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定义齿与活动义齿修复牙列缺损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观察 被引量:14
1
作者 周光英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22期2964-2965,共2页
目的:探讨固定义齿与活动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将126例患者分为活动义齿组和固定义齿组两组,修复后通过问卷调查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固定义齿组患者在咀嚼功能、固定功能方面明显优于活动义齿组(P<0.00... 目的:探讨固定义齿与活动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将126例患者分为活动义齿组和固定义齿组两组,修复后通过问卷调查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固定义齿组患者在咀嚼功能、固定功能方面明显优于活动义齿组(P<0.001),在使用的方便、舒适以及佩戴美观程度方面,固定义齿组也明显优于活动义齿组(P<0.001)。但是在满意度方面,两组患者对费用、治疗过程以及治疗周期的评价相当(P>0.05),修复效果整体评价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列缺损患者对修复方式的满意程度和修复效果不完全相关,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提前告知患者可能的疗效,可以帮助提高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列缺损 固定义齿 活动义齿 修复 满意度
下载PDF
正畸患者治疗难度、改善程度及客观治疗需要的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唐怡 邵元春 郭泾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726-729,共4页
目的用正畸治疗难度、结果、需要指数(ICON)评价患者的治疗难度,客观治疗需要,以及治疗前后的改善程度。方法随机选取16岁以上的患者114例,用ICON评价治疗前的石膏模型,分析正畸治疗难度和客观治疗需要;随机选取矫治完成的患者20例,用I... 目的用正畸治疗难度、结果、需要指数(ICON)评价患者的治疗难度,客观治疗需要,以及治疗前后的改善程度。方法随机选取16岁以上的患者114例,用ICON评价治疗前的石膏模型,分析正畸治疗难度和客观治疗需要;随机选取矫治完成的患者20例,用ICON为治疗前后的模型评分,评价错畸形的改善程度。结果正畸治疗难度方面,"容易"的占11.4%,"较容易"的占22.8%,"中等"的占18.4%,"困难"的占25.4%,"非常困难"的占22.0%;治疗需要方面,不需要的占28.9%,需要的占71.1%;改善程度方面,"很大"的占75.0%,"较大"的占20.0%,"中等程度"的占5.0%,"轻微改善"和"没有改善或更糟"者均为0例。结论近一半的正畸患者治疗难度较大;就诊的患者中有过度治疗现象;绝大部分患者能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畸形 骀指数 正畸治疗难度、结果、需要指数
下载PDF
超声根管冲洗术在根尖周病治疗中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玮 《河北医学》 CAS 2013年第7期1023-102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根管冲洗技术在根尖周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符合条件的80例患者(80颗患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冲洗液均为3%过氧化氢溶液和1%次氯酸钠溶液,观察组采用超声根管冲洗术,对照组采用注射器冲洗,比较两组疗效。结... 目的:探讨超声根管冲洗技术在根尖周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符合条件的80例患者(80颗患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冲洗液均为3%过氧化氢溶液和1%次氯酸钠溶液,观察组采用超声根管冲洗术,对照组采用注射器冲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反应较轻,而对照组术后反应较重,二者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充填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3、12个月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2.50%和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和65.00%,二者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超声根管冲洗术可以较好地清洁根管,降低术后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疗法 超声根管冲洗术 根尖周病
下载PDF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8
4
作者 邓昊 周立辉 +2 位作者 鲜文 邵卓娜 张洋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9期1732-1734,1743,共4页
目的:探究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为牙周病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3年8月间我院28例因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464颗)。所有患者均进行牙周病治疗,再行口腔正畸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 目的:探究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为牙周病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3年8月间我院28例因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464颗)。所有患者均进行牙周病治疗,再行口腔正畸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经治疗,有效率为67.24%(312/464);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牙齿松动度、探诊出血率、前牙覆牙合值、前牙覆盖值及牙周袋深度明显减轻或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牙槽骨高度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不仅可有效减轻病患牙齿的松动度,改善病患的出血情况,还能有效纠正病患覆牙合覆盖关系以及降低病患的牙周袋深度。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 治疗 牙周病 前牙移位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