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参附汤合生脉散治疗脓毒症休克阴竭阳脱证
被引量:
2
1
作者
黄元庆
周明亮
周皓岚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10期1117-1121,共5页
目的探讨参附汤合生脉散治疗脓毒症休克阴竭阳脱证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10例脓毒症休克阴竭阳脱证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附汤合生脉散治疗。观察治疗前和...
目的探讨参附汤合生脉散治疗脓毒症休克阴竭阳脱证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10例脓毒症休克阴竭阳脱证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附汤合生脉散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2组3 h、12 h、24 h、48 h、72 h血乳酸水平、PaO_(2)/FiO_(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尿量、APACHEII评分、SOFA评分,统计2组血管活性药总量、受损器官数目、维持血压稳定时间、ICU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对比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和治疗方案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 h、12 h、24 h、48 h、72 h血乳酸、HR水平、APACHEII评分、SOFA评分、血管活性药总量、受损器官数目、维持血压稳定时间、ICU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aO_(2)/FiO_(2)、MAP、尿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7.27%,48/55)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91%,39/55)(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参附汤合生脉散治疗,能够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总量,缩短血压维持稳定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增加尿量,快速纠正休克症状,降低病死率,改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阴竭阳脱证
参附汤合生脉散
血管活性药物
血乳酸
氧合指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感染性休克对患者脑氧饱和度、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
4
2
作者
黄元庆
赵川
谭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2期46-47,共2页
目的观察感染性休克患者实施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后,其脑氧饱和度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巴中市中医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0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多...
目的观察感染性休克患者实施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后,其脑氧饱和度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巴中市中医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0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多巴胺治疗,观察组给予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比较2组脑氧饱和度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MAP数值较治疗前有所上升(P <0. 05),但2组治疗后MAP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治疗后HR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2组治疗后CI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用药前2组脑氧饱和度对比无差异性(P> 0. 05),联合多巴酚丁胺后,观察组脑氧饱和度各时间点均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可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和脑氧饱和度,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酚丁胺
感染性休克
效果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低温目标温度对于心肺复苏猪模型舌下和大脑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赵川
林兆奋
马林浩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607-611,共5页
目的:亚低温可以改善心搏骤停的神经功能结局。最新指南中对于亚低温的温度推荐范围是32~36℃。但伴随着体温的下降,全身微循环也随之变差。在这项实验研究中,我们探索了心搏骤停猪模型中自主循环和成功心肺复苏后不同亚低温目标温度下...
目的:亚低温可以改善心搏骤停的神经功能结局。最新指南中对于亚低温的温度推荐范围是32~36℃。但伴随着体温的下降,全身微循环也随之变差。在这项实验研究中,我们探索了心搏骤停猪模型中自主循环和成功心肺复苏后不同亚低温目标温度下时大脑(CM)和舌下微循环(SM)的变化及其与温度的相关性。方法:10只国产家猪被随机分成对照组(Control组)和心肺复苏组(CPR组)。钻孔法暴露大脑皮质用于皮层微循环的测量。心肺复苏组(CPR组)的猪使用诱颤法建模,室颤维持5分钟后开始5分钟的胸外心脏按压,之后进行150焦耳的电除颤。对照组在相同的时间维持自主循环。亚低温在CPR组心肺复苏成功后立即开始,在对照组实验动物准备就绪后也进行亚低温治疗。使用冰毯将两组实验动物的体温分别从37℃降至35℃、33℃和28℃,并在每个时间点上保持30min后,使用旁流暗视野技术进行舌下和大脑皮层微循环的检测。结果:两组实验动物舌下和大脑皮层微循环血管的微血管流动指数(MFI)和灌注血管密度(PVD)均伴随着温度的下降逐渐降低。在每个温度点上与Control组相比较,CPR组大脑和舌下微循环的MFI和PVD在每个温度点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脑皮层的微循环状态随着体温的下降逐渐下降。亚低温状态下神经功能结局的改善与微循环下降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
大脑微循环
舌下微循环
原文传递
题名
参附汤合生脉散治疗脓毒症休克阴竭阳脱证
被引量:
2
1
作者
黄元庆
周明亮
周皓岚
机构
四川省巴中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
四川省
巴中市
中医院
普外科
出处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10期1117-1121,共5页
基金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课题(2020LC0003)。
文摘
