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某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随访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曾亚莉 谭勇 +8 位作者 杨薇 黄俊 喻航 袁风顺 冯燎 范道勇 谢晗 李春英 赖文红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72-473,480,共3页
目的:综合评价四川某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随访管理工作现状,为提高随访质量,减缓艾滋病流行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四川省某少数民族地区及当地艾滋病报告病例数最高的两个县,采用现有资料收集,座谈、个人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 目的:综合评价四川某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随访管理工作现状,为提高随访质量,减缓艾滋病流行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四川省某少数民族地区及当地艾滋病报告病例数最高的两个县,采用现有资料收集,座谈、个人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艾滋病随访工作现况进行分析。结果:由疾控中心1名专职人员负责随访管理在内的所有艾滋病相关工作,各县随访经费使用不一致;首次随访主要采用面对面,后续主要以电话随访、集中检测的方式;2012年~2014年全州随访CD4+T淋巴细胞检测率在29.35%~39.80%之间;得知感染后与配偶/固定性伴每次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仅32.35%。结论:该地区随访管理机制有待完善;人力不足,缺乏激励机制;随访管理工作相对滞后,得知感染HIV后,感染者/病人仍发生非保护性性行为。建议落实首诊负责制,完善转介网络,加大对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投入,在经费使用上实行目标管理,提高随访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 随访管理 评价
下载PDF
四川省1991-2017年HIV/AIDS生存分析 被引量:30
2
作者 曾亚莉 汤后林 +9 位作者 李菊梅 王秋实 喻航 苏玲 杨薇 龚毅 李恬 黄惋莉 张灵麟 赖文红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9-314,共6页
目的分析1991-2017年四川省HIV/AIDS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1991-2017年四川省新报告的143 988例HIV/AIDS的资料,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概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生存... 目的分析1991-2017年四川省HIV/AIDS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1991-2017年四川省新报告的143 988例HIV/AIDS的资料,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概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143 988例HIV/AIDS中,30 420例死于艾滋病及相关疾病(21.1%),平均生存时间为11.51年(95%CI:11.39~11.64);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HIV/AIDS生存的相关影响因素包括性别(男比女:HR=1.35,95%CI:1.32~1.40)、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比初中及以上:HR=1.15,95%CI:1.12~1.18)、民族(汉族比其他:HR=1.46,95%CI:1.41~1.52)、职业(农民比其他:HR=1.26,95%CI:1.22~1.29)、诊断时年龄(≥55岁比15~24岁:HR=3.18,95%CI:3.02~3.36)、诊断时疾病状态(艾滋病比HIV感染:HR=1.44,95%CI:1.39~1.48)、抗病毒治疗(ART)(接受ART者比未接受ART者:HR=0.20,95%CI:0.19~0.20)、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500个/μl比<200个/μl:HR=0.42,95%CI:0.40~0.45)。结论 1991-2017年四川省HIV/AIDS诊断后平均生存时间为11.51年。男性、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汉族、农民、诊断时较大年龄、诊断时为艾滋病状态是HIV/AIDS生存的危险因素,接受ART、首次CD4水平高是HIV/AIDS生存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回顾性研究 生存分析
原文传递
四川省HIV配偶/固定性伴间传播现状调查 被引量:24
3
作者 曾亚莉 赖文红 +8 位作者 张灵麟 罗映娟 钟晓东 陈均 罗玲 冯燎 梁姝 奚竟婧 宛云英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30-1531,共2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大竹县、达县和乐山市中区HIV在配偶/固定性伴间传播情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有配偶或固定性伴的HIV感染者/患者及其配偶或固定性伴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采集配偶/固定性伴的静脉血样检... 目的了解四川省大竹县、达县和乐山市中区HIV在配偶/固定性伴间传播情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有配偶或固定性伴的HIV感染者/患者及其配偶或固定性伴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采集配偶/固定性伴的静脉血样检测HIV抗体。结果配偶/固定性伴间性接触感染HIV的比例为37.8%(48/127);男性传染给女性的HIV传播率为43.6%(44/101),女性传染给男性的传播率为15.4%(4/26),男传女的传播率高于女传男(χ2=6.984,P<0.05);异性性接触感染者的配偶/固定性伴间传播率为38.2%(29/76),略低于注射吸毒感染者的41.5%(17/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HIV后,与配偶/固定性伴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72.8%(107/147)。结论四川省配偶/固定性伴间HIV性传播率较高,男传女概率大于女传男;部分感染者/患者存在多性伴现象,且未坚持使用安全套,应进一步规范HIV阳性告知程序,进行有针对性的家庭内传播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感染者/患者 配偶/固定性伴 性传播
