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地质遗迹景观空间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
作者 辜寄蓉 范晓 +1 位作者 江浏光艳 王勉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7年第4期4-10,共7页
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留下来的地质遗迹具有重要的美学、历史文化和科学研究价值,开发地质遗迹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地质遗迹赋存与保护情况的分析,针对利用和保护中存在的不足,探讨建立完善的地质遗迹保护体系模式,介绍... 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留下来的地质遗迹具有重要的美学、历史文化和科学研究价值,开发地质遗迹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地质遗迹赋存与保护情况的分析,针对利用和保护中存在的不足,探讨建立完善的地质遗迹保护体系模式,介绍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建立集空间与属性及影音图片信息于一体的管理系统,成功地为地质遗迹的保护提供决策分析,引导地质遗迹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数据库
下载PDF
四川省地质遗迹景观信息系统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辜寄蓉 范晓 +1 位作者 王勉 江浏光艳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7年第2期107-111,共5页
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留下来的地质遗迹具有重要的美学、历史文化和科学研究价值,开发地质遗迹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对四川省地质遗迹赋存状况与保护情况的分析,针对利用和保护中存在的不足,探讨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完善的地... 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留下来的地质遗迹具有重要的美学、历史文化和科学研究价值,开发地质遗迹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对四川省地质遗迹赋存状况与保护情况的分析,针对利用和保护中存在的不足,探讨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完善的地质遗迹保护体系模式,介绍了运用ARCGIS二次开发包,开发建立在地质遗迹空间数据库基础上的,集属性及影音图片信息于一体的管理系统,提供多种空间分析手段为地质遗迹的保护提供决策分析,引导地质遗迹保护工作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 景观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数据库
下载PDF
四川稻城地热资源的分布特点及温泉水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4
3
作者 高志友 尹观 +3 位作者 范晓 吴昊 王茜 侯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34-139,共6页
在分析四川稻城地区地热资源形成的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初步研究了该区地热资源分布特点和温泉水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稻城县地热水的径流和排泄受构造作用的控制,断裂、断层地带地下径流多,是形成温泉的主要地区。在深大断裂... 在分析四川稻城地区地热资源形成的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初步研究了该区地热资源分布特点和温泉水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稻城县地热水的径流和排泄受构造作用的控制,断裂、断层地带地下径流多,是形成温泉的主要地区。在深大断裂发育处或断裂交汇地带,温泉往往成群出露。温泉水的同位素组成具明显的季节性效应;与大气降水季节性效应相反:夏季温泉水相对富轻同位素,冬季则明显富重同位素;反映其夏季主要受δD、δ18O值低的高山常年积雪溶融水补给,冬季主要为δD、δ18O值高的地下水补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地热资源 分布 温泉水 同位素 地球化学
下载PDF
冰雪溶融的同位素效应及氘过量参数演化——以四川稻城水体同位素为例 被引量:14
4
作者 尹观 倪师军 +1 位作者 范晓 吴昊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7-160,共4页
