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次西南低涡引发南充持续大暴雨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书慧 刘佳 +1 位作者 李晓容 罗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期275-280,共6页
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风云卫星资料以及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15年8月16~18日发生在南充的一次区域性大暴雨进行分析,探讨强降水发生发展的机制。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主要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为低空切... 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风云卫星资料以及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15年8月16~18日发生在南充的一次区域性大暴雨进行分析,探讨强降水发生发展的机制。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主要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为低空切变线及前期不稳定能量释放引发强对流天气;第2阶段为西南低涡影响,影响时间较长。此次西南低涡生成属于高原切变类,低涡首先出现在500 hPa切变线南侧下层的850 hPa,后垂直发展到700 hPa,深厚阶段正涡度柱伸展至400 hPa,呈自下而上的近垂直结构。在西南低涡维持下的中尺度对流系统云团是这次暴雨产生的重要系统。南充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加之低层辐合中心与西南低涡伴随的低空急流耦合发展,有利于上升运动的发展和维持,为暴雨提供了有利的动力作用。南充受西太平洋副高西侧持续的西南低空急流带来孟加拉湾的充沛水汽,且中低层南充一直处在水汽辐合上升区域,有利于水汽的垂直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低涡 暴雨 诊断分析
下载PDF
一组雷达预警指标在2013年短时强降水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永仁 李跃清 +2 位作者 刘慧君 杨天然 邓荣耀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4年第1期22-28,共7页
利用一组雷达阈值指标,对2013年四川盆地发生的5次区域性暴雨过程中的短时强降雨进行检验和订正,结果表明,(1)无论针对具体的站点,还是区域面上的短时强降水,预警指标对预警短时强降水是可行的,且预警时效在0 ~2h内效果较佳.(2) S... 利用一组雷达阈值指标,对2013年四川盆地发生的5次区域性暴雨过程中的短时强降雨进行检验和订正,结果表明,(1)无论针对具体的站点,还是区域面上的短时强降水,预警指标对预警短时强降水是可行的,且预警时效在0 ~2h内效果较佳.(2) SWAN产品中分析显示,要产生20mm/h以上的短时强降水,满足预警指标的回波需要监测到3个6min以上,通常强回波持续越长,对应的雨量也越大.(3)针对降水面上的预警准确率除2013年7月04日15时的成功预警率在57.1%左右,其余过程中预警指标对未来1h短时强降雨的预警成功率基本在80%以上,误报率基本在20%以下,在误报的站点中,SWAN拼图中回波与单站雷达探测的回波,尤其是在低仰角度上存在较大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雷达预警指标 SWAN产品
下载PDF
我国东部典型城市年降水量和小时降水量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党皓飞 赵琳娜 +2 位作者 王芳 廖文超 林炳青 《海峡科学》 2017年第12期53-57,80,共6页
为探讨我国大城市降水的特征规律,利用1980~2012年6月1日至8月31日无缺测记录的北京(54511)、上海(58362)、广州(59287)三个代表站的逐小时降水资料,运用3年滑动平均法分析典型城市降水的时间分布特征;利用Γ分布函数建立概率分布模型,... 为探讨我国大城市降水的特征规律,利用1980~2012年6月1日至8月31日无缺测记录的北京(54511)、上海(58362)、广州(59287)三个代表站的逐小时降水资料,运用3年滑动平均法分析典型城市降水的时间分布特征;利用Γ分布函数建立概率分布模型,分析并对比三个典型城市的拟合特征。结果表明,北京、上海、广州从北向南平均降水量逐渐增大;在时间变化特征上,北京降水量呈现10年左右的波动,上海降水量无明显波动特征,广州市降水量呈现7年左右的波动。Γ函数拟合的概率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样本频率代替概率不可避免的随机振荡对估计降水量概率分布的影响,用Γ分布函数概率密度推算得到的降水概率比较符合实际;Γ分布对较小量级小时降水的模拟能力比较弱,对大于5mm的小时降水模拟能力较强;三个典型城市小时降水阈值为20mm所对应的累积概率均在95%左右,因此北京、上海、广州这三个典型城市有一定概率发生较强量级的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城市 小时降水 滑动平均 Γ分布 特征分析
下载PDF
攀枝花市一次持续性暴雨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肖微 廖文超 +2 位作者 杨雪 彭江维 王静 《农业灾害研究》 2017年第2期33-36,49,共5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雨量站资料、FY-2E逐时云顶亮温TBB资料、雷达资料及NCEP/NCAR 1°×1°再分析格点资料,对2016年7月5—6日四川省内攀枝花市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在青藏高原低涡大尺度天气系统...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雨量站资料、FY-2E逐时云顶亮温TBB资料、雷达资料及NCEP/NCAR 1°×1°再分析格点资料,对2016年7月5—6日四川省内攀枝花市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在青藏高原低涡大尺度天气系统的背景条件下,第1阶段强降水是涡旋云系气旋性旋转南下时不断生消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直接造成的,中尺度雨团是暴雨的主要表现特征;第2阶段是在低涡切变东南移的过程中,该市低层辐合明显加强,触发了MCS的发生发展。过程强度大,持续时间短,有典型的中尺度特征。降水出现在MCS中部冷云区及梯度大值区。地形的强迫抬升,对此次过程也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TBB 中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