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Annexin A2、miR⁃9⁃5p表达与颅内动脉粥样斑块负荷、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波 徐世成 +2 位作者 赵安容 李垚 张磊 《疑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00-606,共7页
目的分析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膜联蛋白A2(Annexin A2)、微小RNA⁃9⁃5p(miR⁃9⁃5p)表达与颅内动脉粥样斑块负荷、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0月四川省巴中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颅内大动... 目的分析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膜联蛋白A2(Annexin A2)、微小RNA⁃9⁃5p(miR⁃9⁃5p)表达与颅内动脉粥样斑块负荷、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0月四川省巴中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型ACI患者170例作为研究组,健康体检志愿者173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实验室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血清Annexin A2、miR⁃9⁃5p表达,对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型ACI患者颅内动脉粥样斑块负荷进行测定,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ACI患者分为轻度ACI亚组39例、中度ACI亚组56例和重度ACI亚组75例。分析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型ACI患者血清Annexin A2、miR⁃9⁃5p表达及二者与颅内动脉粥样斑块负荷、NIHSS评分的相关性,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型ACI发生的影响因素,血清Annexin A2、miR⁃9⁃5p表达对重度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型ACI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Annexin A2水平均明显升高(t/P=11.636/<0.001、12.198/<0.001、45.099/<0.001、58.651/<0.001),而miR⁃9⁃5p表达明显降低(t/P=34.044/<0.001);轻度ACI亚组、中度ACI亚组、重度ACI亚组血清Annexin A2水平、颅内动脉粥样斑块负荷、NIHSS评分依次升高(F/P=81.628/<0.001、16.766/<0.001、14.000/<0.001),miR⁃9⁃5p表达依次降低(F/P=17.951/<0.001);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型ACI患者血清Annexin A2与miR⁃9⁃5p表达呈负相关(r/P=-0.859/<0.001),血清Annexin A2水平与颅内动脉粥样斑块负荷、NIHSS评分呈正相关(r/P=0.814/<0.001、0.649/<0.001),血清miR⁃9⁃5p表达与颅内动脉粥样斑块负荷、NIHSS评分呈负相关(r/P=-0.737/<0.001、-0.564/<0.001);血清Annexin A2高水平、颅内动脉粥样斑块负荷高是ACI发生的危险因素[OR(95%CI)=1.716(1.201~2.452)、1.924(1.384~2.674)],血清miR⁃9⁃5p高表达是其保护因素[OR(95%CI)=0.835(0.715~0.975)];血清Annexin A2、miR⁃9⁃5p及二者联合预测重度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型ACI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3、0.791、0.925,二者联合预测优于单独预测(Z/P=2.530/0.011、3.364/0.001)。结论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型ACI患者血清Annexin A2水平升高,miR⁃9⁃5p表达降低,与颅内动脉粥样斑块负荷、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二者联合对重度ACI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急性 膜联蛋白A2 微小RNA⁃9⁃5p 颅内动脉粥样斑块负荷 病情严重程度
下载PDF
循证护理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2
作者 张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12期110-112,共3页
观察循证护理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9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68例护理实习生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实习教学中教学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4例:常规护理教学法)与实验组(34例:循证护理... 观察循证护理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9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68例护理实习生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实习教学中教学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4例:常规护理教学法)与实验组(34例:循证护理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护理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理实习生出科考试成绩、护理实习生出科时对教学模式综合能力评价[]以及患者对护理实习生护理服务满意度(67.65)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神经内科护理实习教学中循证护理教学法显著优于常规护理教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教学法 常规护理教学法 神经内科 护理实习教学
下载PDF
肿瘤相关性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3
作者 龙海 刘新君 +3 位作者 何精 冯颖博 张晋才 何晗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24年第7期600-604,共5页
目的:分析肿瘤相关性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发生情况,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识别肿瘤相关性AKI高危人群,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我院就诊的3432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分析肿瘤相关性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发生情况,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识别肿瘤相关性AKI高危人群,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我院就诊的3432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医院数据管理平台收集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基础肝肾功能指标等资料,计算AKI的发生率,并按照是否合并AKI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恶性肿瘤合并AKI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肿瘤相关性AKI的发生率为4.90%。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AKI的发生率高于女性,共患糖尿病、高血压和既往发生过卒中、心力衰竭的恶性肿瘤患者发生AKI的风险显著增加;血液系统肿瘤、有远处转移和入院时病情危重的患者其AKI的发生率更高;接受手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AKI的发生率更高;基础肝肾功能异常,包括ALT≥80 U/L、AST≥70 U/L、TBiL≥20.4μmol/L、SUA>480μmol/L、SCr≥115μmol/L和eGFR≤90 mL·min^(-1)·1.73 m^(-2)患者的AKI发生率更高;低白蛋白血症(album<35 g/L)和贫血的恶性肿瘤患者(hemoglobin<115 g/L)更容易在住院期间出现AKI;此外,各种类型的电解质紊乱均与AKI的发生相关。