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0T MRI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诊断膀胱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左稳 王建秋 +1 位作者 陈竹碧 韩文彬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2期269-272,共4页
目的探讨3.0T核磁共振(MRI)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86例膀胱癌患者进行3.0T MRI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比较在T分期中的价值、准确性、特异度、敏感度以及膀胱癌患者弥散加权成像在不同b值下的平均... 目的探讨3.0T核磁共振(MRI)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86例膀胱癌患者进行3.0T MRI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比较在T分期中的价值、准确性、特异度、敏感度以及膀胱癌患者弥散加权成像在不同b值下的平均弥散系数(ADC)值及肿瘤、正常膀胱壁的信号噪声比(SNR)与断层图像的增强噪声比(CNR)。结果 3.0T MRI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诊断出T1、T2a、T2b、T3以及T4期分别有25(75.76%)、21(95.45%)、10(83.33%)、11(100%)与7(87.50%),3.0T MRI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在诊断T分期方面准确率较高;3.0T MRI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诊断对膀胱癌良恶性的准确度为92.56%,特异度为86.67%,敏感度为100%;膀胱癌病变区的SNRC与正常膀胱壁的SNRB平均值随着b值得增加而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癌病变区的CNRCB与正常膀胱壁的CNRCU平均值随着b值得增加而升高,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区ADC值随b值得增加有小幅降低,但是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T MRI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诊断对于T分期准确率较高,当b取1500时更有利于T分期诊断,并且3.0T MRI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诊断有较高的准确度、特异性以及敏感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膀胱癌 T分期
下载PDF
MRI在不同类型前置胎盘的影像特点及对剖宫术后大出血、母儿结局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韩文彬 齐鑫 +1 位作者 喻强 王建秋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920-923,928,共5页
目的探讨MRI在不同类型前置胎盘的影像特点及对剖宫术后大出血、母儿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95例前置胎盘者分别为边缘性前置胎盘24例,部分性前置胎盘18例,完全性前置胎盘53例,观察不同类型前置胎盘妊娠结局;95例再分为出血组32例和非出血... 目的探讨MRI在不同类型前置胎盘的影像特点及对剖宫术后大出血、母儿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95例前置胎盘者分别为边缘性前置胎盘24例,部分性前置胎盘18例,完全性前置胎盘53例,观察不同类型前置胎盘妊娠结局;95例再分为出血组32例和非出血组63例,观察其年龄、产次、刨宫产史、流产史和前置胎盘的类型,分析引起宫产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不同类型前置胎盘母婴结局比较显示,完全性前置胎盘者产后出血发生率和子宫切除率高于边缘性前置胎盘者(P<0.05)。出血组产次≥3次、既往有剖宫产史、有流产史、完全性前置胎盘、有胎盘植入者、子宫肌层变薄者、胎盘深入宫颈者、胎盘信号不均匀者比例均高于非出血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剖宫产史、完全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子宫肌层变薄是影响前置胎盘者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应用MRI进行前置胎盘检查成像清晰、准确率较高。前置胎盘者中既往剖宫产史、完全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子宫肌层变薄是引起前置胎盘剖宫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临床中应对此提高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胎盘 剖宫产术 产后出血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儿童腺样体生理大小的多层螺旋CT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刚文 王建秋 +4 位作者 陈竹碧 蔡苗 肖世强 阳祥春 高兴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8期933-936,共4页