水体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实际上是依存于环境变化的一种综合性反应。不同季节高原高山冰雪的溶融 ,可以明显地影响地表径流和浅层地下水的同位素组成及氘过量参数的变化。了解这一特有的自然背景所引起的同位素分馏现象 ,探索其形成过程及... 水体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实际上是依存于环境变化的一种综合性反应。不同季节高原高山冰雪的溶融 ,可以明显地影响地表径流和浅层地下水的同位素组成及氘过量参数的变化。了解这一特有的自然背景所引起的同位素分馏现象 ,探索其形成过程及演化机理 ,对于评价一个地区环境、气候及水资源的关系 ,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文以四川稻城地表径流和温泉水的同位素组成为例 ,主要介绍了不同季节高原高山冰雪溶融背景条件下地表径流和温泉水同位素组成及氘过量参数变化规律 ,结合当地的自然背景及气候条件 ,着重分析讨论了冰雪溶融过程中的同位素效应及氘过量参数演化过程及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雪溶融 同位素效应 参数演化 四川 稻城县 水体 气候条件
下载PDF
四川西北部几个花岗岩体的时代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能德 张怀举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03-312,共10页
笔者从同位素 U-Pb 及 Rb-Sr 测年、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资料出发,探讨了川西北几个花岗岩体的形成年代和成因。
关键词 铷-锶 铀-铅 年龄 稀土族 花岗岩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四姑娘山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和锆石U-Pb年代学证据 被引量:4
6
作者 戴宗明 孙传敏 +1 位作者 张宽忠 李振江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4,共14页
松潘-甘孜地体中的花岗岩主要形成于印支晚期至燕山初期,其主体是扬子地块沿龙门山构造带向松潘-甘孜地体内楔入导致松潘-甘孜地体中下地壳低速层发生部分熔融的结果。虽然在松潘-甘孜地体中多数岩体长轴走向和矿物定向均呈北西向,但过... 松潘-甘孜地体中的花岗岩主要形成于印支晚期至燕山初期,其主体是扬子地块沿龙门山构造带向松潘-甘孜地体内楔入导致松潘-甘孜地体中下地壳低速层发生部分熔融的结果。虽然在松潘-甘孜地体中多数岩体长轴走向和矿物定向均呈北西向,但过去区调中划分的北西向的金川-理县构造岩浆带不能代表这种楔入作用的产物,而应重新划分为北东向的道孚-金川-小金-黑水构造岩浆带,四姑娘山岩体是这个北东向构造岩浆带中的典型岩体。四姑娘山花岗岩属高Ba-Sr的钙碱性岩石,具有碰撞花岗岩的特征和岛弧花岗岩的某些特征,而非A型花岗岩;其岩浆成分以中下地壳为主并有幔源物质的加入,其锆石普遍具有岩浆锆石的特征。通过对四姑娘山花岗岩体的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中的23粒锆石激光探针U-Pb定年,确定其岩浆结晶年龄为燕山早期(191±1)Ma。此年龄对解决龙门山断裂带形成的初始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松潘-甘孜地体 四姑娘山 花岗岩 锆石 U-PB定年 地球化学
下载PDF
基于灰色系统的黄龙钙华景观演化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辜寄蓉 范立学 范晓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6期1148-1153,共6页
黄龙的景观是在数万年的岩溶地质作用下的产物。近年来黄龙钙华出现了干涸、变黑、沙化等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景观的观赏性。水资源在黄龙钙华发展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收集并分析黄龙地区的监测数据,针对监测系统不健全,时序数... 黄龙的景观是在数万年的岩溶地质作用下的产物。近年来黄龙钙华出现了干涸、变黑、沙化等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景观的观赏性。水资源在黄龙钙华发展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收集并分析黄龙地区的监测数据,针对监测系统不健全,时序数据缺乏的特点,选用对时序数据要求不高、预测效果较好的灰色系统模型,以岩溶水体的pH值为指标预测了钙华未来的发展情况。采用地质统计学空间分析的克里金插值法,对预测结果进行插值获得了整个景区的钙华预测结果。笔者按pH值将钙华演化情况划为强侵蚀、弱侵蚀、堆积3种类型,指出黄龙钙华景观目前正处于动态平衡与消亡重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龙钙华 灰色系统 克立金插值 演化预测
下载PDF
黄龙钙华景观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辜寄蓉 范晓 范立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2期10319-10322,共4页
