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震后泥石流治理工程有效性评价及存在问题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宋国虎 张继 杨桢贤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8-67,共10页
汶川8.0级地震及芦山7.0级地震后,针对严重的泥石流灾害,在强震区实施了大量防治工程。通过对地震重灾区92条泥石流沟治理工程实地调查分析,初步建立了基于事前(P)、事中(N)、事后(F)阶段的泥石流防治工程效果评价体系,并利用该评价体... 汶川8.0级地震及芦山7.0级地震后,针对严重的泥石流灾害,在强震区实施了大量防治工程。通过对地震重灾区92条泥石流沟治理工程实地调查分析,初步建立了基于事前(P)、事中(N)、事后(F)阶段的泥石流防治工程效果评价体系,并利用该评价体系对研究区的泥石流防治工程进行了有效性评价,治理工程效果“良好-优”的占到总数的59.78%,防治工程多数起到了良好的减灾效果。目前防治工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拦挡坝淤满、坝肩淘蚀与护坦损坏,排导槽或防护堤基础掏蚀等,影响防治效果。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有:震后泥石流在启动特征、流量、冲出规模、冲刷深度、物源及转化等方面的特征与震前发生较大变化,震后泥石流的这些特征导致现有规范的工程设计参数计算方法结果普遍偏小。最后对后期泥石流防治工程问题提出了初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区 泥石流治理工程 有效性 评价指标
下载PDF
成都某精密仪器加工废水处理应用案例
2
作者 辜清 杜本志 +1 位作者 王祉宁 庞亮 《山东化工》 CAS 2015年第12期136-137,共2页
成都某精密仪器加工废水主要为金属加工清洗、金属表面抛光处理、金属热处理工段产生的废水,水质具有含油量及COD较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该废水采用废水水质调节-破乳-混凝沉淀-隔油-活性炭过滤工艺对该废水进行处理,在进水COD、油类... 成都某精密仪器加工废水主要为金属加工清洗、金属表面抛光处理、金属热处理工段产生的废水,水质具有含油量及COD较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该废水采用废水水质调节-破乳-混凝沉淀-隔油-活性炭过滤工艺对该废水进行处理,在进水COD、油类和SS分别为7800mg/L、160mg/L和2450mg/L时,最佳出水水质COD、油类和SS分别为350mg/L、18mg/L和200mg/L,去除率分别高达95%、89%和92%,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液 废水处理 应用案列
下载PDF
成都某低温设备制造厂废水处理应用案例
3
作者 王祉宁 辜清 杜本志 《山东化工》 CAS 2017年第14期200-201,共2页
成都某低温设备制造厂废水主要为酸池废水和碱池废水,酸池废水水质具有总磷、动植物油、CODcr、镍、铬较高,pH较低,可生化性差等特点;碱池废水水质具有CODcr较高,pH较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该废水采用混合-调节-隔油-生化处理-化学沉淀... 成都某低温设备制造厂废水主要为酸池废水和碱池废水,酸池废水水质具有总磷、动植物油、CODcr、镍、铬较高,pH较低,可生化性差等特点;碱池废水水质具有CODcr较高,pH较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该废水采用混合-调节-隔油-生化处理-化学沉淀工艺对该废水进行处理,在酸池废水pH:1.85、总磷:736mg/L、CODcr:2700mg/L、动植物油:84.1mg/L、镍:10.7 mg/L、铬20.8 mg/L时,碱池废水pH值:10.69、总磷:0.86mg/L、CODcr:969mg/L、动植物油:0.86mg/L、镍:0.086 mg/L、铬:0.224mg/L时,出水水质指标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备制造 废水 案例
下载PDF
基于不同评价单元和灾害熵的泥石流危险性分析--以白龙江流域武都段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小龙 宋国虎 +4 位作者 向灵芝 罗亮 唐良琴 沈娜 梁梦辉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21年第6期107-115,共9页
白龙江流域为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密集分布区。2020年8月由于强降雨激发,白龙江流域武都段发生了大规模的群发性泥石流灾害,造成严重损失。文章以白龙江流域甘肃省陇南市武都段(宕昌县两河口乡—武都区桔柑镇)为研究区,通过野外实地考察,... 白龙江流域为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密集分布区。2020年8月由于强降雨激发,白龙江流域武都段发生了大规模的群发性泥石流灾害,造成严重损失。文章以白龙江流域甘肃省陇南市武都段(宕昌县两河口乡—武都区桔柑镇)为研究区,通过野外实地考察,选取流域面积、流域形状系数、平均坡度、沟谷密度、物源参照值(HI)、岩性、流域中心距活动断层距离、一小时最大降雨量、植被覆盖度作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因子。基于灾害熵理论,分别以泥石流单沟和小流域单元作为评价单元,利用ArcGIS软件,进行区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泥石流沟大多数都属于中、高危险性。致灾因子中岩性、物源参照值(HI)、距断层距离、植被覆盖度及平均坡度的权重最大,与实际考察结果一致。且以小流域单元作为评价单元的评价结果更符合研究区的泥石流发育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龙江流域 泥石流 灾害熵 流域单元 危险性
