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都市社区在管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及家属现状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马琴 周晓俊 +1 位作者 旷争 周英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年第5期37-40,共4页
目的对在管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及家属现状进行分析,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精神卫生政策、为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和社区开展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表,对成都市都江堰社区、金牛社区、西安路社区和犀浦社区的969例在管重性... 目的对在管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及家属现状进行分析,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精神卫生政策、为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和社区开展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表,对成都市都江堰社区、金牛社区、西安路社区和犀浦社区的969例在管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及家属进行现状问卷调查,并予统计分析。结果患者病程平均(19.01±13.82)年;文化程度:小学文化299例,占30.8%,初中文化295例,占30.4%;平均住院次数(1.31±2.38)次,0次住院427例,占48.7%;家庭成员结构中,父母/配偶/子女关系为620例,占64%;家庭收入<2000元的836例,占86.3%;患者不愿外出打工的有678例,占70%;家属曾因患者的疾病而感到焦虑的有909例,占93.8%;家属曾因家有精神疾病患者而失眠的有827例,占85.4%;家属有过因精神患者家属的身份而受到歧视的经历的有487例,占50.3%;家属期望患者的病情能恢复到正常工作生活的状态的有564例,占58.2%;家属对疾病知识和健康教育的需求中,需要的比例占49.1%-68.8%,非常需要的比例占13.9%-23.7%。结论重性精神疾病给患者本人、家庭、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政府和社会应对该群体给予高度关注,并在现有医疗保障和社会救助资源中,提供多种途径的救治救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在管重性精神障碍患者 家属 现状
下载PDF
68例住院精神病人跌倒原因调查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邓蓉林 江道群 《全科护理》 2009年第30期2733-2735,共3页
[目的]通过对我院住院精神病人跌倒的原因调查分析,探索有效防范住院病人意外跌倒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我院68例病人跌倒的资料。[结果]住院病人跌倒发生率为1.14%,年龄为22岁~83岁(51.9岁±16.1岁),跌... [目的]通过对我院住院精神病人跌倒的原因调查分析,探索有效防范住院病人意外跌倒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我院68例病人跌倒的资料。[结果]住院病人跌倒发生率为1.14%,年龄为22岁~83岁(51.9岁±16.1岁),跌倒由环境、护理、疾病、药物、心理、下床方式等因素所致。[结论]应加强精神病住院病人跌倒高危因素的评估,加大护理安全管理力度,最大限度地降低住院病人跌倒的发生率;创造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是减少跌倒和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控制危险因素是预防病人跌倒的根本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人 跌倒 对策
下载PDF
住院精神病人意外骨折的临床分析与护理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远芳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23-24,共2页
住院精神病人意外骨折的临床分析与护理610036四川省成都市精神卫生中心王远芳精神病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发生意外事故的危险高于常人。住院精神病人因意外事件发生骨折也时有所见,但系统研究较少。规将我院近6年来住院精神病人发... 住院精神病人意外骨折的临床分析与护理610036四川省成都市精神卫生中心王远芳精神病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发生意外事故的危险高于常人。住院精神病人因意外事件发生骨折也时有所见,但系统研究较少。规将我院近6年来住院精神病人发生骨折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并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精神病人 骨折 护理
下载PDF
二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保护性约束实施现状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
4
作者 岳玉川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S1期60-61,共2页
