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竹县小麦赤霉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发病趋势预报 被引量:3
1
作者 罗贵东 于竹娟 《贵州气象》 2010年第1期18-21,共4页
利用1981—2008年大竹县小麦赤霉病、生育期和1—4月的气温、降水、湿度、日照等气象资料,分析赤霉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并对赤霉病的预报做了初步的尝试。结果表明:抽穗期到乳熟期,多阴雨、高湿度、少日照、低气温是造成病害流行的主要... 利用1981—2008年大竹县小麦赤霉病、生育期和1—4月的气温、降水、湿度、日照等气象资料,分析赤霉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并对赤霉病的预报做了初步的尝试。结果表明:抽穗期到乳熟期,多阴雨、高湿度、少日照、低气温是造成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由于每年生育期早晚有所不同,发病程度跟降水、湿度正相关,日照负相关,气温的关系不明显。采用抽穗期来做赤霉病预报简单、可行,有一定的预报能力,一般来说抽穗期越晚,赤霉病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病 气象条件 预报
下载PDF
三台国家气象观测站迁站前后观测资料对比分析
2
作者 唐一 廖建胜 唐浩洋 《中国航班》 2020年第12期99-99,115,共2页
通过对四川省三台县新旧气象观测站同期(2015 年 1-12 月)气温观测资料对比分析得知,旧站与新站之间存在显著的正温差;极端最高气温偏高幅度大于极端最低气温偏高幅度,各月中最高气温新旧站址差值最大,平均气温次之,最低气温最小;经统... 通过对四川省三台县新旧气象观测站同期(2015 年 1-12 月)气温观测资料对比分析得知,旧站与新站之间存在显著的正温差;极端最高气温偏高幅度大于极端最低气温偏高幅度,各月中最高气温新旧站址差值最大,平均气温次之,最低气温最小;经统计检验气温(除 6 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本站气压均无显著性差异,而 6 月平均气温、风速有显著性差异;有显著性差异的气象要素,可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订正使用旧站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站 观测资料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基于GIS的达州香椿气候生态适宜性区划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利平 覃绍彬 +2 位作者 伍文玲 钟启琴 王明田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1年第3期121-126,共6页
利用达州及周边15个气象站资料和国内香椿主要产区气象资料、GIS资料,基于香椿生物学特性和现代高产栽培技术要求,综合分析了达州香椿气候生态适宜性,并选取气候生态区划指标,建立气候因子空间模型,运用集优法开展香椿栽培生态气候区划... 利用达州及周边15个气象站资料和国内香椿主要产区气象资料、GIS资料,基于香椿生物学特性和现代高产栽培技术要求,综合分析了达州香椿气候生态适宜性,并选取气候生态区划指标,建立气候因子空间模型,运用集优法开展香椿栽培生态气候区划。结果表明:达州气候生态条件总体适宜香椿生长,影响其栽培的主要因子是年均气温和地形条件;冬末春初的气温水平和积温及其变化是影响香椿上市时间和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头茬椿芽采收要求≥10.0℃有效积温约60~70℃·d。香椿栽培适宜区主要分布在达州中南部,面积占比约58.7%,其中最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海拔高度≤500m、年均气温≥16.0℃的中亚热带浅丘平坝区,其余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海拔高度500~800m、年均气温14.0~16.0℃的北亚热带向山地暖温带过渡的低山深丘区;次适宜区主要分布于北部海拔高度800~1200m、年均气温12.0~14.0℃的山地暖温带半山区,面积占比约26.2%;北部海拔高度≥1200m的中高山区为不适宜区,面积占比约15.1%。达州南部浅丘平坝区为香椿重点发展区,中南部低山深丘区为香椿适度规模发展区,北部低中山区为香椿自然生态分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 气候生态 区划 GIS 达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