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似然比应用于牙齿痕迹检验鉴定的可行性探究
1
作者 崔日明 李杰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129-135,共7页
以年龄在20~25周岁的500人为样本进行实验,用单反相机固定500人的牙齿形态,细致观察牙齿近中错位、远中错位、高位、低位、舌向错位、唇向错位、扭转错位和斜轴、易位等九种错位特征,通过统计这九种错位特征在这500人样本中出现的次数... 以年龄在20~25周岁的500人为样本进行实验,用单反相机固定500人的牙齿形态,细致观察牙齿近中错位、远中错位、高位、低位、舌向错位、唇向错位、扭转错位和斜轴、易位等九种错位特征,通过统计这九种错位特征在这500人样本中出现的次数及概率,从而求出似然比值。通过实例及比对AFSP言语形式的似然比级别,发现几处错位特征的似然比之积的值很大,这证明似然比证据评估体系在牙齿痕迹检验鉴定中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似然比 牙齿错位特征 特征量化 证据强度
下载PDF
以犯罪现场为视角论反侦查的应对策略
2
作者 李杰 《科学大众(科技创新)》 2019年第8期85-85,共1页
犯罪分子为了逃脱法律的制裁,通过不同的行为来消除、混淆自身犯罪事实的行为被称为反侦察。侦查机关在破获案件时会用到很多理论和技术,比如痕迹鉴定、DNA鉴定等。犯罪分子的反侦察会对侦查机关的案件调查造成一定的障碍和困难,常见确... 犯罪分子为了逃脱法律的制裁,通过不同的行为来消除、混淆自身犯罪事实的行为被称为反侦察。侦查机关在破获案件时会用到很多理论和技术,比如痕迹鉴定、DNA鉴定等。犯罪分子的反侦察会对侦查机关的案件调查造成一定的障碍和困难,常见确定受到影响的有侦查范围的划定、侦查方向。以犯罪现场为视角,对于心理、行为特点的分析,有助于侦查模式的相互补充、协调发展,进而进一步提升案件破获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现场视角 反侦察 案件破获 策略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