目的了解二级和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保护性约束实施现状。方法选取4所二级和2所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的570例被实施保护性约束的患者使用自制的《保护性约束使用现状调查表》。结果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比较,二级医院患者约束时间0<t≤4... 目的了解二级和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保护性约束实施现状。方法选取4所二级和2所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的570例被实施保护性约束的患者使用自制的《保护性约束使用现状调查表》。结果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比较,二级医院患者约束时间0<t≤4小时所占比例为11.6%,约束后患者躯体损伤率3.2%,基础护理实施合格率93%,约束规范率94%,P<0.05;约束前6.3%未向病员作解释,3.2%家属的态度基本理解,2.1%不理解,约束后6%家属部分接受,2.1%不接受,P<0.05;约束后心理反应有抑郁情绪13.3%,焦虑、恐惧情绪16.1%,孤独21.8%,愤怒、敌对情绪30.5%,P<0.05;责任护士本科文化程度6.5%,大专64.1%,中专28.3%,P<0.05;职称水平护士84.8%,护师14.1%,主管护师1.1%,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二级医院保护性约束的实施有待进一步规范,重视法律教育,建立完善的保护性约束制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以改善精神卫生护理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 保护性约束 实施现状
下载PDF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外走危险因素评估与处理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马琴 岳玉川 +3 位作者 宇双琼 朱珊 吴碧云 黄厚琴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6年第4期120-122,共3页
目的提高精神科护士对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外走危险的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或避免患者外走行为的发生。方法采用自制的"精神疾病患者外走危险因素评估与处理表"对实验组287例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实... 目的提高精神科护士对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外走危险的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或避免患者外走行为的发生。方法采用自制的"精神疾病患者外走危险因素评估与处理表"对实验组287例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实施外走危险因素评估,结合患者的优势(保护)因素制定处理计划;对照组262例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采用常规的"外走危险评估表"评估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外走行为的发生率。结果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较其他精神疾病外走发生率高(P<0.01);实验组患者外走行为的发生率为0.6%,对照组为2.2%,两组患者外走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精神疾病患者外走危险因素评估与处理表",降低了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外走行为的发生率,对预防患者外走的发生具有较实用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外走优势(保护)因素 危险评估与处理
下载PDF
精神病人纵火行为52例分析
6
作者 叶春生 《中原精神医学杂志》 1996年第4期225-226,共2页
我院近10年收住有纵火行为者52例。男>女,年龄以21~40岁多见、纵火多发月份为5~8月,纵火原因以家庭纠纷最多,精神病症状支配次之。积极开展精神卫生,危机干预,心理热线电话和心理咨询,加强精神病员监护和康复工作,逐步提高人民文... 我院近10年收住有纵火行为者52例。男>女,年龄以21~40岁多见、纵火多发月份为5~8月,纵火原因以家庭纠纷最多,精神病症状支配次之。积极开展精神卫生,危机干预,心理热线电话和心理咨询,加强精神病员监护和康复工作,逐步提高人民文化素质等,对预防纵火行为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火 人民 家庭纠纷 精神病人 康复工作 监护 危机干预 病症
全文增补中
住院老年病人跌倒危险因素的评估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31
7
作者 邓蓉林 江道群 王静 《全科护理》 2009年第9期769-771,共3页
老年病人由于各种疾病影响、器官功能减退、感觉迟钝、行动迟缓,加之住院期间环境的突然改变,容易发生意外跌倒。就住院老年病人跌倒的危险因素评估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阐述。
关键词 老年人 评估 跌倒 预防
下载PDF
89例首发住院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黎举红 林海程 施慎逊 《四川精神卫生》 2003年第4期207-209,共3页
目的 研究首发住院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特征。方法 应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 ,回顾 1994~ 2 0 0 1年 89例住院首发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 ,并与同期住院的 2 4 9例非老年期首发抑郁症比较。结果 老年期组男性有自杀观念者多于女... 目的 研究首发住院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特征。方法 应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 ,回顾 1994~ 2 0 0 1年 89例住院首发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 ,并与同期住院的 2 4 9例非老年期首发抑郁症比较。结果 老年期组男性有自杀观念者多于女性 ,并发躯体疾病者少于女性 (P <0 0 0 5 ) ;老年期组并发躯体疾病多于非老年期组 ,精神焦虑比青年组多 ,自杀观念和自杀行为比老年前期少 ,较多单一使用麦普替林 (P <0 0 5 ) ;临床疗效和非老年期无显著差异。结论 老年期抑郁症有较多的精神性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抑郁症 临床特征 分析
下载PDF
简述老年期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3