目的:探讨腺样体的多层螺旋CT(MSCT)测量方法,测定各年龄组儿童腺样体的生理大小。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其它疾病而行鼻咽部CT扫描的56名儿童的CT横断图像,薄层重建后传送至工作站行多平面重组(MPR),于MPR正中矢状面测量腺样体的厚度(A)及... 目的:探讨腺样体的多层螺旋CT(MSCT)测量方法,测定各年龄组儿童腺样体的生理大小。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其它疾病而行鼻咽部CT扫描的56名儿童的CT横断图像,薄层重建后传送至工作站行多平面重组(MPR),于MPR正中矢状面测量腺样体的厚度(A)及鼻咽腔的宽度(N),以A/N比率反映腺样体的大小。56名儿童分三组分析:Ⅰ组1~3岁14人,Ⅱ组4~8岁19人,Ⅲ组9~14岁23人。结果:三组儿童腺样体厚度分别为8.78±1.19mm、10.19±1.18mm、9.32±1.21mm,Ⅰ、Ⅱ组腺样体厚度(A)有统计学意义(t=2.65,P<0.05);鼻咽腔宽度(N)分别为17.53±1.47mm、19.13±2.12mm、22.91±2.34mm,Ⅰ、Ⅲ组的鼻咽腔宽度具有显著差异性(t=3.25,P<0.01);三组儿童腺样体的A/N比率分别为0.49±0.07、0.51±0.08、0.46±0.05,各组儿童腺样体的A/N比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儿童不同时期腺样体的生理大小,有助于临床判断腺样体有无肥大、肥大的程度。多层螺旋CT检查是儿童腺样体检查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腺样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出血性中风中医辨证与颅内血肿部位及量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9
4
作者 陈竹碧 吴永康 +2 位作者 侯键 余朝骏 谢明国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出血性中风中医辨证与颅脑CT征象的相关性,重点研究出血性中风中医辨证与颅内血肿部位、量化间的关系,为中医临床辨证施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随机纳入符合条件的出血性中风患者147例,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症状进行中医辨证,放射... 目的:探讨出血性中风中医辨证与颅脑CT征象的相关性,重点研究出血性中风中医辨证与颅内血肿部位、量化间的关系,为中医临床辨证施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随机纳入符合条件的出血性中风患者147例,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症状进行中医辨证,放射科医生填写CT征象(颅内血肿部位、大小等),运用SPSS软件包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基底节区、丘脑是出血性中风的好发部位,中经络证出血量少于20 ml;中脏腑证出血量超过30 ml,或仅超过20 ml但破入脑室,或仅超过3 ml但发生于脑干。中经络证与中脏腑证的出血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出血性中风患者中医辨证与血肿量有密切关系,与部位无关。对出血性中风患者及时进行CT扫描有助于正确进行中医辨证施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中风 中医辨证 计算机断层摄影 出血量 血肿部位 相关性
下载PDF
MRI动态增强成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癌术前诊断应用价值 被引量:20
5
作者 左稳 韩文彬 +1 位作者 陈竹碧 黄琦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7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前应用MRI动态增强成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9月于我院收治且经病理确诊为乳腺癌98例患者临床资料,均行超声、DCE-MRI扫描、DWI扫描,观察检查结果,比较各检查技术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前应用MRI动态增强成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9月于我院收治且经病理确诊为乳腺癌98例患者临床资料,均行超声、DCE-MRI扫描、DWI扫描,观察检查结果,比较各检查技术的诊断符合率。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98例患者中41例为浸润导管癌、16例为浸润小叶癌、9例为导管内癌、32例为导管原位癌。DCE-MRI+DWI诊断符合率92.86%比超声64.29%、MRI常规扫描72.45%、DCEMRI 81.63%高(P<0.05),与DWI诊断符合率86.73%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术前行MRI动态增强成像、扩散加权成像联合诊断的价值高,可提高诊断符合率,对手术治疗具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动态增强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乳腺癌
下载PDF
神经胶质细胞瘤与脑出血的CT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罗颖 阳祥春 +3 位作者 刘江 谭伟祥 韩文彬 王思然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2期108-110,I0002,共4页
目的分析神经胶质细胞瘤与脑出血的CT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8年2月于我院首诊的神经胶质细胞瘤及脑出血患者各30例,对比其CT影像特征及脑灌注相关参数局部脑血流量(CBF)、局部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 目的分析神经胶质细胞瘤与脑出血的CT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8年2月于我院首诊的神经胶质细胞瘤及脑出血患者各30例,对比其CT影像特征及脑灌注相关参数局部脑血流量(CBF)、局部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结果 30例神经胶质细胞瘤,13例病灶位于脑边缘部,脑皮质10例,基底节区7例,出血灶区形态均欠规则,且大小不一,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均可见边界清晰、边缘锐利的高密度影,17例高密度出血灶掩盖软组织,8例高密度出血灶伴囊变,24例病灶周围有明显水肿带,21例有明显占位效应,增强扫描均可见病灶组织有不同程度强化,以环状(13例)、片状(8例)或结节状(9例)强化为主;30例脑出血患者中,21例病灶位于基底节区,4例位于小脑,3例位于脑干,2例位于脑叶,2例破入脑室,CT可见高密度均匀影,呈类圆形,仅4例表现为出血灶周围轻微水肿,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两种病变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神经胶质细胞瘤患者病灶不具特异性,而脑出血多位于基底节区,且灶周明显水肿、占位效应例数显著高于脑出血;CBF、CBV、MTT、PS等参数均显著低于脑出血(P<0.001)。结论神经胶质细胞瘤与脑出血的CT影像在病灶位置、水肿、占位效应上有显著差异,且脑灌注相关参数也呈特异性表达,有潜力成为疾病诊断鉴别提供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细胞瘤 脑出血 CT影像学特征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多b值DWI序列扩散系数值在良恶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7