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后发现,SCr、eGFR、电解质紊乱、血液系统肿瘤与恶性肿瘤患者合并发生AKI相关,其是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KI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入院及时监测电解质水平及肾功能变化,及早识别危险因素有助于早期预防和诊断AK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模型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神经节苷脂对脑出血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及凝血酶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胡冰凌 周勇 +1 位作者 刘强 李智生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8期936-938,共3页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对脑出血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及凝血酶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2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64例)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64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髓...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对脑出血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及凝血酶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2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64例)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64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及凝血酶变化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肿体积变化情况。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3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ADL评分,并统计治疗后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MBP、凝血酶水平、水肿体积、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MBP及凝血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肿体积均明显缩小,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7、15 d水肿体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3个月,观察组患者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8%(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可有效降低脑出血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及凝血酶的浓度,恢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苷脂 脑出血 髓鞘碱性蛋白 凝血酶
下载PDF
老年脑梗死患者miR-145 IGF1R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5
作者 何强华 汪毅宏 +1 位作者 刘强 李岚欣 《河北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131-135,共5页
目的:研究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miR-145、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181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根据颈部超声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无狭窄组47例和狭窄组134例,采用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 目的:研究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miR-145、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181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根据颈部超声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无狭窄组47例和狭窄组134例,采用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试验法(NASCET)将134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分为轻度组(52例),中度组(43例)和重度组(39例)。检测受试者血清miR-145和IGF1R水平,分析血清miR-145和IGF1R在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分析影响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狭窄组血清miR-145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无狭窄组,血清IGF1R水平显著高于无狭窄组(P<0.05);血清miR-145随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加重呈逐渐显著降低趋势(P<0.05),血清IGF1R水平随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加重呈逐渐显著升高趋势(P<0.05);血清miR-145水平与IGF1R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539,P=0.000); miR-145是颈动脉狭窄的保护因素,IGF1R是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miR-145表达下调,IGF1R水平显著升高,与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老年脑梗死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脑梗死 miR145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颈动脉狭窄
下载PDF
恩替卡韦联合乳果糖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易鸣 李虎 罗波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204-208,共5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乳果糖治疗乙型肝炎(乙肝)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四川省巴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乳果糖治疗乙型肝炎(乙肝)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四川省巴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联合乳果糖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肝纤维指标、肠黏膜屏障功能、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并评价治疗期间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水平及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乳果糖治疗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恩替卡韦 乳果糖 肝纤维化 肠黏膜屏障功能
下载PDF