原文传递
2012年四川省男男性行为人群 HIV感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9
4
作者 梁莉 张静瑜 +3 位作者 刘莉 罗映娟 裴晓迪 胡莹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80-984,共5页
目的:调查2012年四川省男男性行为人群( MSM ) HIV感染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2年,在四川省9个城市社区的同性恋活动场所中,采用方便抽样和“滚雪球”抽样相结合的方式,纳入过去1年内有过插入性肛交或口交同性性行为者... 目的:调查2012年四川省男男性行为人群( MSM ) HIV感染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2年,在四川省9个城市社区的同性恋活动场所中,采用方便抽样和“滚雪球”抽样相结合的方式,纳入过去1年内有过插入性肛交或口交同性性行为者,共获取2783名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其静脉血3~5 ml,进行梅毒螺旋体和HIV抗体检测。对HIV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χ^2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率为5.3%(147/2783),HIV抗体阳性率为11.1%(310/2783)。<20、20~29、30~39、40~49、≥50岁组HI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6%(15/227)、9.7%(143/1471)、11.8%(80/679)、18.0%(53/294)、17.0%(19/112)(χ^225.91, P<0.05),其中,30~39、40~49、≥50岁组感染HIV风险分别是<20岁组的2.05(1.14~3.69)、3.24(1.75~6.01)、2.60(1.22~5.52)倍。初中以下组HIV抗体阳性率为16.5%(73/443),高于高中、中专组[11.1%(99/891)]和大专以上组[9.5%(138/1446)](χ^216.46,P<0.05),其中,大专以上组感染HIV风险低于初中组,OR(95%CI)值为0.64(0.45~0.90)。最近1年做过HIV检测并知道检测结果者HIV抗体阳性率为8.2%(119/1446),低于未检测者[14.3%(191/1336)],接受过任1项艾滋病的干预服务者 HIV 抗体阳性率为10.1%(256/2539),低于未接受过干预服务者[22.1%(54/244)],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者 HIV 抗体阳性率为32.0%(47/147),高于阴性者[10.0%(263/2636)](χ^2分别为25.81、32.65、68.06,P值均<0.05)。其中,最近1年做过HIV检测并知道检测结果、接受过任1项艾滋病的干预服务HIV感染风险均较低, OR (95%CI )值分别0.52(0.36~0.74)、0.52(0.40~0.68),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者HIV感染风险较高,OR(95%CI)值为4.01(2.73~5.88)。结论2012年四川省MSM的HIV抗体阳性率较高,初中以下、≥30岁、未接受过干预服务、未做过HIV检测以及梅毒抗体阳性MSM的HIV感染风险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危险因素 男男性行为者
原文传递
彝族人群艾滋病知识行为状况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龚毅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6年第2期51-52,57,共3页
目的了解彝族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探索人群行为特点和影响艾滋病在该人群中流行的原因。方法对彝族人群开展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生活习惯、基本卫生常识、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近期性行为、吸毒史等。结果调查对象... 目的了解彝族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探索人群行为特点和影响艾滋病在该人群中流行的原因。方法对彝族人群开展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生活习惯、基本卫生常识、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近期性行为、吸毒史等。结果调查对象文盲占76.0%,农民占87.5%,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不高,为50%左右,非"在婚"人群有多性伴和吸毒现象。结论彝族人群存在艾滋病传播的各种高危行为,有感染艾滋病的风险,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艾滋病 知识
原文传递
四川省五地市45岁及以上男性人群HIV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6
作者 王俊杰 田春华 +2 位作者 黄玉玲 曾亚莉 赖文红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437-443,共7页
