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肝泡型包虫病消融治疗技术规范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文涛 杨先伟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1304-1307,共4页
1概述 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可分为囊型和泡型两种类型,是流行于世界畜牧业地区常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疾病。包虫病多首发于肝脏,可转移至肺、脑等全身多个脏器。WHO将包虫病列为17种被严重忽视的寄生虫传染病之一。
关键词 肝泡型包虫病 消融治疗 四川省 寄生虫疾病 棘球蚴病 人畜共患 畜牧业 传染病
原文传递
泡型肝包虫病诊疗专家共识(2020版) 被引量:48
2
作者 王文涛 沈舒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3-17,共5页
1概述包虫病是棘球绦虫寄生于人体及某些动物等宿主体内所致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性疾病,分布遍及世界各大洲牧区。引起人体包虫病的绦虫主要有两种类型,即由细粒棘球绦虫虫卵感染所致的囊型包虫病(cystic echinococcosis,CE)和多房棘... 1概述包虫病是棘球绦虫寄生于人体及某些动物等宿主体内所致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性疾病,分布遍及世界各大洲牧区。引起人体包虫病的绦虫主要有两种类型,即由细粒棘球绦虫虫卵感染所致的囊型包虫病(cystic echinococcosis,CE)和多房棘球绦虫虫卵感染所致的泡型包虫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AE),两类包虫均主要侵犯肝脏。相比囊型肝包虫病,泡型肝包虫病危害更为严重,其致病性强、致残率和致死率高。其中未经有效治疗的泡型肝包虫患者10年病死率高达94%[1]。据世界卫生组织推算全球每年新发泡型肝包虫病病例91%来自中国[2]。由于大部分感染的人群生活在偏远贫困的山区或牧区,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估计我国泡型肝包虫病的死亡率在50%~75%之间[3-4]。中国西部藏区是受泡型肝包虫病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5],直接受威胁人口超过258万,总患病率约1.08%,其中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包虫病患病率高达12.09%,居全球之首[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绦虫 包虫病 病死率高 四川省甘孜州 肝包虫 石渠县 致死率 有效治疗
原文传递
复杂肝泡型包虫病诊疗专家共识(2020版)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文涛 杨先伟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8-23,共6页
1概述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主要包括囊型和泡型两种类型,是流行于全球农牧地区常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疾病[1]。包虫病可发生于全身多个脏器,其中以肝脏为主,而肝泡型包虫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HAE)的病程缓慢,并呈浸润性生... 1概述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主要包括囊型和泡型两种类型,是流行于全球农牧地区常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疾病[1]。包虫病可发生于全身多个脏器,其中以肝脏为主,而肝泡型包虫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HAE)的病程缓慢,并呈浸润性生长,与肝脏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类似,因而被称为“虫癌”。四川省是受包虫病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直接受威胁人口超过258万,总患病率约为1.08%,其中甘孜州石渠县包虫病患病率高达12.09%,居全球之首[1-2]。在各方不断努力之下,2017年石渠县HAE抽样调查其患病率仍高达8.72%[3],且这部分患者的病期较晚,病情复杂,亟需给予干预治疗[4-5]。复杂肝泡型包虫病(complex 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cHAE)主要是指:①病灶巨大,累及周围器官(膈肌、肺、肾、肾上腺等);②肝内多个病灶(≥3个病灶,≥3个肝段),至少1个病灶直径≥5.0 cm;③病灶侵犯肝门重要结构或肝内主要管道,预计需要进行门静脉、肝动脉、胆道、肝静脉、下腔静脉等管道重建;④合并梗阻性黄疸、门静脉海绵样变、布加综合征等,或肝肾功能不全;⑤合并脑、肺等多处器官转移,全身一般状况较差、恶病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泡型包虫病 布加综合征 肝脏恶性肿瘤 浸润性生长 人畜共患寄生虫 下腔静脉 泡型 棘球蚴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