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净化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抗氧化能力及血小板、红细胞参数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15
1
作者 黄育梅 孙建鹰 辜小丹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6年第2期44-46,共3页
目的观察及分析血液净化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抗氧化能力及血小板、红细胞参数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本院进行治疗的48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血液净化组),每组各24例。... 目的观察及分析血液净化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抗氧化能力及血小板、红细胞参数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本院进行治疗的48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血液净化组),每组各24例。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血清抗氧化能力相关指标及血小板、红细胞参数进行分别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血清抗氧化能力相关指标及血小板、红细胞参数均显著地好于对照组。结论血液净化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抗氧化能力及血小板、红细胞参数的影响较大,更有助于患者机体综合状态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急性有机磷中毒 抗氧化能力 血小板参数 红细胞参数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邓玉蓉 《河北医学》 CAS 2010年第2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护理经验、可行性和实效性。方法:将6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措施,比较二者的抢救成功率等。结果:观察组...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护理经验、可行性和实效性。方法:将6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措施,比较二者的抢救成功率等。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3.33%,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76.67%,二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可以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急救的重要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有机磷农药中毒 急性
下载PDF
重症哮喘患者急救中的护理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赵静 《北方药学》 2015年第1期180-181,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时急救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急诊收治的40例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进行急救时,给予吸氧或机械通气等治疗,并严密监护心率、呼吸、血压、心电、经皮血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加强基础护理及呼吸机管理等。结果:4... 目的:探讨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时急救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急诊收治的40例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进行急救时,给予吸氧或机械通气等治疗,并严密监护心率、呼吸、血压、心电、经皮血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加强基础护理及呼吸机管理等。结果:40例患者均救治成功并治愈出院,其中28例患者症状明显缓解,10例患者使用无创通气,2例行气管插管并机械通气。结论:合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临床治愈率,确保医疗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哮喘 急救 护理
下载PDF
普通型留置针与密闭式安全式留置针在急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比较
4
作者 廖莉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49-49,共1页
目的就普通型留置针与密闭式安全式留置针在急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比较.方法:回顾分析我科785 例普通型留置针与安全式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时,出现的相关情况.结果:密闭式安全式留置针因具有减少血液污染及预防针刺伤等优点,在使... 目的就普通型留置针与密闭式安全式留置针在急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比较.方法:回顾分析我科785 例普通型留置针与安全式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时,出现的相关情况.结果:密闭式安全式留置针因具有减少血液污染及预防针刺伤等优点,在使用过程中显现出明显优势.结论:闭式安全式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明显优于普通型留置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留置针 密闭式安全式留置针 急救护理 价格 安全 针刺伤 应用效果
下载PDF
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罗静 金晓博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6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所有患者溶栓前予以阿司匹林片300mg,随后对照组予尿激酶150...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所有患者溶栓前予以阿司匹林片300mg,随后对照组予尿激酶150万U生理盐水配制后静脉滴注,治疗组采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瑞替普酶10MU+10MU分两次缓慢静脉注射。所有患者溶栓后予低分子肝素钠针5000U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观察治疗前后24h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EVF)、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观察两组溶栓后30、60、90、120min的溶栓再通率。随访1个月,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4h后,治疗组的CK—MB和cTnI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溶栓后30、60、90、120min的溶栓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溶栓再通平均时间为(68.2±17.5)min,短于对照组的(85.4±21.6)min(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肌再梗死和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替普酶 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