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腰椎骨折前路减压重建术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旭 《脊柱外科杂志》 2007年第2期115-116,共2页
关键词 胸惟 腰椎 脊柱骨折 内固定器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脊柱重建及椎间植骨的改进
2
作者 张旭 李德毅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脊柱重组 椎间植骨
下载PDF
血管束与血管蒂髂骨瓣联合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3
作者 张旭 李德毅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30-31,共2页
本文报告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手术方法改进。采用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和旋股外侧血管束联合移植。根据Mar cus分期方法 ,本组 2 8个髋中 ,Ⅱ期 4例、Ⅲ期 2 0例、Ⅳ期 4例 ,随访 2a以上 (平均 2 5a)效果满意。术后X线评价显示无 1例进... 本文报告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手术方法改进。采用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和旋股外侧血管束联合移植。根据Mar cus分期方法 ,本组 2 8个髋中 ,Ⅱ期 4例、Ⅲ期 2 0例、Ⅳ期 4例 ,随访 2a以上 (平均 2 5a)效果满意。术后X线评价显示无 1例进一步坏死 ,已塌陷的股骨头均有不同程度修复再塑光圆现象 ,X线修复率为 92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束 带血蒂骨瓣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骨骼移植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健宇 王喆 +1 位作者 何强 俆麒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5期655-657,共3页
目的比较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Ⅱ)与传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行PFNA-Ⅱ与PFNA治疗的8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 目的比较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Ⅱ)与传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行PFNA-Ⅱ与PFNA治疗的8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PFNA-Ⅱ组48例,PFNA组41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骨折愈合情况、随访12个月时Harris评分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FNA-Ⅱ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均短于PFNA组,PFNA-Ⅱ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PFN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部分负重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Harris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Ⅱ组大腿隐痛发生率显著低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90,P<0.05)。结论 PFNA-Ⅱ与PFNA比较,其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疗效无差异,且能有效减少大腿隐痛的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股骨转子间骨折 老年患者 传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下载PDF
DHS与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观察
5
作者 李健宇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6年第36期71-72,共2页
目的:对比观察股骨转子间骨折经DHS(动力髋螺钉)方法和PFNA(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方法治疗的不同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骨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中选取96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行DHS治... 目的:对比观察股骨转子间骨折经DHS(动力髋螺钉)方法和PFNA(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方法治疗的不同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骨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中选取96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行DHS治疗)和观察组(48例,行PFNA治疗)。结果①经对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各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有意义(P<0.05)。②经比较,观察组的Harris优良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结论和DHS相比,股骨转子间骨折经PFNA治疗具有更显著的临床效果,手术的安全性更高,骨折的愈合时间较短,髋关节功能恢复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S PFNA 股骨转子间骨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游离至硬膜囊后方一例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旭 刘川 付维德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10-710,共1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病、但高位腰椎间盘突出少见,而后纵韧带破裂、髓核游离进入硬膜囊后方极少见。 患者男,42岁。腰背部疼痛伴双下肢无力、二便失禁1周,以腰段椎管内占位伴不全截瘫收入院。体格检查:L2.3,棘间压痛、叩击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病、但高位腰椎间盘突出少见,而后纵韧带破裂、髓核游离进入硬膜囊后方极少见。 患者男,42岁。腰背部疼痛伴双下肢无力、二便失禁1周,以腰段椎管内占位伴不全截瘫收入院。体格检查:L2.3,棘间压痛、叩击痛。双侧小腿内侧及足背皮肤痛觉减退,鞍区皮肤痛觉减退。双侧腹壁反射正常,提睾反射及肛门括约肌反射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 髓核游离 硬膜囊 后方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腹壁反射 皮肤痛觉 双下肢无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