目的探讨参附汤合生脉散治疗脓毒症休克阴竭阳脱证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10例脓毒症休克阴竭阳脱证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附汤合生脉散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2组3 h、12 h、24 h、48 h、72 h血乳酸水平、PaO_(2)/FiO_(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尿量、APACHEII评分、SOFA评分,统计2组血管活性药总量、受损器官数目、维持血压稳定时间、ICU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对比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和治疗方案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 h、12 h、24 h、48 h、72 h血乳酸、HR水平、APACHEII评分、SOFA评分、血管活性药总量、受损器官数目、维持血压稳定时间、ICU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aO_(2)/FiO_(2)、MAP、尿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7.27%,48/55)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91%,39/55)(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参附汤合生脉散治疗,能够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总量,缩短血压维持稳定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增加尿量,快速纠正休克症状,降低病死率,改善临床预后。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阴竭阳脱证
参附汤合生脉散
血管活性药物
血乳酸
氧合指数
Keywords
septic shock
syndrome of depletion of yin causing yang collapse
Shenfu Decoction and Shengmai Powders
vasoactive drugs
blood lactate
oxygenation index
分类号
R441.9 [医药卫生—诊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感染性休克对患者脑氧饱和度、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
4
2
作者
黄元庆
赵川
谭娟
机构
四川省巴中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
出处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2期46-47,共2页
文摘
目的观察感染性休克患者实施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后,其脑氧饱和度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巴中市中医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0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多巴胺治疗,观察组给予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比较2组脑氧饱和度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MAP数值较治疗前有所上升(P <0. 05),但2组治疗后MAP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治疗后HR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2组治疗后CI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用药前2组脑氧饱和度对比无差异性(P> 0. 05),联合多巴酚丁胺后,观察组脑氧饱和度各时间点均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可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和脑氧饱和度,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
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酚丁胺
感染性休克
效果分析
分类号
R631.4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低温目标温度对于心肺复苏猪模型舌下和大脑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赵川
林兆奋
马林浩
机构
四川省巴中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
上海长征
医院
急救科
出处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607-611,共5页
文摘
目的:亚低温可以改善心搏骤停的神经功能结局。最新指南中对于亚低温的温度推荐范围是32~36℃。但伴随着体温的下降,全身微循环也随之变差。在这项实验研究中,我们探索了心搏骤停猪模型中自主循环和成功心肺复苏后不同亚低温目标温度下时大脑(CM)和舌下微循环(SM)的变化及其与温度的相关性。方法:10只国产家猪被随机分成对照组(Control组)和心肺复苏组(CPR组)。钻孔法暴露大脑皮质用于皮层微循环的测量。心肺复苏组(CPR组)的猪使用诱颤法建模,室颤维持5分钟后开始5分钟的胸外心脏按压,之后进行150焦耳的电除颤。对照组在相同的时间维持自主循环。亚低温在CPR组心肺复苏成功后立即开始,在对照组实验动物准备就绪后也进行亚低温治疗。使用冰毯将两组实验动物的体温分别从37℃降至35℃、33℃和28℃,并在每个时间点上保持30min后,使用旁流暗视野技术进行舌下和大脑皮层微循环的检测。结果:两组实验动物舌下和大脑皮层微循环血管的微血管流动指数(MFI)和灌注血管密度(PVD)均伴随着温度的下降逐渐降低。在每个温度点上与Control组相比较,CPR组大脑和舌下微循环的MFI和PVD在每个温度点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脑皮层的微循环状态随着体温的下降逐渐下降。亚低温状态下神经功能结局的改善与微循环下降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
亚低温
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
大脑微循环
舌下微循环
Keywords
hypothermia
cardiac arrest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erebral microcirculation
sublingual microcirculation
分类号
R459.7 [医药卫生—急诊医学]
R-332 [医药卫生]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参附汤合生脉散治疗脓毒症休克阴竭阳脱证
黄元庆
周明亮
周皓岚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感染性休克对患者脑氧饱和度、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黄元庆
赵川
谭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低温目标温度对于心肺复苏猪模型舌下和大脑微循环的影响
赵川
林兆奋
马林浩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9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