作者 齐鑫 宁燕 +2 位作者 黄维 张庆娟 王建秋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第4期195-198,共4页
目的探讨多b值DWI序列扩散系数(ADC)值在良恶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行DWI检查的90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按临床最终诊断结果分为良性组(n=46)和恶性组(n=44),均有完整DWI序列扫描结果,对比不同b值条件下CR、CNR、ADC值差异... 目的探讨多b值DWI序列扩散系数(ADC)值在良恶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行DWI检查的90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按临床最终诊断结果分为良性组(n=46)和恶性组(n=44),均有完整DWI序列扫描结果,对比不同b值条件下CR、CNR、ADC值差异,并以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对比不同b值对应ADC值在良恶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诊断价值。结果良性组、恶性组CR、CNR、ADC值均随b值上升而下降,但仅ADC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b值为300、400、500、600、700、800 s/mm^2时,其AUC值分别为0. 871、0. 784、0. 711、0. 581、0. 621、0. 539,b值为300 s/mm^2时诊断效能最佳,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 95%、95. 45%、91. 11%、95. 23%、87. 50%。结论 DWI序列ADC值在良恶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诊断中发挥一定价值,取b值300s/mm^2时诊断效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b值 DWI序列 ADC值 良恶性椎体压缩骨折
下载PDF
孤立性肺下叶结核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刚文 郭小红 +2 位作者 赵素荣 龙学红 何平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 提高对肺下叶结核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 78例肺下叶结核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病年龄以 2 1~ 4 0岁青壮年为主。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咯血。X线表现多种多样 (归纳为 7型 )。集痰法痰涂片阳性率 4 7 4 % ,痰培养阳性率35 ... 目的 提高对肺下叶结核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 78例肺下叶结核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病年龄以 2 1~ 4 0岁青壮年为主。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咯血。X线表现多种多样 (归纳为 7型 )。集痰法痰涂片阳性率 4 7 4 % ,痰培养阳性率35 5 %。 39例痰菌阴性病例于纤维支气管镜 (FOB)下肺组织活检、刷检及灌洗液培养确诊。结论 本病易延误诊治 ,反复多次痰涂片、培养 ,定期X线随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下叶结核 诊断 临床表现 X线表现 诊断
下载PDF
胰腺癌的低磁场MRI表现 被引量:2
9
作者 江同祥 林琦远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525-526,共2页
目的探讨低磁场MRI诊断胰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胰腺癌的MRI表现。结果肿瘤的低磁场MRI主要表现为胰腺出现局部软组织肿块或全部肿大,轮廓、信号异常,T1加权像呈等或低信号,信号不均匀,T2加权像信号不... 目的探讨低磁场MRI诊断胰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胰腺癌的MRI表现。结果肿瘤的低磁场MRI主要表现为胰腺出现局部软组织肿块或全部肿大,轮廓、信号异常,T1加权像呈等或低信号,信号不均匀,T2加权像信号不均匀增高;肝内外胆管、胰管扩张,邻近组织及器官受累。结论低磁场MRI能较好地显示胰腺癌的大小、形态和继发的胆、胰管梗阻、扩张以及肿瘤转移、侵袭范围,有利于肿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肿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急诊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的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5
10
作者 雷显琼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0年第4期109-110,共2页