下载PDF
白龙江武都区段泥石流分布规律及其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罗亮 宋国虎 +3 位作者 唐良琴 向灵芝 李小龙 梁梦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5-142,共8页
基于遥感解译和实地调查,白龙江流域武都区段共发育329条泥石流沟。根据地形地貌、物质条件、外部激发因素三大孕灾条件,选取高程、坡度、岩性等9个孕灾因子,基于ArcGIS平台,分析研究区内泥石流分布规律,采用信息量法进行泥石流危险性... 基于遥感解译和实地调查,白龙江流域武都区段共发育329条泥石流沟。根据地形地貌、物质条件、外部激发因素三大孕灾条件,选取高程、坡度、岩性等9个孕灾因子,基于ArcGIS平台,分析研究区内泥石流分布规律,采用信息量法进行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地形地貌上,研究区泥石流主要分布在1800~3000 m和NDVI值为0.2~0.4的范围内,其优势坡度分布区间为15°~35°。(2)物质条件上,泥石流大量分布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的范围内,且在以千枚岩、板岩为主的软弱-坚硬中厚层-厚层板岩、碎屑岩组区内,与距断层距离呈负相关分布。(3)外部激发因素主要分布在1 h最大降雨量为36~40 mm区域内,与距河流、道路距离呈负相关分布。(4)运用信息量法对泥石流做危险性评价,得到泥石流危险性分区图,在中度、高度、极高度危险范围内的泥石流面积分别占总泥石流面积的21.77%,32.94%,31.49%,且较高等级危险区主要分布在白龙江的北岸。应用ROC曲线验证评价结果,AUC=0.737,表明评价结果有较高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分布规律 信息量法 危险性评价 白龙江流域
下载PDF
油田压裂液废水的处理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建刚 王婷 +3 位作者 杨在文 熊振 莫宏玉 卞卫国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435-2441,共7页
为了有效解决干旱区油田压裂液废水超标排放对土壤、地下水及荒漠植被带来的危害,本文以臭氧为氧化剂,铜绿假单胞杆菌(P.Aeruginosa,A)、油泥驯化后菌液(B)及美国生态实验室Microbe-lift水处理菌(C)为生物菌剂,开展了臭氧和生物法单独... 为了有效解决干旱区油田压裂液废水超标排放对土壤、地下水及荒漠植被带来的危害,本文以臭氧为氧化剂,铜绿假单胞杆菌(P.Aeruginosa,A)、油泥驯化后菌液(B)及美国生态实验室Microbe-lift水处理菌(C)为生物菌剂,开展了臭氧和生物法单独处理以及二者联合处理吐哈油田压裂液废水实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处理法以臭氧/生物法联合处理压裂液废水效果最优;废水COD初始值为3982.38 mg·L^(-1)时,经臭氧处理2.5 h后可使废水COD值降低62.24%;生物处理以多组混合菌群处理效果较好,使COD值进一步降低34.37%,其中,A、B、C菌群等比例混合后的接菌ABC处理可在150 h处理后使COD值降至135 mg·L^(-1),达到《废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液废水 氧化处理 生物法 COD
下载PDF
ORP协同余氯控制循环水水质及系统查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艳 孙江虎 《四川环境》 2021年第4期205-209,共5页
ORP是反应循环水体系中氧化还原能力的综合参数,可以协同余氯控制循环水水质,探讨了ORP测量原理并分析了影响ORP的若干因素,通过实际应用总结了ORP在监控循环水水质和泄漏物料后查漏过程中的经验,对循环水系统运行和水质管理有一定的借... ORP是反应循环水体系中氧化还原能力的综合参数,可以协同余氯控制循环水水质,探讨了ORP测量原理并分析了影响ORP的若干因素,通过实际应用总结了ORP在监控循环水水质和泄漏物料后查漏过程中的经验,对循环水系统运行和水质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P 余氯 循环水
下载PDF
某饮料厂废水处理工艺改造研究
8
作者 王建刚 王婷 +1 位作者 候文春 陈倩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5-117,132,共4页
针对新疆某饮料厂A/O法处理工艺在厌氧处理单元发生故障时废水不能达标处理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改造工艺,并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原废水处理工艺中新增臭氧(O_3)处理单元,以形成O_(3^-)好氧生物联合处理新工艺,并进行废水超标排放... 针对新疆某饮料厂A/O法处理工艺在厌氧处理单元发生故障时废水不能达标处理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改造工艺,并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原废水处理工艺中新增臭氧(O_3)处理单元,以形成O_(3^-)好氧生物联合处理新工艺,并进行废水超标排放时的应急处理工艺是可行的。改造工艺运行时适宜的条件为:废水O_3处理单元运行时间为0.5 h,后续好氧生物处理单元运行时水温25~40℃,p H在7~8,接菌量10%,运行时间120 h。该条件下O_3处理单元和好氧生物处理单元可分别实现8.82%和90.90%的COD去除率,处理后废水中COD为109.5 mg/L,满足GB8978-1996中二级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生物处理 COD 改造工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