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草酸对感染人巨细胞病毒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凋亡和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沈利霞 苏贤凤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38-43,共6页
目的 探讨甘草酸对感染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增殖、凋亡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MRC-5细胞,并将其分为对照组、病毒组、更昔洛韦组(50μg/mL)、甘草酸低剂量组(0.25 mg/mL)、甘草酸中剂量组(0.50 mg/mL)... 目的 探讨甘草酸对感染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增殖、凋亡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MRC-5细胞,并将其分为对照组、病毒组、更昔洛韦组(50μg/mL)、甘草酸低剂量组(0.25 mg/mL)、甘草酸中剂量组(0.50 mg/mL)、甘草酸高剂量组(1.00 mg/mL)。接种HCMV不同时间后,分别使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活性,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活化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caspase3)等蛋白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CCK8实验结果显示,经HCMV感染48、72 h时,病毒组增殖活性均低于对照组,更昔洛韦组、甘草酸中剂量组、甘草酸高剂量组增殖活性均高于病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草酸中剂量组与甘草酸高剂量组增殖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选择甘草酸中剂量组(0.50 mg/mL)进行后续实验,并简称甘草酸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经HCMV感染48、72 h时,病毒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更昔洛韦组、甘草酸组则低于病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经HCMV感染48 h后,病毒组细胞中Cleaved-caspase3、TNF-α、IL-6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更昔洛韦组、甘草酸组则低于病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经HCMV感染24、48、72 h时,病毒组MRC-5细胞TNF-α、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更昔洛韦组、甘草酸组则低于病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草酸具有体外抗HCMV效应,可促进感染HCMV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增殖,并抑制HCMV感染诱导的细胞凋亡和细胞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 人巨细胞病毒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增殖 凋亡 炎性反应
下载PDF
3种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祥福 钟刚 《中国药业》 CAS 2012年第7期72-73,共2页
目的对奥美拉唑、泮托拉唑、法莫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择医院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用药方案抽取奥美拉唑组62例、泮托拉唑组57例和法莫替丁组49例,比较3组溃疡的愈合、幽门... 目的对奥美拉唑、泮托拉唑、法莫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择医院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用药方案抽取奥美拉唑组62例、泮托拉唑组57例和法莫替丁组49例,比较3组溃疡的愈合、幽门螺杆菌的根治以及症状缓解等情况。结果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和法莫替丁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5.48%,87.72%和73.47%,幽门螺旋杆菌根治率分别为93.2%,95.3%和87.1%。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在上腹痛、反酸嗳气、烧心等症状的缓解方面优于法莫替丁组。结论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是治疗消化性溃疡比较理想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奥美拉唑 泮托拉唑 法莫替丁
下载PDF
曲美他嗪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和纤溶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茂军 程亚玲 《中国医药》 2017年第11期1617-1620,共4页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 1月至2016年12月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冠...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 1月至2016年12月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曲美他嗪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纤溶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9%(52/56)比76.8%(4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2组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SD及LVEDD水平均低于,而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33.2±0.9)mm比(37.1±1.1)mm、(51±5)mm比(56±6)mm、(51.2±1.6)%比(43.2±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NT-proBNP、tPA及PAI-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T-proBNP及PAI-1水平低于,而tPA水平高于对照组[(532±123)ng/L比(934±144)ng/L、(62±4)μg/L比(71±5)μg/L、(17.4±3.1)μg/L比(13.1±2.8)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效果明显,能够降低血清NT-proBNP及PAI-1水平,提高血清tPA水平,控制心肌重塑,调节纤溶系统功能,有效改善心肌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慢性心力衰竭 纤溶酶原激活物 曲美他嗪
下载PDF
熊果酸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忠庆 廖洪利 甘亚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4年第6期682-683,共2页
熊果酸( ursolic acid,UA)又名乌索酸(乌苏酸),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常以游离形式或与糖结合成苷存在。本品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如抗肿瘤、抗炎、镇痛、降血糖等。熊果酸属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熊果酸;抗肿瘤分子式为C30 H48 O... 熊果酸( ursolic acid,UA)又名乌索酸(乌苏酸),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常以游离形式或与糖结合成苷存在。本品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如抗肿瘤、抗炎、镇痛、降血糖等。熊果酸属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熊果酸;抗肿瘤分子式为C30 H48 O3,相对分子质量456。化学结构见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抗肿瘤
下载PDF
微波法合成熊果酸衍生物 被引量:1
5
作者 甘亚 廖洪利 +2 位作者 吴也 夏春勇 王武强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4年第3期38-39,共2页
