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昭觉地区峨眉山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
1
作者 曹俊 刘明 +2 位作者 沈洪江 郑小敏 杨林 《四川地质学报》 2023年第3期512-519,共8页
四川昭觉地区峨眉山玄武岩组与上覆宣威组或飞仙关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与下伏阳新组呈火山喷发不整合接触,厚度大于1300m。玄武岩主要为基性岩系列碱性-亚碱性系列石英拉斑玄武岩,与我国基性火山岩玄武岩相比,明显高SiO_(2)、Fe_(2)O_(3... 四川昭觉地区峨眉山玄武岩组与上覆宣威组或飞仙关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与下伏阳新组呈火山喷发不整合接触,厚度大于1300m。玄武岩主要为基性岩系列碱性-亚碱性系列石英拉斑玄武岩,与我国基性火山岩玄武岩相比,明显高SiO_(2)、Fe_(2)O_(3)、TiO_(2),与西南地区峨眉山玄武岩相比,明显高Fe2O3,为典型的高铁玄武岩。具左高右低(右倾)平滑型的稀土配分模式,负铕异常不明显(δEu=0.85~1.20);富集Sr、K、Ba、Sm、Zr,亏损Rb、P、Ti、Y。结合野外产状、主微量元素特征及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均表明,研究区玄武岩属于板内玄武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微量元素特征 板内玄武岩 峨眉山玄武岩 昭觉地区
下载PDF
全域旅游视角下文旅融合路径与实践探讨——以四川南江县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与开发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陈斌 刘明 +2 位作者 龙隆 董燕 贾永花 《科技和产业》 2021年第2期92-98,共7页
在对四川南江县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将旅游资源划分为8主类、25亚类、103个基本类型。基于全域旅游视角,南江县文旅资源类型全、丰度大、品位高、组合好、特色优。应紧抓旅游资源五大特色,寻根地学文化引领,发挥“旅游... 在对四川南江县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将旅游资源划分为8主类、25亚类、103个基本类型。基于全域旅游视角,南江县文旅资源类型全、丰度大、品位高、组合好、特色优。应紧抓旅游资源五大特色,寻根地学文化引领,发挥“旅游+文化”、红色文化旅游串联、乡村文化旅游辐射作用,布局“12822”空间结构、设计4个品牌、7种产品、构建6类融合工程的实践创新模式,促进地方文旅产业创新发展、跨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旅游 文旅融合路径 旅游资源 价值特色 四川南江
下载PDF
四川省巴塘措拉热坑气热泉群地质遗迹特征与成因浅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曹俊 张焕新 杨更 《四川地质学报》 2022年第3期520-524,共5页
热坑气热泉群位于四川省巴塘县措拉乡,金沙江支流巴曲上游支流玛曲,出露三叠系碎屑岩、碳酸盐岩、火山岩以及燕山晚期花岗岩,在长1000 m、宽100~200m范围内发现120余处泉点。热坑间歇喷泉温度高且稳定,喷发频率、喷出水量、喷发高度稳定... 热坑气热泉群位于四川省巴塘县措拉乡,金沙江支流巴曲上游支流玛曲,出露三叠系碎屑岩、碳酸盐岩、火山岩以及燕山晚期花岗岩,在长1000 m、宽100~200m范围内发现120余处泉点。热坑间歇喷泉温度高且稳定,喷发频率、喷出水量、喷发高度稳定,可与中国西藏、俄罗斯堪察加、冰岛盖锡尔、新西兰浦湖渡、美国黄石公园等间歇喷泉媲美。热坑气热泉群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冰雪融水渗入补给,深循环汇流出露。通过对热坑气热泉群成因探究,为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热泉群 地质遗迹 成因 巴塘措拉热坑
下载PDF
四川省地质博物馆建设初探
4
作者 沈博伟 陈斌 +1 位作者 曹俊 尹显娅 《四川地质学报》 2021年第S02期156-160,共5页
博物馆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地质博物馆的概念、分类及发展简况进行介绍,详细阐述了四川省地质博物馆建设的总体设计与结构布局,分析指出在博物馆筹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 博物馆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地质博物馆的概念、分类及发展简况进行介绍,详细阐述了四川省地质博物馆建设的总体设计与结构布局,分析指出在博物馆筹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对策与建议,旨在建立一座融陈列、科普、科教、研究等功能为一体的四川省专业地质博物馆,使其成为宣传和展示四川省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的重要窗口,为治蜀兴川提供科学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博物馆 四川省 结构布局 建议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邻水县乡村旅游开发探究
5
作者 沈博伟 陈斌 +2 位作者 张焕新 邓浩博 刘东 《四川地质学报》 2023年第3期567-571,共5页
