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透析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初二物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教学例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谢勇 《教育科学论坛》 2007年第10期44-46,共3页
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八年级第七章第六节内容。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对学生而言非常熟悉,但往往意识不到它的重要意义,甚至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在教学设计中,以“激发——冲突——顺应(或同化)——建构”为基本模式。在上课... 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八年级第七章第六节内容。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对学生而言非常熟悉,但往往意识不到它的重要意义,甚至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在教学设计中,以“激发——冲突——顺应(或同化)——建构”为基本模式。在上课之前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播放大约2分钟的与摩擦力有关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上课时再辅以生动形象的影视剪辑画面引入课堂,诱导学生主动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摩擦力 教学设计 生活 例析 物理 初二 透析 北师大版
下载PDF
“今天的辩论太有意思了!”——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分数、百分数的应用》讲评课片段赏析
2
作者 陈霞 文耀 《教育科学论坛》 2008年第12期46-48,共3页
复习了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百分数的应用》后,练习时教师将原版六年级上册的一道关于粉刷墙壁的百分数应用问题改编如下:
关键词 百分数应用问题 小学数学 北师大版 讲评课 意思 辩论 赏析 六年级
下载PDF
用心体察微观世界——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原子》第一课时课堂教学纪实
3
作者 罗珺 邓玉华 江孟儒 《教育科学论坛》 2006年第12期42-46,共5页
在中观世界生活的人,很难建立物质微粒的概念。对微观物质世界的想象,特别是要从微观的角度去认识物质及其物质的变化规律,是九年级化学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核心。在新课程教学中,许多教师过分追求概念描述的完整性和... 在中观世界生活的人,很难建立物质微粒的概念。对微观物质世界的想象,特别是要从微观的角度去认识物质及其物质的变化规律,是九年级化学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核心。在新课程教学中,许多教师过分追求概念描述的完整性和言语表达的严谨性,而忽视了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和认识过程的渐进性。而本课例则是在充分理解以学为本的课程价值观的基础上,打破教材原有编排思路,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实验现象出发,体会宏观物质的微观世界,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化学教学 微观世界 九年级 教学纪实 人教版 物质世界 分子 上册
下载PDF
浅谈地理课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华 《新课程研究(下旬)》 2011年第3期159-160,共2页
文章主要介绍了作者所在地区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在课堂中应如何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后提出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师在课堂的主导作用的措施。
关键词 自主合作学习 教师主导 地理教学
下载PDF
巧用生活素材展现数学模型的能动建构——北师大版新课程标准教材四年级下册《字母表示数》课堂教学纪实
5
作者 钱燕飞 郑大明 《教育科学论坛》 2006年第8期26-31,共6页
数学模型是新课程小学数学的核心概念,它的建立是学生形成数学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任务。但在几年的新课程改革时间里,许多教师始终不明白数学模型究竟是怎么回事,更谈不上有目的、有计划地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本课例利用新课... 数学模型是新课程小学数学的核心概念,它的建立是学生形成数学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任务。但在几年的新课程改革时间里,许多教师始终不明白数学模型究竟是怎么回事,更谈不上有目的、有计划地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本课例利用新课程标准教材中的一个比较典型的代数常识的教学,展示引导学生主动构建数学模型的基本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 数学模型 教学纪实 《字母表示数》 北师大版 生活素材 四年级 下册 小学 数学教学
下载PDF
茉茉、莉莉和花花
6
作者 林璇 《新作文(小学中高年级版)》 2010年第12期49-49,共1页
在这个炎热的暑假里,爸爸给我买回来一些茉莉花,分别栽在三个花盆里。我们给它们还取了好听又有趣的名字,从左到右分别叫茉茉、莉莉和花花。
关键词 《茉茉、莉莉和花花》 小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下载PDF
多媒体课件:直观教具?认知工具?
7
作者 唐国从 杨元建 《教育信息技术》 2009年第4期28-29,共2页
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了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引入新课部分的价值,对于正确使用多媒体课件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 直观教具 认知工具
下载PDF
教材中“经典例题”给了我们什么? 被引量:1
8
作者 史珂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 2008年第6期5-6,共2页
《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课程实施建议"中又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因此,当前初中数学都非常... 《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课程实施建议"中又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因此,当前初中数学都非常注重情境的创设,连试卷、习题的题干因创设"情境","体积"也越来越臃肿,每当学生对此心存怨气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课程标准 学生 情境 数学课堂 数学模型 学习数学 初中数学 例题 实施建议 经典
原文传递
“小伞兵”
9
作者 张静远 《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 2007年第7期11-11,共1页
我们院子里住了几株"小伞兵"——蒲公英。每当春天,蒲公英便开始了自己的童年。小小的、嫩嫩的芽儿从土中探出头来,伸了个懒腰,便开始了自己的一生。蒲公英有两片扇子一样的叶子,细细的秆儿。有时,几朵蒲公英在一起"玩耍... 我们院子里住了几株"小伞兵"——蒲公英。每当春天,蒲公英便开始了自己的童年。小小的、嫩嫩的芽儿从土中探出头来,伸了个懒腰,便开始了自己的一生。蒲公英有两片扇子一样的叶子,细细的秆儿。有时,几朵蒲公英在一起"玩耍",那一片草地就成了绿色的地毯。很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伞兵 地毯 童年 院子 绿色 扇子 叶子 帽子 开始
原文传递
把发现法引入生物课堂教学
10
作者 曾小玲 《中学生物教学》 2008年第6期19-19,共1页
发现法亦称“解决问题法”,是主张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发现法的实质是以发展学生探索能力为主线来组织教学的过程,是以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的方法为目标,以教材为基础,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进行学习。在... 发现法亦称“解决问题法”,是主张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发现法的实质是以发展学生探索能力为主线来组织教学的过程,是以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的方法为目标,以教材为基础,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进行学习。在讲授“吸收作用”这一节时,我把发现法引入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课堂教学 发现法 探究性思维 教学方法 组织教学 探索能力 吸收作用 学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