分别检测对照组和患者大便肠球菌、酵母菌、双歧杆菌数量以及内毒素水平。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患者肠道双歧杆菌数量减少(P<0.001),肠球菌及内毒素增加(P<0.001)。内毒素与双歧杆菌呈负相关性(r=-0.296,P=0.042),与肠球菌呈正相关性(r=0.331,P<0.021)。②治疗10d时A组肠道双歧杆菌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01),内毒素下降(P=0.021),两者间呈负相关性(r=-0.228,P=0.033)。治疗20d时双歧杆菌以及内毒素较治疗10d时无变化(P分别为0.318和0.484)。③B组肠球菌、酵母菌及内毒素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V"型变化。肠球菌在第5d、酵母菌和内毒素在第10d下降到最低值(P值分别为0.048、0.033和<0.001)。之后三者均快速上升,在第20d均超过治疗前水平(P值分别为0.017、<0.001和<0.001)。内毒素与肠球菌(r=0.251,P=0.037)及酵母菌(r=0.353,P=0.018)之间呈正相关。④治疗第10dB组内毒素低于A组(P<0.001)。继续治疗10d,A组内毒素无明显变化,而B组内毒素上升。治疗20d时B组内毒素显著高于A组(P<0.001)。结论①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和高内毒素血症,肠道菌群与内毒素血症相关性存在动态变化。②单用金双歧可轻微改善肠道菌群、降低血浆内毒素。金双歧联合乳果糖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浆内毒素,但持续使用可能会加重菌群失调和内毒素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肠道菌群 内毒素血症
下载PDF
降钙素原下降率在肝硬化伴发自发性腹膜炎的治疗及预后评估的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仁国 徐开菊 +3 位作者 黄仁刚 林健梅 江南 杨兴祥 《四川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849-85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PCT)动态检测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 SBP)治疗及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感染科住院肝硬化腹水患者132例的临床...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PCT)动态检测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 SBP)治疗及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感染科住院肝硬化腹水患者132例的临床资料( SBP 72例,非SBP 60例),SBP患者依据治疗结局分为死亡组20例,存活组52例,于入院第1、2、3、5d检测血清PCT浓度,计算PCT浓度下降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曲线)评价PCT下降率在SBP预后的临界参考值以及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SBP 组患者PCT、CRP、WBC中位数显著高于非SBP组;SBP患者死亡组PCT、WBC、CRP中位数高于存活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0.01);存活组的第2、3、5d的PCT下降率明显高于死亡组,第5d PCT下降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3(95% CI:0.806-0.998),以第5dPCT下降34.1%为临界值,敏感度为92%,特异度为91%。结论 SBP患者病死率与持续增高的PCT浓度相关,在治疗过程中如PCT浓度持续下降,则生存率显著提高;第2、3、5d的PCT下降率对预后评价均有一定价值,其中以第5d的PCT下降率作为临界值,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判断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肝硬化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预后
下载PDF
不同治疗方案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肠道菌群和血浆内毒素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蜀强 黄仁刚 +2 位作者 林健梅 杨兴祥 江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4年第3期53-56,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治疗方案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肠道菌群和血浆内毒素的影响。方法纳入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127例,分为A、B、C三组。A组(63例)患者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B组(32例)患者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乳果糖,C组(3... 目的研究不同治疗方案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肠道菌群和血浆内毒素的影响。方法纳入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127例,分为A、B、C三组。A组(63例)患者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B组(32例)患者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乳果糖,C组(32例)患者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乳果糖灌肠。治疗前及治疗第5、10、15、20天,分别检测三组患者大便肠球菌、酵母菌、双歧杆菌数量以及血浆内毒素水平。结果①治疗10天时三组患者双歧杆菌数量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均P<0.001);20天时的双歧杆菌数量与治疗10天时比较,A组无明显变化(P=0.318),B组和C组均明显减少(均P<0.001)。②治疗20天时,A、B组肠球菌数量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674和P=0.452),C组患者肠球菌明显升高(P<0.001);A组酵母菌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636),B、C组患者酵母菌均升高(P=0.036和P<0.001)。③A组患者在治疗第15天,B、C组患者在治疗第10天血浆内毒素下降至最低值,分别为(184.48±69.56)、(152.71±32.44)和(122.71±32.61)EU/L,三组患者血浆内毒素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17、P<0.001和P<0.001),并且C组患者血浆内毒素明显低于A、B组(P<0.001);在治疗的第20天,B、C组患者血浆内毒素又明显升高(均P<0.001),而A组无明显变化(P=0.484)。结论单纯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可以调节肠道菌群,降低血浆内毒素,但作用轻微。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乳果糖口服或灌肠可显著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但容易出现新的菌群失调,进而加重内毒素血症。乳果糖灌肠方式使药物作用更直接,但肠道黏膜损伤更大,对肠道菌群及内毒素水平影响更明显、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肝炎 慢性 乙型肝炎 肠道菌群 内毒素血症
下载PDF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及疗效预测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5