总结了233例急诊增强CT检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针对急诊增强CT检查患者病情危重、患者及家属知识缺乏不信任、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等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通过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后,急诊增强CT扫描检... 总结了233例急诊增强CT检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针对急诊增强CT检查患者病情危重、患者及家属知识缺乏不信任、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等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通过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后,急诊增强CT扫描检查患者顺利完成,明确诊断,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且痛苦减轻。认为CT增强扫描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在急诊患者检查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急诊增强CT扫描风险的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以保证急诊患者安全顺利完成CT增强扫描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增强扫描 护理 常见问题 对策
下载PDF
重症患者CT增强检查的护理配合及体会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大琼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第7期196-197,共2页
目的探讨急、重病患者CT增强检查的可行性及其护理配合。方法使用东芝公司生产的4排螺旋CT机进行增强扫描。对比剂造用非离子对比剂碘海醇,检查前制定周密计划,并把此计划贯穿落实到整个检查过程中,保证扫描的顺利完成。结果148例患者... 目的探讨急、重病患者CT增强检查的可行性及其护理配合。方法使用东芝公司生产的4排螺旋CT机进行增强扫描。对比剂造用非离子对比剂碘海醇,检查前制定周密计划,并把此计划贯穿落实到整个检查过程中,保证扫描的顺利完成。结果148例患者胜利完成增强检查,即时为医生提供了可靠的辅助检查报告,对防止病情的延误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结论在确保为患者提供周密、细致、正确的护理措施前提下,对急重症患者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病患者 CT增强 护理措施
下载PDF
CT引导下多点穿刺引流联合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感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云富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32期167-168,共2页
目的观察CT引导下多点穿刺引流联合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胰腺坏死组织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SAP并胰腺坏死组织感染的患者40例,行CT引导下多点穿刺引流联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天患者的临床... 目的观察CT引导下多点穿刺引流联合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胰腺坏死组织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SAP并胰腺坏死组织感染的患者40例,行CT引导下多点穿刺引流联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天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及各项检验指标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并记录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后第3天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各项检验指标与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40例患者中34例(85.0%)经治疗后痊愈,避免了开腹手术;5例(12.5%)经治疗后明显减轻了感染中毒症状,后行开腹手术后治愈;1例(2.5%)因多器官功能障碍死亡。结论 CT引导下多点穿刺引流联合中西医结合治疗SAP并胰腺坏死组织感染,可较快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及各项检验指标,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可减少传统开腹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穿刺引流 中西医结合 重症急性胰腺炎 感染
下载PDF
儿童鼻咽部形态学的低剂量多层螺旋CT研究
13
作者 陈竹碧 蔡苗 +3 位作者 曾云富 张君海 阳祥春 左稳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9年第3期151-153,共3页
目的利用低剂量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技术探索儿童鼻咽部气道大小及鼻咽部顶后壁软组织厚度。方法收集2005年5月至2007年10月来我院检查鼻咽部儿童的CT扫描图像,选择其中符合条件的7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为研究其鼻咽腔形态学特点,... 目的利用低剂量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技术探索儿童鼻咽部气道大小及鼻咽部顶后壁软组织厚度。方法收集2005年5月至2007年10月来我院检查鼻咽部儿童的CT扫描图像,选择其中符合条件的7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为研究其鼻咽腔形态学特点,测量了儿童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厚度(A值)及鼻咽部矢状径(N值),并计算二者比值。根据儿童年龄分为两组:A组1~7岁(n=42),B组8~14岁(n=31)。结果所有儿童正常鼻咽部气道矢状位均呈镰刀形,周围脂肪间隙清晰,后缘光整连续。A组及B组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厚度(A值)均数大小分别为9.23±4.85mm和9.56±4.74mm;A/N值范围两组分别为0.2~0.58和0.21~0.6;两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低剂量多层螺旋CTMPR显示,1~14岁健康儿童鼻咽腔矢状位呈弓向上镰刀形,边缘光整,周围脂肪间隙清晰,A/N≤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 多层螺旋CT 多平面重建 儿童 鼻咽部