邻水县具有“三山夹两槽”的整体地貌特征,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特色农业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其特色旅游资源初步可分为7主类、17亚类、38型,类型多样、储量充沛,在区位交通优势、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与乡村振兴背景的多重加持下,极具旅... 邻水县具有“三山夹两槽”的整体地貌特征,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特色农业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其特色旅游资源初步可分为7主类、17亚类、38型,类型多样、储量充沛,在区位交通优势、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与乡村振兴背景的多重加持下,极具旅游开发潜力与市场竞争力。立足特色旅游资源,探究乡村旅游发展,提出旅游产业整体布局与特色产品开发方向,能够为邻水县发展全域乡村旅游,提高乡村旅游产业收入,惠及社区居民,提升科学素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旅游资源 旅游开发 邻水县
下载PDF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高原生态旅游开发策略——以青海省称多县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沈洪江 覃爽 +3 位作者 张远义 周冰玉 王亚曦 张玉叶 《四川地质学报》 2021年第S02期98-103,共6页
在对称多县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将其分为10主类、3个亚类、92个基本类型,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对称多县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系统的评价,其具有类型丰富、品质高、生态旅游资源特色鲜明的特征。围绕称多县7大特... 在对称多县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将其分为10主类、3个亚类、92个基本类型,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对称多县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系统的评价,其具有类型丰富、品质高、生态旅游资源特色鲜明的特征。围绕称多县7大特色旅游资源,以生态旅游为主题对其开发策略进行了探讨,在称多县旅游发展“1234”总体空间结构下,策划了“3廊4环”旅游线路布局,开发了“3+6”旅游产品体系,并对下一步的重点开发景区进行了谋划,将称多县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高原生态旅游目的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生态旅游 唐蕃古道 旅游产品 青海称多
下载PDF
8·8地震后九寨沟景区地质灾害分布及其对九寨沟核心景观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曹俊 郑小敏 +2 位作者 宋伟 刘明 袁茂珂 《四川地质学报》 2021年第S01期148-153,共6页
8•8地震后,九寨沟景区共发育地质灾害隐患153处,其中崩塌96处、滑坡16处、泥石流26处、不稳定斜坡15处,按地质灾害规模划分有巨型2处、大型12处、中型44处、小型95处;新增地震次生灾害隐患81处,其中崩塌56处、不稳定斜坡10处、滑坡12处... 8•8地震后,九寨沟景区共发育地质灾害隐患153处,其中崩塌96处、滑坡16处、泥石流26处、不稳定斜坡15处,按地质灾害规模划分有巨型2处、大型12处、中型44处、小型95处;新增地震次生灾害隐患81处,其中崩塌56处、不稳定斜坡10处、滑坡12处、泥石流3处;九寨沟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分布于日则沟、树正沟、则查哇沟沿沟两侧海拔2200~3200 m范围,日则景区56处、树正景区41处、长海景区31处、扎如景区12处、丹祖沟景区13处,同震地质灾害具有明显的“断层效应”;景区内分布的滑坡、崩塌等松散堆积物为今后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物源,对当地居民、游客和旅游服务设施和景观资源构成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类型 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8•8地震后 九寨沟景区
下载PDF
8·8地震后九寨沟景区“层湖叠瀑”景观变化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曹俊 杨更 +5 位作者 杜杰 宋伟 刘明 袁茂珂 朱忠福 肖维阳 《四川地质学报》 2021年第1期161-166,共6页
九寨沟景区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绿色环球21世纪3项国际桂冠,还先后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重要湿地、国家5A级景区。8·8九寨沟地震后,笔者有幸参加了九寨沟... 九寨沟景区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绿色环球21世纪3项国际桂冠,还先后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重要湿地、国家5A级景区。8·8九寨沟地震后,笔者有幸参加了九寨沟景区震后地质景观应急排查以及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震后地质变化与重建对策研究工作,通过二次野外现场调查以及与前期已有成果的对比研究,发现九寨沟核心景区“层湖叠瀑”景观中除火花海、诺日朗瀑布、熊猫海3处景观地震后宏观特征变化明显外,其余景观包括树正群海、老虎海、犀牛海、诺日朗群海、镜海、五花海、箭竹海、天鹅海、长海、五彩池、珍珠滩瀑布、树正瀑布、日则保护站大泉等的宏观特征无变化或者变化不明显,其中火花海堤坝垮塌,使火花海景观消失;诺日朗瀑布在中部距顶面3~4m位置形成了二组相互交汇的裂隙,诺日朗群海的水流沿交汇处的裂隙漏失并对瀑布进行冲刷,瀑布崖壁有进一步形成崩塌的危险;老虎嘴—箭竹海之间由于两侧地形陡峭,地震后形成大量的高位崩塌,崩积物大量倾泻于熊猫海,造成熊猫海面积与容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8地震 “层湖叠瀑” 景观变化 九寨沟景区