以熊果酸为原料,分别通过常规方法及微波法合成3-O-乙酰基熊果酸和熊果酸丁酯,并经核磁共振氢谱确证其化学结构。结果表明,微波法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收率。
关键词 微波法 合成 熊果酸 衍生物
下载PDF
后发性白内障的防治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冉萍 李祥福 李琦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7期936-938,共3页
关键词 后发性白内障 人工晶体 晶体上皮细胞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梁婧 杨思芸 +5 位作者 刘涛 唐志立 周江 甘文波 杨帆 苏强 《中国药业》 CAS 2020年第7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川东北地区使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有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川东北地区确诊新冠肺炎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洛匹那韦/利托那... 目的探讨川东北地区使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有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川东北地区确诊新冠肺炎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所致ADR的临床表现、处理措施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截至2020年2月22日,南充、广安、巴中3个地区累计收治确诊患者92例,其中84例使用了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各地区患者ADR发生率分别为52.94%,58.62%,66.67%,无明显差异(P>0.05);ADR临床表现主要为腹泻、恶心、皮疹等,其中腹泻、恶心的发生率与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川东北地区应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新冠肺炎的ADR发生率均较高,其中腹泻、恶心的发生率及总ADR发生率在不同疾病间的差异显著。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待进一步确认,临床用药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下载PDF
抗菌药物用药频度与细菌耐药率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甘文波 《中国医药》 2015年第4期562-565,共4页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用药频度与医院细菌耐药率的相关性.方法 从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医院信息系统获取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和消耗量数据.收集同期送检标本信息,所有标本均进行细菌分离、接种和培养,经药敏试验了...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用药频度与医院细菌耐药率的相关性.方法 从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医院信息系统获取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和消耗量数据.收集同期送检标本信息,所有标本均进行细菌分离、接种和培养,经药敏试验了解细菌耐药率,分析各类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和常见细菌的耐药率,并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量逐年递增,前4位是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含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其中第3代头孢菌素的用药频度最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头孢唑啉耐药率均>60%;对磺胺甲(恶)唑敏感性较好.溶血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性均较高,且对万古霉素有耐药性.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和美罗培南的敏感性较好.革兰阳性杆菌和革兰阴性杆菌总的耐药率与常用的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有较强的线性关系(革兰阴性杆菌:r =0.903、P<0.05;革兰阳性杆菌:r=0.926、P <0.05).结论 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有线性关系.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应严格合理,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管和细菌耐药的监测,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用药频度 细菌耐药率
下载PDF
黄芪片治疗慢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蒋亚西 《河北中医》 2016年第12期1876-1879,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芪片治疗慢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8例慢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4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黄芪片治疗。2组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心肌酶指标[乳酸... 目的观察黄芪片治疗慢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8例慢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4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黄芪片治疗。2组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心肌酶指标[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变化,自身症状改善评分变化,治疗3、7 d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变化,比较2组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血清心肌酶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治疗组优良率97.73%,对照组70.45%,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自身症状改善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2组治疗7 d APACHEⅡ评分均较本组治疗3 d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黄芪片治疗慢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心肌酶指标明显下降,临床疗效较好,未出现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心肌炎 中药疗法 黄芪 口服液
下载PDF
复方聚肌胞酊剂治疗扁平疣疗效分析
10
作者 任素兰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638-639,共2页
目的探讨复方聚肌胞酊剂治疗扁平疣的方法和疗效。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用20%复方聚肌胞酊剂治疗;对照组20例,用2%复方聚肌胞酊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5%,P<0.01;男有效率47.10%,女有效率47.80%... 目的探讨复方聚肌胞酊剂治疗扁平疣的方法和疗效。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用20%复方聚肌胞酊剂治疗;对照组20例,用2%复方聚肌胞酊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5%,P<0.01;男有效率47.10%,女有效率47.80%,P>0.01.结论20%复方聚肌胞酊剂明显优于2%复方聚肌胞酊剂,做为外用制剂,可以将聚肌胞的浓度提高,疗效增强,无不适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 聚肌苷酸类 水杨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