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室内移植hUC-MSCs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范雪 白小红 +3 位作者 陈娟 万谦 陈强 母得志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9-185,共7页
目的探讨脑室内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治疗效果及保护性机制。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在我院产科出生的1例正常足月健康男婴的脐带3~4cm,运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hUC-MSCs,使用BrdU标记细胞,并... 目的探讨脑室内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治疗效果及保护性机制。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在我院产科出生的1例正常足月健康男婴的脐带3~4cm,运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hUC-MSCs,使用BrdU标记细胞,并对培养出的MSCs的分化功能进行鉴定;取98只健康SPF级10d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30)、HIBD组(n=36)和MSCs组(n=32),其中HIBD组和MSCs组建立新生大鼠HIBD模型,建模成功24h后将标记的hUC-MSCs注射入MSCs组大鼠右侧脑室,于移植后3周内,记录大鼠生长发育情况,并用Longa评分法对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进行评价,用免疫荧光法观察移植hUC-MSCs的存活、迁移、分化及促分化情况。结果移植后,移植组大鼠体质量增加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2、3周,移植组Longa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3周内可在大鼠脑组织切片中发现BrdU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损伤侧海马区域及大脑皮质;移植后3周内,大鼠脑组织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或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总体信号强度逐渐增强。结论 hUC-MSCs移植治疗新生大鼠HIBD时,移植的hUC-MSCs可迁移至受损部位并分化为神经样细胞,可促进内源性神经分化,体现了一定程度的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细胞移植治疗 脑保护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