不同给药途径注射硝普钠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无复流的疗效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泽民 吴龙飞 +2 位作者 刘芙蓉 邓亨平 李林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4年第6期747-750,共4页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内经导引导管和经微导管注射硝普钠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无复流现象(NR)的疗效。方法选择四川省巴中市中心医院心内科2009年1月-2013年9月在实施PCI时出现靶血管NR的ACS患者5...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内经导引导管和经微导管注射硝普钠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无复流现象(NR)的疗效。方法选择四川省巴中市中心医院心内科2009年1月-2013年9月在实施PCI时出现靶血管NR的ACS患者55例,男性32例,女性23例。根据注射硝普钠的方式分为微导管组(n=31)和导引导管组(n=24),两组分别在NR时冠状动脉内注射硝普钠50μg/次,每2-5min重复直至NR消失。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IMI血流分级、TIMI血流帧数(TFC)、不良反应和死亡的发生率。结果微导管组和导引导管组分别有29例(93.5%)和19例(79.2%)的患者TIMI血流分级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治疗后,微导管组TFC由(57.7±8.2)帧减少至(10.3±5.9)帧,导引导管组由(56.8±9.2)帧减少至(15.2±6.3)帧。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且治疗后微导管组TFC明显低于导引导管组(P<0.05)。治疗后微导管组ITFC明显高于导引导管组[(0.82±0.11)vs.(0.73±0.11),P=0.004]。术后微导管组和导引导管组各有2例(6.5%)和5例(20.8%)住院期间死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导管组和导引导管组各有3例(9.7%)和5例(20.8%)发生一过性低血压,两组低血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微导管注射硝普钠至靶血管远端治疗ACS患者PCI中NR疗效优于经导引导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普钠 无复流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外周血Th17细胞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何晗 刘新君 魏炯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1期1597-1599,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脓毒症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5例患者合并AKI;另选取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Th17细胞... 目的探讨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脓毒症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5例患者合并AKI;另选取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Th17细胞、白细胞介素(IL)-17、IL-6及胱抑素C(Cys C)水平,记录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情况;对外周血Th17细胞与IL-17、IL-6、Cys C水平及APACHEⅡ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在早期诊断脓毒症AKI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脓毒症AKI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IL-17、IL-6及Cys C水平明显高于非AKI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相应治疗后,AKI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IL-17、IL-6及Cys 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与IL-17、IL-6、Cys C及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r=0.81、0.65、0.72、0.76,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Th17细胞对诊断脓毒症AKI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1%和83.5%,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0(95%CI:0.771~0.912),明显高于IL-17、IL-6及Cys C。结论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在脓毒症AKI患者中明显升高,可作为脓毒症AKI的早期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7细胞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早期诊断
下载PDF
52例出血性脑梗死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徐世成 刘鸣 +2 位作者 徐大雄 李波 汪毅宏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1年第4期182-183,共2页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2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经治疗后基本痊愈10例,显著进步22例,进步15例,无效2例,死亡3例。结论脑梗死发生出血转化后,严...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2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经治疗后基本痊愈10例,显著进步22例,进步15例,无效2例,死亡3例。结论脑梗死发生出血转化后,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出血性脑梗死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脑梗死 CT MRI
下载PDF
肺癌骨转移患者骨痛的护理 被引量:3
10
作者 彭晓晖 陈娜 张玉英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7期976-978,共3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护理管理在肺癌骨转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肺癌骨转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及接受PDCA循环护理管理的观察组,每组40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骨痛程度、生存质量及焦虑情绪变化情... 目的探讨PDCA循环护理管理在肺癌骨转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肺癌骨转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及接受PDCA循环护理管理的观察组,每组40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骨痛程度、生存质量及焦虑情绪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接受治疗前骨痛评分(VA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FACT-G-V评分)及汉密尔顿焦虑评分(HAMA评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接受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VAS评分、FACT-G-V评分及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循环护理管理可有效地改善肺癌骨转移患者骨痛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骨转移 骨痛 PDCA循环护理管理 护理
下载PDF
血清细胞角蛋白18裂解片段M30、前白蛋白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疾病进展和预后中的价值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吉祥 谭礼让 金军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0年第4期65-71,共7页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18(cytokeratin18,CK-18)裂解片段M30(CK-18 M30)、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相关疾病进展和预后中的价值。方...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18(cytokeratin18,CK-18)裂解片段M30(CK-18 M30)、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相关疾病进展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四川省巴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0例HB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其中HBV携带组30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viral hepatitis,CHB)组5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组80例,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K-18 M30和PDGF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PA水平。记录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症发生和临床转归。