下载PDF
拟建新疆吉木乃草原石城世界地质公园地质景观资源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曹俊 张焕新 +2 位作者 张成功 陈斌 郑小敏 《四川地质学报》 2021年第S02期174-180,共7页
拟建新疆吉木乃草原石城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共计有5大类11类14亚类111处地质遗迹景观,以典型的花岗岩石蛋地貌、宏大的花岗岩洞穴和丰富的古人类活动遗迹为核心景观。公园的花岗岩石蛋地貌体量巨大,分布相对集... 拟建新疆吉木乃草原石城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共计有5大类11类14亚类111处地质遗迹景观,以典型的花岗岩石蛋地貌、宏大的花岗岩洞穴和丰富的古人类活动遗迹为核心景观。公园的花岗岩石蛋地貌体量巨大,分布相对集中,完整展示了花岗岩石蛋由表及里、由上至下的演化过程,是世界上研究中温带花岗岩地貌演化最为典型的地区;通天洞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花岗岩基岩洞穴之一;通天洞遗址的发现,填补了中国缺少典型旧石器时代中期莫斯特文化类型的空白,为研究联接欧亚大陆东西方远古人类与文化交流的史前丝路的存在提供了关键证据,对于旧石器石时期世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研究具有全球对比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石蛋 通天洞 通天洞遗址 世界地质公园 草原石城 吉木乃
下载PDF
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环境承载能力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焕新 刘明 +4 位作者 付雪 许飞 王广强 张矩生 郭芷含 《四川地质学报》 2021年第S02期104-108,116,共6页
为提高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科学研究水平和提升公园管理能力,合理控制公园游客总量,防止公园超负荷运营。根据公园各旅游景区的实际情况,除按《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LB/T034-2014)测算空间承载量和设施承载量外,从自然环境... 为提高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科学研究水平和提升公园管理能力,合理控制公园游客总量,防止公园超负荷运营。根据公园各旅游景区的实际情况,除按《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LB/T034-2014)测算空间承载量和设施承载量外,从自然环境承载力、经济资源环境承载力、社会文化环境承载力、生态旅游心理承载力4大方面开展分析。找出限制公园各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的主要指标,以限制性指标为依据(木桶效应),计算出公园最大承载力的综合测算值为14400~56400人•d^(-1),其中光雾山园区最大承载力的综合测算值为9700~36400人•d^(-1),诺水河园区最大承载力的综合测算值为4700~20000人•d^(-1)。成果数据为公园保护、管理、开发提供了重要支撑依据,将有力促进公园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地质公园 承载能力 光雾山-诺水河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世界地质公园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斌 黄青松 +3 位作者 孙勇 柯佳宏 宁萌萌 杨林 《四川地质学报》 2021年第S02期79-84,92,共7页
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操作指南》相关要求,构建了以地质遗迹为主的“一张图”世界地质公园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基于SupMap objects.net和J2EE平台,以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系统设计,采用C#语言、Java语言进行系统开发... 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操作指南》相关要求,构建了以地质遗迹为主的“一张图”世界地质公园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基于SupMap objects.net和J2EE平台,以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系统设计,采用C#语言、Java语言进行系统开发,各功能采用模块化设计,为软件功能拓展和升级更新提供便利;采用界面和数据分离,为程序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保障。主要功能模块有数据成果管理子系统和“一张图”业务管理子系统,通过软件可实现地质公园海量数据动态更新与共享,录入、更改、删除、存储、管理、数据导入、影像入库、系统配置以及地质公园三维可视化浏览、查询、检索、地图标注、统计成图、三维量测、空间分析等功能,并针对性地开发了建设视域地形对比分析、游览线路飞行浏览等功能。该系统用户界面格式统一、直观高效、易于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地质公园 数据库 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设计 “一张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