黄龙景区的景观是一种高寒山区地表岩溶堆积地貌景观,是由钙华堆积而成的,它是数万年的岩溶地质作用的产物。但近年来黄龙钙华出现了干涸、变黑、沙化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景观的可观赏性。深入研究该区的钙华演变规律和影响因素,对于采取... 黄龙景区的景观是一种高寒山区地表岩溶堆积地貌景观,是由钙华堆积而成的,它是数万年的岩溶地质作用的产物。但近年来黄龙钙华出现了干涸、变黑、沙化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景观的可观赏性。深入研究该区的钙华演变规律和影响因素,对于采取科学的保护措施,控制人为活动对钙华资源的不利影响将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增加该景区社会、经济、环境效益也具有重要意义。全面分析了黄龙钙华形成的地质、水文背景特征和钙华演变的影响因素,发现黄龙钙华景观目前正处于动态平衡与消亡重组阶段。对黄龙钙华的保护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华景观 影响因素 黄龙
下载PDF
GIS支持下的梭罗沟金矿远景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辜寄蓉 范晓 王裕琴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8-102,共5页
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建立远景预测评价模型,结合梭罗沟金矿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和地球化学特征,采用G IS技术,分析金矿区空间分布结构特征,圈定金矿区不同级次的找矿靶区,预测矿区金矿规律,为下一步找矿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远景预测 地理信息系统 梭罗沟金矿
下载PDF
新疆北部哈拉阿拉特山走滑-冲断复合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方向 被引量:31
10
作者 孙自明 洪太元 张涛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9-320,共12页
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前陆冲断带北段的哈拉阿拉特山,以往认为是一个典型的逆冲推覆构造带。笔者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对地震与大地电磁测深(MT)资料的综合解释研究,发现该区总体表现出走滑—冲断复合构造特征。其形成受控于达尔布特断裂... 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前陆冲断带北段的哈拉阿拉特山,以往认为是一个典型的逆冲推覆构造带。笔者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对地震与大地电磁测深(MT)资料的综合解释研究,发现该区总体表现出走滑—冲断复合构造特征。其形成受控于达尔布特断裂在不同时期不同性质的活动,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二叠-三叠纪是以逆冲推覆为主兼具走滑的斜向冲断,形成该区以逆冲推覆构造为主要特征的走滑—冲断构造;侏罗纪以来主要以左行压扭走滑变形为主,沿达尔布特断裂变形强烈,形成花状构造,并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了前期形成的逆冲推覆构造,但强度较弱。因此,目前在哈拉阿拉特山地区所见到的构造现象实际上是二叠纪至三叠纪斜向冲断和侏罗纪以来的压扭走滑两期构造变形的叠加样式,总体构成走滑—冲断复合构造。这一地质构造模型的建立对地震解释具有指导作用,同时指出逆冲推覆构造下盘的隐伏背斜未经后期走滑改造,是油气勘探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尔布特断裂 逆冲推覆构造 斜冲左行走滑 油气前景 新疆哈拉阿拉特山
下载PDF
川西高原变质的下三叠统
11
作者 朱占祥 廖远安 +1 位作者 潘云唐 饶荣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409-418,共10页
此文根据沉积相、火山岩发育特征、夹红层情况、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生物相及化石的时代等,将川西高原变质下三叠统划分为7个沉积相区,并分别建立地方性地层单位,以代表不同相区。这些相区及其地层单位,自西向东是:巴塘-得荣相区(茨... 此文根据沉积相、火山岩发育特征、夹红层情况、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生物相及化石的时代等,将川西高原变质下三叠统划分为7个沉积相区,并分别建立地方性地层单位,以代表不同相区。这些相区及其地层单位,自西向东是:巴塘-得荣相区(茨岗组);乡城然乌卡相区(然乌卡组);义敦相区(党恩组);理塘相区(巴鲁组);木里桐翁相区(领麦沟组),九龙相区(横岩框组);炉霍-宝兴相区(菠茨沟组)。巴塘-得荣相区缺失印度阶,仅发育奥仑尼克阶,其余相区缺失奥仑尼克阶,仅发育印度阶,这体现了川西高原各部分在早三叠世地壳升降、海水进退的差异,反映了早期印支运动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三叠世 沉积相 地层单位 川西
下载PDF
川西高原第三纪推覆构造
12
作者 朱占祥 潘云唐 《大自然探索》 1993年第2期80-86,共7页
关键词 川西高原 第三纪 推覆构造 地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