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PA、CK-18 M30和PDGF在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转归中的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清PA、CK-18 M30和PDGF对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转归的影响。结果对照组、HBV携带组、CHB组和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血清PA[(58.31±4.57)mg/Lvs(48.05±8.69)mg/Lvs(42.75±10.16)mg/L vs(36.94±6.72)mg/L]、CK-18 M30 [(108.34±5.28)μg/L vs(123.67±7.89)μg/L vs(140.16±9.06)μg/L vs(153.61±14.12)μg/L]和PDGF [(60.34±4.27)ng/L vs(67.42±6.93)ng/L vs(73.45±8.74)ng/L vs(84.38±11.02)ng/L]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CHB组和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血清PA水平显著低于HBV携带组,CK-18 M30和PDGF显著高于HBV携带组(P均<0.05)。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血清PA水平显著低于CHB组,CK-18 M30和PDGF显著高于CHB组(P均<0.05)。与有并发症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相比,无并发症患者血清PA [(47.57±11.43)mg/L vs(32.83±8.62)mg/L]显著升高,CK-18 M30 [(124.72±8.05)μg/L vs(154.64±15.48)μg/L]和PDGF[(70.15±7.54)ng/L vs(82.93±14.37)ng/L]显著降低(P均<0.001)。与临床转归差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相比,临床转归良好患者血清PA [(48.09±12.37)mg/L vs(30.16±10.44)mg/L]显著升高,CK-18 M30 [(126.42±10.56)μg/L vs(155.08±16.31)μg/L]和PDGF [(72.48±8.69)ng/L vs(83.19±15.23)ng/L]显著降低(P均<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CK-18 M30和PDGF与MELD评分呈正相关(r=0.715,P=0.007;r=0.687,P=0.011),血清PA与MELD评分呈负相关(r=-0.695,P=0.009)。PA+CK-18 M30+PDGF预测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转归的曲线下面积为0.893,敏感性为88.4%,特异度为85.3%。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清PA是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转归的保护因素(OR=0.572,95CI%:0.375~0.889,P=0.018),血清CK-18 M30和PDGF是危险因素(OR=1.278,95CI%:1.108~1.435,P=0.007;OR=1.321,95CI%:1.074~1.552,P=0.001)。结论血清CK-18 M30、PA和PDGF在HBV感染相关肝病进展中差异变化,有望成为预测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转归的有效指标,以三者联合效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疾病进展 预后 细胞角蛋白18裂解片段M30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下载PDF
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血管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知音 何敏 万俊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1522-1527,共6页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HD)和血液滤过(HF)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心血管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我院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CRF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均分为CVVH组和HD组各5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支...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HD)和血液滤过(HF)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心血管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我院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CRF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均分为CVVH组和HD组各5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CVVH组在此基础上进行CVVH治疗,HD组则实施MHD,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透析效果、炎症因子表达水平、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时,两组GFR、Kt/V、nPCR以及TACU未见明显差异(P>0.05);两组血清Scr和BUN水平明显降低(P<0.05),CVVH组血清PTH和β2-MG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CVVH组PTH和β2-M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CRP和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CVVH组IL-10高于HD组,CRP和IL-6低于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EDVI、ITBVI及EVLWI明显降低(P<0.05),且CVVH组GEDVI、ITBVI及EVLWI低于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结果显示,CVVH组和HD组患者CVD发生率分别为32.69%和53.85%(P<0.05),心源性死亡率分别为15.38%和28.85%(P>0.05)。结论:HD和CVVH治疗CRF患者均可有效促进小分子毒素清除,且CVVH对中大分子毒素也具有良好清除效果,有利于改善机体微炎症状态并维持心血管稳定,从而降低CVD和心源性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血液滤过 心血管稳定性
下载PDF
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吉祥 谭礼让 +1 位作者 石海燕 易鸣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22期80-81,共2页
目的观察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FD患者78例,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给予双盲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2组均给予多潘立酮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服复... 目的观察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FD患者78例,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给予双盲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2组均给予多潘立酮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服复方消化酶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消化系统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D患者治疗中多潘立酮、复方消化酶联合用药,较多潘立酮单独用药治疗有效性增加,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复方消化酶 多潘立酮
下载PDF
蜂蜇伤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魏炯 何敏 +1 位作者 胡爱琼 刘新君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7年第6期356-360,共5页