目的 深入了解四川省5个地市中老年男性艾滋病防控意识、高危性行为以及艾滋病感染情况,分析艾滋病感染的相关因素,为相关策略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在四川省广元市、遂宁市、宜宾市、自贡市、绵阳市城区商业街头、公园广场、... 目的 深入了解四川省5个地市中老年男性艾滋病防控意识、高危性行为以及艾滋病感染情况,分析艾滋病感染的相关因素,为相关策略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在四川省广元市、遂宁市、宜宾市、自贡市、绵阳市城区商业街头、公园广场、娱乐场所、发廊、按摩店、旅社、出租屋等场所活动且年龄≥45岁的男性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社会组织或社区小组,运用场所招募、同伴推动、方便抽样等方式,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特征、性态度、高危性行为、艾滋病检测等情况,采集血液样本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检测。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HIV感染相关因素。结果 共调查检测5个地市1 884名男性,HIV抗体阳性率为0.9%(17/1 884),45.3%(853/1 884)近1年内有商业性行为史,47.1%(887/1 884)近1年未接受过HIV抗体检测。HIV感染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近1年商业性行为中从未使用安全套者HIV感染风险是每次均使用者的16.289倍(OR=16.289,95%CI:3.318~79.970,P=0.001),近1年有临时性伴的性行为者HIV感染风险是没有临时性伴性行为者的3.200倍(OR=3.200, 95%CI:1.103~9.284,P=0.032)。结论 调查地区在商业街头、场所活动的45岁以上中老年男性存在不安全性行为,未进行HIV检测的比例较高,艾滋病传播风险较大,需要加强警惕性教育,提高防范意识,丰富业余生活,加强关怀和沟通,提高家庭和性责任意识,保持性伴忠贞,倡导安全的性行为,动员有高危性行为的人群及时进行艾滋病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HIV 中老年 男性 相关因素
原文传递
2015-2019年四川省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晚发现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何芳 袁风顺 +6 位作者 曾亚丽 胡莹 刘伦皓 刘小锦 卓玛拉措 徐梦娇 刘莉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1109-1114,共6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晚发现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根据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四川省2015-2019年新报告HIV/AIDS病例信息,分析不同特征HIV/AIDS病人晚发现状况,并运用χ^(2)检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 目的了解四川省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晚发现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根据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四川省2015-2019年新报告HIV/AIDS病例信息,分析不同特征HIV/AIDS病人晚发现状况,并运用χ^(2)检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晚发现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2015-2019年四川省新报告的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报告数和占比依次为5951例(34.31%)、8133例(39.22%)、10681例(43.91%)、16201例(46.70%)和22047例(59.64%);历年的晚发现病例数和占比依次为2673例(44.92%)、3320例(40.82%)、4338例(40.61%)、6651例(41.05%)和8641例(39.19%);性别、婚姻状况、年龄、样本来源是HIV/AIDS病例晚发现的影响因素,男性、离异或丧偶、高年龄、重点人群和羁押人群,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晚发现风险更高(均有P<0.001)。结论50岁及以上人群已成为四川省HIV感染重点人群;晚发现率在2015年下降后保持平稳,应针对50岁及以上晚发现高风险人群制定针对性的检测策略,尽快发现感染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岁及以上 HIV/AIDS病例 晚发现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2008—2019年四川省经注射吸毒感染HIV病例的时空聚集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何芳 刘莉 +5 位作者 袁风顺 张灵麟 曾亚莉 刘小锦 李菊梅 刘伦皓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885-890,898,共7页