9
作者 秦小荣 马敏 《四川精神卫生》 2006年第1期I0003-I0004,共2页
关键词 老年期抑郁症 治疗 诊断 独立生活能力 生活质量 精神痛苦 社会功能 老年人
下载PDF
236例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患者20年随访的结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明秀 秦小荣 杨汉清 《四川精神卫生》 2004年第3期132-133,共2页
目的 研究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儿童在成年后的结局。方法 使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 (CCMD - 3)对 2 0年前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的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患者进行随访 ,并与正常人群作对照分析。结果  2 36例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目的 研究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儿童在成年后的结局。方法 使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 (CCMD - 3)对 2 0年前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的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患者进行随访 ,并与正常人群作对照分析。结果  2 36例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患者 ,2 0年后有 2 0 8%症状完全消失 ,79 2 %有残留症状 ,11 4 %仍符合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诊断标准。其社会经济状况差 ,罹患人格障碍、酒依赖、海洛因依赖者较多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随访 结果
下载PDF
麻痹性痴呆1例报告
11
作者 严国建 段明君 《四川精神卫生》 2009年第1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麻痹性痴呆 记忆力下降 生活自理能力 情绪低落 个体户
下载PDF
海洛因依赖者免疫功能状态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傅叶水 邓君林 +3 位作者 汪莉 潘培根 赵长青 袁化学 《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0年第4期456-457,共2页
对 40例海洛因依赖者的免疫功能状态研究发现 ,NK细胞毒活性、IL- 2活性、T细胞亚群 CD3和 CD4 细胞数量 ,以及血清中 Ig A和 Ig M含量 ,均比正常健康人低 ,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
关键词 海洛因依赖 免疫功能 NK细胞 IL-2
下载PDF
评述人格与健康的关系模型
13
作者 周晓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第12期4-6,共3页
从50年代末Friedman和Rosenman对A型行为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来,人格与健康的关系一直是行为医学和健康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纵观有关文献,解释人格与健康的关系主要有四个模型"本文试图对此进行阐述和探讨.
关键词 人格 健康 模型 应激
下载PDF
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的预见性护理 被引量:2
14
作者 邓蓉林 岳玉川 高丽娟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年第36期272-272,共1页
目的:探讨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常见护理问题的预见性护理。方法:统计分析老年精神病人常见护理问题,制定安全的预见性护理措施。结果:跌倒、坠床、激惹、不舍作、不知避讳危险、服药依从性差、压疮、吞咽困难、噎食、便秘、睡眠障碍、... 目的:探讨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常见护理问题的预见性护理。方法:统计分析老年精神病人常见护理问题,制定安全的预见性护理措施。结果:跌倒、坠床、激惹、不舍作、不知避讳危险、服药依从性差、压疮、吞咽困难、噎食、便秘、睡眠障碍、体位性低血压等是老年精神病患者的常见护理问题。结论:预见性护理程序的应用,提高了护士独立思雏与工作能力和主动服务意识,可有效地帮助病人解除痛苦,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预见性护理 护理问题 老年
原文传递
心理测量对临床心理护理的作用 被引量:38
15
作者 詹伟华 李青 《实用护理杂志》 1991年第4期28-29,共2页
心理护理现在已在临床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对心理护理的措施制订还未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对疗效评价也没有一个科学的方法。目前,临床心理护理存在着明显的随机性,即病人通过言语或行为向护理人员表现出自己的心理不平衡,从而导致护... 心理护理现在已在临床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对心理护理的措施制订还未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对疗效评价也没有一个科学的方法。目前,临床心理护理存在着明显的随机性,即病人通过言语或行为向护理人员表现出自己的心理不平衡,从而导致护士的心理护理行为。这样,护理人员所得到的信息往往片面而狭窄,使心理护理行为只能被动地去解决病人的一、二个心因。另一方面,心理护理的疗效评价也往往是病人的主观反映和护士的主观观察。随着心理护理的发展,心理护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要求已十分迫切。心理测量则能满足心理护理的上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心理测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