目的探讨蜂蜇伤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四川省巴中市中心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68例蜂蜇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MODS分为MODS组(12例)和非MODS组(156... 目的探讨蜂蜇伤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四川省巴中市中心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68例蜂蜇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MODS分为MODS组(12例)和非MODS组(156例)。2组均给予补液、激素等一般对症治疗。病情较重溶血明显者及时进行大剂量激素冲击及杂合式序贯性给予血浆置换、血液灌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间歇性血液透析等处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入院后第一个24 h的一般情况、MODS发生情况及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钾、二氧化碳结合力(carbon dioxide combining power,CO_2-CP)、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 nI)、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蜂蜇伤致MODS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患者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10分的病死率(占23.7%)高于SOFA评分<10分者(占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组患者入院后第一个24 h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MODS组患者WBC、CO_2-CP、cT nI、CKMB、PT、BUN、SCr、ALT、AST、TBIL、TC均较非MODS组明显上升,MODS组Hb、血钾较非MODS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依据临床相关危险因素选取以下条件指标进行分界分析,年龄>55岁、蜂蜇伤至入院时间≥6 h、WBC>20×10~9/L、Hb<90 g/L、血钾>5.5 mmol/L、CO_2-CP>20 mmol/L、cT nI>0.7μg/L、CK-MB>60 U/L、PT>15 s、BUN>14 mmol/L、SCr>171μmol/L,与相对应的单个因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通过以上因素分析显示,均是蜂蜇伤患者发生MOD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年龄、蜂蜇伤至入院时间、WBC、Hb、血钾、CO_2-CP、cT nI、CK-MB、PT、BUN、SCr水平均是蜂蜇伤患者发生MODS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早进行一般治疗、激素及血液净化干预,尽可能避免出现本研究中发生MODS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减少发生MODS的概率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蜇伤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IL-10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及其对疾病预后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7
15
作者 金军 宋震宇 刘吉祥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549-552,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2014年9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79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其中Child-PughA级31例,B级25例,C级23例,另选体检健康人23例作为对照,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2... 目的分析比较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2014年9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79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其中Child-PughA级31例,B级25例,C级23例,另选体检健康人23例作为对照,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2、IL-6、IL-10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结果代偿期肝硬化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清IL-10水平水平分别为(43.5±8.4)g/L和(55.8±6.1)g/L,显著低于健康人【(247.1±43.4)g/L,P<0.01】,而血清IL-2、IL-6和sICAM-1水平分别为(148.1±21.3)g/L、(43.5±8.4)g/L和(298.5±85.7)ng/mL,和(180.6±17.1)g/L、(55.8±6.1)g/L和(685.4±164.8)ng/mL,均显著高于健康人【(22.6±6.0)g/L、(6.6±1.5)g/L和(158.7±21.5)ng/mL,P<0.05】;23例Child-PughC级患者血清IL-10水平为(84.3±11.4)g/L,显著低于31例Child-PughA级或25例Child-PughB级【分别为(121.3±14.6)g/L和(101.4±12.6)g/L;P<0.05】,而血清IL-2、IL-6和sICAM-1水平分别为(182.7±31.4)g/L、(57.3±7.3)g/L和(665.0±135.5)ng/mL,显著高于Child-PughA级或Child-PughB级【分别为(138.4±19.6)g/L、(42.4±6.6)g/L和(398.7±103.3)ng/mL,和(157.7±22.3)g/L、(49.9±6.2)g/L和(509.6±122.9)ng/mL,P<0.05】;肝硬化患者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性脑病或消化道出血时,血清IL-10水平会进一步降低,而血清IL-2、IL-6和sICAM-1水平则进一步升高。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会随着疾病的变化而改变,了解这些变化对指导诊疗可能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乙型肝炎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熊去氧胆酸联合非诺贝特治疗PBC患者血清TGF-β、IFN-γ和IL-10水平变化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丽华 杨正兵 谭礼让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520-523,共4页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非诺贝特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γ-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方法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我科诊治PBC患者4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24)和...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非诺贝特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γ-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方法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我科诊治PBC患者4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24)。给予对照组患者UDCA治疗半年,给予观察组UDCA联合非诺贝特口服治疗半年。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IFN-γ和IL-10水平。使用FibroTouch行肝脏硬度测定(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结果在治疗观察结束时,观察组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为(51.4±23.7)U/L,显著低于对照组【(74.9±21.2)U/L,P<0.05】,谷草转氨酶为(59.5±32.3)U/L,显著低于对照组【(81.3±35.8)U/L,P<0.05】,谷氨酰转肽酶水平为(95.7±31.8)U/L,显著低于对照组【(127.3±50.7)U/L,P<0.05】;观察组血清IFN-γ水平为(57.4±21.3)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39.7±23.7)pg/mL,P<0.05】,而血清TGF-β水平为(14.3±4.8)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23.6±3.5)pg/mL,P<0.05】;观察组血清免疫球蛋M(IgM)为(2.3±0.4)g/L,显著低于对照组【(3.1±0.9)g/L,P<0.05】,IgG水平为(11.3±1.8)g/L,显著低于对照组【(15.5±1.3)g/L,P<0.05】,IgA水平为(2.7±0.6)g/L,显著低于对照组【(3.5±0.2)g/L,P<0.05】;观察组患者LSM为(10.8±6.5)kPa,与对照组的(9.7±7.7)kPa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非诺贝特联合治疗PBC患者可以明显改善血生化指标,可能与抑制了免疫球蛋白水平和提高了血清IFN-γ水平有关,其治疗的远期疗效还有待于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熊去氧胆酸 非诺贝特 转化生长因子-β γ-干扰素 白介素-10 治疗