作者 潘佳 江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6年第2期147-151,共5页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治疗中抗病毒治疗是最根本的治疗,可有效降低乙肝病毒感染相关并发症(如肝硬化、肝癌等)的发生,目前抗乙肝病毒药物主要有两大类:核苷(酸)类似物类(药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治疗中抗病毒治疗是最根本的治疗,可有效降低乙肝病毒感染相关并发症(如肝硬化、肝癌等)的发生,目前抗乙肝病毒药物主要有两大类:核苷(酸)类似物类(药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韦及替诺福韦)和干扰素类(包括α-干扰素、聚乙二醇干扰素α),部分患者对单药抗病毒方案疗效不佳,且药物有限,联合用药和寻找预测疗效的因素与指标成为了治疗过程中不可回避的话题,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核苷(酸)类似物 干扰素 疗效预测
下载PDF
自发性腹膜炎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蜀强 杨兴祥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6年第2期42-46,共5页
自发性腹膜炎是肝硬化或者重型肝炎等重症肝损害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是指无任何邻近组织炎症(如肠穿孔、肠脓肿)的情况下发生的腹水感染。近年研究表明,重症肝损害患者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率为10%~30%。细菌移位是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的... 自发性腹膜炎是肝硬化或者重型肝炎等重症肝损害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是指无任何邻近组织炎症(如肠穿孔、肠脓肿)的情况下发生的腹水感染。近年研究表明,重症肝损害患者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率为10%~30%。细菌移位是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的关键。自发性腹膜炎的诊断依据主要来自于诊断性腹腔穿刺后腹水的相关检查。积极诊断以及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既往曾发生SBP的患者应长期预防性抗感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腹膜炎 感染 腹水
下载PDF
过敏原检测在药物性肝损害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仁国 徐开菊 +3 位作者 杨兴祥 江南 黄仁刚 林健梅 《四川医学》 CAS 2014年第12期1516-1518,共3页
目的探讨过敏原检测在药物性肝损害(DILI)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例临床诊断为DILI的住院患者进行血清过敏原检测,同时检测200例正常人血清过敏原作为对照。结果 200例DILI患者血清过敏原检测阳性率为76.5%(153/200),其吸入性过... 目的探讨过敏原检测在药物性肝损害(DILI)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例临床诊断为DILI的住院患者进行血清过敏原检测,同时检测200例正常人血清过敏原作为对照。结果 200例DILI患者血清过敏原检测阳性率为76.5%(153/200),其吸入性过敏原与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率较高的为尘螨/粉螨、普通豚草/蒿属植物、蟹/虾/龙虾、牛肉/羊肉。而正常人血清过敏原阳性率为20%(40/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ILI患者具有较高的血清过敏原检测阳性率,过敏原检测可以了解DILI患者的过敏体质状况,指导患者避免或减少过敏原接触,对患者在临床用药方面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害 血清过敏原 临床意义
下载PDF
77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林健梅 杨仁国 +1 位作者 耿晓霞 江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3年第2期100-101,共2页
目的对药物性肝损害(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患者血清过敏原检测进行讨论分析。方法选择77例临床诊断为DILI的住院患者进行血清过敏原检测,并与77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77例患者血清过敏原检测阳性率84.42%(65/77);吸入性过... 目的对药物性肝损害(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患者血清过敏原检测进行讨论分析。方法选择77例临床诊断为DILI的住院患者进行血清过敏原检测,并与77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77例患者血清过敏原检测阳性率84.42%(65/77);吸入性过敏原与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率较高的为尘螨/粉螨、普通豚草/蒿属植物、蟹/虾/龙虾、牛肉/羊肉。而正常人血清特异性过敏原阳性率为18.18%(14/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ILI患者具有较高的过敏原检测阳性率,过敏原检测可以了解DILI患者的过敏原状况,对指导患者避免或减少接触过敏原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害 血清 过敏原
下载PDF
2012 EASL-EORTC肝细胞癌诊治指南要点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兴祥 江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年第4期50-52,共3页
肝细胞癌在欧洲和全球不断攀升,欧洲肝脏研究学会和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EASL-EORTC)发布了肝细胞癌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包括肝细胞癌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和预防、监测、召回策略、诊断、分级系统和治疗。
关键词 肝细胞癌 指南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仁刚 杨兴祥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6年第2期23-29,共7页
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HCV)感染可导致严重的肝病,包括肝硬化及肝癌。近年来HCV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DAAs)具有较高的抗病毒活性及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HCV有3个... 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HCV)感染可导致严重的肝病,包括肝硬化及肝癌。近年来HCV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DAAs)具有较高的抗病毒活性及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HCV有3个主要的治疗靶点:NS3/4A蛋白酶,NS5B聚合酶和NS5A复制复合体。DAAs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考虑HCV基因型、初治还是既往治疗失败、有无肝硬化以及合并的基础疾病等因素。本文介绍DAAs的临床应用方案以及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直接抗病毒药物 蛋白酶抑制剂 聚合酶抑制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