下载PDF
噬菌体肽库技术筛选肿瘤靶向短肽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张洋 张小明 刘刚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24-1126,共3页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一项特殊的基因重组表达技术,亦是一种强大的筛选工具。1985年,Smith等成功地创立了噬菌体展示技术;1990年,Scott等在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并构建了噬菌体展示随机肽库。噬菌体肽库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药物发现...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一项特殊的基因重组表达技术,亦是一种强大的筛选工具。1985年,Smith等成功地创立了噬菌体展示技术;1990年,Scott等在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并构建了噬菌体展示随机肽库。噬菌体肽库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药物发现工具[1],通过噬菌体随机肽库筛选获得的肽可以作为分子载体运载药物,起到生物导弹的功能。筛选的肽也可以直接与药物靶点分子特异性结合,起到生物治疗的作用。近年来,噬菌体肽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研究,如癌症的检测和诊断、肿瘤相关抗原的筛选、肿瘤药物的研制、肿瘤细胞信号转导及肿瘤的基因治疗研究等。现就近年来噬菌体展示肽库技术在筛选肿瘤靶向短肽研究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肽库 肿瘤 靶向短肽
下载PDF
MRI和X线摄影检查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27
15
作者 喻强 赵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9期1793-1794,1797,共3页
目的探讨MRI在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诊断中的应用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2016年收治给予治疗的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MRI检查)和对照组(X线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 MRI检查组的准确率明显高... 目的探讨MRI在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诊断中的应用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2016年收治给予治疗的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MRI检查)和对照组(X线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 MRI检查组的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组,两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患者,X线检查是早期诊断的基础,MRI检查可以检测出X线显示不出的病变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
下载PDF
128层CT检查患者的健康指导
16
作者 叶亚梅 赖宇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2期33-33,共1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渴望了解更多的与自身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的医学知识。因此,做好此类患者的健康指导,使其及时接受检查有助于及早诊治疾病。特别是对于CT检查患者,健康指导既能增加患者及家属对CT扫描的认识,又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渴望了解更多的与自身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的医学知识。因此,做好此类患者的健康指导,使其及时接受检查有助于及早诊治疾病。特别是对于CT检查患者,健康指导既能增加患者及家属对CT扫描的认识,又可使患者放松地接受和更好地配合检查,从而满足医疗诊断的需要。1检查前健康指导(1)128层CT是一种方法简单、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8层CT检查 健康指导 造影剂
下载PDF
膀胱憩室肿瘤的诊治分析
17
作者 王伦志 龙珠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7年第5期80-,共1页
目的探讨膀胱憩室癌的CT表现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膀胱内镜及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膀胱憩室癌患者的CT资料,观察病灶的部位、大小、密度、形态、边界、转移或侵犯以及强化特点、憩室颈部的肿块范围、憩室的数量。结果 C... 目的探讨膀胱憩室癌的CT表现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膀胱内镜及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膀胱憩室癌患者的CT资料,观察病灶的部位、大小、密度、形态、边界、转移或侵犯以及强化特点、憩室颈部的肿块范围、憩室的数量。结果 CT表现特征为憩室内结节或肿块,呈宽基底或部分带蒂,CT平扫呈软组织密度影或混杂密度影,局部可见钙化,增强扫描结节或肿块呈不均匀中度强化,延迟扫描可见对比剂大部分充填。结论 CT对膀胱憩室癌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对膀胱憩室癌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憩室肿瘤 憩室膀胱切除术 影像学检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