下载PDF
97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征及治疗与预后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马昌军 王中琼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2期52-53,56,共3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征及治疗、预后,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资料。方法选择巴中市中心医院2008年6月~2012年12月诊治的97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甲状腺片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征及治疗、预后,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资料。方法选择巴中市中心医院2008年6月~2012年12月诊治的97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甲状腺片治疗,观察组52例采用左甲状腺素钠(优甲乐)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临床检查以及并发症特点,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预后。结果研究对象的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均降低,促甲状腺激素(TSH)均增高,部分患者心脏彩超异常,容易合并骨质疏松症、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51/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3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T3、FT4、TSH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T3、FT4、TSH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务工作者应熟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征,避免漏诊、误诊,并根据患者疾病特点制定有效的用药方案,改善治疗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临床特征 治疗预后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何晗 刘新君 魏炯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5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行血液透析置管引起的导管相关性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75例)和非感染患者(400例)血清PCT和白细胞计数(WBC)水平,通过ROC曲线评价PCT和WBC指标对导管相关性...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行血液透析置管引起的导管相关性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75例)和非感染患者(400例)血清PCT和白细胞计数(WBC)水平,通过ROC曲线评价PCT和WBC指标对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感染组患者血清PCT为(1.58±0.36)ng/ml,WBC水平为(7.53±0.67)×10~9/L,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CT为(0.11±0.08)ng/ml,WBC水平为(5.15±0.52)×10~9/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CT和WB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5和0.512,并且PCT的AUC、诊断的敏感性(84.2%)及特异性(82.6%)均较WBC(敏感性:61.5%,特异性:30.7%)升高。结论血清PCT水平在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中明显升高,其对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诊断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白细胞计数 导管相关性感染 诊断
下载PDF
膨肺吸痰法在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童俊 刘春燕 +1 位作者 朱宇 吴龙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8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膨肺吸痰法(MHI)在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RICU和综合ICU因呼吸衰竭行人工机械通气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MHI组和对照组,MHI组行膨肺吸痰,对照组行常规吸痰。比较两组肺不张的发生率,吸痰前后动脉血氧分... 目的探讨膨肺吸痰法(MHI)在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RICU和综合ICU因呼吸衰竭行人工机械通气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MHI组和对照组,MHI组行膨肺吸痰,对照组行常规吸痰。比较两组肺不张的发生率,吸痰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和机械通气时间。结果①MHI组肺不张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与吸痰前比较,吸痰后MHI组PaO2和SaO2无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PaO2和SaO2明显降低(P<0.05);吸谈后MHI组与对照组比较,MHI组PaO2和SaO2明显增高(P<0.05);③MHI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 MHI能有效避免吸痰后动脉血PaO2和SaO2下降,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肺吸痰法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下载PDF
^(14)C呼气试验与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虎 谭礼让 +2 位作者 易鸣 何滨岑 冯玉桃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33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14C呼气试验和快速尿素酶试验两种方法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107例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分别用14C呼气试验和快速尿素酶试验两种方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对H.pylori检测符合率及灵敏度、特异度、阳性... 目的:探讨14C呼气试验和快速尿素酶试验两种方法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107例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分别用14C呼气试验和快速尿素酶试验两种方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对H.pylori检测符合率及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两种方法对H.pylori感染的检出率分别为92.0%和89.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C呼气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7%、88.0%、93.8%和84.6%。快速尿素酶试验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8%、80.0%、91.1%和71.4%。结论:14C呼气试验和快速尿素酶试验对H.pylori感染的诊断均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临床上用于H.pylori感染诊断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C呼气试验 快速尿素酶试验 幽门螺杆菌 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