目的分析2008—2019年四川省经注射吸毒(injection drug use,IDU)感染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简称“HIV/AIDS”)的时空聚集特点。方法应用SPSS 22.0软件对2008—2019年四川省报告的经IDU感染的HIV/AIDS病例进行χ_(趋势)^(2)分... 目的分析2008—2019年四川省经注射吸毒(injection drug use,IDU)感染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简称“HIV/AIDS”)的时空聚集特点。方法应用SPSS 22.0软件对2008—2019年四川省报告的经IDU感染的HIV/AIDS病例进行χ_(趋势)^(2)分析,应用Arcgis 10.7和Arcgis pro 2.7软件进行自相关分析和新兴时空热点分析。结果2008—2019年全省共报告32414例经IDU感染的HIV/AIDS病例,历年报告数占比总体呈下降趋势(χ_(趋势)^(2)=26853.229,P<0.0001)。全省历年报告HIV/AIDS病例均有聚集性(Moran’s I>0,Z>1.96,P<0.0001),热点区域主要聚集在凉山州的各个县(市)以及周边的石棉县、米易县等;时空聚集性分析发现5种聚集类型,凉山州的西昌市、布拖县等9个县(市)为加强热点,冕宁县和宁南县为连续热点,普格县为持续热点,德昌县为新增热点,雅安市的石棉县为分散热点。结论四川省经IDU感染HIV疫情有所缓解,后续针对IDU感染HIV的防控主要集中在凉山州,尤其是聚集性逐年加强的西昌市、德昌县等9个地区应加大防控力度,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U HIV/AIDS 时空聚集性分析
原文传递
告知与随访对降低HIV/AIDS病人相关危险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曾亚莉 赖文红 +6 位作者 廖强 杨薇 鲁友生 鹿茸 喻航 刘青恋 张灵麟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0-184,共5页
目的了解告知与随访对降低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相关危险行为的影响,为随访管理提供建议。方法分别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法,对四川省5个重点县(区)能随访到的HIV/AIDS病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分... 目的了解告知与随访对降低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相关危险行为的影响,为随访管理提供建议。方法分别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法,对四川省5个重点县(区)能随访到的HIV/AIDS病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分析既往获得告知、随访服务情况,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等。结果共调查424例HIV/AIDS病人,分别有26.89%(114例)和41.75%(177例)报告对告知、随访服务"非常满意"。通过告知与随访,HIV/AIDS病人最近一个月与配偶/固定性伴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从17.41%(51/293)提高至47.91%(103/215)。其中女性、彝族、注射吸毒传播感染、未开展抗病毒治疗以及对随访未达到"非常满意",是与配偶/固定性伴不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危险因素;告知与随访后,发生商业性行为、临时性行为的比例分别降低到6.86%(29/423)和18.68%(79/423),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分别升高到75.86%(22/29)和74.68%(59/79);其中同性性传播或注射吸毒传播感染、得知感染HIV的时间较短以及对随访未达到"非常满意",是与临时性伴不使用安全套的危险因素。结论告知与随访能有效降低HIV/AIDS病人的HIV相关危险行为,且令HIV/AIDS病人满意的随访服务能有效地降低其长期传播艾滋病风险。建议因地制宜,探索适宜于当地HIV/AIDS病人需求的随访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 告知 随访 危险行为
原文传递
某养老机构集中发现的HIV-1感染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10
作者 胡雄 张斌 +5 位作者 余华敏 刘波 张英 吴锋 万晓宇 李一平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1年第6期444-447,共4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自贡市某敬老院中5例HIV-1感染者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为控制老年人群HIV-1流行提供实验室数据支持。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收集与分析HIV感染者的高危行为史等流行病学资料,采集血液样本进行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HIV-... 目的了解四川省自贡市某敬老院中5例HIV-1感染者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为控制老年人群HIV-1流行提供实验室数据支持。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收集与分析HIV感染者的高危行为史等流行病学资料,采集血液样本进行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HIV-1限制性抗原亲和力酶联免疫检测(HIV-1 LAg-Avidity enzyme immunoassay,LAg-Avidity EIA),利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法扩增HIV-1 pol基因序列并测序,构建邻接法系统进化树,分析其亚型和进化关系。结果该敬老院发现的5例HIV-1感染者均经异性性接触感染。4例新报告感染者(病例A、B、C和D)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516个/µL、671个/µL、918个/µL和276个/µL。病例A、B和C感染CRF01_AE,LAg-Avidity EIA结果均为阳性,而病例D感染CRF07_BC,其LAg-Avidity EIA结果为阴性。pol基因邻接法进化树上,病例A和B聚集成紧密进化簇,为夫妻间传播关系。病例E为既往报告病例。结论四川某敬老院老年人群通过异性性接触感染HIV,并且部分病例存在直接传播关系。部分老年人群感染者为新发感染病例,需关注老年群体性需求和加强安全性教育等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敬老院 异性性接触 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